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姚文长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沙河系姚姓宗谱(姚文长编著)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1#
 楼主| 发表于 2010-8-1 10:20:50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本帖最后由 姚文长 于 2010-8-28 10:22 编辑
$ Z( {3 y5 R" i1 f8 g: F7 L, E1 A- T& A) `$ g5 ^; k/ ~
沙河系字派
          富公至于景,希泽明清。

% i9 o4 t+ _" i* |% ^3 x3 x
          文运天之赐(,树德家必兴。

' }7 _9 v) C4 J1 E
          守成培尔本,多学继以馨(xīn
7 `, u: V* c0 }6 v
          拔萃(cuì光前代,超群启世钦

- M& W6 j; M/ U
          美集开祥庆,善术有奇英。
) r  D5 m9 B& G7 V4 z
          卓11立丰功显,大彰12伟业新。

. P1 ]5 @0 \3 W3 U
          道中13绍先进14,治正15习愈纯。
; A# Z" m; P' f# H' {2 r, \
          克赞16朝廷化17,宗传永震声。
/ z0 w* j: l: V7 C" _
注释:
- w; B+ e% i; k9 r, O, l
①字派:它是子孙蕃衍发展的阶梯,依次排序是区分老幼尊卑不可逾越的依据。此诗由姚景仪初稿,分两次完成的。第一次景仪公是为自己支谱写的,写的是前6句和末2句,而且第一句是“玉春科玉景”,清明会觉得应作为应为整个沙河系写,便改第二个“玉”为“于”,因为“玉春科”都可以算字派,而“玉”算字派,“于”当“到”字讲,不是字派,但可以带过这一辈。那是在丁卯(清嘉庆十二年,即公元1807年)。第二次景仪公把第一句改为“富公至于景”,除“景”外都不是字派,而是带过从富公到“景”字派的六代。又插入中间8句,清明会通过,那是在乙酉年清明(清道光五年,即公元1825年)。沙河系入川有意识统一字派是从景字辈开始,字派用完之后,可以又从头开始,也可以再编。
" M. Z; S; Z' T6 J) b6 k
②希泽:景字辈前未有意识统一字派,长房在统一字派之前,已用“增、凤”,因此不再改动。

- Q: q4 k* @9 [- h+ p4 A* [. n6 ?
鼎:鼎盛。

8 E# R/ q! ], |4 A# p( k) f
赐:原为通假字“锡”,读作“cì。赠送,赏赐。
+ c9 o* q/ n6 A  Y1 W. _- Z
馨:读“xīn”,散布长远的香味。这里是指好名声。
. o( a5 R9 y9 v) p' U
拔萃(cuì):超出聚集在一起的人。

0 {+ G; y& c% l1 ^$ p* V
世钦:世君,皇帝。
/ @) T1 D! z+ t
美集:把美好的品德集中起来。

( L$ N' L1 O/ f( j
祥庆:吉祥,喜庆。

! {6 G0 P" t7 q1 D* t
善术:把好的方法变为自己的技术。

$ G3 I+ Z3 _0 d3 l
11卓:高而直。这里是卓越、显赫的意思。

2 ^: ?- f, m$ q- B! r; @+ P/ ]
12彰:张扬。

% T- w! H1 v* Y' O+ P
13道中:即中道,中庸之道。

  @% M/ d1 O+ |6 ?# H' ^" x
14绍先进:绍,继续,继承;先进,前辈中的楷模。
0 u$ c& `3 P6 W: P9 Q% d8 j
15治正:治学的方法正确。

: ^$ a" V# e) Q3 R/ q0 ^
16克赞:克制(自己),帮助(朝廷)。
+ P4 l: ^0 l# G+ I
17化:教化,用教育感化人。
2 W$ i3 p% b; W' n1 m2 W& w6 p
翻译:富公句:从姚富公一代一代地传到景字辈,希望得到皇上的恩泽鼎盛于明君治理的清朝。
1 q9 y8 _7 a+ x+ x' A
文运句:文学方面的命运,上天是会赏赐的,只要树立起良好的品德,家庭就必然会兴盛起来。
! s) v3 O/ l# k! O0 k' x
守成句:守住已经成功的事业,就能培植好你的根本,再多学一些知识,好的名声就会不断地传开。

5 z+ b  T, V" k* v
拔萃句:能出类拔萃,就能光耀祖辈,能超过众人,就能启发、打动皇帝。

8 x0 m& J2 Q) F, X0 V* u, b# a
美集句:能把所有的美好的品德集中一身,你就能开出吉祥,喜庆的前程;能把别人的好方法变为自己的技术,你就会有奇才、英才的美称。

