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姚绍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桐城麻溪姚究竟源自何方?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发表于 2014-4-7 19:13:40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本帖最后由 姚门才女 于 2014-4-7 19:15 编辑 * m+ F$ ~5 l; H% ^; w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4-4-7 15:36
, E$ _! b* o+ u7 E- y% ~& m) \% a小平老帖中的姚元之公应当就是才女姑姑帖中的翰林元芝公。
7 {/ ]# s. w, ~  从文中我看到元之公"生于1773年,卒于1852年" ...
. r  |2 A3 b: {7 O9 }& q% z3 ^
5 F. U# ^; `7 Q2 [4 N
“卒年八十二岁”——这种记载没错。古人凡年过古稀者,生前死后,都有报大三岁的惯例。齐白石97岁作过一幅画,落款自称“百岁老人”。也就是说,在当今的书画界,沿袭古制者仍然大有人在。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22#
发表于 2014-4-7 19:35: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姚门才女 发表于 2014-4-7 19:13 “卒年八十二岁”——这种记载没错。古人凡年过古稀者,生前死后,都有报大三岁的惯例。齐白石97岁作过 ...

+ C9 w) I. f# Y谢谢才女姑姑,原来古人有这样的习惯,我又长了知识!

签到天数: 59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23#
发表于 2014-4-7 21:24: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4-4-7 21:41 编辑 : T" w/ b- q$ m" s* u
% E* u  n7 v0 l0 n! J
    生前死后,都有报大三岁的惯例。齐白石97岁作过一幅画,落款自称“百岁老人”。
" p  A( E4 r& y% {    因为以前是按农历记祘.
农历有闰月.是3年润一次,5年闰两次,19年闰七次!
故八十岁就有三十个润月.约三年.
0 |5 U/ N; H( d) g6 `! b1 v) H
+ C# L* Y8 R3 |9 A# V
  }! k) B- U6 I0 d$ C& I  P4 F8 z: E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发表于 2014-4-7 21:53: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门才女 于 2014-4-7 21:59 编辑
: C# U6 J+ D) S0 i8 {
姚卿芳 发表于 2014-4-7 21:24" w& R& H5 T- o$ c4 K% N, c- a- l! K3 s
生前死后,都有报大三岁的惯例。齐白石97岁作过一幅画,落款自称“百岁老人”。: p* g7 B! e' D5 U- p. j, i" I  A( p
    因为以前是按农历 ...
, p* V0 o) g2 I0 b; p& R

+ _3 X1 ]% A8 m; q. d8 t- A  o6 b/ V9 |6 b9 i% |7 u- M
在娘肚子里的10个月也要算进去,因此一般七十之后就要加三岁。  ]  n8 U" Z) o3 P

签到天数: 59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25#
发表于 2014-4-7 22:37:43 | 只看该作者
姚门才女 发表于 2014-4-7 21:53
; K! {) F8 r5 \5 I! q/ G6 C9 I) j在娘肚子里的10个月也要算进去,因此一般七十之后就要加三岁。

- n6 U2 {! G- M& E( ?    很有道理!
# ]; t# _- O7 T. T3 X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6#
 楼主| 发表于 2014-4-7 23:27: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4-4-8 18:34 编辑 6 `4 y4 T  V$ K
姚卿芳 发表于 2014-4-7 22:37
6 g- N5 g9 K/ P9 B9 b0 \, Z很有道理!
: j; d' S, p, D  {/ T! J2 E
6 j! `7 o& k' F$ I: Y( n+ C/ d
    八,姚保宗的疑惑
        我有幸在姚网中结识了湖南临湘的郑保宗亲,他是一个热心宗族事业的族长。
        他的家谱是这样记载的:发祖禄集【1244·1284】祖籍安徽桐城,二世祖姚嘉,三世祖姚懋昌。。。大约在1330年从安徽桐城迁南昌。大约在1350年从南昌迁临湘。
       这个时间节点,说明了二个问题:第一,临湘的姚氏在麻溪姚氏之前就到了桐城。第二,临湘的姚氏与南昌姚氏有一定的联系
       南昌家谱记载了姚景尧【1184·1206】任安庆府教授,可见,南昌姚氏又比临湘姚更早地到了安庆。
       郑保家谱记载,他们发祖曾经担任山东的“节度使”,我对郑保说,这个“节度使官职是有疑问的。因为“节度使”主要是唐朝的官职,到了北宋就基本上是虚职了。南宋时就可能没有“节度使”这样的官职了。
       郑保的家谱还记载,民国初,临湘修谱的宗亲曾经到了安庆,企图寻找桐城的宗亲,核对家谱。但是正好遇到一场大雪,又临近年关,他们只好打道回府,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郑保为了寻找自己的祖源地,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四处打听,四处找人探讨,精神真是可嘉。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27#
发表于 2014-4-8 09:22: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姚卿芳 发表于 2014-4-7 22:37 很有道理!

