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虞舜故迹遍布虞山舜水 带着钦佩和好奇,我专门查阅了当年乐祖谋先生的论文《历史时期宁绍平源城市的起源》,发现他所指的“上虞境内11处虞舜故迹”是: O: I8 g: k7 U2 @" q
1、握登圣母山 ,上虞县西南四十里,舜母生处 2、象田山,上虞县西南四十里
6 I2 C0 ]6 Y0 | R! ~' [舜死,象为之耕田处 3、舜井,上虞县西南四十里,舜避父母害处 4、舜桥,上虞县龙山麓,舜率百官渡处 5、百官里,上虞县龙山麓,舜会诸侯百官曾聚于此 6、渔浦湖,上虞县东南, y( H$ {: I9 I& |1 L
舜渔处 7、粟里,上虞县南,舜供储于此 8、姚邱,上虞县西四十里,舜所葬处 9、谷林,上虞县西四十里2 `/ Y8 H3 Z: o+ v& N9 V
舜所生处 10、虹漾 ,上虞县西四十里,舜所生处 11、指石山! Y! w. K( R; M$ a0 i
,上虞县西四十里,舜曾登此石 " C$ p- _5 x, O5 S6 `+ Y" Y
6 u/ S' I; M9 t! y' r i. f! b& u& q
乐先生是一位外地学者,他经过考证调查,发现上述虞舜故迹竟达11处之多。我作为土生土长的上虞人,对虞舜故迹的了解也许会比他更详细些,据此作如下补充:
4 z6 q: l; s6 H1、舜江:曹娥江原名舜江。
% U2 B: Z. v! }$ X6 n/ L2 R2、百官桥:上虞龙山山麓原有百官桥。
$ M( ~3 @9 `3 o, M6 E% e; y3、隐岭:龙山山麓有隐岭村,据传是舜隐居之地。
. }) V1 u( c% ]/ X/ I6 ?1 O4、大舜庙:百官原有一座建筑恢宏的大舜庙,共有四进三大殿:第一殿祀舜帝;第二殿祀后稷;第三殿礼四岳。庙基总长139米,宽23米,内有3个戏台。
: e1 Q5 K! h6 M* E4 Q. ?+ Y5、舜帝行官:梁湖北面原有一座舜帝行宫。
4 C. v0 x/ A/ [9 E% g6、重华石:传说虞舜目有双瞳,故又名重华,吴越国王宝正三年八月十九日,重开舜井,发现重华石一片,阔三尺,厚九寸左右,有索痕,深二寸。
) a3 E, b f5 N' t8 }
7、仇亭:《汉书·地理志》载:“会稽郡上虞有仇亭,柯水东入海。”古诗有“君子好逑”一词,“逑”与“仇”谐音,意为美也;上虞名人国学大师罗振玉就自号“仇亭老民”。 $ h3 D8 h- _9 `& ~; d9 v
8、《古虞姚氏宗谱》:丰惠夹塘村有《古虞姚氏宗谱》,谱系中记录着他们的始祖便是虞舜。
) D9 \! R, n; O7 h1 g9、耕山堂:丰惠夹塘姚氏至今还有一座祠堂,名曰“耕山堂”,据传出于“舜耕于历山”之典。
5 W( l. D* C6 l! ?% {$ c
10、小舜江水库:汤浦水库又名小舜江水库,因为这里有条小舜江。
& p0 j7 D1 b7 b/ Q1 e6 @" b( s9 D2 M7 }/ s- Q( ^
+ N: s% V* `9 |% p1 e+ k至此,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虞舜故迹遍布虞山舜水,虞舜精魄无不伴随着我们的前后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