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2787|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姚崇(百度百科)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6 22:14: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姚崇,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出身于陕县一个武将之家。父亲姚懿在贞观年间做过州都督。姚崇二十岁时,父亲病故,随母亲迁回汝州梁县广成外婆家。
2 U3 @1 Y) a( }8 m  广成泽在汝州西六十里,是东都洛阳外围的一处名胜。东汉朝廷曾将这里辟为宫苑,供皇帝游猎娱乐。姚崇继承了父亲的尚武遗风,每日以习武为功课,经常同乡里少年一起到山野射猎比武。十数年坚持不懈的锻炼,炼就一身强健的体魄和勇猛无畏的精神,诸般兵器无所不通。后来饱学之士张憬藏游学路经广成,落脚姚崇家,见姚崇气宇轩昂,眼神里透出一股灵气,非一般山村野夫可比,但与之交谈起来却感到他知识贫乏,文理欠通,力劝姚崇好好读书,增长识见,并鼓励说:“广成是上古贤人广成子所居之地,黄帝曾问道于广成子。你将来当以文才显名,很可能作到宰相一级大官,不要自暴自弃,要好自为之!”从此,姚崇潜心修文,刻苦攻读,学业大进,参加科举,考中进士,步入政坛,先后做了三次宰相。* |  p- m3 G4 A, w) y2 d
  姚崇入朝做事,负责理案刑狱,正值武则天时严刑峻法横生,他执法公正,把许多人从冤狱中解放出来,引起朝野注目,官职连续晋升。公元698年,武则天破格提升他为尚书,兼相王李旦府长史。五年后,因对罪武则天内宠张易之、张邦昌兄弟,被借突厥犯境这之际调任安抚大使。临行推荐了张柬之任宰相。705年,武则天病重,姚崇从边关回京,同张柬之密谋杀死了张氏兄弟,逼武则天让位给太子显。李显复位,以姚、张为宰相,因姚有功,加封为梁县侯。中宗继位,武家势力十分强大,姚崇没有按受相位,以种种借口出任亳州刺史。之后出现了《大名宫词》中张柬之被杀、武三思和韦后掌权,太子杀死武三思,韦后和安乐公主毒死中宗掌握朝中大权,李隆基发动政变杀死韦后拥李旦继位的宫廷权力争斗。姚崇幸免于难。5 z$ G8 U1 M# g1 k
  李旦继位后,于公元710年,拜姚崇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第二次当了宰相。因太平公主想走母亲的道路,掌握大权。姚崇向李旦建议将太平公主安置洛阳,诸王派往各州,确保东宫李隆基之位。昏庸的睿宗李旦如实转告太平公主,使事情败露。李隆基为争取主动,以姚调拨兄妹关系为由,贬姚崇为地方官。这任宰相在职还不到一年。
. X1 u6 |" b+ l1 L% h  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唐玄宗继位消灭了太平公主的党羽,巩固了地位,决定起用姚崇为相。十月,唐玄宗在骊山下举行盛大阅兵式,参加的有二十万军队,旗帜相连五十余里,但军容不整,秩序紊乱。看到这种情况,玄宗大怒,下令把阅兵式总指挥宰相兼兵部尚书郭元振罢官流放。召姚崇速赴骊山行营。姚崇赶到骊山时,玄宗正游猎于渭河之滨。玄宗问姚崇:“卿颇知猎否?”姚崇回答:“臣少孤,年二十居广成泽,目不知书,唯以射猎为事。四十岁方遇张憬藏,谓臣当以文学备位宰相,无为自弃。尔来折节读书,今虽官位过忝,至于驰射,老而犹能。”于是指挥卒伍,呼鹰放犬,投枪射箭,进退有序。玄宗很称意,即拜姚崇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代替郭元振做宰相。
