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姚紫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浙江庆元姚氏介绍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632 天

连续签到: 1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1#
 楼主| 发表于 2013-8-27 11:12:04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百花亭”位於今姚家村的中心位置,作为历史上一座亭子的“百花亭”早已是圮废无存了。今人已不能知道它的确切座落地点。于今,它已成了地段的名称。且被讹称为“百花坪”。这里原有後田姚姓第二代传人“仁三公”姚国华的墓地。此墓建於元季,坐东朝西。在“子孙环而居焉”(姚氏总谱•姚国华传)之后,墓之四围竟然扩建成了村落。周母之墓在“仁三公”墓之东,坐北朝南。东北距“望夫楼”仅数十步之遥。墓地占地约五亩馀,墓上封土原高二丈馀。其建制与文宇公墓同。墓前是水田一丘,面积亩馀。为春秋二祭的场所。田中种植所获,供祭祀的经济开支。田之南是鱼塘一口,面积亦是亩馀。乃是取土封墓所形成。引水养鱼,收获亦供祭祀。整片墓园(包括水田及鱼塘)围之以垣。园门朝东开,面向本宅“望夫楼”。门额额曰:“姚门周氏奶奶茔域”八字别具建构风格。 " s5 m1 K, d3 [3 K( Y  e4 j$ ~
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年)公二十八岁。

签到天数: 3632 天

连续签到: 1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2#
 楼主| 发表于 2013-8-27 11:12:49 | 只看该作者
安葬母亲周氏。 + ], ?6 E. L5 Q, h; s" k2 F
由于周母之墓工程巨大,需施工有年方能竣工。故涓吉於是年下葬。此墓下葬後,逐年受到祭祀。直至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方才终止。此墓园虽经受三百馀年的风雨冲击,尚属完好。只是围墙偶成了断垣而已。可是不久,就连同“仁三公”墓一起,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公开盗掘。当时棺木尚较完好,旋遭破坏。墓室中的文物被洗劫一空。墓地於七十年代被挖平以筑建民房。今仅留下遗迹。在五十年代初破坏墓园、拆毁残垣时,这墓园的那副大门石料曾经作过迁移改用。这是“周母墓园”中,唯一的一件能作暂时保存的古文物。但後来它依然是毁坏无存了⒀。
: C/ z5 U9 R4 b0 |居庐守制。
+ s9 ^5 `9 j  s' i" C三子辂诞生。
" n' a4 E. r& U* \1 T辂夭亡。终葬失考。
" }% {8 `) K. J5 Y是年,康熙版《庆元县志》修编告成。 5 z5 H: ]6 Z/ q
这版《县志》是继明代创刊後,且共出版过四版之後的第五版《县志》。主编者是大济宿儒吴运光。姚铎的亲翁季烺(女婿季王子的父亲)及其弟弟季灴也在编委之列。 ! Q8 L3 v# N) L1 R
康熙十二年癸丑(1673年)公二十九岁。
- _& Y" }- \, `& {: ?居庐守制。
: G: I- t, Y/ {是年“三藩使乱”始。

签到天数: 3632 天

连续签到: 1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3#
 楼主| 发表于 2013-8-27 11:13:28 | 只看该作者
十一月,吴三桂杀巡抚朱国治等,举兵反。乱遂起。(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十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 k+ {1 q# [# c& \# g9 Q
康熙十三年甲寅(1674年)公三十岁。
- Q: l3 J3 l. V# y7 M居庐守制 & E' d$ Y2 m) [- ^5 `$ |) T
原配吴氏孺人谢世。
" U. Z1 T4 e5 d. z孺人的墓地失考。是时,女儿十一岁,长子轼七岁,次子辙五岁。均幼龄。後赖继母抚育成人。
7 c& M5 u1 {) I, k9 V是年“耿逆”陷庆元。
1 b0 L/ K) Y# Z; w, C& \& g三月,耿精忠反叛。五月,伪总兵徐尚朝遣其党陷庆元。(光绪版《庆元县志》)
% ?3 Y0 }- {) J4 i, K康熙十四年乙卯(1675年)公三十一岁。
0 w: [* j$ [: H, e续娶继室吴氏孺人。
+ T# U0 E! P5 p& C1 [, j9 L
( s$ K3 J6 }; V: @: F* p( c孺人吴氏。福建政和後山人。其家世及生平均失考。其娘家大约是周母避难前山时的故交。她生育过两个儿子。(姚兰和姚芳)但俱夭殇。夫故後,她守志不二。姚辙事之如亲母。因姚辙原配“夭丧无子,”她“为姚辙娶二室以广嗣续。”后来,姚辙死後,“两室共生七子,俱幼。”她“又善抚之。如李密祖母刘氏”焉。(《庆元姚氏总谱•本传》)又康熙版《庆元县志•人物志•贞节门》载:“贤妇吴氏,瑞金知县姚铎妻。夫故,子轼、辙俱幼。氏勤力训子。俱游庠。授例加州同衔。郡守孙大儒给《共孟同心》匾额”云。她大约卒於康熙末年或雍正年间。享寿七、八十岁。墓地失考。 % q, V) e) F6 s

