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b: S" Q0 r# ^4 q3 g
云南昭通姚勇《关于湖南三公支系老谱两点记载的思考》http://www.yaogens.cn/porta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5939&fromuid=17165(出处: 姚氏宗亲网)。老谱是指清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新晃龙溪垇(姚氏宗祠)族谱 鄂来凤姚本武(15707272608 ),黔玉屏姚源卫,黔松桃姚松勇,川蓬安姚波,福州姚恩健等收藏。福州姚恩健(晋江钱仓姚庆礼代发)在姚网点评过此谱。$ r& C8 ^1 b+ a, v
5 B1 `" A; v$ `) Z* i+ b/ j 云南昭通姚勇《关于湖南三公支系老谱两点记载的思考》0 x! c0 G& Z) w' W* w& _- x' B+ a
一、关于远祖的记载
: Z8 {, P1 C/ N0 L 辰溪方田谱中没有远祖姚思廉记录,但外迁湘西、四川、云南的谱上都有远祖姚思廉的记载。在那个信息闭塞的时代,没有依附记载远祖姚崇,而是记录远祖姚思廉,其可信度还是很高的,毕竟姚崇作为救时宰相名气比姚思廉要响亮得多。退一步讲,三公即使不是姚思廉直系后裔,也应该是姚思廉家族的后裔,这一点应该是可以确认的,最多就是在后人口述过程中因为姚思廉的显性记忆超过了同族人而已或者是仅仅只是因为姚思廉比较有名好记而已。所以三公是姚思廉家族后裔不容改变,而且三公支如果不遵家谱记载乱改会被其他姚姓指责的,正如姚恩健老人对三公支改入姚崇支的批评。 + q: o* p8 ^' @- s9 k1 G \1 I9 q
二、关于居住地点的记载
8 N: v5 Q" f" ~% A( z! W$ ~" \ 各谱中相同的是“由蒲阪迁漳州”,有的记录更详细:夏后代耕历山,周末迁寓吴地,隋代宅于蒲阪,唐初住在漳州,有宋律兴,持盘向洪都而胥宇,大明定鼎携手望辰郡以爰居。如果远祖是姚思廉,居然没有记载京兆万年。有的谱记载了江西丰城许家巷烂泥湾。不同的记载大方向相同,可以互为补充。
1 t7 r7 B+ D6 @4 z4 ]( w
一一分析如下:(略) + y: }' M; N' ]! w( i, a7 D* C8 e
1 G& U- X0 s7 F1 H& {/ N9 J! d
' ?! k; N0 j. Y! `2 {
, C; E5 d& c0 F. ?) D& F9 G& Z
- y. {0 `5 c& D# A
/ c8 O1 \( [# K+ s
% ~5 k" D0 D3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