2 l' k- I$ w7 B! d$ E% o  姚崇出任宰相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唐玄宗建议改除武则天晚年以来十几年间混乱政治的积弊十种。主要是罢免冗官,行法自近,禁绝贿赂等。玄宗很爽快地全盘采纳,并全力支持姚崇逐条落实。姚崇任宰相三年,实行了选贤任能、奖励清廉、精简机构、裁减沉员、惩治贪官、爱护百姓的清明政治,为“开元盛世”奠定了的基础。姚崇被誉为“救时宰相”,与唐太宗时的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并称为贤相。
6 S5 e4 E% {) b+ y9 b+ w  开元九年(公元721年)姚崇去世,亨年72岁。当时国家经济比较好,社会上特别是官吏中厚葬成风。姚崇对这一风气极为反感,去世前留下遗嘱:不准崇佛敬道,不准厚葬,只给他穿平常的衣服,不要抄经写像。并告诫子孙去世后也要照他的嘱咐去做,成为家法。姚崇节俭办后事的故事被后人传为佳话。
  q, \+ L) q% }  姚崇死后,葬汝州梁县。墓冢在今汝阳县境内。
- b5 G4 y+ L# {  A  0 m7 [8 f3 s+ _  y6 |8 B
姚崇,原名元崇,字元之,武则天时,因与一反叛突厥人同名,故而以字行(有的说是改名元之)。开元元年(713年),因避年号讳,又改名崇。陕州硖石(治所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南)人,永徽元年(650年)生。历事武则天唐中宗、睿宗、玄宗诸朝,任宰相,多次出任地方长官,为唐朝前期一名臣。开元九年(721年)卒。[编辑本段]
$ \6 F: V& u; d  v7 z! U才干出众 两登相位  张柬之、桓彦范等相互串联,一举剪除了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并迫使武则天交出政权,传位中宗。时姚崇任灵武道大总管,并挂有宰相的头衔,恰好回到了洛阳,参与了这一事变,并起了重要作用,因而受封为梁县侯。武则天既已退出政治舞台,被迁到上阳宫居住,中宗率文武百官去问安,大家都欢欣鼓舞,相互庆贺。可是姚崇却独自呜咽流涕,哭了起来。张柬之与桓彦范等人很是诧异,对他说:“今天难道是哭的时候吗?你恐怕要从此招祸了。”姚崇很是坦然,他说道:“事奉则天皇帝年代久了,突然离开她,发自内心的感情,实在控制不住啊!昨天参与你们组织的诛杀凶逆之举,是尽做臣子的常道,不敢说有什么功劳;今天与旧主告辞而悲泣,也是做臣子的应有的节操,由此而犯罪,实乃心甘情愿。”当天,姚崇被调离朝廷,去做亳州(治所在今安徽亳州)刺史。后来有人认为,这正是姚崇的聪明之处。意思是说他预见到朝廷的这场斗争并没有结束,为了不致陷入更深的旋涡,就如此这般地玩了个脱身之计。当然,不排斥包含有这种可能。但是,也不可否认的是,他的言谈和举动表明,他对武则天也是怀有深厚的感情的。
7 V# e' @: k% A5 W2 ]9 }  为什么姚崇对武则天有那么深厚的感情呢?这只有从他的经历、他同武则天的关系以及他对武则天的看法中寻找原因。
