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yqll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帝舜有虞氏派下世系源流考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1#
 楼主| 发表于 2023-7-7 06:42:53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yqllz 发表于 2023-7-6 08:56
2 Z& D* @; u% _. h* W" e! z据《舜裔姓源》列出有别于“三姚”与庆礼确认舜裔衍姓150个之外的(37)个舜裔姓源,序列于后:
& r% j+ S6 k; t# x+ O雚氏 ...
2 J- ]* L$ e% t- n4 H  b
$ ]* v9 ?9 e, P0 I9 r
另有《路史·疏仡纪·有虞氏》列为舜裔衍姓,而有关书籍至今尚难确认的36氏,序列以下:

( H/ M+ h! r5 [: ^& p1 i
传(傅?)、有何、亡(无)锡、巴陵、衡山、长沙、胜徒氏、须遂氏、合博氏、李氏、有何、温氏、柳氏、逄氏、歂氏、弱氏、

2 j- [6 [1 n1 c3 V# ]. h: @$ `
杵臼氏、驷氏、壶丘氏、司甄氏、皮氏、恪氏、尉迟氏、子于、
9 G6 y3 ?, F( K6 i0 E4 h6 U; e
丘子石、犨子、颛孙亡(无)宇,广武、霸氏先、慈母氏、慈氏、

* o' b: t! C) J; e* \! U* Z
沙鹿留、研氏、滇氏、东氏、迷氏。
6 M1 X8 S! A9 c4 D# Y. U1 ~
《路史》所列或有所凭,惜未注明所自,又因年湮代远,稽考殊难,暂列于此,期待高人予以佐证、确认,是盼!“帝舜有虞氏派下世系源流考”诚博采众家之长,不敢称为舜裔源流集大成者,然其所征所引皆有所证所据,或为舜裔寻根探源有所俾益,则其努力将有所收获,诚心所在矣。
8 W" W/ ^8 s  x' i- [0 [7 T
参考文献:(本文参考以下书籍的研究成果并借用部分内容,在此对编者以及出版社表示衷心的谢意和敬意!)
+ {6 f( m" B" U8 Y+ |5 e
  • 姚振宗《姚氏百世源流考》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本。
  • 姚恩健《八闽姚氏源流》、“姚氏衍生繁姓纂”。
  • 姚钟尧“我也来说说舜裔姓氏”详见“中华姚氏宗亲网。”
  • 王雪樵、郝仰宁《舜裔姓源》2008年运城市虞舜文化研究会编。
  • 唐·林宝《元和姓纂》
  • 《中华民国姓氏渊源》
  • 吴为汉《中华姓氏知多少》海风出版社2005年出版。
  • 何光岳《舜裔源流》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 北宋郑樵撰,詹招琳1995年校对、编辑《通志·氏族略》
  • 宋邓名世撰,王力平点校《古今姓氏书辨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
                  舜裔一百二十六世闽南晋江姚庆礼
                          公元二零二零年二月廿五日
    & k5 |3 _, a" N3 ]/ `8 o) l5 ]3 n

