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2-11-20 14:04 编辑 1 O# p8 c8 ?+ O3 y- D- p5 J
) k/ }' \8 g( o8 _姚建中说:
" O1 L9 m( l+ y& }+ O. c8 E* j- L 固始姚光豪、姚良炬是修谱人。: }, f M2 Q; o( A
记得有人读了他们的谱,发了读后感。固始姚氏谱什么样子?
) q2 I* l Z9 C+ Y, c( r& q9 ?% `) t. x1 \
已查到姚寒松发的读后感帖:
+ T% c( s N- u" a+ `1 Q 在《河南姚姓与姚崇文化》第五期——“寻根溯源”栏目刊登了固始退休教师姚光豪宗亲的《固始县部分姚姓家族概况》一文。" k' T/ y. \2 `- E2 G
本文着重叙述了姚美、姚瑄、姚恩培等人及其后裔迁徒发展情况。时间从明朝中叶姚美带着妻儿老小,从安徽省霍丘县(原凤阳府)南寿安乡四十八都善乡村城敦地(解放前地名)居住开始,直到姚美及其子孙四代与一兄长姚府及五世孙姚文弼时才有详尽记录,姚文弼生于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9月25日)。他二十多岁时于康熙初年由霍丘来到河南省固始县原樟阳乡李家桥保,后在县城南七十华里的段集北边赵家湾(现段集棠树岗村谢湾组)居住,娶赵姓女子为妻,再后来买了黄栎树根和姚老家(原不称姚老家,只因后来姚姓人家发达并在此居住才得其称)9 R3 @0 l/ s$ n
两个宅庄。解放后曾为“姚老家社”“姚老家大队”现为“姚老家村”。经过400多年的繁衍发展,到2009年人口普查时已达2600余人;
1 l& g1 c/ r2 C4 H' Q2 O" h k1 a 姚文弼的长孙姚廷秀的后人有一部分在姚老家东南三华里处建宅,以制粉面粉皮为营生,人称“姚粉坊”。- g! T: o5 I* j: m
姚文弼第四孙姚廷吉则在姚老家东六华里处(童祖庙南二华里)置地建设宅,人称“姚营子”,由于人口发展,房屋渐多等因素,又称“上姚营子”和“下姚营子”。现在人口达1600余,且大部已外迁,两个村子约剩400余人,还有一部分又迁回“姚老家”。7 c% h4 t: S8 M2 F
同时姚廷吉的一部分后裔集居于武庙集姚大山坎子与邓岭子约20余人。+ ^" m- z7 S# L
同期的姚瑄与姚金、姚宏、姚幕兄弟四人的上辈,则由安徽桐城市移居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莲湖乡瓦雪岭(瓦西坝)火龙岗开荒立业,至康熙初年已成望族。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春,浙江总督代亮奉帝命,带兵强行将姚瑄等兄弟四人迁入河南省商城、固始两县境内,以充李自成、张献忠造成的人口缺失。) A+ o! h! p; z# H3 @
姚瑄和夫人刘氏在今固始县草庙镇金店子西北二华里处分得荒地100亩建宅后称“姚老营子”,后又在金店子南三华里处分得宅基地和50亩耕地(现属草庙镇姬公村)建宅后称“南姚营子”。至于姚金、姚宏、姚幕等兄弟三人,官府安置在了河南商城的李集、何凤桥等乡镇。他们建立了姚寨、姚上砌、姚下砌等家园,+ c. T9 G+ k7 B; A# J
姚恩培是明末清初从江西省瓦雪岭(瓦西坝)迁至固始马堽(岗)镇的又一支姚氏后裔。他们迁来后建有姚寨、姚楼、姚营等处宅庄。基本情形与姚瑄家族及其后裔大同小异,人口也已逾千。' v( R: O& V8 l" {6 z
固始县境内还有其它姚姓居住区,由于种种原因无法一一叙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