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闽南姚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舜陵祭祀概述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31#
 楼主| 发表于 2014-2-21 11:53:25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舜帝陵基金会、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甲申祭舜
  f! C0 S  ]3 X8 _8 h0 N
! ]6 }) \, }" h. E; f6 P/ O永州市举办公祭舜帝大典以后,九疑山舜帝陵迅速兴起了祭舜热潮。社会团体或民间团体祭舜,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祭舜热潮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祭舜形式,也是数量最多的祭舜活动之一。其中,湖南省九嶷山舜帝陵基金会与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联合举办的甲申祭舜,是所有祭舜活动中影响最大、意义深远的一次。
  J% L/ B+ U5 V5 j) {) _2 I1 S6 L* j' b0 q/ @$ b8 a; X$ K6 N4 x& @
舜帝陵基金会全称湖南省九嶷山舜帝陵基金会,于2004年9月17日在长沙成立,由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原湖南省政协主席王克英出任第一届理事长。这是一个专门为加强舜帝陵庙保护、建设、管理与舜文化研究、传播的民间组织。基金会成立后,多方进行募捐,并协同市县人民政府,大力做好舜帝陵保护与建设工作,制定了舜帝陵建设规划,加强了玉琯岩古舜帝陵庙遗址的发掘与保护,加强了舜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工作。8 U4 ?1 N- }) F" ~5 ^

' N/ f9 v2 ~) H/ z* e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是一个世界性的舜裔组织,也是仅次于世界华人大会的第二个海外华人组织。由于舜帝后裔衍生为一百多个姓氏,其中舜帝直系后裔陈、王、胡、孙、姚、虞、田、袁、车、陆十姓人口就达25亿之多,遍布世界各国和地区,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在舜裔特别是海外舜裔中有着很大影响。该组织在世界各地现有66个成员单位。这些成员单位,都是经当地国政府批准注册的组织,受各国法律和国际法规保护。这些组织的法人代表,都是在当地国特别是华人中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自成立以来,先后在台北、香港、美国、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以及大陆的许昌、长葛、郑州等地召开了舜裔宗亲祭祖联谊大会,为团结海外华人,加强国内外华人交流与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 x- @5 d, }& Q$ j% F
# E8 L  e( i: k3 v) y为进一步加强国内外舜裔联络,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舜帝陵基金会、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决定在九疑山联合举行祭舜大典。这也是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首次回到舜帝陵认祖归宗。这次祭舜大典于2004年9月15日举行。这次祭舜大典由省政协副主席王汀明主持。舜帝陵基金会理事长王克英、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常务委员会主席陈守仁、省直各部门和永州市、宁远县的领导出席了祭典。前来参加祭典的舜裔宗亲有: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常务副主席陈捷中、泰国舜裔总会代表团、菲律宾舜裔宗亲代表团、新加坡舜裔宗亲总会代表团、香港舜裔宗亲总会代表团、台湾舜裔宗亲代表团以及大陆的福建虞舜学术研究会代表团、福建厦门陈氏宗亲代表团、广东澄海陈氏谒祖团等。泰国总理他信,泰国泰爱党副主席、泰国舜裔宗亲总会主席陈保焜还给祭舜大典发来了贺电。
& l" G9 L" D! i0 ^) s
' e! J5 d2 b# i! ^* ~/ u这次祭舜大典使旅居国内外的舜裔有了一个慎终追远访祖寻根的机会。祭典通过卫星向全球进行现场直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海外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舜裔宗亲,通过电视观看祭舜大典庄严、隆重、热烈的场面,深受鼓舞,进一步增强了对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舜帝的崇敬感,进一步增强了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感。- p8 L% ^9 }5 k  w" R) [
4 H0 N: C8 s0 y: o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32#
 楼主| 发表于 2014-2-21 11:53:42 | 只看该作者
湖南省人民政府公祭舜帝陵1 g7 w% c  G. l4 O) M

5 g1 U5 H3 L, r8 O7 T湖南省人民政府2004年召开的第28次常务会议认为举办公祭舜帝陵活动,“对于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民族团结,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招商引资,发展湖南经济具有积极意义”。鉴于当时祭舜时机已经成熟,条件基本具备,会议决定于2005年9月15日在九疑山举行“湖南省人民政府乙酉年公祭舜帝大典”。
5 G, Q) v3 U$ o' |- `6 ~
- ~0 [; a+ B! }; ~2 \+ B( k: X  m这次祭舜大典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永州市人民政府和宁远县人民政府承办。为了办好这次祭舜大典,省市县人民政府加大了对舜帝陵庙和周边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开展了舜帝陵庙建设二期工程,扩建了祭祀殿、钟鼓楼、碑廊和陵庙前广场,修通了县城通往九疑山舜帝陵的标准二级公路,县城的接待设施也有了很大改进。这些都为办好这次祭舜大典创造了良好条件。
" T. O2 ?$ J3 [4 S/ E* \( Y( V7 E& d" `" @% o' e$ {
这次祭舜大典以“尊祖爱国、传承文明、凝聚人心、促进发展”为主题,按照“高规格、小规模、大宣传、大影响”的要求和“热烈、隆重、简朴”的原则进行。前来参加公祭的各级领导和各方嘉宾有: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伯华,全国政协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九嶷山舜帝陵基金会理事长王克英,中共湖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肖捷。参加大典的还有:湖南省省直机关代表团,湖南省各市州代表团,湖南省九嶷山舜帝陵基金会代表团,湖南省舜文化学术研究会代表团,新加坡舜裔宗亲代表团,菲律宾舜裔宗亲代表团,马来西亚舜裔宗亲代表团,香港舜裔宗亲代表团,澳门舜裔宗亲代表团,台湾舜裔宗亲代表团,福建泉州舜裔宗亲代表团,广东澄海舜裔代表团,河南舜裔代表团,企业界代表团,侨界代表团,旅行社代表团,新闻界代表团,永州市代表团,宁远县代表团,以及前来观光的群众,共约6万人。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举行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祭舜活动。6 S0 J  M: R9 t: d

% i% Y: h# r5 a# u这次祭舜大典,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共有海内外50多家大型媒体、200多名记者参与这次大典的宣传报道。其中,香港凤凰卫视、湖南卫视、湖南经视、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永州电视台、红网对公祭大典进行同步现场直播。
9 K5 _; i+ N) t3 t% \# \5 r( y( i3 [2 H' f. u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33#
 楼主| 发表于 2014-2-21 11:55:54 | 只看该作者
(八)舜陵祭祀礼仪的演变4 _% \3 ~( J% B8 t
6 G6 A+ e9 O* U' N3 t
《左传》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礼记》载:“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舜帝“勤民事,苦忧人”,缔造了以人的社会行为规范为主的伦理道德,“德自舜明”。舜帝开创了“自强不息”、“至孝笃亲”、“天下为公”、“合和万邦”的人类文明,是中华民族世代崇敬的人文始祖。自“禹南巡,至衡山筑紫金台,望九疑而祭舜”开始,四千多年来,祭舜活动传承不辍。纵观历代祭舜,舜陵祭祀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演变过程,并形成了舜帝陵特有的祭祀文化。现在,舜陵祭祀已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列。8 Q1 Q7 U5 T4 U: U7 H, }3 p0 ^% V
' a" b* F. @1 S+ A' k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34#
 楼主| 发表于 2014-2-21 11:56:10 | 只看该作者
祭祀形式5 P8 U* b: R9 z1 ]& m