( M+ F4 L& _( A1 h0 ~  姚崇自幼为人豪放,崇尚气节。他才干出众。进入仕途后,一帆风顺,青云直上。武则天时,官做到了夏官(即兵部)郎中(高级官员)。这时东北的契丹族不断侵扰中原,武则天一再派大兵抵御,因此兵部的事务特别繁忙。姚崇的才干,至此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那纷繁复杂的事务,到了他的手里,处理得干净利索,井井有条。兵部是中央机关,消息很快传到武则天耳里。武则天很是爱才,姚崇的才干,她很赏识,立即提拔他为兵部侍郎(兵部侍郎,相当于今天国防部的副部长)。这种知遇之恩,姚崇能不动心!武则天的器重,对姚崇也是一种鼓励,他的才干到后来又得到进一步发扬。他在出任宰相的时候,往往兼任兵部尚书,所以对兵部的职掌非常熟悉;举凡边防哨卡,军营分布,士兵情况,兵器储备,他都熟记在心。玄宗初年,他作宰相,带头裁减冗员,整顿制度,任用官吏,注重才能,使得以皇帝为首的封建国家制度,职责分明,指挥灵敏。他与庐怀慎同为宰相,他死了儿子,请假十多天,政事积压很多,庐怀慎处理不了,感到恐慌,去见玄宗作检讨。玄宗说:“我以天下事委托于姚崇,你坐镇就行了。”暗示他不必担心。姚崇假满上班,很快裁决了积压下来的政事。所以史书称赞他长于吏道。
  O8 e% N6 h2 \; U# l  姚崇做了侍郎,就可以直接参与朝政了。神功元年(697年),武则天对朝臣们说:“前些时候,周兴、来俊臣审理案件,多牵连到朝廷大臣,说是他们反叛;国家法律摆在这里,我怎么能够违反呢?其中有的我也怀疑有冤枉,是滥用刑罚造成的,就派近臣到监狱中去审问,及得到他们手写的状纸,都是自己承认有罪,我就不怀疑了。自从周兴、来俊臣死后,就听不到谋反的事了,然而以前被杀的人中,是不是有冤枉了的呢?”姚崇曾在刑部任职,办案公道,保过不少人,故对这方面情况比较熟悉;他对武则天也比较了解,他知道她也重用过一些坏人,滥杀无辜,然尚未完全被坏人控制,也任用一些正派人主管刑法,并在这个问题上能够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他针对武则天提的问题,直率而又诚恳地陈述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自垂拱(685—688年)以来,被告得家破人亡的,都是冤枉,都是自诬。告密的人因之而立功,天下都在罗织人罪,情况比汉朝的党锢之祸还要厉害。陛下派人到监中查问,被派去的人自身也难于保全,怎么敢去动摇原案呢?被问的人若要翻案,又怕遭到那些人的毒手。全靠老天保佑,皇上你醒悟过来,诛杀了坏人,朝廷才安定下来。从今以后,我以自身及全家百口人的性命担保,现在内外官员中再也没有谋反的人。恳求陛下,今后要是收到告状,只是把它收存起来,不要去追究就是了。假若以后发现证据,真的有人谋反,我甘愿承受知而不告之罪。”对于这一尖锐的批评和意见,武则天非但没有发怒,反而表现得很高兴。她说:“以前宰相顺着既成的事实,害得我成了个滥行刑罚的君主。听了你所说的,很是符合我的心意。”并赐给他银千两。至此,姚崇与武则天的相知又更进一步。
4 c' @0 ?* Y. t1 X: ^- H: z  过了一年,姚崇受任为宰相。后来,因为得罪了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被调出京城,去做灵武道大总管。临行前,武则天要他推荐一位宰相,他就推荐了张柬之。以前,狄仁杰曾两次向武则天推荐张柬之,张柬之每被推荐一次,就升一次官,但始终未登上宰相的宝座。这一次姚崇再次推荐,张柬之很快就当上了宰相,时年已八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2#
 楼主| 发表于 2009-9-6 22:14:35 | 只看该作者
清除积澧 以为已任  中宗时期,姚崇做过好几任州刺史;睿宗时,他也做了好几个州的刺史或长史。在做方官的时候,他政绩卓著,有的地方还树立碑刻,记载他的功德。然而这在姚崇一生中不占重要地位,对当时的大局也没有产生多大影响。
