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yqll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闽南语大师姚景良与你《时间丛谭》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61#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6 08:58:33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yqllz 发表于 2015-11-25 10:48
, c8 e- k" `9 S/ q3 g日之常识
  w7 w: T, L6 z+ m' ~5 x) U5 V      一天,过去习称从第一天正午到第二天正午的一段时间为一天。而 ...

: q* r9 Z8 J9 v  v) N6 z                      历史上的十天空白
9 D* W9 q5 M" U( t! K8 x  W! w       世界上虽然采用了现在通行的公历历法,但曾使人类历史上出现了十天空白。' X- h4 ]) ]; T5 c( u- z( w
         原来,在公元前46年开始,世界上有些国家通行的历法是“儒略历”。由于儒略历不很准确,每隔400年即产生了3天误差,到1582年,3月21日的春分只得提早到3月11日,其间误差10天。- D+ L! Y! K  ~. m
        为此,许多天文学家提出 了各种补救办法。1582年,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召开了有天文学家和僧侣参加的讨论会,会上,教皇接受了医生格列奥提出的公历方案,并于同年10月4日上诏,命令把1582年10月5日改成10月15日。这样一来,这10天就成了历史上的空白。这是人为的,实际上根本不空白。0 c* n( m. P2 A7 I$ X
      我国在中西历法对照中,可见明朝万历10年(1582年)9月18日是阳历10月4日,9月19日却跳到阳历10月15日。这是历史的遗笑。% a6 E; x3 e' F. Q4 i0 ?" e* p. P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62#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6 09:53:47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15-11-26 08:58
5 O0 q- _( h6 Z历史上的十天空白$ N- l! ^, T+ w- F: ~4 T, ^
       世界上虽然采用了现在通行的公历历法,但曾使人类历史 ...
5 l1 x$ T7 T/ s8 ^3 }# b4 B( w& w
                    兔年为啥没有年三十
; C! j8 z4 A: b. K/ I       1988年2月16日是农历丁卯年岁末,这天是阴历腊月29.1 j4 Z+ y3 E; n9 j, ]
         这是因为我国目前除使用阳历外,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还使用阴历,由于朔望月的天数不为整数,所以农历的月份分大月和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年除夕,正好碰上小月,也没有30,这种情况在农历的发生是无规则的,但可以预先算出来。+ m# K0 ^) Q& O0 Z3 B) l! }* L  Q6 o

) W0 \% x5 h$ |6 ^# ?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63#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11:23: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5-11-27 14:15 编辑
6 b: Q" q/ Y* [( @
yqllz 发表于 2015-11-26 09:534 k7 O. g( W8 \8 U5 Z
兔年为啥没有年三十
" W2 X. D3 b2 x: R* H4 U* Y       1988年2月16日是农历丁卯年岁末,这天是阴历腊月29.
0 m# G# Q4 V3 Q: [8 \  ...
. ~3 S" n0 z; r) {, e" k  @1 y7 G" |

1 K& L+ O. m  K; ]                   年的“天数”的变化
+ y: P* \+ s2 M6 w% Z  k) U* N8 o; q       自古以来,年的“天数”变化很大,据科学家、天文学家的推算,在45亿年以前,也就是地球形成之初,一天只有4小时;远古代中期,距今大约13亿年前,一天是18小时,每年为507天;古生代初期,大约5.7亿年前,一天约21小时,一年为421天; 古生代泥盆纪,也就是4亿到3.5亿年前,一年约为400天;(根据苏联科学家对珊瑚虫化石的研究确定,3.6亿年前,一年为480天);古生代石灰纪,即3.5亿年到2.8亿年前,一年为395天,中生代三叠纪初期 ,即2.35亿年前,一年是376天左右;新生代初期,约0.65亿年前,一年有370天,而今,一年只有365.25天了。如果依此变化的速率计算,即二亿年后,一年只剩300天左右了,一天却变成30小时。
7 T; J, L$ M5 e4 C9 t( J         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天的时间越来越长,每年的天数越来越少呢?: I: s, G* j0 _! E1 l2 C0 e$ [+ m
         原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是基本不变的,而地球的自转速度由于潮汐摩擦的影响,却在不断减慢(每十万年地球自转的时间要增加一点六秒),这就引起每天时数不断增加,而每年的天数不断减少。
  a# F4 O6 p( E' {
' s/ F- d9 n6 w6 t3 k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64#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11:38:29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15-11-27 11:23
: _( K+ _  b, \9 m+ `) O0 X' w年的“天数”的变化
7 x- y# X, U1 [+ R
                        昼
8 r4 E" Q0 J( F( V  k9 ~( m" `       昼:整个白天,多指清晨6时到傍晚6时为昼,或是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为昼。7 c5 B1 h" X2 J" a  i
         昼夜:白天晚上。
0 O0 S6 ?! x9 M0 w( ]- }* e         昼分:正午,中午。$ v$ f! q5 ?  q& l% R9 ?; Z, m0 }
         白昼:白天,白日。
7 A" ?; f4 x, N% Q9 A0 |         且昼:清早到日中。
7 _. k! B% [% s6 N2 v                                        地球的极昼7 x, O: \% x$ i$ c  o
       由于地轴偏斜,每年到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纬圈只有赤道弧线昼夜相等,其余各纬圈昼弧都大于夜弧。北极圈(北纬66度33)以北的纬圈地 则尽为昼弧。因此,赤道地区是昼夜相等,愈往北愈昼长夜短,到北极圈内则太阳终日不落,在天上转圈子。这种现象叫极昼。这里的“夜间”就是白夜。5 b4 h0 u8 A- B# z5 @, D! c

