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发三年前所写湖北汉川范岭厚本公裔姚氏与江西姚氏源流探讨文章,供宗亲们参考!
" ]; {. `# w2 X5 u, I1 h
: M7 B, D) b: T; i9 q5 G( W/ L湖北姚姓宗亲与江西姚姓宗亲历代互有迁徙,有很深的渊源,非常值得大家慎重研究!
6 p! \7 h8 i6 t3 M4 b
# q( {2 \& K' N) S8 o0 Z5 O . N( Q- ]% ?& E; w
之远公迁出地及所属宗系初步考察报告(2011年4月11日)- _' I/ c$ T2 S) X7 F3 | q
3 |$ }) Y% H# B* L# F$ K( J% I
$ k: i9 l9 C! i7 V) S 据本家宗谱记载:明朝初年始祖之远公二子安定公与安国公自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仁寿乡陇口堡徒湖北应城(长江埠)与当阳。之远公仙逝后葬江西吉水故乡凤凰山某庙旁。明朝末年远公第九代孙崇本公、崇厚公再徙汉川。据闻民国年间本家香(志)藻公等部分宗亲转徙随县环潭。根据以上信息,参阅《姚氏百世源流考》(姚振宗先生编纂)和《姚氏通史》(姚峰先生编辑),经反复询问吉水族人乡亲,获悉之远公迁出地及所属宗系粗略情况如下:9 i z; J) ]- l
一、关于之远公的迁出地2 ?, x7 R$ v% [
1、仁寿乡陇口堡
8 ? H8 _- ~3 G1 m' V7 Y' i 据吉水县志记载及询问吉水族人乡亲:前清吉水仁寿乡辖九都二百七十余自然村,仁寿乡建置现已拆分,无同名乡镇。“陇口堡”不可考。
8 z- A2 | s, f# T) e3 `7 p 前清仁寿乡现仍有姚氏族人居住的有三村:一为醪桥镇日岗村,二为水田乡姚(窑)上村(源为虎溪),三为八都镇洋田村(虎溪迁出一支)。
7 `# S+ r2 ?; d% B" W; T 前清仁寿乡曾有姚氏族人居住的约有两村:一为醪桥镇(日岗)江前村,二为双村镇姚家村。但据说两村姚氏族人早已迁出,现均无姚氏宗传。3 X) A% q9 K2 ]6 k- I
通过电脑地图查找,前述五村,村边皆有山岭。( v5 Y T& T$ o. B2 f
2、凤凰山: P! A- C1 p& ^# E5 h
据吉水族人介绍, “凤凰山”在乡下村民中有所口传,但具体地点不详。通过查找文献得线索一,即《豫章罗氏家谱》记载其第十世先祖:“配姚氏,分宁双溪姚选公女。葬凤凰山,己山亥向。生子四:霅、霄、雲、霓。副配赵氏,双村赵汉公女。葬凤凰山。生子一,薛雍,继薛令羊和世系。晋初徙居山东,后见唐将。生女一,适丰城县姜舍万诚”。《豫章罗氏家谱》中的“凤凰山”与“双溪”、“双村”相连,故疑凤凰山与双村镇姚家村东南边的双山相涉。7 m8 N$ T* [& ]& k/ V% H
二、关于之远公所属宗系
/ _3 ^) `, J0 g' M- s 1、锁漳公姚氏支系(虎溪系)
+ j. \8 I. p# @1 R) @ 据吉水《虎溪姚氏族谱》记载:公元620年(唐武德年间)始祖讳锁漳号吉常,自湖广汉口黄泥巷徙江西临江府新淦县巴丘。公元717年(唐开元年间)漳公玄孙二,长邵兴公徙永丰清塘、次邵廉公徙峡江上盖。又五世后于唐朝末年永字辈明、晃、暄、晖四先公分别再徙吉水虎(符)溪村、江前村及外地楚南、益阳。但《虎溪姚氏族谱》记载与振宗先生编纂《姚氏百世源流考》难以衔接,疑中原及江南除吴兴、京兆、陕州三大支系外还有其他姚氏源流。% b' r0 O% U! I( o3 E
水田乡姚(窑)上村、八都镇洋田村两村姚氏为大郎公后,公元864年大郎公由永丰清塘迁仁寿双园符(虎)溪(现水田乡鸭田村)。公元1403年(明永乐年间)大郎公后裔帮和公、绚和公分别迁至姚(窑)上村、洋田村。醪桥镇江前村始迁祖为永暄公,于公元821年(唐长庆元年辛丑五月十五日)由永丰清塘迁江前村。水田乡姚(窑)上村、八都镇洋田村、醪桥镇江前村三支姚姓均属虎溪系,如之远公属此支系,则为明朝初年依朝令循先祖回迁湖北。
; T8 z9 j. {/ t3 q _# H4 h 2、玉玑公姚氏支系(日岗系)
9 J: c' \! `7 L$ m 据《日岗姚氏谱源史序》记载:醪桥镇日岗村姚氏为思廉公、崇公后,若此确切,则可与《姚氏百世源流考》中的京兆系、陕州系相接。该支始迁祖为玉玑公之子本源公、崇德公,于公元1164年(宋隆兴二年)迁至日岗村。但据现该支系后裔姚和民先生查其宗谱,明初未有日岗宗裔迁往湖北,如核对无误,则之远公非从日岗徙出。
, D. D2 F# Q4 R$ Z5 a 3、正雅公姚氏支系(桃溪系)6 L$ I. X4 K1 d1 Q- s) l7 \
吉水县姚峰先生分析本家《本宗世.迁居川邑大房始祖》前九世字派后认为,之远公很可能属桃溪系,他说在桃溪老谱上曾见过相同字派,甚至见过相同的名字。
$ [! S" Z) h: J- }* G* W c 据吉安市安福县《桃溪大汾姚氏第三房谱》记载:早在桃溪第十世(约北宋末年)的弘公即徙湖广。明正德年间(约公元1510年前后),第二十一世、第二十二世桃溪宗裔大规模向外迁徙,湖北监利、潜江、松滋为最多。汉川小里潭姚氏即为桃溪第二十二世裕兄弟后裔。' I' b Z4 R5 y% [4 ]
之远公是否确属桃溪系,需核对桃溪老谱上的字名及服饰、墓形等宗系传统后确定。- B# S2 T/ [, i, `
( D7 |, k" I2 g0 z: n4 r& k
本文来自:中华姚网(http://www.yaogens.cn/)原文地址:http://www.yaogens.cn/portal/thread-9676-1-1.html?_dsign=d90bb05c& }$ U! a0 A5 [: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