( Z' a6 A% s6 p1 ?7 c) E# J  在武则天的时候,姚崇做过相王府长史。相王就是后来的睿宗。睿宗立即任命姚崇为宰相。这时,太平公主干预朝政,而且颇有势力。太平公主是睿宗的妹妹,武则天的亲生女儿,长得也特别象武则天,一贯深受武则天的宠爱。她也要走武则天的老路,要当女皇帝。为了防患于未然,姚崇与宋璟联名上奏,建议将太平公主搬到洛阳去住,并将几个掌握兵权的王派到地方上去当刺史。昏庸无能的中宗,竟如实地将这些话转告给了太平公主。太平公主大怒,太子李隆基(即后来的玄宗)慌了手脚,就争取主动,指控姚崇等挑拨皇上与兄妹之间的关系,应加惩处。于是,姚崇被贬为州刺史。2 h& U3 s& d! F9 m
  太平公主的势力越来越膨胀,活动也越来越肆无忌惮。玄宗再也按捺不住了,乃瞒着睿宗,一举将太平公主及其党羽清除掉。先天二年(713年),玄宗到新丰(治所在今陕西临潼东北)讲武(类似现代的军事检阅)。按照传统,皇帝出巡,方圆三百里内的州郡长官都得到行在(皇帝行营)去朝见。这时姚崇任同州(治所在今陕西大荔县)刺史,而且又得到玄宗的秘密召唤,是非去不可的。姚崇到的时候,玄宗正在打猎。玄宗问他会不会此道,他说,他从小就会,到二十岁时,常以呼鹰逐兽为乐,所以人虽老还能行,于是就参加了玄宗的打猎行列。他在猎场上驰逐自如,要快即快,要慢即慢,处处都使得玄宗满意,喜欢。罢猎之后,玄宗征求他对国家大事的意见,他侃侃而谈,不知疲倦。玄宗听了,说道:“你应当做我的宰相。”姚崇知道玄宗胸襟比较宽广,而且锐意图治,就故意激他一下,没有立即行礼谢恩。玄宗很是奇怪。姚崇说:“我有十点意见要上奏,陛下考虑,如果做不到,那我这个宰相就不能做。”玄宗要他说出来看看。
. e- k4 c& K! E" x. o! y  姚崇所说的十条,大意是:第一,自你当皇帝以来,朝廷以严刑峻法治理天下;我请求圣上,改成以仁义先行,可以吗?玄宗说:“我衷心希望你这么做。”第二,朝廷自在青海被吐蕃(古藏族)战败以来,从来没有后悔之意;我请求在数十年内不求边功,可以吗?玄宗说:“行;”第三,自从则天太后临朝称制以来,往往由宦官代表朝廷发言;我请求今后不要让宦官参与公事,可以吗?玄宗说:“这个问题我考虑很久了。”第四,自从武氏诸亲窃据显官要职,继之以韦庶人(中宗的皇后,被清除后去掉皇后称号)、安乐公主(中宗、韦庶人的女儿,与韦庶人一起被铲除)、太平公主用事,官场秩序混乱;我请求以后不准国戚在朝廷要害部门做官,以前巧立名目任命的官吏一律撤销不算,可以吗?玄宗说:“我老早就立志要这么做。”第五,近来,亲近佞幸之徒,触犯法律的,都因为是宠臣而免予惩处;我请求以后依法办事,可以吗?玄宗说:“对于这种现象,我早就是切齿痛恨的。”第六,近年以来,那些豪家大族,‘凭着同乡的关系,向上送礼行贿,以至公卿、方镇们也这么干;我请求除租、庸、调等赋税而外,其它一切摊派都要杜绝,可以吗?玄宗说;“愿意这么做。”第七,武后造福先寺,中宗造圣善寺,上皇(睿宗)造金仙、玉真观,皆耗资巨万,坑害百姓;我请求禁止建造寺观宫殿,可以吗?玄宗说:“我一看到这些现象,心里就不安,又怎么敢再这样干呢?”第八,前朝皇帝玩弄大臣,有损于君臣之间互相笋敬的常礼;我希望陛下对臣下以礼相待,可以吗?玄宗说:“事情就应该这么办,有什么不可以的呢?”第九,前朝大臣直言进谏者,有的就丢了性命,从而忠臣都感到灰心;我请求,凡是做臣子的,都可以犯颜直谏,无所忌讳,可以吗?玄宗说:“我不但能够容忍臣下这样对。待我,而且还可以按照忠言去做。”第十,西汉与东汉,外戚乱政,后世感到寒心,而我们唐朝的外戚专政,则更加厉害;我请求陛下将我朝的这种事情写在史册上,永远作为前车之鉴,成为万世不能重犯之法,可以吗?玄宗听了,情绪久久不能平静,说道:“此事诚可谓是刻肌铭骨之事啊!”第二天,就正式任命姚崇为宰相。