/ x+ S& T8 C+ o0 k4 s祭祀,国之大礼,都有其固定的形式与内容。但是,这些形式与内容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祭祀形式与内容也会进行一些调整,使之更加完善,更适合于当时当地的情况。祭舜也是这样。自大禹开祭舜之先河,祭舜活动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而所有祭舜活动都遵循一定形式,按照一定的内容进行,但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发展。
: z( R5 Y" K/ B0 {' ~
0 ?- X8 ]1 a0 p& d! j2 @6 u三代至两汉时,祭典里没有祭文,只有乐章。' M9 Y. P  g) m4 U# }2 Q
7 K4 ^) n+ M. N/ [( x% }2 {
汉代以后,这种情况有所改变,祭舜时增加了读祭文、焚帛书的程序。这一程序具体始于何时,现在尚无定论。东汉末,文学家蔡邕游九疑谒舜帝陵,作《九疑山铭》,可以视为祭舜文之尝试与开端。至迟到南北朝时,读祭文、焚帛书,已经列入祭舜程序,成为定制。南朝宋代颜延之奉诏代湘州刺史张邵到九疑山祭舜,就已经撰写了祭舜文。颜延之所写的《为张湘州祭舜文》,成为有史以来有记载的第一篇祭舜文,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祭祀古代帝王的祭文。# b- I3 d. c3 H7 i  `/ K) E
4 @. \" o' L0 h* t& m: r& t& n
唐宋时期,在祭舜程序中,又增加了歌祭的内容。歌祭的歌词是供祭祀队伍吟唱的。唐文学家、诗人、道州刺史元结所作的《补乐歌·大韶》,则可视为最早的歌祭歌词。南宋理学大家朱熹所作《虞庙乐歌词》,则成为此后祭舜中的通用歌词。
/ [0 Q) e& ]& y, x* e" u6 N3 R8 d+ B( f6 {$ z: s
明清之际,祭祀更隆。舜帝出生于音乐世家,对乐律是很有研究的。相传舜帝还创作了韶乐。他组织演奏韶乐,百兽率舞,凤凰来仪。后来,韶乐受到历朝历代的追捧,视《韶乐》为尽善尽美。相传孔子对韶乐特别欣赏,说自己听了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正因为如此,有人认为,祭舜就应该以乐舞与舜帝的神灵沟通,不仅有乐歌,还应有舞。于是,就在祭舜时加入了祭祀舞蹈。而祭舜时使用祭舞始于何时,尚不得而知。但是,宋代在祭祀中,已经开始随歌曼舞。到清代就把祭祀舞列入了祭祀仪程。- k* P, |$ L- s  S' J5 i
- d$ ^& d, b+ Z6 z3 a; V
20世纪80年代,九疑山舜帝陵恢复了祭舜活动。90年代末期,祭舜不仅恢复到礼乐歌舞祭,而且增添了现代敬献花篮的内容,多了一项花篮祭。  J4 S) {7 E, p9 J# f$ _) m+ E; I8 o5 f4 Y
' G/ h& w5 I. c' p+ T9 {
至此,形成了集燎祭(上香、焚帛书)、文祭(宣读祭文)、歌祭、舞祭、敬献花篮于一体的完整的祭舜仪式。
4 Y- x: k5 X+ u7 `" I7 g8 b& ]8 w% \  h* p; W, i* Z& ?  H& y2 B7 [& ]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35#
 楼主| 发表于 2014-2-21 11:56:26 | 只看该作者
祭祀类型
) b* W+ |  K1 `
( x. n6 n% N7 v7 L- s2 ]* O自夏代九疑山舜帝陵有祭祀活动以来,祭祀活动分为两大类:官方祭祀和民间祭祀。
. @; [3 Q4 J* W8 C$ v. W  ?' [, ~$ `  n3 R
官方祭祀。官方祭祀是指由官方举行的祭祀舜帝的礼仪。官方祭祀又分为御祭、例祭、公祭等。" m2 j+ i4 o: A- t
  x, [& c& U% w
御祭,是由皇帝亲自主持参与或由皇帝遣使到舜帝陵举行的祭祀活动。历史上有记载的帝王亲自主持参加的祭舜活动有三次,即大禹、秦始皇、汉武帝。他们均采取望祀的形式。其中,大禹在衡山望九疑而祭舜,秦始皇在洞庭湖望祀虞帝,汉武帝在盛唐望祀舜帝。历史上有记载的皇帝遣使祭舜始于南朝宋代,即宋武帝刘裕派遣湘州刺史张邵祭舜。唐宋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御祭舜帝陵均以遣使的方式进行。每逢国家大事,如靖边除患、万寿晋徽、即位亲政、立储册后、抚民禳灾等,朝廷遣官至九疑山舜帝陵致祭,这种祭祀形式称之为告祭。如洪武四年,明代皇帝朱元璋派遣翰林国史编修雷燧于九疑山舜帝陵告祭改朝换代。特别是清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1736—1795),曾八次告祭立碑。/ Z2 N+ i4 k0 I# M. s# {4 g8 [3 h* k

