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姚立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提个问题哈,姚是姓还是氏?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布衣百姓

31#
 楼主| 发表于 2011-7-22 21:41:26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话不多言,都是为了祖先和今生的名声,得罪之处请多多包含吧。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2#
发表于 2011-7-22 23:58: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卧龙姚建中
# T4 f! [% K/ |, I& K7 A1 m% s
$ [* q5 S  ?/ a! R- C% L- d
; a- T" f5 {; c1 R    姓与氏是个大事,不要因为你是所谓的总版主就要听你的,懂吗?否则这个责任你担 ...& ?* p. S% j. S$ W. F; f
姚立民 发表于 2011-7-22 21:36
6 H6 f' B' o% N) f3 m

0 ~0 A. r) |$ V$ L& v; r
' p$ d8 P: u* F" k4 E( o  h9 U我也是在学习,说点个人见解,并没要谁非去听。你有好见解,我就向你学。+ ?+ b' Y- J+ \; s

( c  X) N" }4 w, _/ w+ W3 R版主、总版主,只是个虚名,是为网站和宗亲们做点义务服务,有啥“所谓”不“所谓”?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3#
发表于 2011-7-23 00:05: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卧龙姚建中
# Q) O, B3 D$ d5 S* U+ c. {% F& a7 H6 J/ j& e6 k

5 e3 u. N  g; ^1 A, X3 [8 R    既然你认为需要国家还认定,那你先前的回答就必须撤回,因为你代表不了先贤而答 ..." \/ b+ g' Q. }
姚立民 发表于 2011-7-22 21:37

1 a; y9 W! u- [* f6 A" ^" M3 q2 C" v4 y  h
“需要国家还认定”这话是你说的,没见别人谁说过。' X8 H. C2 H. A6 j

* m# k. ]2 ~# c# J1 h2 @
我的帖子,你的帖子,最好都不“必须撤回”,如果撤了,你再说话就没由头了。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4#
发表于 2011-7-23 00:31: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卧龙姚建中 ! {% k0 h& X3 S6 O; O
# D! [* p: ]$ A+ H& r- ?

* V+ p0 G5 [1 y    既然你认为需要国家还认定,那你先前的回答就必须撤回,因为你代表不了先贤而答 ...
# Q0 Z/ F. c4 ]/ y- E姚立民 发表于 2011-7-22 21:37

% n1 v4 d: x" V6 Q, W
( D+ X7 s8 P5 E  P, X& o, B7 e
我所说的,就是我个人的见解,并特意注明是“拙见”,无需你扣什么“代表先贤”的大帽子。5 n* q4 P+ }: [; p0 J( R

* P) |7 w, S/ l# r7 X看看你上边的帖子,你尊重谁了?即便说的不对,也不能像你这样粗暴地不让别人说话。你以为你能代表谁?
6 t! U/ W9 @+ U. k" { / U" i9 t1 c# b) d! |$ j. G
你的“《上海姚姓家人》圈子”帖子通过了。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布衣百姓

35#
 楼主| 发表于 2011-7-23 10:40: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4# 卧龙姚建中 9 R3 Y5 e+ n2 e0 J5 y
6 y8 c+ d: M4 v+ O9 V3 a( Y+ M! s. L) T

0 p0 t4 G# j7 ?. {    姚孝民这位朋友的还是客观的,赞一个。! a, s6 k0 h+ O: j9 \* q6 X0 W) W5 s3 }( @
6 ?0 S# D. S% W2 o4 i% T: r
& n! J4 H: n, R3 c
河南巩县鲁庄镇姚姓祭祖盛况空前6 v) D2 o4 t1 ^
二零一一年农历二月十六日,洛阳三山村,姚姓新任族长姚节运,带领洛阳电台资深记者,作家姚友爱,和姚族德高长者姚山,姚相汉等一行八人,应邀参加巩县祭祖活动。河南巩县鲁庄镇,旗幡招展,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热烈欢迎各地前来参加祭祖的宗亲们。众人在姚家祠堂举行祭拜,宣系二十三世祖,敏祖,和二十二世祖,钦祖。恭,宽,信,敏,惠,五支和钦祖共六支后裔,分别净手上香,献爵,献肴馔,行鞠躬礼,六支后裔代表分别讲话。礼成后又到二十三世敏祖坟前祭拜。又到二十二世钦祖坟前祭拜。场面宏大,令人振奋。祭奠后,大家共同就餐,供吃一锅饭,同祭一祖先,话不尽亲情友谊,聊不尽血脉永衡。$ E% P7 n8 L' q

. y- N8 S& B3 h2 i4 p: ?人家审慎的用了姚姓,而不是不加考虑的用姚氏。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布衣百姓

36#
 楼主| 发表于 2011-7-23 10:41: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2# 卧龙姚建中 ' }+ J8 X) A" L. }9 R# @7 x
9 Y$ `# }3 g4 a  N
% [$ t  J! T( C+ y
    做义务可以,但如果做差事了,何如呢?