- S+ ^. G! D" k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2#
 楼主| 发表于 2023-7-7 06:45:50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23-7-7 06:42
+ y  E; g1 @: q' @& e另有《路史·疏仡纪·有虞氏》列为舜裔衍姓,而有关书籍至今尚难确认的36氏,序列以下:
% S: T& v# ^1 C* }3 u传(傅?)、 ...
% q! b) x# s4 z; _+ v- Q: ~! K
( d' v8 [1 S2 T7 S4 Z
附:《路史·疏仡纪·有虞氏》
( g4 \( p$ o  [" U
帝舜,有虞氏,姚姓。其先国于虞,始为虞氏(杜预云:虞乃帝之先世,数未闻)。五帝之中,独不出于黄帝,自敬康以下,其祖也。敬康生于穷係(蝉),係出虞幕,后之幕姓宗焉;是生乔牛,乔牛生瞽瞍,天瞢(盲)。幕能平听协风以成乐而生物,有虞氏报焉。舜长九尺,太上员首,龙颜日衡,方庭甚口,面颔(颐)亡耄(无老态),怀珠握褒,形卷娄,色翳露(健按:《庄子·徐无鬼》:“卷娄者,舜也。”卷娄,背项傴凹,翳露,黛黑),瞳重曜,故曰舜,而原曰重华。……以瓦棺葬于纪(原注:纪,即冀),是为鸣条。年百十有一。三妃,娥肓(娥皇)亡(无)子,女罃(英),生义钧及季厘。季厘封缗,为桀所克。义钧封于商,是为商钧,是喜歌舞。禹封均子于虞。虞妻少康,厥后虞君惟专于乐,臣争于权,民尽于利而亡。(健按:罗泌谓“其先国于虞”可能本于《韩非子》所说“虞夏二千年”之说;谓“五帝之中,独不出于黄帝”,此说与江西新昌南宋宝祐状元姚勉《史记》《世本》所持观点同。)

( r# w+ u) P' G8 s# Q4 S
(舜)次妃癸比氏,生二女,曰宵明,曰烛光,处河大泽,灵照百里,是为湘之神。庶子七人,皆釐降于齐人(原注:《世纪》云:九人。朝鲜记云:舜有子八人,始歌舞)。圭、胡、负、遂、卢、蒲、卫、甄、潘、饶、番、传(傅?)、邹、息、有何、毋、辕、馀姚、上虞、濮阳、馀虞、西虞、亡(无)锡、巴陵、衡山、长沙,皆其裔也。
" i& J2 \: O. Y
夏之世,有箕伯、直柄、伯戏,中衰,成汤置之于遂,遂世守之,后为齐所灭。箕伯之后箕子事纣,仍谏不入,阳狂为奴。纣败,囚释,为武王陈洪范,去朝鲜,以道义化其民,蔚为君子之国。后有箕氏、鲜氏、鲜于氏。直、伯之后有直氏、圭、卫、蒲、传(傅?),则商灭之。胡、潘,则周灭之。息、负、卢、邹,则春秋时入于疆(强)矣。后各以国命氏(原注:《郡国志》云:卫国,姚姓。亦见《水经注》)。有虞氏、幕氏、司徒氏、申屠氏、信都氏、胜屠氏、胜氏、胜徒氏、舀氏、咸氏、遂氏、须遂氏、合博氏、李氏、胡、有何,皆归姓(原注:王符云:归姓胡、有何。鲁襄夫人胡女共少妇,齐“归”,是。)

0 Z0 a5 P% b( n+ a2 v
胡公世不淫至虞阏(健按:此句似有语病:阏乃胡公满父,下“至”字不妥),父为周陶正。武王妃其子胡公满以太姬,锡之妫姓,与肃慎之瑶,復之于陈,以备三客(三恪),二十有五世而楚灭之(,)有陈氏、温氏、辕氏、榬氏、袁氏、爰氏、庆氏、卫氏、柳氏、鍼氏、逄氏、歂氏、弱氏、杵臼氏、五父氏、驷氏、恩氏、甄氏、番氏、斗门氏、壶丘氏、偃师氏、司甄氏。

" J& f4 N1 y/ n! f/ T
初,齐桓公十四年,陈宣公杀其子御寇,而敬仲奔齐,致陈乐,是以孔子在齐而闻《韶》。敬仲有礼,桓公说(悦)之,以为工政,为田氏。七世成子弑简公,分齐国。孔子沐浴而朝请讨之,哀公不悟,故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 H8 E4 E$ ]' m) W5 h3 @
又三世,而田和移齐;又六世而齐灭之;有敬氏、皮氏、车氏、恪氏、穰氏、汲氏、稑氏、槈氏、辱氏(原注:《广信》:槈氏、本稑氏改)、薛氏、法氏、王氏、文氏、苟氏、光氏、纥于氏、尉迟氏、司马氏;其复氏则有:少西、子穆、子占、子沮、子于、子献、子鞅、子梧、子坊、子芒、子寤、子尚、丘子石、子夏、子宗、子禽、犨子子仲;颛孙亡(无)宇,五王、安平、广武、即墨、于陵之氏;霸氏先(原注:霸先,实之十七世)亡梁以为陈者,五世而随灭之。
! ?+ _1 z+ a; a$ B) {
齐宣王封母之弟于母乡,为胡母氏、胡非氏、威氏、慈母氏、慈氏。汉初徙诸田关中而遂有第一至第八氏,沙鹿留(田留?待考),占亶生,元后是育孝、成,四世称制。