# N2 r% Z3 L7 ?9 ^( A例祭,就是依照朝廷规定的时间,由地方官代祭舜帝。一般为每年春秋二祭,并规定祭银数量。例祭舜帝始于何时尚无定论,但到宋代已成定制。《宋史·礼志》载“诏先代帝王载在祀典……其太昊、炎帝、黄帝、高辛、唐尧、虞舜……各置守陵五户,岁春秋祠以太牢”。从宋代开始,春秋例祭一直沿袭下来。8 J2 o4 P* c/ b0 A. i
8 B. P4 g8 [" Y' e% l
公祭,是由官方举行的并在祭舜典礼前进行公示,有公众参与,官民同祭的祭舜活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尚无公祭舜帝陵的记载。有记载的第一次公祭舜帝活动,是2000年4月4日宁远县人民政府举行的各界人士祭舜大典。同年9月9日,永州市人民政府举行祭舜大典。2005年9月15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举行祭舜大典,把新时期的祭舜活动推向了新的高潮。
: E* L- z1 p( X, l# d5 J3 O8 u, M+ x
民间祭祀。民间祭祀是由民间自发组织的祭祀活动。从夏禹祭舜以来,“民崇舜德,世代禋祀”的民间祭祀活动,从未间断。大量的祭舜活动,都是以民间形式进行。祭祀参与的主要人员大致分为四类:, F7 S5 B( |; Y" I6 e
( d2 M2 @  a# d  M" A! g
一是当地民众。九疑山民,初一、十五、清明、春节,或单家独伙,或联户结伴,到舜帝陵祭祀。
6 V7 ~! d1 B7 y" m4 w# n6 q! [0 r6 g3 j4 G# ^. q8 I
二是名人硕士。一些官员,或是路过永州,或是贬谪永州,或是永州籍人士,他们出于对舜帝的尊崇,经常到九疑山祭拜舜帝。还有各类名人出于不同目的到九疑山以个人身份进行的祭祀舜帝活动,如屈原、蔡邕、宋之问、李白等,他们或歌颂舜帝,或祈求庇佑。
3 ^/ G. d9 ?% {, e, d
" `7 m+ y3 Q2 z& p7 R/ `+ Q三是各类社会团体。这种情况,在历史上特别是清代以前较为少见。改革开放以来,各类社会团体大批出现。很多社会团体往往代表某一个阶层、某一个群体到九疑山祭祀舜帝。他们祭舜,往往是借助舜帝的人格和思想,来表明自己的某一主张。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社团祭舜是2004年9月25日的祭舜大典。这次祭舜大典,由湖南省九疑山舜帝陵基金会、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联合举办。参加这次祭舜大典的主祭人、陪祭和各界群众共6万余人。1 e* O/ Z$ {0 W$ k
6 [. C2 w1 Z. g# O
四是旅游观光的游客。
, o) E  a* V! Y+ @7 n7 g/ h% D: v( a% _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36#
 楼主| 发表于 2014-2-21 11:56:51 | 只看该作者
祭祀仪程
* O, J5 }1 ?6 D  P! R
* z& `3 N4 T/ f+ @& G祭祀是一项非常庄重严肃的活动,历来有着非常严格的程序或约定俗成的规定,任何人不得违反。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祭祀仪程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之中。; Q* o, K3 V' c/ t4 t' y" F1 X
6 h' R7 y+ M1 k' l1 E
告祭的一般程序与要求。遣官诣陵致祭前,由钦天监择定宜祭之日,翰林院撰拟祭文,太常寺、工部、户部分别预备祭品、仪仗;由礼部开列侍郎以下,四品以上堂官名单,题请钦派致祭官。致祭官行前一日斋戒,届期赴礼部恭取祭品、祭文、仪仗,如遇皇帝亲阅,则另有程序。祭祀官择日从京师出发,前面以伞仗龙旗引路。告祭官到地方后,各官朝服跪迎,并恭奉御祭文、香帛置龙亭内,供公所中堂,各官行三跪九叩首礼。祭前三日,告祭官斋戒,地方官备鼓乐、仪仗,行一跪三叩首礼,迎龙亭往祭所。明代对祭前三日的斋戒,提出了以下八项具体要求:一是不食荤腥,不吸烟(一时做不到也要注意口中不得有烟味),不饮用、食用、使用任何带刺激性气味的东西。二是不参与丧事,不去污秽的地方或做过度劳累的工作。三是可食鱼肉但不可超过素菜,且肉必须新鲜。四是可饮酒但不得稍醉,不得饮用口气大的烈性酒。五是克制食色之思,不听音乐。六是三日必洗头,五日必沐浴。七是确保饮食健康,不食用、饮用、使用来路不明之物。八是如有病且有损威仪(如感冒腹泻抽搐),行礼不参礼,可观礼,不得耽误治疗。祭前一日到达路亭村,于路亭王氏书堂歇息,或者直达永福寺歇息。在歇息时,由于奉诏祭舜的官员与陪祭官常常吟诗助兴,逐年累积,形成了王氏书堂特有的诗歌集。祭前一日,由告祭官省视祭品、祭器,地方官监视宰牲,然后率礼生演习礼仪。祭日四鼓,陈设祭器、祭品、牲俎,乐工集庙门外恭候。当地瑶总率瑶族青年男女百余人敲锣打鼓,盛装列队五里外,沿途铺以松针翠柏。祭祀队伍到来时,瑶族歌舞迎接。清代赵有德曾以诗记之:“长腰小鼓和笙簧,黄蜡梳头竹板妆。虞帝祠前歌舞罢,口中犹自唱盘王。”祭日五鼓,告、陪祭官各朝服,由山门入殿。待击鼓三通,告、陪祭官就位。仪式为前后行三跪九叩首礼,中间三献、读祭文。迎神、初献、亚献、终献、受胙、撤馔、送神等,每一项均演奏专用乐章。仪程进行中各官与参祭人员均按司仪的呼请行跪拜叩首之礼。其中,亚献礼奏恢平之章乐曲时,由朝廷太常寺乐舞生伴干戚舞;终献礼奏靖平之章,由九疑山瑶族男女青年三十二人伴舞。执事礼生达三十九人。
5 h8 D3 s6 ?% s# N5 ]9 ]5 l; U* Y5 P
' P6 J4 {$ J$ ?1 s4 Q/ G& ~, D4 w5 _告祭仪式人员。这些人员包括献官、执事、参礼者、协助行礼者、观礼者等。献官由初献官、亚献官、终献官组成,如果有配位,设若干分献官。位置在北,面向神位,也可以立于东侧,但不得立于西侧。献官是行礼的主体,必须注重礼容。按照周制,侍奉于尊者当趋进,但明制无此规定。执事由引赞、捧爵者、执帛者以及读祝、司洗、司樽、乐生、舞生等组成。引赞,为每一次献爵的献官设一位引赞(人不够可省略)。捧爵者,每坛位一位。捧帛者,每坛位一位(人不够可以捧爵者兼任)。协助行礼人员由读祝、司洗(献官洗完供巾)、司樽、乐生、舞生等组成。参礼者随众官具礼即可。观礼者不作威仪要求,在参礼者之后。9 {+ i& N, H  K% Y: Y
( s$ J5 V( C/ L0 Q5 u" f# f( Z9 y
祭典仪程。以明代为例,仪程有以下11项:8 P; u- A5 g$ M3 {. m. |" {( u

