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姚孝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近、现代姚氏人物(系列连载)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4351 天

连续签到: 566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3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2 21:42:42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应焱(1933— ): t) R8 g+ Y8 n/ m7 u
湖北武汉人。美术设计家。& r. s+ r% H$ i6 v
姚应焱曾在武汉市美术设计公司工作,擅长装潢、设计等。姚应焱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北分会会员。

签到天数: 4351 天

连续签到: 566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3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2 21:42:59 | 只看该作者
姚秦(1933— )3 z$ p+ ]+ V. {" y" _. `
又名姚建材。广西合浦人。画家。4 {2 H6 R; y2 H% ^6 k
1954年,姚秦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后在广西玉林地区《大众报》任编辑、记者。1965年起在广西美术学院任教,历任系副主任、主任,广西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广西会员、广西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0 @3 b7 `! d; U
姚秦擅长油画,作品《新画》、《备课》均参加第三届全国美展, 主要作品还有《红瑶妇女》等。姚秦编有《世界风俗画选》、《世界历史、战争画选》、《世界神话、宗教画选》等。

签到天数: 4351 天

连续签到: 566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3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2 21:43:21 | 只看该作者
姚安子(1933—  )' {2 Z, p* k# g' R( T. b! N6 b
北京人。女研究员。
/ }, R1 p8 \! ^. L1956年,姚安子于北京医学院卫生系毕业后,同年赴苏联医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留学,研究物理因素的生理学。姚安子于1962年获医学副博士,同年回国。4 s' f3 f( u0 d. a& G0 H- l( `7 s
姚安子曾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工作。从事微小气候的研究,参与制定有关标准。姚安子创建了噪声与振动实验室,进行噪声与振动的科学研究。姚安子还负责研制“作业场所局部振动卫生标准”,获“七五”期间国家标准优秀奬。. _# r( B5 Y' Y' ~9 a2 A8 J0 _
姚安子参加《噪声控制学》等劳动卫生手册的编写。着有《建筑中的噪声控制》等,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签到天数: 4351 天

连续签到: 566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3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2 21:43:36 | 只看该作者
姚敦义(1933—  )
5 F7 _0 X0 \9 n浙江湖州人。教授。# ?" w, [5 [9 V6 t
1953年,姚敦义于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1980年赴美国访问进修学习。于1986年赴英国访问进修学习。归国后, 于山东大学生物系任教。姚敦义历任中国植物学会理事山东植物学会会长、山东遗传学会常务理事。9 a' Q- d! j5 b$ m1 d1 H
姚敦义主要从事植物遗传学的研究。其提出试管无菌代替薯块过冬的方法。主持“棉花体细胞发生原生质体培养与融合研究”获山东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奬;“牧豆树节外植体条件下的再生”、‘棉花体细胞组织培养”获山东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奬。: r+ F( G" C" U/ ^0 Q" L0 T2 J
姚敦义编着有《植物学》、《遗传学》等。

签到天数: 4351 天

连续签到: 566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3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2 21:43:57 | 只看该作者
姚兆奇(1933—  )
& q: Q# F& J$ T* X2 q上海人。研究员。  g/ r3 s* I3 m$ D
1954年,姚兆奇赴苏联诺夫彻尔卡斯克工业大学矿业系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矿冶学院地质系学习。1959年归国,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任职。姚兆奇主要从事我国南部二叠纪大羽羊齿植物群和含煤地层的研究。" r0 Z) S2 Q) `/ j5 b
姚兆奇成功地证实华南二叠纪大羽羊齿植物群和相应的龙潭顶底界的穿时问题。提出了华北的古植代与中植代的更替发生于晚二叠世内纪,首次证实了大羽羊齿植物属于种子蕨类。
& h% z0 z4 C: |2 \& {7 K& y姚兆奇在国内、国际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签到天数: 4351 天

连续签到: 566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3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2 21:44:13 | 只看该作者
姚治国(1933—  )
- M3 j1 P: ?. r: Q, j6 E% L笔名姚峻。山东荷泽人。摄影家。
2 g7 g4 o8 C3 L% C2 i8 h( T( d9 U姚治国1949年参加工作,1983年任西安事变旧址管理处摄影师。1959年任西安摄影协会理事,后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陕西分会。9 q' N% k* w! I; C
主要作品《爱科学》、《少女》分别入选陕西省第一届和第二届影展;《青春》入选陕西首届人像影展;《令箭》获中国摄影家协会陕西分会首届会员荣誉奬,还有《铁牛遍地跑》、《全国劳模张秋香》等。

签到天数: 4351 天

连续签到: 566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3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2 21:44:36 | 只看该作者
姚宗仪(1933— )1 o  E9 T6 J! `5 t
广东潮阳人。摄影家。/ Q% ~9 X* I, X# n3 s  X9 `
姚宗仪1953年于复旦大学毕业,1954年进新华社西北分社工作。期间,姚宗仪曾到过玉门油田、柴达木油田、陕西煤矿、兰州油田等地进行过新闻采访。1984年,姚宗仪任新华社驻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市记者。
& m8 {$ c/ F$ M* D! n  r主要作品有《列车在秦岭之巅》、《宝成铁路接轨》等。