签到天数: 61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37#
发表于 2011-7-23 10:48:02 | 只看该作者

签到天数: 4105 天

连续签到: 5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8#
发表于 2011-7-23 11:12: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6# 姚立民 * g! S2 Z8 G) Y% f% e* |0 I5 L

# c: f7 O9 a) ^
6 V' x. S9 k' k    “姓”与“氏”的区别 7 h5 {, I& J& g* S5 w
古代传说中,姓与氏是伏羲氏确定的。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认为,中国最早的姓产生与伏羲氏时期,产生的第一个姓是风姓。 ( I5 o* P( U& {3 ?) |7 i& m
姓,所代表的是氏族的血统,是源于同一女性始祖的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族属所共有的符号标志。它最早是氏族图腾标志,有了文字后,才形诸文字。
6 k! M! M! b5 E. @3 S* d姓,《三坟》:“男女媾精,女生为姓。”《说文》:“姓,人所生也。”氏族的血缘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的女性始祖,所以古姓多为女旁字。因生为姓,也就是以氏族最初的血缘之始来命姓,所以姓是不可能有变化的。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以地命氏”的例子,如“炎帝居于姜水,故为姜姓”,“舜居于妫汭之水滨,故为妫姓”,实际上是他们生于居于姜水、妫水之滨的氏族部落,这水名就是以其氏族部落的女性始祖的名字命名的。所以,姓是区别血缘的,是宗族的根本族号。
9 u* o7 m9 y# s8 o0 n- G氏,是姓的支系,是姓族的分支标记,氏是源于同一父性始祖的被分出去的各支系(庶子)的开氏始祖的符号标志是大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的称呼。
9 D6 _- z+ L- T, I7 T' O6 W氏,是部落、宗族的分支,是小宗(支系)的族号,子孙分支,就以氏来区别。他们的姓不变,而以分支的国、邑、地、官、谥、字、业等各自为氏以示区别。在小宗(分支)的划分,有其基本原则,就是“别子为祖,继别为宗”,子孙分出,以其祖为祖,自为小宗。分支后繁衍后代,他就成了本支的祖,他的子孙分别为更小的宗,并且各自为氏以示区别。
8 b- D. J2 [9 b" B! e. c' N比如说,周王姓姬,儿子分嫡子、庶子,正妻生的是嫡子,其他妻生的是庶子,嫡子继承姓,继承王位,其他的二十多个儿子称王子某,不能继承王位,分封小国,为侯,以国名做为他的氏,称姬姓某氏。小国的嫡子继承侯和氏,其庶子又被分封一地,为伯爵或为子爵,所分封地名又成为他的氏。如此等等。
6 b) y0 q  ~% N/ ]: h# t% S那时候的宗族与现在意义上的宗族是不同的。 3 b; K9 |# c2 ]* U, w4 Z

) H) |' b' q8 l1 P' _- }# h8 s秦以前,女子称姓,男子称氏。姓明婚姻,世代不变。氏辩贵贱,随时更移。氏族、部落的消亡,氏也就消亡,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无数个氏,也消亡了无数个氏,然而姓基本不变。所以,先秦时期保留下来的姓只有30余个,保留下来的氏却有千余个。
$ K1 H5 T3 H+ v* m9 \! T秦时,各方面都大一统,姓和氏逐渐合而为一,虽有区别,但已不严格了,到了汉代,姓与氏已经没有区分了。姓与氏融合的根本原因,是郡县制代替了裂土分封制,取消了世袭封土,也没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原来分氏的基础没有了,氏的代表贵贱的意义消失了,只剩下与姓相同的区别婚姻的意义,所以与姓融合为一了。
) [4 {. Y5 ^/ z秦代,实行了郡县制,取消了裂土分封,分宗命氏的基础被取消了,姓与氏就逐渐模糊。到了汉代,姓与氏已经趋于合一,汉末,姓与氏已经一体化了。

签到天数: 4105 天

连续签到: 5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9#
发表于 2011-7-23 11:21:30 | 只看该作者
我的最终意思是,这个网站的名字起错了!!!!
# ?- c/ [; @4 F3 v$ r0 B姚立民 发表于 2011-7-22 21:39

6 H+ e- Y; _* l7 `4 L1 P2 @/ u; p) e  c  e5 t
& k: a$ @" a( Z/ Y4 o
    名字起错了?那你认为起什么名好呢。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40#
发表于 2011-7-23 11:29: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5# 姚立民 3 l- J: E6 n" [0 f! _

1 X9 d) E8 U! ^, A' O, [5 r9 J
6 _. S4 r% {) I; q4 Y$ D* X    “人家审慎的用了姚姓,而不是不加考虑的用姚氏。( P4 Z% Y5 x: {7 ?/ ]6 j
( t1 B3 L/ w2 F0 z8 g! z; P1 C

4 B8 R* ]: e, A) D你的意思很明白:用“姚姓”的说法就是客观,用“姚氏”的说法就是不客观。
. E& x* ?, t+ D9 M8 H 1 f# d4 _/ \+ X( d6 \; r
我学习这方面知识的时间很短,记性还不好,要向你学习了。我是听说(不知对否),姓和氏在古代是有严格区分的,后来,人们逐渐把姓和氏合成一个词语来表达了——姓氏。即便现在,即便百姓和专家、学者,包括中央的公文,也都是用“姓氏”一词来表达。你非要吹毛求疵,那你可就有事干了。
+ ~: ?& x1 |- g " _5 K3 W+ R/ l9 O" ^( `
过去中国人写字是用毛笔,现在很多人(包括你)是用键盘,你能说用键盘打字就不行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10-11 22:5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