6 O2 B6 }2 V5 @, L" r) x  宋朝司马光写《资治通鉴》时,对姚崇的上述言论持半信半疑态度,所以只极为概括地提了几句,这未免有点过分拘谨。姚崇在武则天时,就做过相王府长史,早就认识相王的儿子李隆基,他在得到他的密召之后,将自己多年的亲身感受,略加整理,并当面陈述,是完全可能的,不应当怀疑。而且前节所说他对武则天的态度,那主要是就肯定方面而言的,其实,他对武则天并不是一概肯定,而是也有否定的一方面。特别是对于韦皇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及她们的党羽们的胡作非为,他更是深恶痛绝。他是唐王朝的一个忠臣,也是一个头脑清醒、注重实际、怀有理想的封建政治家,在他看来,唐朝要振兴,就必须清除掉那些多年积存下来的流弊,这样国家繁荣才有希望。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3#
 楼主| 发表于 2009-9-6 22:14:52 | 只看该作者
求实务实 政绩可观  2 U; Y4 p! v) x9 z$ r1 o
  姚崇不是一个高谈阔论的理论家,而是一个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实干家。7 k/ X* U" |4 d; i; X* N$ t
  唐朝佛教盛行,其次还有道教及其它宗教。上自皇帝、皇后、达官贵人,下至豪绅富户,无不利用宗教捞取好处。因此,在宗教的旗帜下,不可避免地要产生许多社会流弊。对此,姚崇深为不满。在武则天时,张易之要将京城有名望的佛教高僧十名,调往定州(治所在今河北定县)去私建新寺,高僧们不愿意去,向朝廷苦苦哀求。姚崇接受了他们的请求,同意他们不到定州去。张易之一再坚持要调他们走,姚崇始终不改变主意。结果,得罪了张易之,不久就被调出京城,去做灵武道大总管。中宗时,公主、外戚得到批准,可度民为僧、为尼;有的人还私造寺庙。这样,一些富户强丁,乃纷纷出家,因为当时制度,凡出家人,即免除赋役。姚崇在做了玄宗的宰相之后,就提出要改变这种状况。他提出的理由是:对佛教的信仰,主要是在内心的虔诚,而不在于外表的形式;以往的一些信仰佛教的帝王权贵,都没有得到好的结果;贞要心怀慈悲,做的事有利于人民,使人民得到安乐,就是符合于佛教的要旨,何必妄度坏人为僧尼,反而破坏了佛法呢?玄宗接受了他的意见,下令有关部门,暗中进行调查,将一万二千多冒充的和滥度的僧尼还俗为农。对于这种宗教流弊,姚崇直到死的时候,也还是持反对态度。他在遗嘱里猛烈地抨击了佛教,用正反对比的方法,戳穿了佛教僧徒所宣扬的一些预言;他坚持佛即是觉的观点,信仰在乎内心,只要行善不行恶,就行了。他无情地揭露了那种将佛教僧侣的宣传当作事实的无知行径,那种抄经写像、破业倾家、施舍自身、为死人造像追福等愚昧风俗,指出,这都是“损众生之不足,厚豪僧之有余”;他嘲笑了那些所谓通才达识之士,也不免于流俗,成了上述种种怪现象的俘虏,;他认为佛教的宗教活动,乃是有害于苍生的弊法,要他的子侄们警惕,不要上当,在办他的丧事时,即使不能完全摆脱佛教陈规陋习的束缚,在斋祭、布施方面,也只能略事敷衍,不能铺张浪费。他也顺便提到了道教,指出道教的本旨是尚玄虚,不谈趣竞;只是由于受到佛教的影响而变了样。这种着眼于实际的求实精神,对宗教所持的否定态度,离无神论已不太远了。, M0 o2 T+ \3 C! D* m
