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羌族原有[一百五十种],生活在青海草原放牧为生。居于川滇一带的为氂牛种(越嶲羌),居四川西北的为白马种(广汉羌),居于甘肃西南的为参狼种(武都羌),居住在青海湟水两岸的为研种(湟中羌)。 0 D4 ~) g9 b% B$ k: b) H
9 i: O L: O4 p# u0 ]! W
, w: P' [) e/ O0 W
汉武帝时设河西四郡,派军进入湟中,后设护羌校尉。汉宣帝时先零羌渡过湟水侵扰金城(甘肃永靖),赵充国领兵平定羌地。汉元帝时,七部羌人联合侵入陇西,被冯奉世击败,自此后,羌人六十余年不敢侵边。 0 @9 u8 \5 C4 N7 f( V
王莽时设西海郡,羌人入居塞内,后逐渐深入内地,遍布甘肃西南。 & X. f) D6 u0 @3 |9 [
西晋八王之乱起数十年间中原连年大战,千里无人烟,居于北方及西北的各族纷纷内迁,至后赵时,黄河下游两岸遍布氐、羌。 / h% F& l2 q2 t" o: _' m
![]()
7 k1 o1 p; m }7 Z8 O. Y- w; x K5 y0 ?; S: F
后秦姚苌,南安赤亭羌人(甘肃陇西县)。这一支羌人东汉时迁居陇西,西晋永嘉年间由首领姚弋仲(姚苌父)率领,迁到陕西千阳。 # G! S7 `2 h4 v3 d
后赵时,石虎迁关中羌、氐于河北,封姚弋仲为西羌大都督,率领数万羌人迁居河北清河。后赵末年冉闵驱逐胡人,一次屠杀二十余万羯族人,内迁中原的胡人纷纷回迁。
, }- S/ K l! v2 x4 J/ |& x* M ![]()
! ?! ^4 D5 o9 b ]6 z' E8 Q4 C: E ) ?+ m- o3 M; M, h5 Y9 x
在这种局势下姚苌的这一支羌人在姚襄(姚弋仲之子,姚苌兄)的带领下离开河北,返回关中。行至三原,姚襄被氐族苻生的部将所杀,姚苌就带领这支羌人投降了苻生。 % f+ o f q7 H! B6 n2 a$ {3 f! C
苻坚在淝水战败后,关中的氐族势力极度削弱,姚苌便在羌族和关中豪强的支持下,在渭北自称大将军、大单于、大秦天王。很快渭北投靠他的羌人便有十余万户。公元384年六月西燕主慕容冲,进攻长安,围攻长安一年之久,公元385年五月,前秦主苻坚放弃长安,只率数百骑逃往五将山,七月,姚苌领骑兵包围五将山,杀苻坚并其子女。公元386年,西燕主慕容永放弃长安率族人东归,姚苌轻而易举的占领了长安,并在长安即皇帝位,国号大秦,史称后秦。
; T: J. Q9 n7 Z) ?- Q ![]()
) j3 _3 T# Z: }& S
0 ?. }# }$ [# Q; }" g( @# j 公元393年姚苌病死,子姚兴继位。姚兴在十六国的君主中,是比较留心政事的,同时也喜欢提拔人才,对平民百姓也较为关心,姚兴曾下令"百姓因荒而自卖为奴婢者,悉免为良人"。在长安立律学,召集各郡县没有职任的官员来长安学习,学习结束后返回原地[论决刑狱],如有解决不了的案件可转至长安廷尉处理。姚兴好佛学,曾请天竺名僧鸠摩罗什为国师,数次率领群臣听鸠摩罗什讲经。同时大兴儒学,北方大儒名家纷纷带领门徒前往长安。 0 j* p; @1 r G; b
姚兴后期,赫连勃勃的大夏已经对后秦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赫连勃勃通过流动游击的作战放弃不断蚕食后秦的领土,姚兴派兵讨伐却全军覆没。赫连勃勃攻定阳,坑杀后秦士卒四千余人。攻占安定,俘虏后秦士卒四万余人。攻杏城,坑杀后秦士兵两万人。
- [4 ~0 k/ U7 M! m" r2 K- ? 公元416年姚兴病死,太子姚泓继位。东晋太尉刘裕趁姚兴新死,出兵伐秦,不久便攻下洛阳。 ' ~5 B. s1 s- Y/ F( y
\, R7 w( |7 ?( t/ x e
3 M6 r0 j2 ^+ {/ u0 B4 n- g# D 生死存亡之际,后秦内部却开始了自相残杀。镇守蒲坂的太原公姚懿(姚泓弟)这时自称皇帝,起兵欲攻取长安,姚泓调集大军才平定叛乱。
+ i# X7 ~) j: n8 W: { 镇守安定的齐公姚恢(姚泓弟)率兵三万余人,自称大都督,以清君侧之名叛乱,此时东晋的大军已占领了潼关以西,姚泓连镇守潼关的军队都撤回,才平定了姚恢的叛乱。 V# g5 T$ \. f7 `6 F5 F$ _( W& }$ q
刘裕在这种情况下,轻易的进入潼关,公元417年刘裕攻破长安,姚泓出降,被押往建康斩首。 , K8 P1 L g M. u0 [/ K# p
2 G9 a) {2 W* h3 `3 U/ \1 b# C
: c( `+ u' ?- i! n 后秦亡。后秦共三主,立国三十二年。 0 X! w* N+ ?' D# Z" \9 q
来源:腾讯企鹅号
C" U5 _6 ?$ [$ C 5 f) u0 ?7 {8 ~: i3 V) G)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