. k4 `- d7 m2 ]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6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0 08:58: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5-12-2 09:35 编辑
% Y# G% L+ U1 U% J) z5 d
yqllz 发表于 2015-11-27 11:38
6 s' Z+ `: k, }, B$ ?  \, N7 y; s0 m) z5 b
       昼:整个白天,多指清晨6时到傍晚6时为昼,或是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 ...
: e, z% B0 x! \- O; F1 t% G# g

, V, p+ j! M0 ~                        夜: q; W. k' `4 x  a) _/ B7 I
       夜,从天黑到天亮的一段时间;从日落到日出前的时间;一天的一半,又称“前夕”、“黑夜”、“夜里”、“夜间”、“夜晚”、“星夜”。
, [5 n2 D* R: N        夜:晚、夕、晏、暝、暗、黯、昧昧。
* A3 N2 h2 d% Q        旰:晚上、天色晚。
" b: D5 b2 Q( g/ x       一夜:一宿、整宿、整夜。: N7 i# V" t( ~9 q+ d
      遥夜:长夜。
: A( E( E7 `2 t: O1 Z7 L- C1 z" @       年夜:一年最后的一夜,亦称除日、除夜、除夕。
& m2 j6 E( {. F9 s       昨夜:今昔。  o  X* V- f- y+ v) n$ z7 I- K; j
       夜夜:每夜、连夜、昔昔。( U. r, b3 |. v; X# ~! X1 g
       夜阑:夜终尽。0 |. @6 ]& ]5 @% Y2 f( Q
       整夜:终夜、彻夜、通夜、通宿、通宵。* S  c5 z7 Z7 |) A. h5 }! T6 d0 f# U
       甲夜:夜间初起到更时,就是六时至九时。这是古时用干支来形容夜间的早晏。: F; p) `: W' t
       永夜:长夜、久夜、遥夜。! Y% m! k% D! [, r5 o
       半夜:夜半、夜分、子夜、丙夜、午夜、中夜、夜中、子中、中宵、宵中、宵分。
7 y3 Y! U# U3 c' F! X       深夜:夜深、深更、夜(指夜12时以后)。
2 d/ X$ H3 l7 t' |       上半夜:前半夜、早半夜。* |0 l3 [' c* B  i( w  Z' n. |
       下半夜:后半夜、晚半夜。- I) \! V9 N0 m2 A9 O+ p
        响晦:日入时、天始黑。2 V6 b9 K+ E8 I$ R; z/ R
        昏昃:黄昏和日偏西时。3 X. A  X( K! X5 j/ P9 V* P2 |0 f
        傍晚:傍黑、日夕、旦夕、晨夕、黄昏、曛黄、朝晚、莫夜、暮夜、暮色、薄暮、旦暮。7 b0 \( i+ N5 Y/ R- b+ Q* }
        今宵:今夕、今夜。, M3 u) @; `0 s4 U- e% j3 i  J
        申旦:从夜间到天亮。+ j9 V8 T: z& C. i; H5 @
        淹宿:住宿一夜。. F8 o; o1 z# t8 _- f4 P, v
        信宿:过了第二夜。2 W3 o4 l3 h2 ^. h3 [+ P0 F
        良宵:节日的夜晚、喜庆的夜晚。! u; y( X/ ]1 x9 l) U$ {) S
         春宵:春天的夜里。! _4 `$ T5 S6 x0 p  h) W6 E* r
+ j2 k! E' s: L2 s$ P2 B! l' X0 P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6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0 08:59: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5-11-30 09:42 编辑
4 H3 k) H0 R3 ?9 H( n9 Z" D1 z
yqllz 发表于 2015-11-30 08:58# n; y: t" E, w% U, c/ i4 s! s& x- f
; L9 }8 U" e! `$ @2 f
       夜,从天黑到天亮的一段时间;从日落到日出前的时间;一天的一半, ...