* ^: I" t* ]0 E: w* w5 k, C1.瘗毛血。(牲牢之献,先瘗毛血。焚香是迎神于阳,瘗毛血,是用阴物迎神于阴。先人以人死之后魄属阴,归于大地,而魂属阳,则无所不在,故祭祀于阴阳皆有所沟通。)
2 E' v* E! w2 A8 m6 a1 @3 ^. |, X  z+ D# u0 h2 O8 Z  ~+ T) U
2.就位。陈设完毕,献官、执事行四拜礼,盥洗,就位。执事焚香。(行礼必着履,履者礼也,饰足以行礼也。)  h- o0 r) [6 }
/ d2 P+ V" F& C8 y
3.迎神。奏乐。(乐属阳,也是迎神于阳。所以乐奏半时,神其来格,乃行四拜礼迎神。)四拜:鞠躬,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3 R+ ?/ b3 v8 P' z$ `; C& X
% s8 C4 O: R1 A& m' s  |. x  j
4.奠帛、初献礼。奏乐。(引赞引献官诣盥洗所。然后诣酒樽所,此时司樽为所有捧爵者斟酒,捧爵者及捧帛者立刻到神位前东侧朝北立。初献官诣神位前,跪奠帛,奠爵,俯伏兴,平身。然后到读祝位,读祝在献官左侧,乐止,众官皆跪,读祝,读毕继续奏乐,众官俯伏兴,平身。帛用素帛,是古人行礼的信物。乐是礼的一部分,所以是在奏乐同时行礼。古代没有单独奏乐的。礼仪当中皆立,唯读祝需跪听。读祝也不需话筒,且面向神位,读与舜帝听,非读与大众。注意上下台阶要聚足:上下台阶先迈外侧脚,上下一级,两脚并拢,还是外侧迈出。但执事不必。
( _, f8 S1 p! c& x
% n3 c+ b1 @, L& I5.亚献,由亚献官献爵如上,但不献帛。
2 Y- h5 n5 n0 s; g. }1 I. Z+ b7 S+ s" [9 d% D
6.终献,由终献官献爵如上。1 P9 l0 ]8 g* h" y! t. }% ~
1 j" k9 J8 x3 `* C/ N* X( n
7.饮福受胙。奏乐。初献官到位,跪饮福酒,受福胙,俯伏兴,平身。复位。执事捧胙出,众官再拜:鞠躬,拜兴、拜兴,平身。众官一起分享酒蔬,其乐也融融。6 H" [- K+ \0 U5 R8 m4 b+ j# s6 @
" N9 y0 r: f6 ~
8.撤馔。执事象征性移动一下酒爵。
4 \/ W) ^7 g" K  D/ Z( ]& I# d: m$ z3 e0 H
9.辞神。奏乐,四拜。以上事死如事生,一如现实中迎宾、献酒、共餐、送宾。% l9 X  ~% E  K- L

! [. |3 {; }/ I; ?1 Z10.望瘗。通过焚祝文、焚帛,上达于天。/ K4 d; E# Y- a( d

- q: {( [! n6 i' R$ ~11.礼成,散胙。凡与祭者,皆受福胙。- M2 f( ]; U' L& _5 k
2 ?  j. _, C) U, V6 J# b' y
古代例祭乐章
8 }7 W% X2 a% r1 X, e# F' a  e5 M4 a4 S* ?
清代以前,地方官代朝廷举行的例行祭舜活动,均有其固定使用的乐章,且分为春季和秋季两种。春祭时用春季乐章,共七章;秋祭时则用秋季乐章,亦为七章。
2 o1 k+ i3 V* n0 N# X1 }0 U" }8 @1 x; J4 `' l, j( b9 v1 P, _, o
  n+ w! P$ }. F! ?3 J3 z/ ]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37#
 楼主| 发表于 2014-2-21 11:57:13 | 只看该作者
" T; A. ~6 l+ b9 X9 o3 e6 w7 A
公祭礼仪- N) [' `2 W$ s* c% f' W

