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姚绍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江苏山东安徽湖北千里探亲记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91#
 楼主| 发表于 2014-3-6 18:35:33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闽南姚斌 发表于 2014-3-6 17:57* \: t' B9 {1 O: h7 j  s+ o
离县城7·8公里的地方还有几百人姓姚,当地人称他们为“廖姚”,他们生前姓姚,死后在墓碑上改姓廖了。我 ...

* D  P4 p3 w5 z; x. z5 `        这样的现象过去偶然听说,在太湖发现这样普遍就有些意外了。
9 r- x& S9 x" n0 R( P* k$ S; `* R        现在我来回答你关于我与“庐州姚”吃鱼的事情。. z. B+ ~9 T* Q, P+ K: y7 _
        “翘嘴巴鱼”在江西俗称"白鱼",这种鱼凶猛,钓鱼时很好判断,它一吃钩,浮漂就突然下沉,马上就看不见了。上岸不久就蹦弹几下。不久就壮烈牺牲。5 p1 b# m3 N+ H7 ]: n7 F  a9 h
        这种鱼,肉质细腻,鲜美。刺小,刺多。现在好像还没有发现可以人工养殖。所以,一直是上等之鱼。一般用来清蒸。
- m. \  S3 {/ k        杂鱼汤,在江西产鱼的地方也是这样做。一般是三种以上的野生鱼放在一起炖。我在鄱阳县吃过”七色鱼“是用七种鱼放在一起,一般客人比较多才这样点鱼吃。二大碗鱼吃下去,哪里还吃得下饭?说鄱阳湖附近的几个县是鱼米之乡,一点不假。
6 V0 V6 L4 q6 S% I: J) A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292#
发表于 2014-3-6 18:43:41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3-6 18:35$ y8 q* Q; T4 H9 A/ C8 d
这样的现象过去偶然听说,在太湖发现这样普遍就有些意外了。1 r- K7 q2 Z% a
        现在我来回答你关于我与“ ...
8 I& t) O3 A9 r: r6 o% e- X: q
谢谢老兄专门回复我的问题。言归正传。
% j7 w" R" w  D/ N! p! q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293#
发表于 2014-3-6 22:21: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闽南姚斌 发表于 2014-3-6 17:57 离县城7·8公里的地方还有几百人姓姚,当地人称他们为“廖姚”,他们生前姓姚,死后在墓碑上改姓廖了。我 ...
% U) v. N; ]6 G( I, e3 e
头一回听说呢,抱养的女儿姓原姓,抱养的男孩随养父姓。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294#
发表于 2014-3-6 22:28:04 | 只看该作者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4-3-6 22:21- f( a" A# a. m- p# {" ]7 k
头一回听说呢,抱养的女儿姓原姓,抱养的男孩随养父姓。

( H3 O7 d, O, y4 S' z可能是闽南地区才这样。# h! K6 U- ]$ ~5 [' r* U

签到天数: 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295#
发表于 2014-3-7 00:26:59 | 只看该作者
绍弦 卿堂 你倆辛苦了,为南昌姚的壮大而高兴.为姚家兄弟能重逢而流下幸福泪.

签到天数: 198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96#
发表于 2014-3-7 09:14:46 | 只看该作者
绍弦辛苦了。太湖姚跟我们凤阳姚基本同一时代,不知道有没有什么联系,还有贵池姚,有机会去看看。

签到天数: 59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297#
发表于 2014-3-7 11:16: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4-3-7 11:43 编辑 # }$ _- t, E/ O( r# L
0 }4 _3 C7 ~9 A1 P8 G7 m/ Q; \0 W
    卿堂兄、绍弦侄二位族人.* L" X( q6 L* }" E
是《南昌姚氏宗亲会》首次穿越四省十五市,进行寻亲走访的嚐试.现在看起来是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深受族人欢迎.同时也得到了姚网宗亲的肯定.得到了姚网的支持及姚钟尧教授提供的信息., T- g  E% Z5 `
     我代表《南昌姚氏宗亲会》向姚网及姚钟尧教授表示感谢!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98#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14:38:59 | 只看该作者
姚卿芳 发表于 2014-3-7 11:16; B- E9 I- g, c+ u
卿堂兄、绍弦侄二位族人.
! @% q( T/ a7 Q4 p2 A1 K6 D. u是《南昌姚氏宗亲会》首次穿越四省十五市,进行寻亲走访的嚐试.现在看起来是 ...