! y5 L6 o) Y, O* B6 P& S$ F" x经常听到有人在询问老年人的年龄时,我记得一位老人回答:"我今年八十八岁了,如果连闰年闰月算上都九十多了!"当时不理解老人家的话,现在经您们一介绍,就明白了!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28#
发表于 2014-4-8 10:50: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4-4-8 10:55 编辑
0 D9 H. y* l5 \7 R) \7 W. }, M7 g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4-4-5 09:07 再温习姚门才女之帖: 据《姚氏宗譜·濬哲堂》其中一篇序文,可以看出姚思聪与桐城姚的宗亲关系—— ...
从尚明站长发帖中有一段"姚鼐族孙姚允之,师事鼐,受诗、古文法,工诗画、及八分书,接姚鼐后重修(姚氏族谱)"。这位姚允之应当是才女姑帖中的翰林姚元之,他修了姚氏祖谱。 2 C3 X' H9 P( T& N( r- m
   姚元之在修谱时问序于万时喆是在1826年,而姚鼐卒于1815年,姚鼐肯定看不到这部族谱了,但是姚莹应该看到的,因为姚莹卒于1853年,而姚元之卒于1852年。 万时喆不可能对桐城姚氏的迁徙过程了解的那么透彻,他在谱序中说显公居于麻王阁,而显公之祖钧宝公原籍豫章,当然应该是姚元之告诉他的。如果这一说法错误,那么姚莹会有什么反应呢?我想他是不会认可的。
: d2 }0 H) w; t, J( A  是不是存在这样一个情况,来自于浙江余姚的姚氏和来自于原籍豫章的姚氏到了桐城后合修了族谱?而来自于浙江余姚这个说法还有待于商榷。

签到天数: 4060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9#
发表于 2014-4-8 11:05:1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难怪古人岁数有时难考究。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0#
 楼主| 发表于 2014-4-8 15:48: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4-4-8 16:57 编辑 ) g" E. x- K' |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4-4-8 10:509 ]0 u2 l8 b6 L( D  g9 p8 N
从尚明站长发帖中有一段"姚鼐族孙姚允之,师事鼐,受诗、古文法,工诗画、及八分书,接姚鼐后重修(姚氏族 ...

# ~* k/ K6 C/ x2 R
$ G7 Z" i# V6 a2 V! w7 n4 I  n九,南昌家谱中的胜三,胜四哪里去了?+ G9 X- N) a" f
    在麻溪始祖姚胜三1335·1340年到达麻溪的同时。南昌家谱第24世正好用的有胜字排序。+ F; j( f  i5 X8 j+ C) I& t
    仲远:字端道,行胜一,居昌邑。
# P4 `$ D# C) U" f" T7 s    仲适:字端容,行胜二,由昌邑迁下姚坊。
$ P, v  p2 g$ J+ w    达仲:字泌通,行胜五。【1284·1344】( |- x3 ~. }1 P" E3 d% T7 ^  X
    亨仲:字必远,行胜六。【1286·1355】
: v7 @% g# B% Q8 e, e& I* V    晋仲:字必进,行胜七。【1288·1367】
0 l( K& ~  h  M0 `0 C3 f$ \0 v    夫仲:字必肃,行胜八。* D  ]- Y' ]( h  X
    济仲:字必遇,行胜十。【1288·1368】
- _" e) \& j& B" m   。。。。还有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
! ?# j9 V; x: p2 I% g! o# {: G3 d$ r    南昌家谱缺了胜三,四,九,只是偶然的巧合吗?还有,麻溪胜三的儿子叫子华,也与南昌第25世吻合了。南昌第25世子泰,子英,子实,子善。。。。几十个。有趣的是,子华也叫文二,南昌第25世正好也是文一,文二,。。。文十。' j  _* o$ ^% R# y6 u
     我注意到,据说麻溪姚的前面四代有“隐德”,那么,究竟隐去了什么?是他们祖先为元朝的官员?还是隐去了他们的祖源地?还可能是什么?值得让我们思考。
  [0 y6 D# w! \/ `9 Z. x" n) Q) y1 c1 M* U
1 r' g, P! }6 B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9-22 21:3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