- p7 a6 t! {% O- u! p$ U5 e公祭大典的礼仪既有承袭,亦有与时俱进的出新。整个祭祀礼仪又分为迎宾仪式、导引仪式、祭典仪式、瞻仰仪式、谒陵仪式和祭文碑揭碑仪式。祭祀仪程为鸣金、击鼓、鸣炮、就位、盥手、敬香、敬供品、献酒、行鞠躬礼、读祭文、焚帛书、献花篮、乐舞告祭、礼成等。4 z5 q# _1 d4 q; \0 f# B) X
5 I4 j0 I. e0 b$ w
迎宾仪式,从仪门开始。仪门是进入舜帝陵的第一道门,古有石碑,刻有“文武官员至此下马”八个字,因而仪门又称下马坊。古代由瑶总率青年男女百余人,吹唢呐、击长鼓,盛装歌舞在此迎接祭祀队伍。现代以龙狮锣鼓队前面迎接,后面采莲船、扎故事、高跷、腰鼓队夹道欢迎。
, k' e7 v0 o2 {
' [1 L/ R8 n/ e* O+ Y1 T导引仪式,从玉带桥开始。古代导引队伍引导入山门时,鸣炮、开山门,载有御祭文的龙亭和朝廷命官从正门入,其余从左右边门入,直到拜殿前。现代导引仪式,由规模宏大的仪仗队伍引导。走在前面的是公祭旗队。三名特别高大的壮汉,双手高擎三面大祭旗走在最前面。紧接着是五十六面仪仗彩旗。五十六面仪仗彩旗代表全国56个民族,共祭民族人文始祖舜帝、传承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紧随其后的是长号队、鼓锣队、旗幡队、武士队、大乐队。24名威严的武警战士抬着花篮入场,表示这是由国家的行政机构——政府主办的公祭活动。花篮队之后是主祭队,紧随其后的是陪祭队。然后是参祭的各个代表团。
2 W* S% g' [/ C, U) u) g9 A
! P2 |1 Z* s8 o4 n2005年9月15日,九疑山舜帝陵举办了湖南省乙酉年公祭舜帝大典。大典仪程共八项:第一项,主祭人、陪祭人、参祭人就位;第二项,鸣炮;第三项,击鼓、鸣金;第四项,全体肃立,向中华民族始祖帝舜有虞氏行鞠躬礼;第五项,盥手;第六项上香,请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长周伯华上香;第七项,主祭人恭读祭文;第八项,主祭人焚帛书;第九项,乐舞告祭;第十项,向中华民族始祖帝舜有虞氏敬献花篮;第十一项,礼成,鸣炮奏乐。
# ?$ p  p% j, U0 L1 q; M" A7 M5 ?+ k/ M) F, W* m/ I3 I6 e) I% t8 h2 Z
仪式中,共鸣炮二十一响,鸣金九响,它象征以最高礼节祭祀舜帝;击鼓三十四咚,象征全国三十四个省(市)自治区对人文始祖舜帝的敬仰与共祭。告祭乐舞的主题是“舜帝颂”,以挖掘、整理、创作的《韶乐》为主旋律,共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为《箫韶引凤》,表现“箫韶九成,鸟兽齐舞,凤凰来仪”的生动场面。第二乐章为《卿云歌颂》,洋溢着君臣团结,政治清明,国泰民安,歌舞升平的欣慰。第三乐章为《南风祈福》,展示天地合一的远古历史和人们对“德圣”“孝祖”舜帝永远的敬仰和崇拜。近一千人表演了告祭乐舞。
+ R- c3 h9 O# R, o' ~+ l" y1 e2 Z) \! G2 G2 T' S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38#
 楼主| 发表于 2014-2-21 11:57:38 | 只看该作者
民间祭祀礼仪
! w; q5 c7 i- s; H  a6 h; X- s
8 y- o7 i$ W0 v+ L# }1 x长期的祭拜活动,民间祭祀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祭祀礼仪,具有着民间不同风格的祭祀文化特色。民祭,由于籍贯不同、祭祀团体的性质不同,祭祀的时间、形式亦有所不同。福建一带的舜裔宗亲团体把3月15日定为舜帝生日,永州一带以8月12日为舜帝生日,举行生日祭祀。世界各地的舜裔宗亲团体将祭舜作为先祖予以祭祀,在九疑舜帝陵祭拜时,同时将自己姓氏的祖宗牌位或画像放置神堂,一同祭祀。九疑山一带百姓,平时祭祀舜帝比较简单,供品是一只鸡、一碗猪肉、一壶酒、一盘糍粑,烧完香烛纸钱,拜上三拜即可。但规模较大的民间民祭特别是社会团体祭舜,其仪程、音乐、祭品均有自己约定俗成的规制。特别是司仪和读祭文,其朗朗上口、节韵分明,有“唱”读的旋律味。3 r" i. k- l2 ?# v& f
$ C- n2 A! R1 K; H7 G" T0 b0 f1 P
民间祭祀程序变化较大,现选择较典型的一例,即2001年清明节福建泉州舜裔谒陵代表团九疑山祭舜内容:1 _& t$ {/ H. @+ l7 z% c
$ W; ?/ k, N, K* K
泉州舜裔谒陵团祭祀队伍游街入山门次序:2 N7 X: @! R  d+ T, S
$ L4 |% T  I: A: J. d
1.横披匾:泉州舜裔谒陵团
1 K) [  q1 |3 V5 i3 G
' y/ p0 e! J/ c# D8 h3 L% `7 J2.竖联:“改革开放欣舜日,国泰民安庆尧天”9 n4 i" D# n2 S, u* t/ x
$ o/ K; P$ L5 F3 j( c! a
3.乐队
9 i" ~, r/ G) m4 k# l- p) u/ a/ f& \5 @$ y3 V& O
4.香旗、“德披华夏”横匾
7 b" x2 s+ H1 S. ^7 I# a4 ]) M
, I9 e6 h' T. a; w0 ^# m+ p$ A2 u5.前导旗
3 X$ f7 [8 S. K; b, T' U
9 K0 d. s7 P  {6.三角龙旗八面
; ]" M8 T- a4 X+ \1 G# R3 S  u; n: N3 X1 Z9 N# c5 e5 \9 w! y
7.五色旗
2 G4 a. c6 h. S+ l! g
: i# |& _; _5 ^# y% C8.五姓三角旗(胡、田、王、陈、虞)
0 o9 V1 y8 w& x- o* Z* R. v& G8 a* A- D" i/ ~
9.五姓彩灯、五姓横匾:“历山传芳”、“飞钱传芳”、“庄口传芳”、“颍川传芳”、“五姓同宗”
* @) |+ ]4 b2 v" ^! D% f9 s% A$ c! ~+ q6 v: d. z
10.竖旗:“太始祖有虞重华圣帝”、“至孝至公天下第一”、“笃亲笃敬人间无双”
, z0 k% L. H9 I4 f  L$ X5 S4 v/ }7 X4 P, u, Z; F
11.鸣锣开道
3 O# _7 L0 I* `& ]7 X* z
8 B' H( F3 o8 N" g12.“肃静”“回避”牌; S4 T" L9 b, Q8 X! h; [) K
0 X* l5 u2 N6 _0 [* N. T4 U
13.清道- n3 o: ]8 W6 p! \! G
7 C6 R# Y! k. y7 c0 P* F0 a/ P
14.宫灯* w; g- O- w1 a1 @
7 @4 `1 g0 |  m1 z
15.香炉2 O- u, E! ~7 C6 R0 v. |
9 T$ E9 _$ D; w, E& c/ n5 T
16.片幡
* _5 n- R1 A, O( g# K9 ?+ P
- \5 t3 ~- d+ b' `+ |9 G. ?17.遮阳伞$ b- i, I, h( F5 c
& F4 ~# T0 j6 ?/ H2 D. M
18.拂尘# H& M9 j. ?* T1 i
6 K/ T: a! I! C. a" I1 f! ]
19.圣轿
5 r, x4 _7 [' q3 K' k. x- F8 V5 |/ x. C
20.香队  g9 P$ t) c/ d) r. F
' y6 V$ @  F9 E
泉州谒陵团祭祀仪程:! {' ^6 z: [. k3 Z' C0 A9 H3 V3 Z

1 r$ H, s' L# j9 r# L% d- _+ X东班:                                 西班:$ Y9 t$ J  I& \7 C( h$ u5 W9 J
6 s  J% u6 w4 Q5 U( n8 e# K- m& r
执事礼生就位                           披红
4 e0 }3 f8 O( k( i3 ~
) ]1 r! G7 \$ q0 G鸣钟三响                               擂鼓五通% @5 ~6 i- ]* M2 w* R+ R

. R. ?0 H, I- ~7 D8 R5 r) ^/ U主祭就位                               陪祭就位
. Z' X5 c& ~9 s# {$ P( \
0 X+ D6 }2 \" n9 ?绶赐披红                               如意吉祥4 B7 [6 @0 `! B5 }/ F

7 j# R0 g& l. u, v盥洗(引赞引主、陪祭诣盥所)             复位+ }7 E2 ]9 n0 B

  ?# m& K! I, t4 z! ?礼祭开始                               鸣炮、奏大乐
6 }; F7 P' _* p, ~' |9 L: A" ]4 s5 k7 d. x, u& V
一上兰香                               香绕九疑5 a0 ?( ]3 N- D* ]  v! ], j3 y

% s9 k; Z4 G$ Y8 e* s) `二上檀香                               香溢潇湘
0 A% Q' w  P6 t) a! \' m- N: l  O& f$ y0 M& w+ F: i
三上沉香                              直上九天
( v5 `/ a- o" ^
! a3 C  J% I" M2 @2 {: d进红盘                                 红盘如意
" K1 s, Q2 _9 P6 w- L
& A; }6 g, }2 [  w! x) b首进香茗                               献武夷异珍& }3 |0 X  n' X, ^
# h; P+ t; {9 n% `; q8 X( w. w% o
再进香茗                               再献华夏佳品
' v, \0 r9 E7 \6 \8 a$ q
! @: q2 S: s, V) B/ ^三进香茗                               敬献无极紫府
" B5 l  }/ E: a$ x2 }! c+ f. N7 i5 e7 U% }4 ]3 Y2 [9 P8 X9 S
进爵                                   斟酒) V' y. D5 n& l3 D

# a' P/ O0 L6 N8 t进杜康佳酿                             献谷忝香津
2 ?& C' c& f( `4 B% ~8 a4 `5 l$ K% N& I1 U1 W
再进蟾宫桂酒                           再献天厨玉液/ `, ]  @+ Y& |5 B