2 _/ s" u% C7 |% v  k. ^( W% L
汉求帝后,得妫昌,为始睦侯,以奉其祀焉(原注:莽封之,又封田封(丰)世睦侯,奉敬仲;后魏孝文诏访舜後,获莱郡民妫苟,之,复其家)。

; U& d, }* B9 n9 A
始,禹分帝之少子于西戎,秦厉公世有无弋爰剑,曾孙舞,生子十七,为十七种,忍九子研,号研种,十三世烧当代,雄洮罕之间,四世孙瑱、良益贫,良卑,湳侵甚,为所败。虞滇岸,滇虞(原注:即吾嗔),生东吴迷吾,后益困,依发羌吾曾孙麻奴妆怨羌复振,溟零大捷。汉,迁那内附,中元间寇西郡马武,有弋仲、襄、苌,是为后秦云。有无弋氏、研氏、滇氏、东氏、迷氏、銚氏。
# m' z! h) g# u4 j
赞曰:若昔善化,臧用于民;民由不知,孰识其仁;
      北面朝尧,君臣道盛:斋栗见瞽,父子以定;
      二女嫔降,夫妇以贞;庳贡源源,兄弟以成;     
      形端表正,万邦作孚;能事毕矣,夫何为乎!

7 d' U. x/ l: Z1 d$ _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发表于 2023-7-7 08:38:11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23-7-7 06:42: _& ~0 L% U) @
另有《路史·疏仡纪·有虞氏》列为舜裔衍姓,而有关书籍至今尚难确认的36氏,序列以下:
  S$ D, {" s( v5 u4 c6 `传(傅?)、 ...

" n3 p6 Y/ @7 q; @$ H. J, S3 T/ ?4 W: ?3 l% }6 Y' [& L4 P" e

$ \. _" h+ p. v1 E/ E$ n

/ ^1 h; i% `9 y& O& C+ d; E0 V% M: g
   闽南晋江姚庆礼(舜姚126世),帝舜有虞氏派下世系源流考,2020-02-25,姚网
  ^! ?) w0 t9 ~3 L
参考文献
  • 姚振宗 《姚氏百世源流考》 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
  • 姚恩健《八闽姚氏源流》 “姚氏衍生繁姓纂”
  • 姚钟尧 我也来说说舜裔姓氏( 详见“中华姚氏宗亲网”)
  • 王雪樵、郝仰宁《舜裔姓源》 2008年运城市虞舜文化研究会编
  • [唐]林宝《元和姓纂》 【尧曰:出版社、出版时间?】
  • 《中华民国姓氏渊源》 【尧曰:著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 吴为汉 《中华姓氏知多少》 海风出版社 2005年
  • 何光岳 《舜裔源流》 湖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 [宋]郑樵撰《通志·氏族略》 【出版社?】 1995年  詹招琳校对编辑
  • [宋]邓名世撰《古今姓氏书辨证》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6年 王力平点校
    0 |% B" U0 V5 n9 q5 H5 c! c
1 z4 R* L: O8 ~- ?2 d1 A1 i9 X8 n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4#
 楼主| 发表于 2023-7-11 08:12:38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23-7-7 08:38
2 k6 B4 c4 h( l( P闽南晋江姚庆礼(舜姚126世),帝舜有虞氏派下世系源流考,2020-02-25,姚网
" N. G! r4 r) v' _8 Q+ r参考文献
  • 姚 ...
  • & E) l( u' b) O
    参考文献! o8 h* I, c# c. z+ V9 O
    • 姚振宗 《姚氏百世源流考》 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
    • 姚恩健《八闽姚氏源流》 “姚氏衍生繁姓纂”
    • 姚钟尧 我也来说说舜裔姓氏( 详见“中华姚氏宗亲网”)
    • 王雪樵、郝仰宁《舜裔姓源》 2008年运城市虞舜文化研究会编
    • [唐]林宝《元和姓纂》 【尧曰:出版社、出版时间?】此书是网上下载,不曾断句,应该也没有出版。
    • 《中华民国姓氏渊源》 【尧曰:著者、出版社、出版时间?】此书是祖辈收藏,铅印版,没有具体的出版发行书号,也没有出版时间说明。
    • 吴为汉 《中华姓氏知多少》 海风出版社 2005年
    • 何光岳 《舜裔源流》 湖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 [宋]郑樵撰《通志·氏族略》 【出版社?】 1995年  詹招琳校对编辑
    • [宋]邓名世撰《古今姓氏书辨证》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6年 王力平点校

