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yqll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闽南语大师姚景良与你《时间丛谭》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71#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10:44:10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5-12-2 14:06 编辑
0 H) }1 T  s" @1 k4 }
yqllz 发表于 2015-12-2 10:201 e# h2 {4 h) `7 d
时的由来
+ T8 H7 q# j3 d% _, f       随着人类生产的发展,要求地时间进行更细更准的计量,于是从 ...
4 c6 l4 K& T5 h* C( N6 n
" F- ]8 O* x* _+ s; Q! _
                        什么叫时辰6 ^7 p' B) O9 q
       时辰:从半夜算起,十二时辰是:
0 W4 u: D/ E" F- E/ r% Z/ d6 a         子时:夜十一点到一点。+ P2 J* t# Q. d3 D1 h& i9 Y
         丑时:夜一点到三点。
1 [3 s3 L& }# B/ e* ^! c         寅时:夜三点到五点。
) N9 C  a7 x$ i; ?         卯时;早晨五点到七点。) s8 z: o2 e  L) C* e
         辰时;上午七点到九点。
# \6 }" m% p: {. U+ h" u9 j1 `         巳时:上午九以十一点。
) K$ _) d* ^9 L6 M8 H/ `        午时;十一点到一点。
0 G$ A# r. k( ^( m3 T1 O        未时:下午一点到三点。( @# @0 }) c; s3 }7 Q0 N+ Y% I3 I
        申时;下午三点到五点。
9 r( a: Z/ Q% Q* p; Q' L: i        酉时;下午五点到七点。! Q" y0 u/ X& [+ m: p
        戍时:夜七点到九点。" H+ D2 j$ s. A, \( r. R" ?
        亥时:夜九点到十一点。* }/ x  T: @, L8 u, B0 E/ G. _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72#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14:05:38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15-12-2 10:448 P: g; U" t; Z$ [$ z5 ]" [& D
什么叫时辰6 J0 I0 U( `" H. [
       时辰:从半夜算起,十二时辰是:! s7 a" J% k+ B; g& [9 O
         子时:夜十一 ...
& j9 p- r- E* t: i8 C  y7 c
                               古今时刻对照表
1 M: E, F  ?, L( Z8 S5 I) \: g        时辰           时段           时间
5 O- I! \9 s& Z- [  D       子时                  夜半               23—1点
: Y- J# x- Q- g# P) e0 C         丑时                  鸡鸣               1——3点
5 i4 q" R, w' O+ P- H% z0 p$ O         寅时                 平旦               3——5点6 g. c* N0 Y& W6 j
         卯时                  日出               5——7点
7 P1 ^' h* f, N  B( G' K         辰时                  食时               7——9点
9 p+ {1 p& i6 m+ Z& |: C         巳时                  偶中               9——11点
5 y+ @( X, \: B        午时                   日中               11——13点。8 K! F  ^: V1 D4 J5 \2 v
        未时                   日昳               13——15点。: {1 D: F4 _1 B! Z# t. F7 f
        申时                   晡时               15——17点。
4 V6 E, C- u2 ]! x        酉时                   日入               17——19点。
' B, C% w2 j* `6 P2 k        戍时                   黄昏               19——21点。8 U+ k- @; \5 d8 T7 h
        亥时                   入定               21——23点。" N1 P/ u- B4 r; N. U% j( N# p8 _

- R7 C( Z' }3 p. d( k6 v9 i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73#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14:23:27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15-12-2 14:05- m2 W" ]& j2 n8 w" p: Q3 v
古今时刻对照表$ V' N  g5 e" G$ q& V  H
        时辰           时段           时间
' m, _! _" x0 `. K/ U        ...