! _( h3 L& o# g+ o: O& \
2 n1 H0 C( T- J3 X+ V                         更, @" [. H8 ?* |
       更,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二小时。
  f+ u7 }: m$ ~! g& j         五更:汉旧仪:“夜漏起,省中黄门持五更。甲夜毕传乙夜,乙夜毕传丙夜,丙夜毕传丁夜,丁夜毕传戊夜,戊夜毕,是为五更。”自黄昏至晓之一夜,分为五刻;或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或谓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因为报更敲鼓,故也称“更鼓”。; K! A0 V) u9 u: D- E/ M
       更漏:古时夜中视漏刻而知时,故谓滴漏曰更漏。
* f8 H" m2 }+ F       起更:夜间第一次打更。
! t+ C2 B/ x) M1 c$ J       一更(甲更):夜间六点到九点,初更时也。
: d& _/ ^. B1 C) g: d4 g  ~+ G       二更(乙更):夜间九点到十一点。$ ^0 `% h+ M/ k, h! B! a3 l
       三更(丙更):夜间十一点到一点。正是“三更半夜”也。
' j! h) e# G$ y% l" Y( g/ f       四更(丁更);夜间一点到三点。" p' E  ?+ H0 C4 X4 ~* T" t: i6 D6 |3 u
       五更(戊更):夜间 三点到五点,也称“五夜”、“五更时”也。5 Z/ @1 U4 l# I

  _% L# Q5 I1 c2 Y$ ?0 U- z" d! s) `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67#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0 14:42: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5-12-2 09:52 编辑
5 M) h8 n& G  ^$ s3 Y
yqllz 发表于 2015-11-30 08:59/ b) s; Y  [" @: T! _4 M
2 \3 c* x% {: o8 q
       更,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二小时。. F; h  o* T1 v* @7 r
         五更:汉旧仪:“夜 ...

