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2-12-19 19:17 编辑
回复 36# 姚绍弦
永远的杨家坊 卿芳大伯深情的回忆了当年在吉安的峥嵘往事,善良的吉安人民给了南昌姚氏及许多难民无私的帮助,这是我们永远不能忘怀的。国难当头的时刻,更加彰显了中华儿女团结互助的美德,这样的民族是有顽强的生命力,这样的民族是任何艰难困苦也不能战胜的,这样的民族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 杨家坊,位于吉安青原区的东固山下,这里的人民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了它的一切,当时这里号称“东井冈”,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井冈山时期,杨家坊的青壮年几乎全部参加了红军,留下的这片红色土地又哺育了抗战时期逃难中的南昌姚氏,使我们今天每一个知道这段历史的人对杨家坊心生感动。江西电视台六套总监李熙坤是我的好朋友,他就是杨家坊附近的人,他的父亲李明真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说起来应该是江南宗亲父亲的战友。李熙坤说,他父亲曾经是少共国际师师长,肖华将军的警卫员。杨家坊出去参加红军的都被编入黄公略的部队,整个杨家坊及吉安藉的红军大部分都牺牲在贵州遵义六盘水及娄山关的战役中。今天在遵义建有烈士陵园,吉安藉的烈士都有名有姓。‘烈士陵园’几个字是由张爱平将军题写的。李熙坤曾经代表他父亲专门去遵义扫过烈士的墓。毛主席曾在1935年2月写下了《忆秦娥 娄山关》的诗,“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生动的叙述了娄山关战役的惨烈。新上任的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就出自这里。 杨家坊,一个平凡的名字,一个平凡的地方 ,给我们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我们永远牢记她,缅怀她,是因为她的儿女为中国革命建立了丰功伟绩,我们永远不能忘怀她,因为她的土地哺育了逃难中的南昌姚氏,她是南昌姚氏的再生父母。 修水籍的宗亲姚新生祖籍是南昌的,听说他在遵义医院工作,现在很长时间没有在姚网露脸了。如果他能看到此贴,请他代表我们南昌姚氏向遵义的烈士陵园,向杨家坊和吉安藉的烈士献上一束花,以表达我们南昌姚氏对先烈们的感恩之情,缅怀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