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篇文章介绍了莆田姚氏的4副楹联,其中两对是:
, @9 I+ }5 v, K" c* u! H! R7 t 教授家传世泽 弘文学士家声
& [" o$ [9 }2 K- T 史撰梁陈传美德 策取举进播芳名。5 B4 `' A; M% f
前者的下联“弘文学士”、后者的上联“史撰梁陈”都是指唐姚思廉和姚思廉的事。 l1 N3 e+ o1 i) |: v
该文指出“唐代史学家姚察子姚思廉的故事。姚思廉其父姚厚在南朝担任过吏部尚书,入隋著梁、陈二史,未成而逝。”显然,“其父姚厚”是“其父姚察”之误。既然知道“姚察子姚思廉”,为何来个“其父姚厚”呢?这不但是作者的错,责任编辑也没尽责任。( m+ }1 _3 W! b% Q* l
该文指出:“姚思廉其父姚厚(应是姚察)在南朝担任过吏部尚书,入隋著梁、陈二史,未成而逝。”这比较客观,我想最好改为:“姚思廉其父姚察,在南朝担任过吏部尚书,入隋著梁、陈二史未成而逝,临终前嘱咐思廉续成之。后姚思廉终于书成梁、陈二史传世”
6 c O! n# H" _$ m' _/ P. j 这就是姚察姚思廉父子成双史的佳话,也是姚姓人引以为豪的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