      , `) Q2 j$ ?2 k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
    发表于 2023-7-11 11:31: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23-7-12 06:06 编辑
    9 V8 I8 k0 J4 N# G
    yqllz 发表于 2023-7-11 08:12
    ( p, W% j; ]7 [, i7 O4 i/ z% ~参考文献
    + ?; @8 D3 M) \5 J' S4 o姚振宗 《姚氏百世源流考》 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

    1 X/ {  W  d/ s5 Y" w( W* C
    ; y* G1 B5 {& @% Y! ?谢谢回复。
    % E9 n1 Z% E4 \7 V" `! @+ b1 B/ U2 e% \1 `3 X  r4 h
    闽南晋江姚庆礼(舜姚126世),帝舜有虞氏派下世系源流考,2020-02-25,姚网; o$ w2 a% c3 ^
    参考文献
    + K2 e1 H/ p& t3 G- E
    • [清]会稽姚振宗,《姚氏百世源流考》,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快阁排印本;北京燕山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地方志家谱文献中心编《清代民国名人家谱选刊》第31卷,2000-06
    • 姚恩健,《八闽姚氏源流》 “姚氏衍生繁姓纂”,八闽姚氏宗亲联谊会董修出版,2001-12
    • 姚钟尧 我也来说说舜裔姓氏,详见: 中华姚氏宗亲网,pszyyao, 我也来说说舜裔姓氏,2015年;或 《河南姚姓与姚崇文化》第八期(2015年期)P49~56
    • 王雪樵、郝仰宁,《舜裔姓源》, 2008年运城市虞舜文化研究会编
    • [唐]林宝《元和姓纂》 庆礼从网上下载此书,并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将其断句,整理成书打印收藏
    • 《中华民国姓氏渊源》 【此书是祖辈收藏,铅印版,不知出版社和出版时间】
    • 吴为汉,《中华姓氏知多少》,海风出版社,2005年
    • 何光岳,《舜裔源流》,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
    • [宋]郑樵撰,《通志·氏族略》,【出版社?】,1995年,詹招琳校对编辑
    • [宋]邓名世撰,《古今姓氏书辨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王力平点校

      . [, m5 t6 D/ x1 ^$ _( f

    ' ~" r& ~; z# k6 k6 g, B
    ) \5 k) j1 w1 d# r/ G8 Q

    7 t; B1 Z8 b3 _. R7 ^9 }$ ]; v+ B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6#
     楼主| 发表于 2023-7-11 22:53:28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23-7-11 11:31# t" n; K, h/ D) m* f4 H6 y1 Z
    谢谢回复。
    : r6 p  b/ I) z0 O+ O
    庆礼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将[唐]林宝《元和姓纂》进行断句,整理成书并打印收藏。
    ! ]" X3 w( n4 u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发表于 2024-6-26 17:20:41 | 只看该作者

    . [8 i2 }& b; K; S5 b4 s" V# N: R  V. b7 p+ l: C6 b
            姚庆礼《帝舜有虞氏派下世系源流考》增补哪12个舜裔姓氏?