/ t+ N5 [& ^9 [* E$ w/ g三进玉皇恩赐                           敬献瑶池琼浆
; z3 E. }( m- C" g2 A6 q+ {- L, x: k9 `
奉爵如意                               乐止' }- T: @2 @) U6 ~* I
# C5 L- b) }$ H9 \' `6 A
俯伏                                   读祝生晋" d$ |' F- H' I! A

- k4 i6 Y7 {4 P绶赐披红、跪                           恭读祝章
5 R! g' k) M; e. E9 K
$ S/ n& n+ r: g- ?# O( I: V0 y" ]读毕退                                 兴* _- H& U/ [5 I& Q
5 Y2 V9 e0 D% j/ @3 t- M
细乐侑食                              进红盘
  A6 }/ }* U8 e( j( T; ]( b9 j0 P$ m# i) H0 w
进蓬莱仙果                            献仙苑精英
; e; v$ |0 x4 r4 ~. I/ U0 W5 f% `1 L% v$ @9 B/ ?/ I
进三星拱照(三牲)                      献鸿福齐天
& m  W6 A" ?5 q6 Y- }  y  E9 `" K. h
进琼林春辉(冬粉)                      献乡保弥长
- ~0 F0 ?! h3 c( U0 k4 m9 \* ?$ C* |; h. x
进御前功宴(猪筋)                      献鹿鸣翰苑
' M! D2 \, \7 j& x. X& W7 F8 s0 O' o
进三江破浪(甲鱼)                      献甲第联芳
3 ^! m: V! G! \: n/ I/ w5 e# r$ [9 _3 j9 C) q# O' _' Q' H
进太湖波臣(鲤鱼)                      献高跳龙门, O, D4 S1 }2 ]% ]2 R

( b- ?# n! ^& M& r1 f; ^& Z进济世经纶(猪肚)                      献诗礼传家7 W8 F) c4 `8 S' [( b( \; ]
( c& a9 b7 i; z0 i
进蛟龙伏波(乌鳗)                      献腾飞有期
1 w- e7 V5 e4 p1 G6 D, k! k" `4 Z8 d/ {
进大方祯祥(方肉)                      献麟阁题名
# l! E' Y+ H: N: j2 h4 p2 M( d8 v
' C1 C: c2 D9 c1 Z' n进五德兼备(鸡)                        献凤凰来仪% @3 I4 W4 V: z/ B- d

5 w3 F* p+ E" A+ ~5 j2 j3 S进红霞生辉(龙虾)                      献明堂焕彩+ g0 y- Q- U2 H
  j/ O8 Q3 c6 [6 W+ U
进紫燕归巢(鸽)                        献翎顶辉煌4 B3 F& R4 i7 ~

+ l4 _6 S( C- l, \# w: p7 U进北海汉臣(羊肉)                      献孺羊跪亲
4 h( B0 N, [( Z3 l. f7 c- X5 i6 G7 F* r* w: Q( z
进满门集庆(海参)                      献四海升平& ?; k4 [2 O" C7 F5 p/ R6 H& G' s
7 O. E( ~5 a- P% H
进蛙鼓齐鸣(青蛙)                      献春风得意1 M4 v; W1 B, X3 ^( E( Y
9 G% f8 R" I( {5 g! f* F
进翅振翼张(鱼翅)                      献鲲化溟洋# @8 X- ^; |7 {1 d: j" n

! ]7 H2 _# v# R/ v) o# ^进麻姑献豆(豆)                        献菽水奉亲, G. D- a  ~1 Z7 J, G/ P

3 g$ X7 e. y: O4 z$ {进福里存丹(猪肝)                      献肝胆相照0 |5 M% t" m# }3 T2 X2 L

1 }# N# J! _  j$ `: S进珠联璧合(干贝)                      献棠棣联辉' S- E$ C& H* x3 Z

) T! k+ z( d) _# h: u" \- W0 I6 z进雪冬高士(银耳)                     献银耳呈祥4 `0 e) O3 v7 f6 |2 ~$ l" |

5 E' g: ?5 `' j3 e4 `/ ~  v" |进翰墨满腹(墨鱼)                      献颍水流芳0 s# h$ q' P6 i8 h

' u: O$ G& m8 q7 e5 R$ o进玉贻含珍(甜果)                      献棘围玉印
3 ]' u& I3 h1 e* w1 }# w4 f! Y: g/ C2 K  @4 t
进瑞钟金吾(鲟)                        献英发芳姿
: b+ Y7 M2 |5 x, x3 J  [4 j( }. a+ G
进季子悬梁(糕)                        献长发祺祥
1 v; Y+ C) i& \6 Q2 N' d1 V% s$ w( D: _. ]3 j" M
进朝君海珍(鲍鱼)                      献及第三元  x" U7 g% l2 D& L5 c5 w4 P" T! v; v. _
# f0 n! d$ g  |+ V! |
进珠丹福圆(四果汤)                    献五福临门+ Y/ h, m" \2 \0 k, p
, _9 Z+ {! e( ?7 k) b" C8 ]- ]
进南朝时馐(芋圆)                      献和睦团圆
4 [9 |5 [+ M' F' ~: f6 o2 O( X; c! ?( [, ~, q  y, j! Z4 j
进红珠宝塔(红丸)                      献光芒万丈8 R2 `# @1 A- h" `" G, D

; k* T3 x# L4 m" I8 k8 P" ^0 g进椒花瑞锦(春花)                      献大有丰年' C. f0 N! u+ D' {) n

7 ]; i/ @) d" P1 {1 A7 O; o, h进锦丝玉帛(金帛)                      献锦上添花
7 [4 l& m2 |2 n
5 L/ C, C( s5 `, E进田园珍宝(五谷种)                    献丰衣足食
% d; Y8 q1 P4 x
: i. Q. c5 ]6 |' K进春华秋实(服)                        献金玉满堂
5 {4 G% x( C! K" g  S  G) K3 \( a
1 G4 v3 _3 ~+ g% w; |* i1 Q进红灯灿烂(卷灯)                      献瓜瓞绵绵
* K( H" r. p2 E. `' [0 [4 }0 t% D; P* [7 ]. ~
进群芳祝寿(炮)                        献两岸一统
* k- Z4 w; T$ z0 w* y
% G4 b% P, X, D4 A3 V2 f# {侑止                                  红盘如意
( y: V: l' Y, w* W7 D2 V. i2 `& l3 N" g9 X
奏大乐                                叩首
; C7 x# E1 C* n
: M! R  ]0 H6 G' P再叩首                                三叩首
9 s; T& P# {2 j, A% d7 e( f( X$ \7 q2 C  J: M5 B. ]3 }
兴                                    平身
/ ~7 B- j( V' U" W9 {2 R  l. @6 {& H! _  I% r* L
焚祝文                                焚宝帛
$ f! e7 Y6 g! V8 P; g  r! }) S* X8 j9 N) V3 \; Q$ m
乐止                                  礼炮齐鸣. [. l- T- y) g4 A& [