7 w% \( W% t/ o
                       时     差
2 K7 Y% T0 `! B& v! M4 t( T5 Z       东半球与西半球,这个国家与那个国家,中国的北方和南方都存在着时差。
) q' z$ q% G5 k- f          地球一面围着太阳公转,同时,又由西向东自转。地球在自转时,对着太阳的一边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边是黑夜。因而,地球上各个地区时间就不相同。# x0 @# d7 _3 l
         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是24小时,这是以当天正午到第二天正午来计算的。全球经线共有360条,各地的经度差叫经差。以360度除以24得15而推算出; 两地的经度每相差15度时间就差1个小时。
: j1 |8 Q% |8 ?6 ~        我国共占经线60度,有5个时区,西藏、新疆西部属东6区,叫新藏时区; 兰州、成都等地属东7区,叫陇蜀时区;北京在东8区。我国大部份地区采用北京时间,北京在东经116.20度,而人民广播电台播时是以东经120度的时间为标准,所以播送的讯号时间并不是北京的正午,大约要过15分钟后才是北京的正午时分。# M7 R. |, s# X' Y& X$ G6 p
/ b, f/ y- u; m6 Q0 O; Q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74#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10:24: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5-12-3 10:55 编辑
4 P4 U5 Q8 B$ d3 G+ H8 Y/ u7 x, l; h$ V4 t  F
yqllz 发表于 2015-12-2 14:23
5 F9 {( O. J4 L3 ?; |2 p& }时     差  ?7 }" z6 @! z9 K, M# c4 z
       东半球与西半球,这个国家与那个国家,中国的北方和南方都存 ...
                        怎样计算时差- M( L! c, @5 s, K
       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制订了时区制度。将地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隔15°经度 1时区 ,以本初子午线及荣东西经各7.5的时区为零时区,向东依次为东1区至东12区,向西为西1区至西12区。每1时区以其中央经线的时间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区时。同时规定,以180°经线作为日期变更期,称为日界线由东向西经过日界线时,日期要增加1天;由西向东经过日界线,日期要减少1天。
7 {( h( ]' m' L& U, ~% ?, S3 p    我国处于东8区,我们的标准时间——北京时间,则是采用东8区时。美国华盛顿采用西5区的区时,因此北京时间比华盛顿要早13时。. k+ W* f& r- V, M

- }. h4 d+ ?6 F. `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75#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10:54:15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15-12-3 10:247 b3 J6 E1 p) w7 J9 h
怎样计算时差
3 E7 N1 c( d/ U- S" p3 a$ t6 |+ y       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制订了时区制度。将地球划分为24个 ...

  L8 u! E+ a3 j6 p( P# y" i5 H  g                          刻9 V" |, W) |8 M* n/ ?! o3 c# l8 G
                      刻之定义8 K: F# z$ @$ P! E7 Z/ A7 }& w' F
       十五分钟为一刻,一小时有四刻,是时间计算单位之一。5 d. @1 a4 z) U. X
                            刻之字词
1 c* J5 Y& j% J/ b( c- N       响;片刻。
! Y  v# G6 p/ S3 m) S5 I        刻下:现在、眼前、时下。' R) B/ m" u! A0 J- \
        刻日;限定日期,亦称刻期。* `+ Y! k5 g8 e( K
        刻刻:时时。( W; q) h( `5 }8 z
        刻漏;古代记时的器具。
' K  [, @6 L* s. a        片刻;片时、须臾、斯须、即时、立地、即刻、此刻。
9 {9 f+ C, H7 g        少刻;少时。& ]9 M1 e$ H6 C3 f# V2 E
       立刻:立时、登时、顿时、即时、立地、即刻、此刻。
$ g4 H$ E  Y- }- E) E0 \8 @0 |. C; o       晷刻;时刻。
% d9 u6 p; h8 s, n       午刻;太阳正中的时候。* X, d# P: c2 r
       顷刻;极智短的时间。3 L5 k  n5 D/ W6 E
      旦夕:很短的时刻。! ]9 t1 R% k. P3 w
      三商:即三刻。仪礼士昏礼注:“日入三商为昏。”按通雅天文:“ 三商,三刻也”。
- U) M2 O# v- v' q8 R& ?       转漏;古以漏刻计时,转漏移时,即为时不久也称转瞬,如是片刻之意。
* z/ A& s6 w  C) o. }/ k7 J       须臾: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仪礼燕礼:“请君子之与寡裠须臾焉”按徐灏说文解字浅笺:“少惕谓之须臾; 因谓地不久日须臾。”/ {- l, W, m# ^. J) [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76#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16:04:06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15-12-3 10:54# H: B! m" g! e1 Y1 T

; w2 ~1 O; J$ i6 ?/ a; R0 l                      刻之定义, Y$ v) ~/ u0 [, p- T
       十五分钟为一刻,一小时有四刻 ...
