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姚立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寻河南浙江山东湖北江苏枢燧姚氏源流线索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71#
发表于 2013-7-5 10:59:36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回复 20# 姚立行
) q9 B) M% B# R
0 \9 p' Y/ j* q! {
% I: x, `. Z/ z# p          从燧公亲撰的《中书左丞姚文献(枢)公神道碑》可以看出,景行应该与景祥同辈,当是汉英公的重孙子,而不是孙子。http://www.yaogens.cn/bbs/thread-17880-1-1.html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72#
发表于 2013-7-5 11:13: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阳姚文书 于 2013-7-5 12:19 编辑
3 j' t2 [2 w- q4 X1 Q. a5 q- b, K" V
回复 56# 姚立行 3 A  t! N# M& R' H# d0 ?: I4 g

% Q! g+ p# O9 j' E" m  m" F: W5 W$ ^! n9 X9 c) u* c0 y" G
             枢公兄弟三人,枢、桢、格,枢一子:炜;格一子燧;一直没有见到桢的记载,今天看到,方知桢之子是 之子为埭(即姚守中),真是好资料。另外,汴为开封的简称。
! L& n6 C# d+ U$ \$ H

该用户从未签到

73#
 楼主| 发表于 2013-8-11 11:22:00 | 只看该作者


. f# D$ f4 L7 I2 I2 o6 h

     按:牧庵先生姚燧公是元代最具代表性的文章家,自元至清,人们对他的人品与文品都很推崇。燧公现存《牧庵集》三十六卷,为清代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其文章给予很高评价,而燧公在元代更被推尊,“文章众称一代之宗工”,比之唐之韩愈、宋之欧阳修。燧公逝于公元1313109日(癸丑九月十四日)。现整理并上传燧公得意门生刘致(字时中)所撰姚燧《年谱》,该版本据查洪德辑《姚燧集》所附谱文校改,将过往繁体竖排转为现今简体横排,以编年体分段并作了些许注解,以燧公逝世七百周年

' ?# ]) M4 W5 b7 d( C8 C


% T5 a+ L0 x8 h

牧庵年谱

, N' u( M2 i+ @$ ]5 I$ o

/ C, O$ ^( j+ Q! X4 ?& Q  F2 M

刘时中

( @8 f% V5 E8 y; K$ q% V

案:先生撰其世父鲁国文献公神道碑,叙姚氏神明之后,历三代、秦、汉、魏、晋、宋、齐,传次或绝或续,与梁、陈、隋、唐可谱究者,别载《世录》中,惟本五季梁、唐六镇节度使勍qíng,强)生金吾将军汉英汉英周广顺初(公元951年),太祖遣之使辽见留,事世、景、圣三宗,加安时制节宏化翊yì,鸟之双翼竖立起来)亮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枢密使、检校太师、兼政事令、上柱国、东阳郡公汉英生中书门下平章事、北面宣徽使衡之衡之生给事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居政居政生太师、左金吾卫上将军、虔州节度使景祥景祥生太子洗马(另说为华)华生金东上阁门使、金州团练使(古代的礼器)另说为去华生bīn ,一种玉的花纹)生阁门祇侯、武德将军佺quán,光明正大)生武德将军、获嘉令锜;锜qí ,古代一种三足的釜)生安远大将军、庆阳安化丞渊,后更名仲宏仲宏嘉猷程世旧学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鲁国公、谥文献枢,及弟桢、格。枢生今行河南省左丞炜;桢生故江东宪佥;格生先生,讳燧,集贤大学士、荣禄大夫、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同修国史,谥曰文。其先柳城人,今兴中府,即古营州,慕容皝所都也。其族大以蕃,先生《送冯雪崖序》亦云:“九世祖东阳郡公有孙尝王柳城,今其地有姚山馆、姚家陀,犹以吾姓姓之,坟墓咸在焉。然其后皆不读书,举为鲜卑人矣。”

: ]* |% Z1 ?2 W  R* P" z6 n7 ^


7 v) \4 _$ k0 i9 F* V3 O, H


; E$ _4 e; Y4 v! C9 M


* l- x# j  P& C/ l6 m' a* C- _

该用户从未签到

74#
 楼主| 发表于 2013-8-11 11:25:18 | 只看该作者


% a3 N' ?8 y0 b" z, r


. T! U  ]! Y" ?/ f  c, t5 T; Q0 V

4 M8 {% m) a; P9 h# Y3 O

◎太宗英文皇帝十年戊戌,当宋嘉熙二年

(公元1238年)先生生。

: g' ^1 W/ w3 _1 f! a5 _: k

0 N6 A/ B- a% _% h9 ?# ^


: F# d2 X4 `4 I- h: z# T

◎十二年庚子

(公元1241年)先生三岁。案:先生为《冯松庵挽诗序》云:“松庵殁以庚子七月,我先人之弃其孤亦以是年。”《文献公碑》云:“燧生三岁而孤,公卵翼之。不知其蒙暗,教督而急其成,俾粗有闻,承乏翰林,复世公官为承旨也。


