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
二、姚崇唯物论思想之形成
& @. }+ ?7 F' B7 s# u 毛泽东指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见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人民出版社,1964,北京)
: ]$ L* S: n( F 姚崇的唯物论思想的形成也是从其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来,而且还经过一个曲折而复杂的过程。
9 e" v$ n$ B1 a9 u& r. N- P( J 比如对佛教的认识,姚崇生活在唐初佛教盛行的背景下,姚崇不可能不受佛教的影响。. @3 ]- j3 S* J* s
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正月,姚崇奉命去蒲州巡查盐池,随意游览了蒲州的栖岩寺,作了《过栖岩寺》诗一首,诗曰:& V1 D' p# R/ `! a* I& L" _
“鹫岭高不极,延睇俯何宫?城郭千年在,烟云万里通。坐忘荣与利,行悟□将□。(原注:当为“空”字)愿假慈悲力,微资燮力功。”(见《续修四库全书》907册,清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卷五)
, b }" B' i9 {9 u 从字里行间里,我们可以看到姚崇对佛教不但有所了解,而且有所解读。& q6 w, ^- {" s3 Q6 i
长安三年(703年)九月,在长安做官的姚崇出于孝道曾给他母亲生日造佛像一尊,《全唐文》二百六,载有其造像记,文曰:& ~5 R: J, m3 [1 ]
“切□□□□□□□□彰,昊天之恩罔极。□□施渥,牛涔效浅。每以弄乌勤侍,思反哺而驰魂。托凤凌虚,愿衔书而走魄。闻夫践宝田之界,登寿域于三明。扬慧炬之晖,警迷涂于六暗。爰凭圣福,上洽君亲。悬佛镜而朗尧曦,流乳津而霑血属。下该妙有,傍括太无。并悟真诠,咸升觉道。铭曰:地踊珍塔,天飞圣仪。丹楹日泛,锦石莲披(。酌慧难测,资生不疲(。长褰欲纲,永庇禅枝。长安三年九月十五日,银青光禄大夫、行凤阁侍郎兼检校相王府长史姚元之造”
, e' c7 w2 r$ P& ?1 c, B; [ 姚崇还参与了完工于神龙元年年间洛阳龙门极南洞造像工程。至今尚留下记录造像残碑碑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