/ ]; T6 w. p9 G. D9 V# Q4 s. j' A0 a' W. @6 }& A, S
                        晨
6 [0 h; {! a& H! i: _3 o       晨,从天亮到八、九点钟的一段时间。鸡报晓时则晨。从午夜十二到中午十二点以前都算是早晨。又称早上、早日、早早、早起。( s! k8 p3 ?4 a6 u) y
         旦:天亮。
1 u3 S" ^/ }9 p7 V! m         曙:天明。; _% j# a0 Y  L# z8 G
         昉:天初亮。
/ F& o! }% c  G% i        眴 :天刚亮时。
) `; i% V- U% n' E/ u. S        昕:日将出的时候。
2 M* f/ q% s# C; S        晨光:天光,早晨的日光。
  e2 `% |5 w: k: v2 v. n5 j1 w        迎晨;黎明时。
/ L. C7 F& _: k       清晨;一旦、一早、朝晨、侵晨、晨曦、清早、一清早、天明时。
* s7 u( ^* W6 F* @& t! L. k       翌明:天将亮的时候。明发、昏昕、分晓、拂晓、昧旦、朦胧。% v. L, R! n3 Y1 C6 G/ f( \! \* y+ C
       质明:天明时。
" G3 ~; g( B( f/ @. O) u       响明:是出时。
. ?! N( z9 M; B/ d* Q$ S/ ^. \& C       平明:天亮的时候。
6 j+ ^. x% E0 ^       迟明:天将明未明时。傍亮、昧爽、朏明、黎旦、昧旦、迟旦。
* k) V& M' Z) W       破晓;拔白、天将亮。
7 S0 R7 J0 n' h& f1 d1 o- s       昽曈:日欲明。
0 W+ b5 U8 x2 M6 b1 ?, E; t       曙光:天将亮。% q! }' H: _# I5 Y
       残宵:接近天明的时候。9 g7 B) a/ U- G. K
       日气:清早的气候。: R+ i' Q; D. \+ m1 k5 \
       终朝:一个早晨。% v" |; n( Z& w* r0 x
       听夕:早晚朝夜。
. |$ f+ l5 l7 W' Y2 J& c7 t      诘朝:明天早晨。
6 |+ \9 @6 x/ X. e8 `- Q* Z: l      昒扬:日将出而天尚冥。  ~# Z! j" Z$ X; {% |' ~* h
3 D$ W' I, {+ }: U
       迎晨:黎明时。
. Z# M4 b3 b( j$ H+ `! h       清晨:一旦、一早、朝晨、侵晨、晨曦、清早、一清早、天明时。
$ c7 G9 z+ G+ \% R1 [       翌晨:明天早晨。; J% }8 G- n6 @( C% _+ g# m+ [
       黎明:天将亮的时候。明发、昏昕、分晓、拂晓、昧旦、。
4 J8 }! }3 T; v; T5 ]+ z: {; K       质明:天明时。$ t- k7 x/ _, U; @
       响明;日出时。
* R( X5 P) ]; s, M: p) l# ~7 C       平明;天亮的时候。* v  x" X/ k8 k+ E+ F1 l
       迟明:天将明未明时。傍亮、昧爽、明、黎旦、昧旦、迟旦。
) \. w3 L# b1 A       破晓:拔白、天将亮。) D8 y& p7 h) u
              :日欲明。+ M8 a2 t6 _- a7 }. }0 w
       曙光:天将亮。
9 A! L8 c9 d% r& |0 y       残宵:接近天明的时候。) n6 D/ P! U- R' C9 ]& ~# N
       日气:清早的气候。
: A# [! v1 I2 Y: y& p% [  h/ h$ l        终朝:一个早晨。
% z5 V% {% s9 t+ G) i) Y        昕夕:早晚、朝夜。" o2 K6 v! ?, c$ b
        诘朝:明天早晨。$ l# b2 T% q/ }4 r( X6 Y
        扬:日 将出而天尚冥。
) \' d* n6 b* z$ S& u9 X3 t9 Z. y9 h5 x1 w  \. }7 e
0 K% J+ J- @# @4 z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68#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 08:40: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5-12-2 10:01 编辑
. G' h  R. L' M6 H0 w# w
yqllz 发表于 2015-11-30 14:42
  T" h" a! u* e4 G9 D( t" y7 U+ Z5 r: r, f
       晨,从天亮到八、九点钟的一段时间。鸡报晓时则晨。从午夜十二到中 ...
; g: L. _, n8 ~

0 N" y. B+ R; o# B                          午" I  h! y% S2 g6 C4 m4 d, N& p. s
     午,白天分为上、中、下三午,上午:从清晨至十二点以前;也指从半夜十二点到正午十二点的一段时间。中午,即正午十二时前后,也就是十一点到一点的一段时间。亦称“午时”。下午;从正午十二点至十八点;也指从正午十二点到晚上十二点。2 i. ]- h! q8 t# [! _& t2 |/ f0 ~
       昃:太阳过了正午,午后。如日中则昃。
6 h; P, p5 H, t9 t: d: W2 V7 X       昳:过了午刻的太阳。% S! \  n$ }3 t" B, V
       晡:午后、申时、三时至五时。' M; z8 ~* X4 F1 u
       上午:进前、头响、上半响、前半响、前半天、上半天、早半午、早半响。
/ i8 b1 W; Q) {: E9 k       中午:午中、卓午、正午、亭午、响午、日中。
+ x" _  T( F7 I/ @; d3 c        下午:午后、后响、下半响、下半天、后半天、后半响、晚半午、晚半响。/ W" @6 ]: S! u/ V0 d) R/ O& h
        傍午:将近中午,傍响。
+ p3 B$ O8 @2 ~        昼分:日正中之时。/ `$ R# q: |2 ]9 X9 S: x( I
      