; ^" Y9 D/ G' P/ t  p+ y


1 u9 s1 o" F, K6 p' D


: X) k% o5 X1 N, \

该用户从未签到

75#
 楼主| 发表于 2013-8-11 11:27:25 | 只看该作者

% k" ?* i* `1 Z6 Y* Q0 Z$ A. U2 K

◎定宗简平皇帝五年庚戌,当宋淳佑九年

(公元1249年)先生十三岁。是年始见鲁斋先生(元代大儒许衡。案:先生《与许德卿书》云:“燧生十三年,拜先履絇于苏门。”

& I$ y! P, u8 x* J" O* q

; G- }$ R& f- ?. T/ F

◎宪宗恒肃皇帝五年乙卯,当宋宝祐三年

(公元1255年)先生十八岁。始受学于鲁斋先生。案:《与许德卿书》曰:“谬齿弟子之列于长安,时立下席。自是至其奠楹实二十有九年。”

9 @+ |6 w% A0 }


/ ^2 ]% x6 b; \# H$ O

◎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中统元年庚申,当宋景定元年

(公元1260年)先生二十三岁。

0 Y* _# @" L  `9 u


4 u  J1 Q5 N) p0 y) Z1 M: o" u0 [

该用户从未签到

76#
 楼主| 发表于 2013-8-11 11:29:17 | 只看该作者


, q( X* @. C# D& I+ ]  h9 B8 K


! o$ `7 r, G) `8 p7 Z; ^

◎中统二年辛酉

(公元1261年)先生二十四岁。《送畅纯父序》云:“余冠首时,未尝学文,视辈流所作,惟见其不如古人,虽不敢非诸口,而未尝不轻之于心。”“年二十四岁,始取韩文读之,走笔试为,或谓有作者风。就正于先师。先师亦赏其辞。”盖是年方学为文。《三辰仪铭》等当作于其时。(查洪德先生案:此谱多以所作之文系于每年之下,亦有约略附之者。集虽不全,其目多见于此。

( t; t0 j- f! I* l- Z/ k9 i/ ~% c3 i* H

1 _5 l5 h* [$ ^

◎至元元年甲子,当宋咸淳元年

(公元1264年)先生二十七岁。案:《文献公碑》云:“至元始元,诏罢世侯,以左丞行省河东。”是岁,今湖南省左丞、文献公子炜生。


% `; F: D0 _( O$ ]: V! R: Q# H- U! u6 V" a

2 D4 L1 v. `0 y8 l8 B* f6 u! J

◎至元三年丙寅

(公元1266年)先生二十九岁。有《送宰伯鲁游秦序》。


9 B+ z/ U, n+ i9 O


% E* d$ k$ e- B- i. v; q7 J) L% v) B, w

该用户从未签到

77#
 楼主| 发表于 2013-8-11 11:31:06 | 只看该作者

* q6 G' o& f* d7 S& n: L1 W


) J4 [( Z9 Z( d9 j% X7 m( q9 b- y

◎至元四年丁卯

(公元1267年)先生三十岁。案:《文献公碑》云:“至元四年此处为刘时中笔误,应为中统四年,即公元1263年),拜中书左丞。至元之元,出省臣三,罢世侯,置牧守,迁转河东、山西、河南、山东官吏。公行省河东山西,明年而归。”又云:“五年,用兵襄阳,立河南行省,经理屯田,(以)公佥省。八年,入觐。十年,拜昭文馆大学士,详定礼仪事。”《参政焦公碑》云:“至元之初,少师以中书左丞行省河东。还,以昭文馆大学士休政。京师宾客之送迎,皆遂将命而识公。”与《文献公碑》不合。《先君日记》云:“中统二年,奉旨令右丞相公于平阳、太原行中书省。”平阳、太原,河东山西也。是中统、至元,皆尝行省其地。右丞则前书记张公也,本姓鲁,父名聚,社日星,小字社往。太原临州临泉县使君庄人。父为人所杀,其母负公行丐于市,至郝太守家,有张孔目者,无子,携去,养以为子,因冒张姓。长祝发为僧,及遇知世祖皇帝,得所攀附云。

! i- w/ h5 x' }! T% w3 r5 s


, O# C+ Y* P. @4 b4 |/ e) k: R

◎至元五年戊辰

(公元1268年)先生三十一岁。其年用兵襄阳,辟省河南,文献佥省事。是年,建御史台。


! l2 u: _& p+ y

7 |2 \8 m0 s! f4 Z

% }3 ^5 g0 g; K5 }# }5 f7 f

该用户从未签到

78#
 楼主| 发表于 2013-8-11 11:33:41 | 只看该作者


" _: O7 ~" D, a: \

- v( n& g$ c% h, `

◎至元六年己巳

(公元1269年)先生三十二岁。是年,置诸道提刑按察司。事见《山南廉司题名记》。


: P9 |+ z( u5 p8 U* n3 L" S

; ~, o5 q9 x; w# I% F: n

◎至元七年庚午

(公元1270年)先生三十三岁。《劝农白公碑》云:“鲁斋先生避左揆,以集贤馆大学士祭酒国学,教贵胄。乃奏召旧弟子散居四方者。王梓自汴,韩思永、苏郁自大名,耶律有尚自东平,高凝与燧、自河内古地区名,黄河以北刘季伟、吕端善、刘安中自秦,独公自太原,十二人驿致馆下。”盖同是年也。