% {. y3 L0 a5 {& x' ]3 I* x     黄梅巧遇梅子雨$ T0 {' H! b3 \( ^: }; X* j
    毫无疑问,湖北的黄梅是黄梅戏的发源地。人们总是喜欢把“安徽黄梅戏”联系起来,以为黄梅戏是安徽的戏种,这是望文生义了。7 d6 }' f9 j8 u- {
    黄梅戏的发扬光大在安徽是另外一回事,尤其严凤英与马兰的出现,黄梅戏流传更广,影响更大了。' s" g4 H7 G" n! x, |  c. b
    我一直有这样一个愿望,希望在比较正规的剧院静下心来欣赏一部黄梅戏。问过一些朋友,回答是,确实很难。黄梅戏经常在乡下游走,难得进城。$ y7 M( t9 b$ E
    九江的宗亲告诉我,在黄梅其实难得看到黄梅戏,戏班都外出了,本地人不稀罕,墙里开花墙外香了。  Y4 y3 d* G. v4 [
    打消我们在黄梅住一晚念头的,不是因为看不到黄梅戏,还是一场“梅子雨”。- r' `5 L, _. v* f# Z) \8 q( {3 `
    益风宗亲说,已经下了几天雨,滴滴答答不停。江南多雨,这就是江南的梅子雨。
0 B/ p+ g4 A* g) G4 ^9 X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99#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15:21:27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3-7 14:38  j+ F; J& Y+ |# o
黄梅巧遇梅子雨
) D, F3 j( L$ \! T/ Y# S    毫无疑问,湖北的黄梅是黄梅戏的发源地。人们总是喜欢把“安徽黄梅戏”联系起 ...
2 K) T3 F! p4 d, A+ C4 A
    姚湖喜相逢
8 |1 E" X+ Y% c   九江对面是黄梅的小池镇,历史上黄梅靠近长江的区域归德化管辖。小池附近的居民无论是语言还是风俗都与九江一样。他们说:“武汉离我们远,九江离我们近。”# S( m7 L4 j/ @* j: s
    “九江姚”至今依然称自己为“德化姚”这是根据历史上的习惯。
* Q9 U/ s1 Z: r+ ]: Y: L    离小池镇几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姚湖”,这里集聚了一千左右姚家人,是从南昌迁徙到这里的。- U, G; @! R( {; X

SAM_6275.jpg (217.81 KB, 下载次数: 507)

SAM_6275.jpg

SAM_6277.jpg (218.82 KB, 下载次数: 481)

SAM_6277.jpg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00#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15:27: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4-3-7 15:30 编辑
0 ?$ q9 v; z" W! L1 r3 z1 t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3-7 15:21; r/ g& k5 E7 G4 p6 g  Q1 d" E: H4 g7 @9 b
姚湖喜相逢
" H* C6 l% Q2 s$ n7 |+ j   九江对面是黄梅的小池镇,历史上黄梅靠近长江的区域归德化管辖。小池附近的居民无论 ...
5 @- Z3 ?; I+ F5 _6 }( P* c

* b. j+ U! O$ K0 R  i; @1 @; e    来自九江的益凤,孝纯等宗亲及小池的宗亲与我们在祠堂里进行了谱牒的研究与交流。

SAM_6288.jpg (161.79 KB, 下载次数: 749)

SAM_6288.jpg

SAM_6289.jpg (153.88 KB, 下载次数: 744)

SAM_6289.jpg

SAM_6290.jpg (156.35 KB, 下载次数: 744)

SAM_6290.jpg

SAM_6292.jpg (146.92 KB, 下载次数: 740)

SAM_629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9-24 05:3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