签到天数: 4351 天

连续签到: 566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3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2 21:45:10 | 只看该作者
姚筱舟(1933—  )
0 V$ A& x% y& Q( [$ i- Y' X江西省铅山县人。词作家。
2 _+ D4 Z+ `' Q1 r, j7 d0 c0 z1949年,姚筱舟参加瞭解放军。1954年赴朝参战,回国后来到陕西铜川矿务局担任宣传、秘书工作,后调任焦坪煤矿任技术员。2 V0 m$ U- B! n  B7 K: `7 Q
姚筱舟下井后,常常倾听老矿工吟唱高亢的陕北民歌。姚筱舟的心弦被拨动了,他鼓起勇气提笔写诗,并取了个与矿名同音的“蕉萍”为笔名。那是一个诗潮涌动的岁月,矿工们都风趣幽默,编快板、顺口溜,可以“出口成章”,如“党是咱的妈,矿是咱的家,咱听妈的话,建设好咱的家”等。这些顺口溜对姚筱舟的创作启发很大,“我把党来比母亲”就是从“党是咱的妈”借用过来的。1958年的一个深夜,在一盏昏黄的油灯下,姚筱舟一口气写出了三首矿工诗,其中一首就是《唱支山歌给党听》。
- d) j# a. K7 G) w& H/ \$ d写成后的《唱只山歌给党听》歌词刊发在1958年第八期《总路线诗传单》上。那是由陕西省民歌整理小组专门编印的一份不定期小报。1962年,歌词被春风文艺出版社收入《新民歌三百首》,署名蕉萍。雷锋曾把其中两段八行抄在日记里,并将“母亲只能生我身”改为“母亲只生我的身”;将“党号召我们闹革命”改为“共产党号召我闹革命”。; X  e2 ^8 F- P% f& d. U9 K6 X4 ?
1963年,上海音乐学院年轻教师朱践耳从《雷锋日记》中发现了《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歌词。朱践耳怀着对雷锋的崇敬之情,为之谱曲,并交给正在上海音乐学院深造的藏族女歌手才旦卓玛演唱。在上海首演获得空前的成功,才旦卓玛和朱践耳一举成名。歌曲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传遍了大江南北。0 [$ b9 K; I! p0 H+ U; |$ t9 V
作者“蕉萍”是谁呢?1963年秋,朱践耳通过多番寻觅,终于发现“蕉萍”在陕西焦坪煤矿,于是便给该矿党委书记写信。党委书记赵炳儒也不知道蕉萍是谁,就召开大会问大家:“谁叫蕉萍?”筱舟没有吭声。矿党委派人把筱舟找去,赵炳儒问:“你是‘蕉萍’,有人看见过你用笔名写稿子。”筱舟一看瞒是瞒不住了,于是就诚惶诚恐地点了点头。赵炳儒笑说:“好事嘛,这有啥不敢认的!”便把朱践耳的信转到筱舟手中。于是,从1964年起,《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歌才正式注明词作者的真实姓名。: ]9 K) u1 L) _3 i9 n3 f5 v  a1 e
1965年春,这首歌被文化部评为“全国优秀群众歌曲”。北京举行颁奬大会时,筱舟因“社会关系复杂”未能成行,一套《毛泽东选集》和四张丝织音乐家像、一张奬状还是由矿上转交的。在“文革”中,《唱支山歌给党听》不但没有给筱舟带来好运,反而成了他的“罪状”。
6 D3 C1 C$ ]0 [7 o4 W) a5 l' d$ J1997年,姚筱舟、朱践耳、才旦卓玛这三位《唱支山歌给党听》的合作者在跨越34个春秋之后,终于头一次在“上海之春”第十七届音乐会开幕式上相见。

签到天数: 4351 天

连续签到: 566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3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3 09:43:35 | 只看该作者
姚兆炜(1934—  )
, v$ ?8 x' t7 B江苏太仓人。计算机科学家。' K9 S2 T. K; b2 x5 }! T! c/ ^1 e1 q
姚兆炜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后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历任中国银行香港分行电脑部副经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应用语言研究室主任、中国软件技术公司语言工程实验室主任。姚兆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高级工程师。
8 g: d7 m3 h) L/ j姚兆炜主要从事机器翻译、情报检索、图书自动化的研究。1959年获中国科学院庆祝建国十周年成果奬(俄汉机器翻译)。姚兆炜发表论文有《关于实现机器翻译在词典里查词的扦值方法》、《机器翻译中英语词典数值化初探》等。译有《算字计算机的编译程序构造》、《编译技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程序设计语言FOR—TRAN》等。

签到天数: 4351 天

连续签到: 566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40#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3 09:43:49 | 只看该作者
姚正康(1934—  )
: K) \, U2 L' F# L* \笔名文浅、雪松、蜀客。四川自贡人。作家。
9 ]/ ~# U: K9 j# H姚正康曾在广西南宁水利电力学校、武宣县中学任教。后在武宣文化局任创作员。1978年调任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为教授。姚正康先后任中文系副主任、主任,广西师范学院民族民间文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姚正康为广西电影评论学会理事、广西写作学会副会长。' d  W" ~: M6 h( a+ y# s4 u
姚正康曾发表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文艺理论、评论、电影文学剧本等。主要理论著述有《古典小说的小说技巧》、《血泪交织的悲歌》、《喜剧创作的琐谈》等,其中三项获优秀论文奬,诗歌集有《莺歌燕舞》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8-29 15:0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