' V/ L3 X- P$ S, U2 h
                         刻的由来# }6 [4 ?% v9 L  a6 G, Y! \5 B
       我国最早是以“插竿为影”来表示和计算时间。后来又以“铜壶滴漏”作为计时方法。9 ?! [$ J' L! S. O; z% W0 p+ x. J2 F
         “铜壶滴漏”,是用铜壶盛水,底穿一孔,壶立一箭,上刻度数,壶中水漏渐减,箭上所刻亦依次显露,即可见“刻”计“时”,因为箭上刻有100度,分为昼夜,冬至昼漏40刻,夜漏60刻;夏至反之。春秋也分昼夜,各50刻,这就是“刻”的由来。6 x  N2 _9 c4 ~, |) @
       相传此仪器始于黄帝,《周礼、夏官》上已经谈到设官以管漏刻,可见周朝开始使用“铜壶滴漏”了。“铜壶滴漏”也称“漏刻”、“刻漏”、“漏壶”。杜甫的“五更漏声催晓箭”其“漏声”便是铜壶滴漏之声,《红楼梦》探春给宝玉的《结诗社贴》中的“时漏已三转”,即指夜已三更。由于“刻”的产生,因而在时间的字词上得以运用。如“一刻千金”、“刻不容缓”等等。
; `: o5 I( R# c4 y# Q& W" m  z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77#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08:32: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5-12-4 09:37 编辑
. M7 L* ?9 W6 Z" K
yqllz 发表于 2015-12-3 16:04
7 g% M* C5 u( R* j) t刻的由来2 ?. j5 p, s  `) j+ g9 z9 C% i
       我国最早是以“插竿为影”来表示和计算时间。后来又以“铜壶 ...
, {6 {9 [. s) P1 ]. X/ u

& i5 Y. y' M4 a% y' ?                           分
7 _2 E" f) E2 g/ ]1 ~                     分之定义
" n+ Q9 y+ v- g! E       计时的标准,六十分为一小时,也叫一个小时的六十分之一。" C2 D6 {' n9 ]) Q$ `5 S) p& X3 B
                     分之字词1 o, U8 e+ N9 v! T2 H
       分阴:言极短之时间也。即日影移动一分的时间。) S9 h8 U, U4 g
          寸阴:指很短的时间。即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6 M4 t4 g  l1 @9 P, ~1 `: `
                   “分阴”、“寸阴”何来?
. X/ r2 T. `1 s* H. u1 A& o3 \          据史书记载,我国在汉代以前已用日晷计时。日晷是由晷盘和晷针组成。晷盘为石质,四周刻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等12个刻度(时辰)。晷针为铜质,立于晷面和赤道平行,也就是说和地面杨一定的角度。在阳光的照耀下,晷针的影子就好像钟表的指针一样慢慢地移动。晷针的影子指向晷盘的某一位置,便可知道是白天的某一时刻。晷,日影;“寸晷”指一寸长的影子,借指时间。“一寸光阴”,就是晷盘的晷针的影子移动一寸距离所耗费的时间。" B; h2 t7 T5 A4 i" Q
         淮南子原道:“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晋收陶侃传:“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P& b, K, }3 L: W8 k
           汉、唐以后,在一些诗文中开始出现“寸阴”、“寸晷”、“分阴”这些词语。唐要诗人王贞白《白鹿洞诗二首》中有:“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4 o0 D) e, O% m2 S4 M
, k$ N) }" w3 |9 }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78#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09:45:56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15-12-4 08:32
' O0 }) t9 J' N
. C* L1 p' K3 z, U- l$ d6 v3 P& r                     分之定义4 A5 t; B( T% ^$ P0 k; ~
       计时的标准,六十分为一小时 ...