2 x6 E/ |' H3 z3 Q, c& l) x

9 j( W6 @0 h  @* I

◎至元八年辛未

(公元1271年)先生三十四岁。是年,文献公入觐。碑云,“八年入觐”者。


/ ?% }8 r& y& e. [: w

8 ]/ R3 {8 s5 N$ h& Y; G

◎至元十年癸酉

(公元1273年)先生三十六岁。是年,文献公拜昭文馆大学士,详定礼仪使。


( ?  X$ t7 u; ^" G5 {) P

% H( S+ e! m! z, L/ R1 q" F

该用户从未签到

79#
 楼主| 发表于 2013-8-11 11:35:52 | 只看该作者

% Z: r# \0 u1 }& f& c  w# a

! i. z! a3 K/ F* E' D+ V

◎至元十二年乙亥

(公元1275年)先生三十八岁。始为秦邸文学。未几,授奉议大夫,兼提举陕西、四川、中兴等路学校。《张詹丞碑》云:“当十有二年,太师奉朝请京师,燧秦邸文学,俾从之西。凡偕以三使蜀。及转陕西宪副,引为掾属。”


. `9 f+ C4 s, g( }! B3 }% W) A; O3 ^* c


0 a/ U. @. W- r9 {$ w% w8 V

◎至元十三年丙子。是年宋亡。

(公元1276年)先生三十九岁。《文献公碑》云:“十年,拜昭文馆大学士。”先生有寿公[水调]词云:“相公奉朝请,京辇已三年。”当是此年。《寄贺者九顶山题名》:“天子嗣位之十五年,大参公相秦藩。明冬,以王教安辑庸、蜀。又明年,以汉、嘉新下,入谕其民。休旬佳日,公因访李冰遗烈,登山东九顶之上,书公及同游者姓名。三月二十四日是,其岁丙子,其年至元之十有三年。王府文学姚燧记。”所谓“大参”,盖商公左山也。“嗣位之十五年”,以中统初元考之,亦不合。

7 D+ k# A. G# p' u' q/ W: e


9 q8 @& e  ]+ O

◎至元十五年戊寅

(公元1278年)先生四十一岁。《黎施州序》云:“十五年,奉先王教安集夔府新下之民,始与黎侯相识。”其三使蜀者,亦其一欤?”《王希真祠堂铭》云:“族侄埭自汴至长安求铭。”无岁月可考,亦当此年也。是岁秋七月二十三日,文献公薨,寿七十有八。

2 B" n( U9 A0 B) K( N

0 C( P; |9 P& u: C* z+ |- S

该用户从未签到

80#
 楼主| 发表于 2013-8-11 11:37:45 | 只看该作者


! i& Z: L! W; Q( q; U, |2 O; r

2 C5 R( f# u4 {

◎至元十六年己卯

(公元1279年)先生四十二岁。有《何敬夫醉经堂记》。是年始娶紫阳先生中女杨氏。

8 k- ^' d3 X; x3 I+ z

7 u* U# C8 l; I, W  a9 N* q7 m' n

◎至元十七年庚辰

(公元1280年)先生四十三岁。为陕西、汉中道提刑按察司副使。夫人生杨氏妇而卒。

9 b0 a& D' Q8 L% X5 y5 |# G

( n$ r. s- [. S" c- y

◎至元十八年辛巳

(公元1281年)先生四十四岁。为秦宪副。是年,娶今夫人赵氏,年二十有四。见其《外舅和父墓志》。有《送雷季正见鲁斋序》。


2 T3 B6 p" M2 X2 a. j, O1 M. S% M' R8 c


" z4 P  ~2 X; C5 _; {

◎至元十九年壬午

(公元1282年)先生四十五岁。居秦。有刘天麟为其父求撰神道碑。《兵马总管袁公碑》云:“十八年,燧以陕西宪副录囚延安。明年,子克良持书谒铭。”盖此年也。其年五月二日,蕤女生,长适杨万户孝基。


2 N8 e; I, e' B0 Z/ `


( ~. B! T( t8 C" S1 y; [; b

◎至元二十年癸未

(公元1283年)先生四十六岁。为山南湖北道提刑按察司副使。案:《澧州庙学记》云:“二十年,燧副使是道。明年,按部至焉。”大德乙亥为记,时在武昌,末云:“书于鄂之南阳书院之楚梓堂。”并寄静德军国寿日[感皇恩]及求鸡林刀等书。是岁,鲁斋先生卒。《与许德卿书》云:“立下席二十九年。”盖宪宗五年乙卯至是,为二十九年也。


1 R" Z, ?2 @% L- B

3 O' i4 y/ ^1 M) e/ i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11-6 17:3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