    $ J2 a3 A0 @1 J( l& o2 f
            

    : J1 b5 `' M/ G$ q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
    发表于 2024-6-27 08:29:32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23-7-6 08:56
    ( r+ t+ a0 Y1 `3 j: A据《舜裔姓源》列出有别于“三姚”与庆礼确认舜裔衍姓150个之外的(37)个舜裔姓源,序列于后:
    & C6 k: r6 u0 l8 r% k% W: n: ~: u雚氏 ...
    ( Y0 O5 }! J) A# R$ X, @9 c% w
    * o1 |, F( S! ~
    0 O+ b9 S$ [- m/ u; E" Z+ A/ g
    2 D1 f; I# J5 [
    录出:雚氏,西虞氏,募氏,因氏,因孙氏,庹氏,茵氏鍼尹氏,……,象氏,蟜氏容氏。$ V( i" P/ x3 X8 C: b, ^% v
      m% ?0 u/ d9 {  K

    8 z/ v$ E- k) E! \. J* z7 d, `. E4 P+ E+ |( i
    据《舜裔姓源》列出有别于“三姚”与庆礼确认舜裔衍姓150个之外的(37)个舜裔姓源,序列于后:

    ( D4 Q6 k1 {  o! u- p4 A- o' `
    雚氏:雚氏即观氏,后另分为氏。《续通志》载:唐雚璿,中书舍人。明雚永均,光禄大夫。
    : f# C! K0 n. g6 P3 J* t2 D+ V  E& B8 J0 H
    西虞氏:《路史、国名纪丁》:西虞,齐桓公收西虞者。为舜之后。
    1 c$ A( z  ~, `$ O& i
    募氏:《姓觿》:《千家姓》云:吴兴族。按幕氏所改。
    5 h  M7 g3 i* _$ z* F; p% q6 Y2 k. w: Q4 x% `$ y1 X! H
    因氏:《古今姓氏书辨证》:上平声十七真:因氏:《左传》:遂人四族杀齐戍者,一曰因氏。又引《千家姓》云:齐郡族。
    0 Z. A1 L0 l" f8 X8 k# X
    因孙氏:《舜裔姓源》云:《古今姓氏书辨证》因孙氏。按盖出于因氏。(注:《舜裔姓源》所引非《古今姓氏书辨证》原文)《古今姓氏书辨证》:出《姓苑》。

    * N3 ]0 ]& F% F* O( {' L
    庹氏:《慈利(今划归桑植)庹氏源流考》云:“吾族系出有虞,田和耳孙田亮为蜀太守,田亮子田熙。田熙生二子:长田龙,次田虎。田虎长子田宗朝避难,更姓庹。《永定乡土志、氏族第九》(永定卫即今张家界):则如庹姓一族,在本境约近百户,考其得姓之由,相传其先田氏,世为宋显官,义不臣元,横被诛戳,因惧株连族坐,遂改而为庹。
    , V2 b6 \: P( a1 j8 Z- N8 G
    茵氏:《元和姓纂》茵氏:《姓苑》云:人姓。盖出于因氏。
    # W& i5 w; G" {, P& a0 m5 t
    $ A* m3 a1 J6 C9 F2 m& t. V: k
    鍼尹氏:《姓觿》鍼尹氏:《姓考》云:楚大夫有鍼尹,本虞姓鍼无咎(陈僖公裔孙)之裔,因氏。又《路史》云:楚公族之后。

    % W& |! i$ j9 @& ~
    鍼巫氏:《古今姓氏书辨证》:鲁大夫鍼巫氏,庆幸公三十二年,使叔牙待命于家,使鍼季酖之,是也。姓书云:鍼巫,或去邑为鍼氏,盖指鍼季言之。