" x. j8 b7 w4 r- ?4 {- F7 K5 T% Q/ ~, b9 s% l0 s4 ~2 z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69#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 08:53: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5-12-2 10:38 编辑 # G/ p. d! `' E& R2 `% J' a
yqllz 发表于 2015-12-1 08:40
  V7 O& Y: f# C3 h
; m/ V  _0 ~9 Y+ ^6 x5 _3 \     午,白天分为上、中、下三午,上午:从清晨至十二点以前;也指从半 ...
5 r2 W9 r- `, i; h+ R7 k  S8 I6 G
* K: e) W- c$ b& Z0 h
                         时
5 ^) y/ x3 C7 H! r                    时之定义" @# O# a; ~" ~; B
       计时的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为一小时;六十分为一小时。时,又叫“点”,“更点”也。因为旧时夜间计时用更点,一夜分五更,一更分五点,五更三点,所以“时”和“点”是一致的。韩愈东方半明诗:“鸡三号,更五点。”元史岳志:“一更三点钟声绝,禁人行,五更三点钟声动,听人行。”按点者,以下漏滴水为名,每一更又分为五点也,五夜又分为二十五点,每点又击点以记,或用钟鼓呜点。
4 b4 Q: I' V& ]/ U  s                                  时、点之字词( g- `3 {0 j9 n" e3 I* y4 r
       哺:申时。午后三时至五时。
7 {  s- g5 z6 P1 O         映:午后一二时。
/ m- o, _* _* j. R" C) J; k         时时:时常。0 K0 ?) H) |& j6 b6 D1 W0 K% B
         昼分:日正中之时。* x6 q6 |; }+ Q2 I2 ~  ]: \
                艮时:午前二时至四时。# u2 ?) j- w4 \
         巳牌;午前九时至十一时。2 H. W" o1 t. e2 z  m& y
         正午:中午十二时。' z: m. T6 y+ W8 P" \" R
         宿夕:时之暂也,也叫旦夕。
7 @9 ^: h7 P" w/ ?, E+ U: \% @! _         点卯:厂里官署以卯时检吏役。- j( i, @! P# c% G9 i
         目下:近时。+ c  E, Y( M8 f
         今兹:此时。
9 @- z$ W; P7 K+ w6 @$ y        未岁:不多时。- l" G+ r3 P9 ]' |
        守时;天文台先在夜间测出恒星的位置,再确定时间,然后立刻校正精确的钟——石英钟或原子钟,故亦称“测时”。/ e3 q: J4 f% v- J$ J4 `" h
        播时:天文台每天都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无线电广播准确地把时间播送出去。2 E/ R' @2 o9 l' n- O# u9 r
        太阳时:以太阳日为标准来计算的时间,以真太阳日为标准来计算的叫真太阳时,日晷所表示的时间就是真太阳时。以平太阳日为标准来计算的叫平太阳时,钟表所表示的时间就是平太阳时。% q4 V8 W7 k; W: S) r' P. X
        十二时:谓分一日为十二时,即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映、晡时、日入、黄昏、入定也。7 ?& S5 N  P+ F8 z
        十五时:古分一日夜为十五时也,即晨明、朏明、旦明、蚤食、宴中、偶中、正中、小还、铺时、大还、高春、下春、县车、黄昏、定昏也。6 L1 k: ~3 \7 x& D# p
        日 上三竿:上午八、九时。4 G! r" _  s. l* o" E3 {

$ u& `6 v3 r3 F$ w5 t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70#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10:20:05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15-12-1 08:53* \) W. V9 |% h( W

& N/ O0 I3 v' ~# h) c                    时之定义7 A$ M1 ^. \% f8 u& x0 p; S
       计时的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 ...
' G8 `: Q5 b. M! L' V
                         时的由来
% \. g8 u( R2 R  h3 `: {% Y       随着人类生产的发展,要求地时间进行更细更准的计量,于是从计年、计月、计日到计时单位的出现。据说,时是埃及人创立的。时的埃及文WNWT,与“祭司职责”同一词。祭司们根据特殊的星座,将昼夜各分为12时。也有说是我国创立的因为我国古代就有12时辰计量法,以12地支为名,1昼夜为12时辰,每时辰为2小时。3 p, u* K$ _8 Y, e7 v; t5 K
       人类最早对时的计量是利用某种物体来计量的。如用香燃、沙漏、竿影等等。
' _- l! W/ E8 Y5 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11-10 13:4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