6 l+ ^+ |: Y4 I( K奠祭礼成# `) e' X* p, X" l

' ]8 _/ p% h# |) H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39#
 楼主| 发表于 2014-2-21 11:58:34 | 只看该作者
舜陵祭祀的相关礼器和制品: r0 c% X. M2 n' v( y
7 t6 }* g/ z" e0 @2 h
礼器是在祭祀礼仪中所使用的器具,它是随着礼仪的出现而自然产生的。几千年来,在九疑山舜帝陵祭祀活动过程中,涉及的相关器具和制品繁杂多样。下面仅就主要的礼器和制品予以陈述。
0 R- V( U3 x2 B. @7 `% Y' _+ y
$ a% ]8 _$ `8 C古代舜陵祭祀相关礼器及制品
' f- \$ g0 p* _, @/ j: h# O) Z
3 \. J' q8 [, c! _: {, p古代舜陵祭祀祭器有鼎、鬲、簋、簠、豆、笾、俎、爵、尊、壶、卣、觥、觚、觯、盘、匜等十六种。
. m9 |2 V: B, i) m' D4 r  W0 @$ x  L5 y9 w- m0 q2 ]& K* I
鼎:圆腹、立耳、三足。舜陵的鼎有三类。一类是镬鼎,是用来煮牲及鱼、腊的大鼎。最大的镬鼎可装下一条大黄牛。第二类是食鼎,或叫正鼎,主要功用是盛放镬鼎煮熟的肉食。第三类是羞鼎,又称陪鼎。羞就是滋味鲜美的调味羹。由于舜帝陵有御祭,所以用鼎规格最高,有正鼎九个、镬鼎七个、羞鼎三个。御祭九鼎,第一鼎盛牛,以下羊、猪、鱼、肉脯、肠胃、肤、鲜鱼、鲜腊。
9 L" y" c) Y# x$ d$ n+ G# e) {7 W6 P9 @5 @
鬲(lì):圆颈、大口,三足与腹连为一体,主要用途是煮粥和饭。作为礼器的鬲,在使用时,与鼎有一定的组合关系,八个鬲可与九个鼎相配。6 v1 G4 c# a' i% T

( ]2 [8 o. D! V! y2 F) p簋(guǐ):圆形似碗,敞口,凹圜颈、圆腹、圈足,有的带耳、带方座,主要用途是盛黍、稷、稻、粱等熟饭,相当于后世的大饭碗。簋作为礼器以偶数组。天子八簋、诸侯六簋、大夫四簋、士两簋,分别与一定数量的鼎、鬲等各种礼器相配。
% Z; n! C4 O: V
4 @5 D" b( \& l" y簠(fǔ):侈口,长方形,由大小、纹饰相同的盖、身两部分组成,用途与簋同。0 M: S5 {$ v! l% f# L. f' Z
: t  `+ A  ^7 w7 ~5 a
豆:上为圆盘或碗形盘,高圈足或高柄圈足,或有盖,盛黍稷类,也盛酸菜及肉酱。
+ {/ }5 X( l6 ~
+ ^, N/ ~0 A* X8 ]6 M! @笾(biān):似豆而盘平浅,是豆分化出来的,但也像豆一样,既有竹编,又有木制、陶制和铜制多种。笾的用途是盛果脯之类的供品。; H- p+ u/ u/ P6 b7 C

4 M- D0 E; S: b7 f3 r3 g3 ^8 L俎(zǔ):案具,形似小凳,上横长方形板面,中央微凸,横板下两端有立足。俎是用于切熟肉的砧板。, Q3 F# t, f3 E, h- X

3 }) f6 X8 W$ v; }" E尊:一般为侈口,高颈,鼓腹或筒腹,圈足,盛酒用。在礼器中的地位仅次于鼎。尊又是酒礼器的通名。2 D+ ~6 G9 N5 W" S+ H' t

2 p3 Z+ B( @% S: j, R0 l$ i9 C壶:一般为小口,有盖,长颈,圆腹,圈足,贯耳,用于盛酒,兼盛水。
3 U/ t. y! E) f4 V
" o. a# b3 h6 }- m: L卣(yǒu):一般为小口,有盖,长颈,椭圆鼓腹,圈足,有提梁,挂于两肩,为中等盛酒器。
) E' z( P! z% d( v% \: X5 c9 W) J. \1 @! M. ]+ T; x0 y3 ~( p9 Y
觥(gǒng):椭口带流,有盖,椭圆腹或方腹,圈足或四足,有手提部分。盖多作兽形,去盖后,形似后世带流的有把的漱口盂。觥主要为盛酒器,或兼用饮酒。
" ?. F/ j1 ?7 i  k0 c( }3 ~" M5 X2 R/ V" v, w
爵:口颈浑一,口侈而狭长,前为流,后为尾。流的根部有两个立柱,柱顶圆帽。也有两个立柱向中靠拢合成单柱,圆腹,凸圜底,三只棱锥足,腹侧有銴。爵的形制多样,后来温酒、饮酒混用。5 Y& Q! g! @# y: Z
6 h# u  W! `$ b: q+ `
觚(gū):大侈口,细腰,高圈足,饮酒之器。; m0 M' T9 F9 ^7 y. }
% G* \9 _. R1 y% U
觯(zhì):侈口、短颈、鼓腹、圈足,或有盖,形似尊而小,多为椭圆形或圆形,个别有方形。觯为饮酒器,其用途与觚同。九疑山舜帝陵例祭祭酒多来自瑶民酿制的家酒,此酒薄,多饮无妨,祭祀多用觚觯饮酒,因而礼生把它叫作觚觯酒。瑶民常把觚觯读成瓜单,此瓜单酒名一直沿用至今。
4 O6 b; E( O8 }( {, G- \/ C( j5 g+ F$ T: i/ }& \  ^
盘:大口、直沿、浅腹,双耳或无耳,平底,圈足或三只足。盘是盥器,用时需与匜配合。4 {7 K% [5 v7 ]+ O- u- P9 x
& e! |3 E* E0 F4 h( Z! ]
匜(yí):椭圆形、敞口、长流、龙形銴,有四足、三足或无足。为盥手注水器,即以匜浇水,供洗手用,流下的污水则用盘接受。
0 C. D4 ]) C* |; d$ `- d% b/ O  ]5 I0 l3 A8 l1 P
古代舜帝陵祭祀用于礼乐的有大钟、鼓、编钟、编磬。其余乐器,朝廷告祭时,由朝廷太常寺乐工带来;例祭则由郡县乐工带来。
) @  [1 D, {7 Y$ e7 k1 k$ F, g# w: {+ [/ H* {) f
仪仗有幡、旗、表、联幛、舜字灯笼、祭字方旗、龙图案三角旗。朝廷祭祀仪仗由朝廷礼部配给;例祭由郡县制作。
2 e5 p% W% f2 H: C
+ j( d- Y8 Y$ K7 z& R* I0 i% S服装有礼生服装、干戚舞服装、瑶舞服装。主、陪祭人员穿官服。/ Q: f7 n  N$ P
3 q9 ?1 y: F$ J% ]  F$ b
另有大小香炉、烛台若干,供燎祭使用。/ I( i# h! b5 M8 w/ `8 q! c
  t# v0 ]3 W; E
现代舜陵祭祀相关礼器及制品
( g4 J. x& N9 L, |
* u' l2 n* u+ q. Y现代舜陵祭祀的礼器比较简单,有香案、供品桌、供品盘、盥手盆、烛台、香炉、焚表炉、酒壶、酒杯、大钟、大鼓、编钟、礼炮、民族乐器。
% H2 A7 c. W% t. |1 c! L7 L$ l6 u: E/ g2 }& i6 j
香案:仿古案桌,长2米,宽1米,用于神像前摆放香烛。3 W9 F. \3 |/ C7 o. n2 g  a  q