    8 j9 m5 w( h7 t" C* b$ m' `
    陈方氏:《姓氏寻源》:陈方氏,《宋濓集》有凤阳定远陈方亮为宣武将军、羽林卫亲军指挥使,升镇国将军,本姓陈,育于方翁,太祖赐姓曰陈方,所以继二家之宗。
    + B- Q  q+ Z  f7 H: p
    ' g" a& w& @% c+ r: Y/ E4 e2 u
    五父氏:《姓觿》引《姓源》云:陈佗名五父,后因氏。

    , e. ^2 p9 v! @" y4 x5 a# W+ R
    甿氏:马祖常《息甿传》云:“息县有甿氏,妫姓。”
    2 x8 W" Y0 e7 y6 a' K! w# m2 Q& W
    # q2 i7 W/ _6 ~% L$ h9 K# m8 v
    罗陈氏:陈氏过继为罗氏之后,乃改为罗陈氏。福建龙岩有罗陈氏。
    % T- x  U- g* w* Q; r5 @8 g4 S3 y6 e$ N: H7 c9 W( J
    陆范氏:福建龙岩有陆范氏,乃范氏入赘为陆氏后,其后为陆范为氏。
    - J! L4 a( i# O% Z1 u  L& i( d+ h, q% t; Z
    稑氏:《姓觹》引《路史》云:田齐之后。即由陆氏所致。

    % W! }5 X( o9 v# k% M6 e- g
    (阝焱)氏:音陆,系陆氏分支,见《太平图话姓氏综》。
    ; E0 X. T/ ?! {
    (阝上先下兟)氏:音陆,系陆氏分支,见《玉篇》。
    : ^' i1 i# X$ |6 N6 `! Y' P
    坴氏:《姓氏考略》:系陆氏,睦氏所改。《续通志、氏族略八》载:见《千姓编》。明崇安县丞坴常。

    5 s8 B( }. z( R
    母仰氏:《新纂氏族笺》:系出田氏。齐宣王封母弟于母仰,以绍胡公之祀。赐姓胡母氏。其后分为三姓:胡母、胡仰、母氏。郡望巨鹿郡。
    3 z% V8 K- I+ i  [( U3 t
    姆氏:见《姓谱》。为母氏所改。
    2 [, r. U' d1 \8 Z5 A" T0 `! g* K  A; O- m( [5 C1 q
    姥氏:姥氏亦作妈,见《姓苑》。