& r6 q0 C3 Q, k: f康熙十五年丙辰(1676年)公三十二岁。 & N( Y) \8 u) w4 t$ Q+ n  [
" [) [+ Z3 F) @( B
投笔从戎。

签到天数: 3632 天

连续签到: 1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4#
 楼主| 发表于 2013-8-27 11:13:58 | 只看该作者
总制姚启圣(字熙之,会稽人。《清史稿•卷四十七》有传)於去年奉硕亲王命南征。今年秋,清廷收复处州城及州属诸邑。“公谒之,遂联宗⒁。随征福建。”(《姚氏总谱•本传》) : r. Y, X: l: q9 P( [+ t$ O
% q. h1 Y; q8 D7 y' h3 ]6 g0 U, s
四子兰诞生。 # w- s, v' I* L! j: `5 m1 x

; R, @6 s6 s9 w8 v9 c' o兰,夭殇。终葬失考。 . g/ N9 X$ y; d' G

4 d- x- Z" w7 W) ~3 d2 i# \( h康熙十六年丁巳(1677年)公三十三岁。 , L; R0 _$ A$ w
: V% T+ s0 d$ Q
征战疆场。 - _. C% `) {- R3 S. z2 f
$ I- u! E* D; y6 \) k% M
嫡母夏氏逝世。
! {! Q5 d: j* o4 V3 S
3 F; M1 w' t/ F7 ?1 S3 a( P/ M* }" w" I5 P嫡母夏氏。法名普道。(《宝卷》)家世欠详。只得知其生於明万历三十七年己酉。于这年“六月初三日归天。寿享六十九岁。”(《宝卷》)她终生没有生育过子女。只是收养过一个义子。但此子是个无赖,被其养父逐出家门。家难後,她避难於福建政和西表。大约是以后又重新抚养一子,乃至衍生了后裔。《庆元姚氏总谱•姚文宇传》说:“……髮配夏氏抚一子,发迹西表,……均继迹绳绳……”云。但她母子“久居西表”,一度被“直指派所霸”,行动不得自由。她之终葬及後裔之详情,目前一无所知。待考。

签到天数: 3632 天

连续签到: 1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5#
 楼主| 发表于 2013-8-27 11:14:20 | 只看该作者
康熙十七年戊午(1678年)公三十四岁。
" {4 g/ p. }- ~  b6 a7 v! a1 A' G5 S
+ r  a: }5 J1 d) E$ d9 P  N仍然征战疆场。 5 K+ h$ l1 |/ {; {% s3 Y. {" J
5 B. E" A5 L- [
康熙十八年己未(1679年)公三十五岁。
; s/ \- V! x5 ?' A+ A: t. Y$ \2 y; B
仍然征战疆场。
& }+ E" s0 U6 Y) E- d3 F; a! q* W1 ]) }, G/ `
康熙十九年庚申(1680年)公三十六岁。 ( W8 o2 ?4 [' B1 ^3 R1 I; @! G

, m# a6 s9 h# ~赴温州府瑞安县任职
6 z" S4 S4 Q( s4 W* B  k8 K
! m/ l. [; H& h是年八月,耿逆乱平,战事息。征师凯旋。以战功授瑞安县教谕。遂赴任。
4 k7 n7 [8 R8 t' I6 A
4 J% v8 ]8 J' `$ Y五子芳诞生。 , m- ^, E3 |' L/ \5 @& v2 g

; V: e9 q) d" _/ ?" k; A$ L芳,亦夭殇。终葬亦失考。 9 M4 B/ m  `) S; W. r! S

: C) Z+ E6 `5 y  R+ D0 Z康熙二十年辛酉(1681年)工三十七岁。 0 V. J8 w/ b( ]

