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pszyya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宋]状元公姚勉留下了一个世系大难题和大公案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1#
发表于 2018-7-26 17:40:02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以上是《古汉语常用字典》对“蓋”和“盍”的释义和例句。我们马上就清楚“家邑郛者,出自潍州,蓋中散大夫恕之后也;家灵源者,出自丰城,蓋弘文馆学士思廉之后也”中的“蓋”字,表句首语气词或连词。因为这两个例句不管是句形或句式最相近或最相似的是6连词连上一句或上一段,表示原因。..........这里面达成了一个其同点,那就是“盖”在这里只有两种译法,一是“大概”,二是句首语气词或词。对方认为是第二种译法,我方更倾向是第一种译法。原因是:其一、家住县城的,出自潍州,中散大夫姚恕的后裔,这本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干吗要把个语气词不放在句首而要放在中间?其二,县城者,出自潍州,县志是清楚有记载的,但是不是恕之后,是没有记载的,而“盖”作为语气词,就算放在句子中间,干么不放在肯定句出自潍州的“出”字前,而要放在无记载的中散大夫恕之后的“中”之前?其三,前面讲到过,姚勉作为状元,他不可能不知道“盖”用在“中”字前会给人出现两种模糊的解释,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是有意为之还是本来就想说大概?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
发表于 2018-7-26 17:49:25 | 只看该作者
为了积极参与这一贴子的讨论,我今天又参看了灵源两谱,两谱都记载:姚勉是姚锡的谪曾孙,而姚锡是南昌姚湾开基祖姚铸的亲弟弟。因此,可以这样说,姚勉不管是哪一支,他都是南昌姚湾开基祖姚铸的侄曾孙,要确定姚勉祖系,先要确定姚锡的祖系。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53#
发表于 2018-7-30 00:51:20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8-7-25 17:28
45#,你也关注这个“盖”!你怎样看这六个[蓋的用法?

请教钟尧教授,假如灵源姚氏是思廉公支系,那么在思廉公世系里能找到蛛丝马迹吗?思廉公世系里有没有介绍灵源姚氏?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54#
发表于 2018-7-31 17:20:51 | 只看该作者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8-7-30 00:51
请教钟尧教授,假如灵源姚氏是思廉公支系,那么在思廉公世系里能找到蛛丝马迹吗?思廉公世系里有没有介绍 ...

今天和南昌老家一位宗亲交流,谈到了思廉公和灵源姚氏的关系,老宗亲也肯定说,灵源姚氏祖源和思廉公肯定有某种联系,至于是怎么样的关系还需要仔细推敲。

该用户从未签到

55#
 楼主| 发表于 2018-7-31 21:38:15 | 只看该作者
姚克保 发表于 2018-7-26 17:49
为了积极参与这一贴子的讨论,我今天又参看了灵源两谱,两谱都记载:姚勉是姚锡的谪曾孙,而姚锡是南昌姚湾 ...

52#,“灵源两谱都记载:姚勉是姚锡的谪曾孙,而姚锡是南昌姚湾开基祖姚铸的亲弟弟。因此,可以这样说,姚勉不管是哪一支,他都是南昌姚湾开基祖姚铸的侄曾孙”


——姚勉是姚锡的谪曾孙,而姚锡是南昌姚湾开基祖姚铸的亲弟弟。不管是姚勉哪一支,他都是南昌姚湾姚铸的侄曾孙。

该用户从未签到

56#
 楼主| 发表于 2018-8-1 09:48:46 | 只看该作者
姚闻闻 发表于 2018-7-25 12:59
钟尧教授:你好!好久不见,夏安!各位宗亲夏安!江西夫子指的是竹楼夫子,不是姚勉自称。在舍人集卷436 ...

四川姚波说 :
      没有那本谱上说过灵源姚是察公后,也没有察公后世系。
      也专门在灵源姚祠找了上下卷灵源姚氏谱志回来。
      姚简公行传都没见到



广州姚钟尧回复:
      是的,今灵源没有哪本谱上说过灵源姚是察公后,也没有察公后世系。然而,八百多年前的灵源姚氏状元公、十一世姚勉却一而再,再而三,再三再四再五地自认是思廉公裔。
       还有,偏偏1986年出土了【宋】谢谔撰并书的《宋姚锡公墓志铭》(【宋】承议郎监察御史谢谔撰并书《宋故汀州判官通直郎致仕姚公墓志铭》),证明姚锡(姚勉之祖先)是思廉公裔。据说“灵源两谱都记载:姚勉是姚锡的嫡曾孙,而姚锡是南昌姚湾开基祖姚铸的亲弟弟。因此,可以这样说,姚勉不管是哪一支,他都是南昌姚湾开基祖姚铸的侄曾孙”。那么姚勉的祭父文《菊坪朝奉致政壙誌》提及的“祖父曰汀州府君”就是姚锡。
       于是,我的问题和思考便产生了——宋状元公姚勉留下了一个世系大难题和大公案。

该用户从未签到

57#
 楼主| 发表于 2018-8-9 17:14:11 | 只看该作者

       状元公姚勉在《侄阿鐘覓字與詩》说:“吾家鼻祖豐城公,庭叱百萬無虓雄。子孫世襲節義風,流傳直至江西翁。江西夫子今稀有,四經七舉為龍首。详见《姚勉集》卷十八 古風 七言 侄阿鐘覓字與詩