: f# z+ ~) B/ E' y
卓立句:立下卓越显赫的丰功,就会大大地张扬你的新的伟业。

7 Q# O2 m( I8 |! {
道中句:采用不偏不倚中庸之道,就能继承前辈中的楷模,治学的方法正确,学到的知识就更加纯粹。

! m0 O% D, I: E6 J; j  R
克赞句:克制自己,帮助朝庭进行教育感化,宗族就会永远流传上去,并且声名大震。

2 f- O# o. e( y/ H简评:这道诗旨在教育族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修身”方面,要有好的品德,要学习知识、技术;在“齐家”方面,要打好基础,守住已经成功的事业;在“治国、平天下”方面,要为国立功,要帮助朝庭教化。

该用户从未签到

82#
发表于 2010-8-1 17:45: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0-8-1 17:57 编辑
8 L4 a( `) @3 D' C# X
1 F7 E! ^& e" R+ ?76# 姚文长 / D7 G) y" j, ]/ f8 g# D
      姚文长在25楼回复:
- s# f$ ~2 s0 s      “你们的姚孚与我们的姚孚确系两个同名人。当时的人有名有字,有的人名用得多,字就根本未用,只有出薄里才有;有的相反,字用得多,名无人知道。我看在平远世谱中可能也没提到孚这个名。”9 [  n0 m1 ~( C
     “ 我们谱里的潮阳始祖是到湖北编谱时才定的。可能平远谱中也没有这个称谓。你们一支的潮阳始祖是你们的,与此无关,不能混为一谈。”1 S9 i- V/ d3 x+ W
      我不赞同“你们的姚孚与我们的姚孚确系两个同名人”的说法。迄今我仍然认为沙河系姚将平远始祖景清念一公和潮阳始祖姚孚公混为一谈。实际上,广东平远县的平远姚一直明明白白地知晓景清念一公是一个人,姚孚公是另一个人,分别是平远姚始祖和潮阳姚始祖。- ]3 S- _" ]# M0 l; z; }+ L# F
       现录民国年间三修《平远姚氏族谱》中的相关记录于下,以作佐证。

该用户从未签到

83#
发表于 2010-8-1 17:48:42 | 只看该作者
82# pszyyao
4 H  t  k! s% |4 M( [$ ~" j+ O2 z& \
    十三世姚尲在他所撰的《平远姚氏谱自序》(康熙二十二年癸亥仲春月)中说:
' K' }. u  v0 A' ~3 ^! p  j+ W    祖景清念一公,其先由越徙闽,至宋末元初,念一公为潮之梅州驿。值时变乱,民逃地荒,因休官,而立藉此地承甸、韩莆、义化、龟浆、万安等都,遂即韩莆之均田而居焉,生子四:长祖德,次祖隆,三祖盛,四祖章。: J$ G" m; Y! W  N5 ], H
   其景清以上,则潮阳之祖孚与尲祖景清,俱出于天明一支。

该用户从未签到

84#
发表于 2010-8-1 17:51:51 | 只看该作者
82# pszyyao 6 z+ h. @8 ~4 r
十三世姚景在他所撰的《世系略》(康熙二十二年)中说:2 c! a2 \( M% r9 x: g
    念一公与潮阳之祖孚,均出(天明)季派十世支孙,孚为潮阳尉因家焉。念一公为驿梅州,休官承甸遂家均田。平之有姚氏自此始也。

该用户从未签到

85#
发表于 2010-8-1 17:56:19 | 只看该作者
82# pszyyao
; N/ ]# y) u2 e; c2 n9 q/ E! H: T8 a; I
平远姚氏谱》的"受姓一脉源流"中第百零三世宗之的描述:8 f' V. A5 s1 o5 ~; M# }+ [
第百零三世宗之  朝宝子,字元仲。宋绍兴丁丑进士,历官江南西路提点刑狱。以养亲居家,子二:榘,楶。楶潮阳县尉,楶子琳,琳子孚,孚子建中,建中子鼎知县,()弟文归、洪道都仓使。
) E4 v( ?9 P7 v5 ?% e/ F4 ~5 }' T% |
8 S5 G' {" Y* D# d" ?
应当指出,上列“楶潮阳县尉,楶子琳,琳子孚,孚子建中,建中子鼎知县,()弟文归、洪道都仓使。”与潮阳族谱是完全一致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86#
 楼主| 发表于 2010-8-2 13:16:57 | 只看该作者
76# 姚文长
3 S4 n2 ~; k7 \% _8 ?) ?1 X% i9 J      姚文长在25楼回复:' Y" G! s& x* ^( l2 H. b
      “你们的姚孚与我们的姚孚确系两个同名人。当时的人有名有字,有的人名用得多,字就根本未用,只有出薄里才有;有的相反,字用得多,名无人知道。我看在平远世谱中可能 ...+ F$ G6 A  s) P  H7 G9 `/ S
pszyyao 发表于 2010-8-1 17:45