1 x" @# N6 g$ ^- N/ y+ D女儿□于归。 / o% b9 J/ ^3 s/ _% e: B
6 W. `% ~  u; x( k0 i/ t
女婿季王子。文学之士。出身於城西望族。光绪版《庆元县志•人物志•文学门》载其传云:“季王子:号璞葊,读书过目成诵。教授生徒,先论品质,次取文艺。尝自谓:‘贫士无德可见,能竭情造就,即见德处也。’以岁选授兰溪训导。举课面评,日久不辍。解任後,兰庠士子感其训诲之勤,犹致书思慕云。”其曾祖季叔明。字正吾。明朝人。由明经任无锡县丞。以孝子称。享高龄而逝。祖父季时芳。伯父季炜、父亲季烺,叔父季灴皆邑中名士。父亲和叔父还参与康熙版《庆元县志》的修编工作。其外曾祖父即是在琼州任“通判”、被人们视为清官的大济人吴俸。外祖父吴南明是吴俸的次子。外祖在明季任湖广黄岗丞。也忠良为宦。二舅父吴王眷即“日涉园”主人。亦大济之名士。季王子的子辈皆有父风,其间以次子钟儶称著。他“号学斋”。“性沉静。不妄言笑。专志经史及百家声韵之学。督学王公兰生评其文曰:‘细心审理,浩气行文。故非常透辟。直令千人坐废。’以岁选授海宁县训导。诚敬感人,多方训士。卒於任所。阖庠赙之归”。(以上均见《庆元县志》、《大济中宅吴氏宗谱》等) * S. k/ ?+ F+ I# ?5 J, v' v6 ]
& o+ \) E' ], |! q
在瑞安任职。

签到天数: 3632 天

连续签到: 1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6#
 楼主| 发表于 2013-8-27 11:14:43 | 只看该作者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1682年)公三十八岁。 ; I% Q, z7 z+ N. c# i
) W& n# A+ U1 U. p2 I* q- i
因疾解组归。旋谢世。 " b# q  |, X* h4 T% r+ E) n! ?
6 [, Z+ I! c! b! Z( j, K, Z% t+ v9 b) ~
原仍在瑞安任职,因病而归,竟不治。以终年三十八、英年早逝。儒林惊闻,深感惋惜。是时,女儿幸已出闺。然长子轼方十五岁,次子辙才十三岁。均未成功人。後事赖继室吴孺人独自挺身处理。葬镜山东麓,土名“威林坑”。其墓冢的建制及规模均不及乃翁之墓,更不及乃母之墓。不过,所受的祭祀皆同。可惜的是也毁於上世纪的五十年代初。至今已是无迹可寻矣!

签到天数: 3632 天

连续签到: 1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7#
 楼主| 发表于 2013-8-27 11:15:21 | 只看该作者
(附谈) 1 p% r4 r6 A; B: a; c) e' S' L% [

/ v# v( I/ F* u; O% _" Y0 p姚铎以一介书生处世。少孤。赖寡母抚育成人。後名震儒林,功垂梓里。惜英年早逝,令人惋惜。或云:彼承乃翁衣钵,混迹江湖。固陋人也!此乃对其不齿之意也。然而,余非之:盖读其史而知其行:坐寒窗,攻经史。赴科举,取功名。热心公益事业,献身地方建设。更以投笔从戎、跃马疆场为己任。刚逾而立之年,则事事已累累。其稳步正道尚且少暇,又何能偷闲以履迹江湖焉?故此说不可信。至于文献中有他参与教务的记载者,然此乃是其後人为了该教复兴的需要,尤其是依其教主“以家治道,以道治国”的教义,在教内实行封建家长制的需要而强行地,将他的名声拖入教内而已。也就是说,他身未参与而名被人利用。被棒上了名誉的座位。成了“名誉人物”。与之不同的是他那两个儿子,他们或“兴东欧之行”,或“栖建安而居”确实继承了乃祖的衣钵,致力教务,真的形成了教主世袭制,以至“逐代相替”地产生了十数代的“相公”。总之,我们可知,姚铎终身没有参与宗教活动。他只不过是“姚门教”的一个“名誉相公”而已。

签到天数: 3632 天

连续签到: 1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8#
 楼主| 发表于 2013-8-27 11:16:09 | 只看该作者
注:
8 {. l1 x" w+ R7 n0 R& `
' s8 ~- g0 @: t  L8 W. G/ U⑴:见《宝卷》及濮文起主编的《中国民间秘密宗教辞典》(四川辞书出版社•372页)。 $ y$ X2 \% |6 y) S

' I8 p7 |' C5 v⑵:此依《姚氏总谱•本传》之说。又从其字“孟宣”的“孟”字来看,料属不误。有文献曾载其父“正妻夏氏无子”。(《中国民间秘密宗教辞典》)诚然,夏氏确实没有生育过子女,只是收养儿子(即“抚一子”)而已。她收养过一个金华人名叫“金佛寿”的为义子,然而此人是个无赖之徒,恶贯满盈,早已被养父赶出门去了,以後,他居然还成了陷害养父的恶人(《宝卷》)。所以姚铎没有兄长。故他是“行一”。不过,从〈姚氏总谱•姚文宇传〉中“……髪配夏氏抚一子,发迹西表……均继迹绳绳……”来看,大约夏氏以后又重新“抚子”,且带他共同避难西表,以至“发迹西表,……继迹绳绳”云。此说孰是?待考。
, n2 Z* V8 U3 X. [
& x5 B4 a( p( n" u# M5 D⑶:此仅依《姚氏总谱•本传》之说。然《庆元县志•选举志》作:“……廪贡生。瑞安县教谕。随征闽台,以军功擢瑞金知县。”之说。按:此说可作另一说。
$ i: h4 f& C1 {4 D# O! v" o8 x! g; `/ ?. F
⑷:此依《宝卷》之说。而《姚氏总谱•远七十二公镜山传》却说是:“……享年七十有四……。”因《庆元姚氏总谱》中的《世系图》之第一图至第四图已毁失无存,不能得到姚文宇的生卒记录。故此类异文孰是?就不得以知了。 + b; b0 l+ P2 n1 q, {( h8 ~
! [! H3 ?. s4 X$ ~# [% v
⑸:此事大约是家庭内部的矛盾。详情待考。