3 U2 g" t  P3 k0 E% f) U$ ~供品桌:仿古长条案桌,长4米,宽15米,用于摆放供品。
7 z1 b; V/ o0 E$ \' J* X- j& c  V
# t4 L$ @4 {. v4 P" C  q* R供品盘:盛三牲(口含尾巴的猪头、牛头、羊头)的供品盘较大,长1米,宽05米。盛五谷百果的供品盘较小一点,一般长宽04米左右。供品盘大多仿制古代簋、簠。6 q7 I  w. i/ F9 c# f2 O
: Q" N' n% F) G* z' S( q; r% E
盥手盆:盛水用的铜盆,供主祭人盥手之用。
1 U, t/ x  I; W5 {6 Q' b" S; s4 W0 Q& f6 z7 r
烛台:主要用于固定神像前燃烧的蜡烛。
. g$ ^: J9 @# y/ b0 `! a  B& z4 q* W& S; m# ]+ P( v# J% Z9 b
香炉:铁制仿古香炉,摆放在大殿外,供祭祀时烧香烛之用。现代祭祀,流行烧高香,高香越做越大,因此香炉内应有插放高香的筒架,避免高香倒斜。
' d! K1 Y: `8 ^$ F% a7 J# }/ [* B
% G4 k( W8 |0 U6 P5 I$ }焚表炉:放置正殿前的月台上,用于焚烧黄表纸钱。舜帝陵两座石雕焚表炉造型奇特,是世上独一无二的焚表炉。它为建筑造型,重檐攒尖顶,高29米,兽头方脚,方形炉身。炉脚凸出的四角为猛兽头,此兽似狮非狮,似虎非虎,眼珠往外凸出,嘴张开,一副承重像。炉膛的四柱由四个力士组成。力士赤脚、挺肚微蹲,双手托举,身壮如柱。炉膛上部由四个倒立的人像组成四柱,支撑炉顶。这四人虽然倒立,但喜笑颜开,轻松自如,像杂技团的小丑,幽默有趣。上部四面分别是“福”、“禄”、“寿”、“喜”字格板封闭。炉顶是一只凤凰,炉尖就是凤凰头。$ M& H2 o1 V( M0 U

) P" ?' T6 o# Z; e 酒壶、酒杯:盛酒用,仿古造型。* }! z" l( K# ~: R. ^
# P) a; n+ z1 Q  {
大钟、大鼓:祭祀时,鸣钟击鼓仪式用。+ Y" n) j: u& S3 }

2 X1 h+ @1 _5 Q! @1 |编钟:用于祭祀时演奏乐曲。, S8 O& P6 J1 |( G! x) s8 I

' O1 v- B# u, \: J3 W) L. P6 Z民族乐器:乐队经常使用的民族乐器有唢呐、筝、琵琶、笛、箫、笙、鼓、锣、钹、京胡、板胡、中胡、低胡。3 S0 M& ^$ k2 Q3 y; U6 Y) p% z, |
, C# n4 u5 V/ O/ S
礼炮:土硝地炮,俗名地铳,用于仪式中的鸣炮。近几年,虽然引进了接待外宾的现代先进礼炮,但却失去了民族民间特有的祭祀气氛。1 X' G# U$ a# O+ u8 ^2 r- y1 s) U
$ y9 Z$ n: c' q, f( v  v7 U1 @
现代舜陵祭祀的有关制品有旗幡制品、服装制品、道具制品。# w3 h" D* \, A2 S
9 B' ^7 i4 N6 y4 x5 E
旗幡制品:" g- Y6 v/ @% a0 v
2 r) D3 n; B' C2 Y
舜麾,长24米,宽12米,上顶部篆书“祭”,中部隶书“中华始祖舜帝”,绣有龙凤。
! Z( Z& f7 q, `) Q
0 L0 ^! w+ Q/ {+ j' m& N, S太常旗,面高3米,宽2米,枣红色,周边及旒为黄色,绘日月星辰、升龙降龙等。6 d, g; L# D$ t% V; v/ C2 w' J* K/ S6 w

2 b7 |% A/ K* S' L$ M4 g( x: H# W刀旗,旗面高3米,宽12米,旒长06米,旗面分别绣凤凰、虎、豹、狼、熊、狮、鹰、象等禽兽。
4 w, `2 ]$ |* N; ~! _- {! g% P+ U9 D0 @" D* ]( Y* m. U% n* \
道具制品:
2 n' D) b& o/ Q
, i+ h) H2 W& _7 o* a" p$ X9 v6 Z兵仗8对,钺、斧、刀、叉、戈、戟、矛、殳。
5 Y4 J* {) L  a  P) W& T/ X( b* w  L  s: s: L: U: g
告祭乐舞道具有笏、梧桐凤凰。笏供身穿古代官服的合唱队员双手握着,作上朝状。梧桐凤凰为舞蹈道具。
+ A' S/ K6 X! T  w3 ]- @( `5 A# g  J! r0 F
挂有舜帝像的中国结佩饰:参祭来宾佩戴挂有徽章的中国结,徽章正面为舜帝像,背面为公祭图案。
. i' h! ?& b( m9 U, h  V7 Z, f6 \# N; f8 D( W) E

8 j) b% S+ z  |" `# _! ?4 p/ r8 w' b' Q
(《历代祭舜》,方志出版社,2008年)5 ^/ k! T1 D/ [, z7 W

! s1 w/ a+ {' N+ |: _% o+ s * ~+ q/ _* v6 ~8 r( h4 X
$ e# {- m- G: O  B1 {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40#
 楼主| 发表于 2014-2-21 11:59:35 | 只看该作者
闽南姚斌 发表于 2014-2-21 11:58$ N0 W2 J* F4 [3 T
舜陵祭祀的相关礼器和制品# Q3 z5 j9 c5 V, {# a# @" L

7 {+ J1 L$ W* g' c! ]& u礼器是在祭祀礼仪中所使用的器具,它是随着礼仪的出现而自然产生的。几千年来 ...
8 D- S: @* t& y- M
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11-6 14:5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