    $ I7 E' X+ X& {. T; g6 j
    胡掖氏:《姓觿》:夷姓。《南蚇录》有胡掖氏,秃发寿阗之母姓也。《姓氏考略》:鲜卑姓。
    9 k$ O4 W$ u& C+ h: j
    ( [/ L1 N6 `+ u( |# `+ G+ R
    潘氏:《路史、国名纪丁》云:“潘,故县属土谷,《左传》潘获,潘子者,本北燕州,贞观改曰妫州,今妫之怀戎亦曰妫虚。”罗苹注:“《魏土地》:下雒城西南故潘城也。”则舜之后潘氏曾南迁于下洛,后被周武王所灭。又:封周宗子于潘。
    $ i7 G' F/ F1 u9 Y
    与氏:《潜夫论》云:陈敬仲后有与氏。《世本》陈桓公生子与为子沮氏。与一作舆。今浙江有与氏。
      _! \  ?* B" t5 Y4 ^0 T* r2 r
    ! o( A( h' A: ~. l6 E6 J8 k. @
    (上⺮下与)氏:《姓觿》:《千家姓》云:吴郡族。疑出于与氏。
    $ G/ B( ^0 I( i* ~4 J. _4 D' ?0 Q& a
    苫氏:《古今姓氏书辨证》:出自鲁家臣苫夷,字越,生子曰阳州。
    6 s- Q6 s8 G- h  G8 }% K8 @
    3 N/ Z+ C9 Q9 a; z" e! P
    《姓觿》苫氏《千家姓》云:鲁郡族。《左传》有便季氏家臣苫夷。按疑为占氏仁楚后任鲁所改。
    6 {' L& j7 P: a
    占尹氏:《姓氏寻源》占尹氏:占尹,古主占之官,以世官为氏。按:疑为占氏仕楚后任占尹以为氏。
    / C3 g% w# ~6 ?3 X* U# m3 n  O
    靖郭氏:田婴,齐威王子,封于薛地,谥靖郭君。其后裔子孙中,有以王父谥号“靖郭”为姓者,称靖郭氏,后或改单姓靖氏。
    2 B7 v0 ~# v! U4 t& Z/ ]  y) d
    2 B+ w0 b9 ~+ N' {$ J0 \
    辱氏:据《路史》载:田和之后有辱姓。
    " }; _8 G; E% ]/ u; c4 J1 Q) R
    : f2 j# V" j9 j4 m
    陆费氏:《陆费氏》:陆费氏,澍按,今浙江有此氏。据云:本陆鬻养于处家费氏,后承费姓,遂合为陆费氏。陆费墀是也。犹陈方氏、罗曾氏、黄周氏之类。
    7 c' w. ^( q" b" U
    假氏:《古今姓氏辩证》上声三十五假,见《姓苑》汉有陈留仓,字子骄,治《尚书》,受学于平陵张山拊,官至膠东相,骑都尉。《尚书》有假氏学。《姓氏寻源》假氏:《姓苑》:望出陈留。按:或出战国田氏齐王田假之后,今安徽利县有假氏。
    4 S! {/ D6 I- P$ M0 W
    : H- @; F9 Q. z4 O
    田俅氏:《姓觿》:田俅氏:《汉书、艺文志》有田俅子著书。
    & X! p: L6 [0 J" l) O

    $ x3 N0 ?3 {4 Q5 j2 f+ n9 |- R
    8 U* M) f5 g( F7 l5 Y0 q& U% [* S
    田章氏:《姓觿》:田章氏:《路史》云:郑公族。
    2 m3 e7 F+ |( s) q- H9 j, r) E* Q; L  p* }3 l
    阳孙氏:《姓觿》:《姓考》云:秦穆公时孙阳伯乐之后。《汉书》有御史孙阳放。《姓氏寻源》:《姓纂》云:秦穆公时孙阳伯乐之后。澍按:姓孙名阳,字伯乐,一曰孙叔,徐错谓即邮良,非也。邮良善御马,伯乐善相马。
    ! T7 M' R0 G& a7 ^" A4 N9 |9 u
    2 K8 o: U% z) |5 \% G
    沈陈氏:谭献《复堂文续、沈府君墓志铭》载:钱塘陈祥生嗣处家从沈氏,后遂合二姓为一姓。乃清初时事。
    ' W' b6 ~: a: c8 \; w5 k
    ) p6 k5 L+ I, k+ G0 D- y
    象氏:《姓觿》上声廿一马,《姓源》云:舜弟之裔。《千家姓》云:颖川族。《路史、国名纪丁》有虞氏后。《左传》舜弟所封。非舜裔。
    * `5 R8 a  S3 Q* N! b
    $ i- A0 Q1 f, X: ]) f: ^% b% l
    蟜氏:《万姓统谱》高阳氏玄孙蟜牛之后。高阳氏之后,非舜裔。
    5 J; i$ u6 R5 R' O6 H! N
    容氏:《通志、氏族略》记载:虞舜的后裔仲容,其子孙以容为姓。(出处《中华姓氏知多少》)《元和姓纂》:舜举“八凯”,有仲容,或云:其后以王父字为氏。则非舜裔。
    ' a, P, Z; v9 l( V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
    发表于 2024-6-27 11:39:09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24-6-27 08:296 |% H. L7 f2 N" h5 T" s3 F6 |% J
    录出:雚氏,西虞氏,募氏,因氏,因孙氏,庹氏,茵氏,鍼尹氏,……,象氏,蟜氏,容氏。