签到天数: 3632 天

连续签到: 1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9#
 楼主| 发表于 2013-8-27 11:16:35 | 只看该作者
⑹:此墓的地面建筑部分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被破坏,石料被挖掘一空。墓穴於1986年及1988年遭两次盗掘,文物为劫之一空。1989年12月,裔孙集资合力重修。当时埋葬入穴中有文物三件:其一是将其被盗墓贼砸成三截的古墓碑用胶水胶好,立在其中。其二是将在墓墟中检到的一只由文宇公的安徽信徒奉献来的石香炉,放在其中。此香炉虽石料班驳,但色暗黑而有光泽。长约尺许,宽半之,高七、八寸。正面上层镌莲花饰。中刻文曰:“永奉香炉”四字。左刻:“康熙二十四年十一月立”,右刻:“新安弟子俞普吉男普静同奉”字样。其三是拙文《善士姚公镜山墓志铭》一块。因当时不具备刻石的条件,于是我只好用图画纸书写,用两块玻璃将其用“万能胶”胶合,立在墓碑後面的香炉之上。 0 ?1 o$ ~& K$ M2 W0 m

( c* z7 b! M& V⑺:此墓碑不管是形式还是碑文都很具特色,在庆元地区可谓是独一无二。首先是下款:特具悲哀。体现出墓主人的不同寻常的遭遇。其二是,将墓葬的时间和墓地的方位刻在侧边,实属罕见。另外,从碑文的下款仅刻“孝男姚铎”来看,可证诸文献载其“正妻夏氏无子”,及仅周氏一人葬夫之说。当时,夏氏尚健在,居在距之咫尺的邻县。况当时的局势已比较太平。她是否已经另有了新的养子?她们母子为何不回乡定居?为何不回家葬夫、葬父?是遭“直指派”劫持而不能如愿?抑是因家庭的矛盾所至?此事终是个谜。实情待考。

签到天数: 3632 天

连续签到: 1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40#
 楼主| 发表于 2013-8-27 11:17:14 | 只看该作者
⑻:依释道霈《宝福寺记》:“……余时居庆元镜湖……”之说而推测。按:庆元古地名没有“镜湖”一词,只是“镜山”下“松源河”中有一“镜潭”。故料“镜湖”乃“镜潭”之误。 ' u' s$ e& H4 [% |" P2 T
6 o( u) R# n1 P
⑼:这处建筑群,至今已历过了三百多个岁月。其间受自然之冲击;得人为之改变。已是面目全非了。主建体於清季遭回禄(之后,族人将大门石料一副移运别址建房。而这些石料如今犹在,且成了“望夫楼”所遗留下的唯一之文物了。),其遗址於民国初年被洪水冲走了大半,留下了一块直角不等边矩形的废墟。上世纪七十年代,由“大队”(即村里)调拨给村人(也是族人)建房。古迹消失。 + L! E  }) B& w* P& x  Y' J- h

& Q0 A9 e0 P& \⑽:史料均载明夏氏无子,曾收养一义子又因不肖而被乃翁逐出家门了。夏氏之後是否重新收养义子?因史料未载,就不得以知了。今论定姚觐光是姚铎之侄(即义兄之子)的依据是依《庆元姚氏•姚文宇传》中“髪配夏氏抚一子,发迹西表,……均继迹绳绳。”及《庆元总谱•姚觐光传》中“……卜居……西表……”和“……生负仙骨,尤得山川灵气,……抱真茹素,虔奉大士宝簶。”等说所推定。即可能其父是夏氏的养子之说。此说若是有误,则姚觐光又当是姚铎的堂侄或族侄了。而“犹子”之说就只能是“另一说”了。 6 z4 ^4 f+ r  }3 H& C5 z

: q$ z8 Z* O: P2 e$ {3 W⑾:见由秦宝琦先生提供的《姚门教历代相公表》。
) h6 I$ Y1 P0 d# a, C% U  P
+ }0 `5 a( V4 E$ x7 b- H⑿:同上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5-17 14:1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