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北朝至明朝时期蓬安县大事记 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502) 分阆中县地置大寅县,属隆城郡。
( l9 d0 U/ J' i2 X3 i% f0 ? 六年(507) 分安汉县地置相如县,并置梓潼郡辖相如县,郡、县同治今利溪乡两河塘。
, e% s* Q1 h5 ^5 J* i! U% c 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 冬至次年五月不雨。5 o3 r" J( g% G' [# V& o u
唐高宗永徽二年(651) 秋,洪水暴涨。5 V" O6 C; V# C% x
武周万岁通天二年(697) 相如县徙治今锦屏乡陵江镇。' r2 [ {- [* Y K
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 蓬州徙治大寅县(今蓬安县茶亭乡蓬池坝)。
) ^/ z/ t4 R9 N$ M 天宝元年(742) 改蓬州为咸安郡,后又改名蓬山郡,旋复改为蓬州。! S2 p1 m) {, R8 w1 d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 汉中王李瑀被贬任蓬州长史。, N& e7 B3 A% W
上元二年(761) 刑部尚书颜真卿被贬任蓬州长史。
% M j6 L$ M. n$ D, _# O* I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 大寅县改名蓬池县。1 h/ _) ]7 i( y1 b
唐宣宗大中六年(852) 二月,鸡山(蓬州、果州交界处)饥民举义,攻果州、蓬州,遭果州刺史王贽弘镇压失败。# h; c e% M. S# W
唐懿宗咸通五年(864) 尚书郎薛逄被贬任蓬州刺史。
( b1 |9 m( ?0 e7 a3 Z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 蓬、果等四州虎害甚剧,朝廷派殿直张延钧前往除害。
& P Z8 N% I1 e/ ~ 八年(983) 四月,蓬州发生盗案,州民张导丰等三人被诬为盗,知州杨全冤定张等死罪,案已具;录事参军邵哗察其冤情,拒不署牍,要求复核,杨全不听。张导丰等临刑呼冤,杨无奈令监候复查。后正盗被捕获,杨全坐罪被削籍为民,晔受封赏,太宗并以杨全事戒谕全国。 ' V1 L$ H6 p/ f9 n6 j
淳化五年(994) 正月,义军李顺部攻克蓬州,旋败走。五月,李部属张余复攻占蓬州,不久亦失利撤走。继后数年,李顺余部谢盛等再度起义,亦失败,被蓬州军事推官寇瑊抓捕送京师杀害。
$ @0 f. l$ H7 k0 Y" Y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 受吕惠卿倒王安石之害而入狱的蓬州人李世宁(王之好友),因王安石复出而获释。
' Z$ q9 ?& C7 X$ J( c& I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 嘉陵江水暴涨,洪水冲断石梁山(其处今为石梁沱),江流改道直行。
0 }- E; _8 f* Y6 p* t9 u% b 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 四至九月不雨。
5 H+ v2 f/ f+ g+ O( J 开禧(1205—1207)中 蓬州瘟疫流行,死者甚多。 ! G" F6 k' V* J P' }
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 九月,蒙古军攻陷利州路,并没蓬州,旋移兵西去。- d6 U! A( n$ g# C4 n" L+ X
嘉熙三年(1239) 八月,蒙古军复侵蜀,再占蓬州,不久离去。* u% q' }1 D4 C2 m- m3 v* ~( U5 ?
淳祐三年(1243) 二月,四川制置使余玠,令筑运山城(今河舒燕山寨),蓬州、蓬池县等迁治于此。余玠以相如县接近蓬州、营山界,亦令其县民附入保聚。
3 S$ U& l" j' c) N 五年(1245) 夏,余玠亲临运山视察,下令扩大山城规模,加固城堡。
6 i/ U$ V" G3 V1 R* p% k* Z/ @ 宝祐三年(1255) 冬,张大悦增缮运山城,次年春,蒙军进攻未克。
( Z' x2 A. g+ k s2 ^ 六年(1258) 十一月,蒙军攻破鹅项堡后,运山守将张大悦以城降元,运山失守,退驻运山的利州路转运使施择善不屈而死。十二月乙酉,蒙哥汗帅军驻扎运山,仍以张大悦为蒙军元帅。 * f) a8 g& F' `& c3 j: U; B
元世祖至元(1264—1294)初 蓬州置宣抚都元帅府。5 a( I. v1 A% K& \
至元十五年(1278) 移蓬州治所于相如县治。
3 }; y6 f# Y+ G2 d0 n 二十年(1283) 置蓬州路总管府,后复为蓬州,领相如、营山、仪陇县。蓬池县废,分属仪陇、营山、相如。
5 s, Y* @5 x5 t; z: N 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春,蓬州立社学,延请儒师教民间子弟。
* x- A0 e% Q# S) [ 洪武(1368—1398)中 省相如县入蓬州,十年(1377)五月,省营山、仪陇二县入蓬州,十三年(1380),复置营、仪二县。
& ]5 a; a5 f& H i: G3 R ^* v! F 明英宗天顺(1457—1464)中 州以树木为栅,始建城垣。
1 F# V8 J X2 f* |3 z. K- y0 M0 W# @ 明孝宗弘治二年(1489),户部郎中田锋被贬任蓬州知州。
, U/ Z) P' O) q# _4 y) A( X: h; h 弘治(1488—1505)中 州续筑城墙,建蓬莱、风山、龙溪、五马四座城门。
1 m$ N0 X1 g8 K) S' d 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 五月,蓝廷瑞、鄢本恕等率义军入蓬州,后撤离,未几,廖惠又率义军攻入蓬州,不久亦撤离。" J% X" k0 W" V& b8 |: V7 n
十三年(1518) 顺庆知府吴德器主修《蓬州志》,十卷。! n; e4 x% y, K2 K* J" v
明世宗嘉靖元年(1522) 五月己未,蓬州降冰雹,大者如鹅蛋,禾苗、房屋损毁严重。5 O1 P% ]- {, H, [) }
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 蓬州疫疠流行,死者甚多。" b _/ O' W$ Z
三十七年至三十八年(1609—1610) 两年连续大旱。
+ T3 m. s9 l0 f 明熹宗天启七年(1627) 大旱。
* C; n+ Q" z% }6 N( g( y 明思宗崇祯七年(1634) 三月乙巳,张献忠部攻入蓬州,未几,移师东去。/ j( N: N- h* c7 t# t7 |
十五年(1642) 呼九思、马潮、袁韬等攻占蓬州嘉陵江以东。
3 C( d1 W: D2 q7 m 十七年(1644) 李自成部将马科率部赴蓬州招抚,被张献忠部逐走,李自成继派军反攻,不克,随即引去。
t- M0 r/ H/ 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