. g7 Q! N; e0 f7 B; }, m  T. |
                        秒5 B$ i, N4 Q5 \* n
                  秒之定义! c. N% g+ H+ h0 U0 D: K+ S; y
          计分的标准,六十秒为一分这是计算时间最小单位。$ o) M2 X" x0 L. O+ y
                  秒之字词6 J( D. Z' I( Q
          秒阴:极短促的时间。
) s. e1 _2 R+ p( W             弹指:极快和短促的时间。
* h$ a( {8 F  G' G' o             一会儿:很短的时间,又称少选。
+ x2 U  B5 G* Z            一刹那:很短的时间。
" ]  F+ z/ J( T. b  R. J8 k            一霎时:极短的时间。' Q" `9 v) }' V! L* ]
           一瞬间:极短的时间,又称瞬目、瞬息、转瞬。9 K; J& l) I: n: b) r  q6 l) l
          一眨眼:眼睛开合之瞬间。: F8 G; v. n: {3 s
  ?9 Z7 |( `2 f! k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79#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09:59:53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15-12-4 09:458 M- e7 m% S- }
. i& Q' d+ H# e' o
                  秒之定义% D1 L# S! b9 T+ s) A
          计分的标准,六十秒为一分这是计算 ...
& O% m2 s' W* N+ x/ a1 c, V  q* }
                     “一刹那”到底有多久, h' _4 @$ `8 X" N! `& ~4 U
       “一刹那”是表示一转眼的短暂境,“刹那”是印度古代语言梵音的音译,也是古代印度的一个时间单位。  E$ q$ X2 \: J+ m& u" Y
          “一刹那”到底有多久?佛教著作中有说:一弹指有六十刹那; 有的说,一念中有九十刹那。“弹指”:比喻时间短暂。佛经说二十仿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苏轼诗:“一弹指顷去来今。”又见梵典《僧祇律》中解云:“一刹那者为一瞬,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根据现在时、日推算;须臾等于二千八百八十秒一罗预有一百四十四秒,一弹指就有七点二秒,一瞬间约三分之一秒,一刹那仅约五十分之一秒。
- I. |, B7 T) _1 s3 A
) h! b6 W  }7 w5 z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80#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10:46:03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15-12-4 09:594 y* q$ ~  V% ?2 Q
“一刹那”到底有多久/ |( J3 j$ {6 u" P+ U3 q( F1 s
       “一刹那”是表示一转眼的短暂境,“刹那”是印度古 ...
' \2 k" i+ H/ ~( @5 c9 m; i
                         闰秒
! z. `9 d& K- b0 U+ h; P       一九九二年是20年来最长的一年,美国海军天文台说,1992年6月30日,世界的时钟上增加1秒,这是闰秒。
1 Z! `# B. W, n4 w) S        一九和二年是闰年,也就是2月有29日这个闰年日,闰日加上闰秒,使1992年成为自1972年以来最长的一年。1972年是闰日加两个闰秒。! v3 |* \; h3 N; ^3 }6 Y
        一九九二年的闰秒是自1972年以来增加的第十七个闰秒。! l/ X! k) h5 I4 }3 m( f* f
        一九九二年的闰秒是在格林威治时间6月30日午夜11点59分59秒上。也就是说,12点以前的最后 一秒钟持续两秒。: B% U9 k7 I+ \0 F6 q) d3 ~
                           秒的时间概念
( V  p- Y0 g. w/ b7 c6 K+ n! f       1秒钟是钟表“滴答”一声。其实,这是不确切的。“555”挂钟摆动周期正好是1秒,而“上海”牌手表“滴答”一声证券为0.33秒。
' |/ k' T8 [( u  ^5 Z# p        为了确定1 秒钟的统一长度,科学家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取得如下的认定:8 S$ _+ s4 P- [, z
        一是利用地球的处置确定秒长:1秒是1/60分,1秒等于1天的1/86400与太阳日的长度相等。这是世界日的秒长。8 q5 o# s8 Q/ o
        二是利用地球的公转确定秒长:以地球绕太阳公转1周的时间为基准的计时系统称为“历书时”。历书时的秒长就是回归年长度的1/31.556.925.9747。; p  y& i% O- B0 R+ x' d
           三是利用 原子跃迁确定秒长:铯133原子跃迁频率的9.192.631.770个周期的时间间隔为1秒。
* q' q: \- Q, B4 F) j: x6 P( 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11-11 12:0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