% O6 k, s) X: l" o. X5 p9 p/ v6 \你不同意是你不同意。你要把他们作为一个人也是你的事。你要去研究、去证实都是可以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87#
 楼主| 发表于 2010-8-2 13:18:49 | 只看该作者
82# pszyyao 6 k8 t8 g, v) \; G3 J/ h

1 y* W' I# ^5 n/ Y% ~8 ?( Y    十三世姚尲在他所撰的《平远姚氏族谱自序》(康熙二十二年癸亥仲春月)中说: 0 I, a  @8 [, ^
    祖景清念一公,其先由越徙闽,至宋末元初,念一公为潮之梅州驿。值时变乱,民逃地荒,因休官,而立藉此地承甸、 ...
4 |2 y" R4 T/ qpszyyao 发表于 2010-8-1 17:48
! ~0 t1 Z" a6 b8 a. j7 @" Y
这是你手上的资料。

该用户从未签到

88#
 楼主| 发表于 2010-8-2 13:22:31 | 只看该作者
82# pszyyao  # ]7 g4 E+ g$ p% a3 _
十三世姚景在他所撰的《世系略》(康熙二十二年)中说:
7 n+ r! Z, u/ ^- h    念一公与潮阳之祖孚,均出(天明)季派十世支孙,孚为潮阳尉因家焉。念一公为驿梅州,休官承甸遂家均田。平之有姚氏自此始也。0 q7 y, X; l' l& y; M# X
pszyyao 发表于 2010-8-1 17:51

4 N) ?0 S8 }0 J8 z" v你的资料还很多。

该用户从未签到

89#
 楼主| 发表于 2010-8-2 13:23:56 | 只看该作者
82# pszyyao  
* v  ^7 Q* c& f+ W& y6 w8 e& C9 O+ G6 O1 r
在《平远姚氏族谱》的"受姓一脉源流"中对第百零三世宗之的描述:
! Y7 [- S; u1 e' N第百零三世宗之  朝宝子,字元仲。宋绍兴丁丑进士,历官江南西路提点刑狱。以养亲居家,子二:榘,楶。楶潮阳县尉,楶子琳,琳 ...+ w/ Q* Y" B6 R. s2 x8 X" c4 |, T8 m
pszyyao 发表于 2010-8-1 17:56

; p  m+ ]) h3 j6 P/ N' s不错,这资料不错。

该用户从未签到

90#
 楼主| 发表于 2010-8-2 13:26: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文长 于 2010-8-2 13:29 编辑
. v: p+ }5 E  E  g: U
# E$ X8 [: ~% d  i# Z
姚姓名人选介
1、姚重华8 a; n4 l7 n* D3 |
    姚重华(约公元前23-22世纪),名思,字都君即舜(shùn)帝,受位于尧。生于姚墟(xū),故姓姚。因目重瞳(tóng),故曰重华。# g9 E7 Y' F  [+ j
    舜性致孝,曾躬耕以养父母。舜生母早逝,后母很坏,生弟名象,不明事理,且非常傲慢。糊涂父亲瞽(gǔ)叟却宠着他。尧把自己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后,还为舜修了粮仓,分给舜很多牛羊。舜的后母和弟弟见了,又是羡慕又是妒忌,便和瞽叟一起策划,三番五次想害舜。
2 X9 `1 ~+ k: a6 A' i    有一回,瞽叟叫舜修补仓顶。当舜登着梯子刚爬上仓顶,瞽叟就在下面放起火来,想烧死舜。舜见起火,想顺着梯子下来,可梯子早被撤走。这时,舜急中生智,拿下头上的斗笠夹在腋下,象鸟儿一样轻轻飞落下地,一点儿也没受伤。% x1 S8 Y* Q+ [/ u0 Q
    瞽叟和象并不甘心,一计未成又生一计。这天,刚吃过早饭,瞽叟就让舜去淘井。舜跳下井后,瞽叟和象立即用石头把井口堵死。他们满以为,这样就可以把舜的粮食和牛羊夺到手了。没想到,舜在井里,发现一小孔有光,便从那里挖个洞钻出来,若无其事地回到家中,仍旧与家人和平相处。
8 @" z# Z8 Q0 c" B$ l9 r    舜品德好,能以身作则,他在历山耕作时,历山人不再争边界,互相谦让,人们都愿意靠近他居住。尧认为舜很有胸怀,的确是个理想的继承人,于是就把首领的位子给了舜。" A% c/ O9 P: x8 l$ p
舜接位后,建都虞(yú,即后来的梁国虞城)号有虞。他仍保持着勤劳俭仆的本色,跟族人一起劳动,受到族人的爱戴。作五弦琴,创韶乐。曾杀鲧(gǔn)用禹治水。南巡死于苍梧,后称湘君。& K4 s( H1 a- T$ v/ _
    他也象尧一样,晚年挑选贤人治理民事,选拔了治水有功的大禹为继承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11-6 08:0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