      吾家鼻祖豐城公,庭叱百萬無虓雄。


       后为代王侑侍读。会义师克京城,侑府僚奔骇,唯侍王,不离其侧。兵将升殿,思廉厉声谓曰:"唐公举义,本匡王室,卿等不宜无礼于王。"众服其言,于是布列阶下。高祖闻而义之,许其扶侑至顺阳阁下,泣拜而去。观者咸叹曰:"忠烈之士也。仁者有勇,此之谓乎!"  高祖受禅,授秦王文学。后太宗征徐圆朗,思廉时在洛阳。太宗尝从容言及隋亡之事,慨然叹曰:"姚思廉不惧兵刃,以明大节,求诸古人,亦何以加也!" 因寄物三百段以遗之,书曰:"想节义之风,故有斯赠。"  寻引为文学馆学士。
——详见:《旧唐书》 姚思廉列传


该用户从未签到

58#
 楼主| 发表于 2018-8-12 07:54:05 | 只看该作者

      宋状元公姚勉再三再四而再五地自认是思廉公裔,他在《侄阿鐘覓字與詩》说:“吾家鼻祖豐城公,庭叱百萬無虓雄。子孫世襲節義風,流傳直至江西翁。江西夫子今稀有,四經七舉為龍首。详见《姚勉集》卷十八 古風 七言 侄阿鐘覓字與詩

      吾家鼻祖豐城公,庭叱百萬無虓雄。


       后为代王侑侍读。会义师克京城,侑府僚奔骇,唯侍王,不离其侧。兵将升殿,思廉厉声谓曰:"唐公举义,本匡王室,卿等不宜无礼于王。"众服其言,于是布列阶下。高祖闻而义之,许其扶侑至顺阳阁下,泣拜而去。观者咸叹曰:"忠烈之士也。仁者有勇,此之谓乎!"  高祖受禅,授秦王文学。后太宗征徐圆朗,思廉时在洛阳。太宗尝从容言及隋亡之事,慨然叹曰:"姚思廉不惧兵刃,以明大节,求诸古人,亦何以加也!" 因寄物三百段以遗之,书曰:"想节义之风,故有斯赠。"  寻引为文学馆学士。
——详见:《旧唐书》 姚思廉列传

该用户从未签到

59#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5 18:14:33 | 只看该作者
六合居士 发表于 2018-7-25 17:02
《伯武墓志》本文所用六个[蓋

    宋状元公姚勉一而再、再而三和再而五地自认是思廉公裔。例如,他在《侄阿鐘覓字與詩》说:“吾家鼻祖豐城公,庭叱百萬無虓雄。子孫世襲節義風,流傳直至江西翁。江西夫子今稀有,四經七舉為龍首。详见《姚勉集》卷十八 古風 七言 侄阿鐘覓字與詩

    吾家鼻祖豐城公,庭叱百萬無虓雄。子孫世襲節義風,流傳直至江西翁。——明白无误,“吾家鼻祖豐城公”是指姚思廉,没有“盖”字可敷衍了。

    后为代王侑侍读。会义师克京城,侑府僚奔骇,唯侍王,不离其侧。兵将升殿,思廉厉声谓曰:"唐公举义,本匡王室,卿等不宜无礼于王。"众服其言,于是布列阶下。高祖闻而义之,许其扶侑至顺阳阁下,泣拜而去。观者咸叹曰:"忠烈之士也。仁者有勇,此之谓乎!"  高祖受禅,授秦王文学。后太宗征徐圆朗,思廉时在洛阳。太宗尝从容言及隋亡之事,慨然叹曰:"姚思廉不惧兵刃,以明大节,求诸古人,亦何以加也!" 因寄物三百段以遗之,书曰:"想节义之风,故有斯赠。"  寻引为文学馆学士。
     ——详见:《旧唐书》 姚思廉列传

签到天数: 2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60#
发表于 2020-10-26 10:38: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永顺姚 于 2020-10-26 10:42 编辑

2017年9月22日,谢华平在“高安寻古”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新庄,高安的姚姓之根》的文章。文中对灵源好几支姚氏迁高安的情况做了简单描述。
其中也提到与灵源姚氏家谱记录不一致的始迁祖尚忠公,原文如下:

在高安,也有不是源自宜丰新庄的姚姓村,只是这类村很少,算不得主流,如宋天禧(公元1017-1020)年间迁在今蓝坊镇漆溪行政村境内建立的回山村,是河南人姚尚忠建立的。

姚勉家族历史资料记载,始祖南唐仓监,五季之乱迁灵源,与目前出现的信息都不一致。灵源姚氏有迁高安的,族谱中关于始迁祖的信息一致吗?

高安寻古公众号发表了300多篇高安历史相关文章,应该也吸引了不少感兴趣的人的关注和互动。刚关注的时候,还发现这篇文章下面有留言。后来估计是作者删除了留言,在文底做了类似声明的文字,原文是这样的:

本文系据官方史料整理而成,其中有些说法可能与各姓族谱相悖。故本文仅供寻古爱好者参考,真正的寻根问祖还得以各姓族谱为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8-3 02:4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