    ( D7 ~0 k0 A/ ^7 d. y2 I
    7 o+ s* f5 u* O7 m6 F" J5 e! M% c8 Q! l; r+ t5 W; I  q% T5 C
       据《舜裔姓源》列出有别于“三姚”与庆礼确认舜裔衍姓150个之外的37个舜裔姓氏
    5 `  m& M) U$ T( k3 @
       广州姚钟尧录出37姓氏:
    雚氏,西虞氏,募氏,因氏,因孙氏,
    庹氏,茵氏,鍼尹氏,陈方氏,五父氏,
    甿氏罗陈氏陆范氏稑氏(阝焱)氏音陆),
    (阝上先下兟)音陆),坴氏母仰氏姆氏&姥氏
    胡掖氏潘氏与氏(上⺮下与)氏苫氏
    占尹氏靖郭氏辱氏陆费氏假氏
    田俅氏田章氏阳孙氏沈陈氏象氏,
    蟜氏,容氏。
    + X; a, I! [* u# b' t0 l4 b
    上列37姓氏是舜裔姓氏吗?
    ' W0 y! |0 J8 m! N4 o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
    发表于 2024-6-28 07:48:20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23-7-7 06:42
    9 h# Q. c( S/ z( ^另有《路史·疏仡纪·有虞氏》列为舜裔衍姓,而有关书籍至今尚难确认的36氏,序列以下:& H6 V) N8 ?- n; ?
    传(傅?)、 ...

    + I  p2 ^& S" ~引用#21
    4 r3 L% B& P" U) j) M. _" a2 \. |, Q. s- F9 N

    0 R3 }5 C% w  i# A1 @) P
      另有《路史·疏仡纪·有虞氏》列为舜裔衍姓,而有关书籍至今尚难确认的36氏,序列以下:
    * q( S; Y. P5 ~: }' \+ G
    传(傅?)、有何、亡(无)锡、巴陵、衡山、长沙、胜徒氏、须遂氏、合博氏、李氏、
    有何、温氏、柳氏、逄氏、歂氏、弱氏、杵臼氏、驷氏、壶丘氏、司甄氏、
    皮氏、恪氏、尉迟氏、子于、丘子石、犨子、颛孙亡(无)宇,广武、霸氏先、慈母氏、
    慈氏、沙鹿留、研氏、滇氏、东氏、迷氏。
    2 c7 `' P- O, A# ~3 _
    《路史》所列或有所凭,惜未注明所自,又因年湮代远,稽考殊难,暂列于此,期待高人予以佐证、确认,是盼!
    帝舜有虞氏派下世系源流考”诚博采众家之长,不敢称为舜裔源流集大成者,然其所征所引皆有所证所据,或为舜裔寻根探源有所俾益,则其努力将有所收获,诚心所在矣。
    ) b; y3 q# K4 Q- |
    9 m  U  N+ x9 x6 x' s! l$ C
    参考文献
    • 姚振宗《姚氏百世源流考》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本。
    • 姚恩健《八闽姚氏源流》、“姚氏衍生繁姓纂”。
    • 姚钟尧“我也来说说舜裔姓氏”详见“中华姚氏宗亲网。”
    • 王雪樵、郝仰宁《舜裔姓源》2008年运城市虞舜文化研究会编。
    • 唐·林宝《元和姓纂》
    • 《中华民国姓氏渊源》
    • 吴为汉《中华姓氏知多少》海风出版社2005年出版。
    • 何光岳《舜裔源流》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 北宋郑樵撰,詹招琳1995年校对、编辑《通志·氏族略》
    • 宋邓名世撰,王力平点校《古今姓氏书辨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
                     舜裔一百二十六世闽南晋江姚庆礼
                      公元二零二零年二月廿五日
      % ~6 O& b- Q, e8 s( o

    , Z, ?! T# F( Q& J6 Z% d

    5 a4 `  {* M% X7 T. ]5 o7 x8 N9 E
    * U, w) l2 }; Z9 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5-11 22:5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