  开元四年(716年),山东(泛指华山以东之黄河流域)蝗害成灾,老百姓受迷信思想束缚,不敢捕杀,而在田旁设祭、焚香、膜拜,坐视庄稼被蝗虫吞食。姚崇上奏,引《诗经》及汉光武诏书,证明蝗虫是可以捕杀的;历代以来,有时候所以捕杀不尽,那是由于人不努力,只要齐心协力,就可以除尽。他说:“蝗虫怕人,故易驱逐;苗稼有主人,故救护者必定卖力;蝗虫能飞,夜间见火,必定飞往;设火于田,火边挖坑,边焚边埋,定可馀尽。”玄宗说:“蝗是天灾,是由于德政不修所致,你要求捕杀,这不是背道而驰吗?”姚崇又说:“捕杀蝗虫,古人行之于前,陛下用之于后,安农除害,是国家的大事,请陛下认真考虑。”玄宗被说服。但当时朝廷内外,都说蝗虫不能捕杀,玄宗说:“我同宰相讨论,已定捕蝗之事,谁再反对、,即行处死。”于是派遣御史分道督促,指挥老百姓焚埋蝗虫。结果颇见成效,当年农业获得了较好的收成。
8 O" e$ @, J; X9 L9 G  U4 x  第二年,山东又发生蝗灾,姚崇按照老办法,派人到各地督促捕杀。朝廷议论又起,多以为蝗虫捕杀不得。玄宗也犹豫起来,又同姚崇进行商量。姚崇说:“这些庸儒们死抠书本,不懂得变通之道。凡事有时要违反经典而顺乎潮流,有时要违反潮流而合权宜之计。”接着他列举了历史上一再出现的蝗灾,后果都很可怕。又说:“今山东蝗虫,孳生之处,遍地皆是,倘农田没有收成,则人民就要流移,事关国家安危,不可拘守成规。即使除之不尽,也比养了成灾好。陛下好生恶杀,此事不烦你下诏,请允许我下文处理。若除蝗不成,我所有的官、爵,一概削除。”又一次把玄宗说服了。( H6 J; c& k* w
  汴州(治所在今河南开封市)刺史倪若水拒不执行命令,并说:“蝗乃天灾,应该修德,以感动上天。”姚崇得知,勃然大怒,给他写信说:“古时州郡有好太守,蝗虫即不入境,要是修德可以免除蝗灾,那么蝗灾的出现,就是无德所造成的了!现在坐看蝗虫吃食庄稼,怎能忍心不救!要是由此而造成饥荒,将何以自安?’幸勿迟疑犹豫,否则是要后悔的。”倪若水不得已,只好执行命令,焚埋蝗虫。他所捕杀的蝗虫共达十四万石,投入汴河不计其数。另一宰相卢怀慎也反对捕杀蝗虫,他对姚崇说:“蝗虫是天灾,怎么可以用人力来制服呢?外面的议论,都认为捕杀蝗虫不对。而且杀虫太多,有伤和气。现在停止,还来得及,请你考虑。”姚崇力辩其谬,他列举古帝王及孔子为例,证明为了人的安全和不违礼制,杀生是可行的。又说:“现在蝗虫极多,只有驱除,才可消灭:若放纵蝗虫吃食禾苗,各处田地,都要空虚。山东百姓,如何能够听其饥饿而死呢?此事我已奏请皇上定夺,请你不要再说了。若是救人杀虫,因而得祸,我愿独自承受,与你无关。”并派人到各地去检查,看谁捕蝗勤快,谁捕蝗不力,列名上报。又有一个既耿直又迂腐的人韩思复反对姚崇捕杀蝗虫,他说,河南、河北蝗虫,近更猖獗,所到之处,苗稼都损,且更向西漫延,到达洛阳;使者往来,不敢声张,山东数州,甚为恐慌。接着,他又是那一套天灾流行,土埋不容,只有悔过修德,以求上天保佑的陈词滥调。最后,他请求停止捕蝗使的工作,以收揽人心。玄宗又被他的话弄糊涂了,便将他的奏章交给姚崇处理。姚崇请求派韩思复调查山东蝗虫所造成的损失。韩思复上报了受灾的实际情况。姚崇不相信,又派刘绍去调查。据说,刘绍看着宰相的脸色行事,鞭打百姓,修改旧状,假报无灾,因而山东遭灾的数州,竟未减免租赋。这只能是局部的情况;总的情况是,由于姚崇力排众议,坚持捕杀蝗虫,故虽连年发生蝗灾,仍未造成严重的饥荒。
  q' i6 n, K# ?  由捕蝗而引起的轩然大波,至此尚未平息下来。姚崇的同时代人张鹫在其所著《朝野佥载》中又对姚崇进行攻击,说什么蝗虫“埋一石则十石生,卵大如黍米,厚半寸盖地?;上天要是不灵,则不至生蝗,上天要是降灾,蝗会越埋越多;对于蝗灾,应该修德慎刑,以报答上苍的惩罚,为什么不修福以免灾,而要逞杀以消祸呢!这一通指责,也还是老生常谈,没有也不可能有什么新意。没有见到姚崇对这一批评的反驳,但在他以往批驳别人的言谈中,已包含有反驳这种偏见的内容。在一个被腐朽的精神力量统治着的时代里,要想办点事情也真是不容易!姚崇捕蝗的决心、勇气、才干和坚持到底的精神,今天提起来,也有点令人肃然起敬。6 G  h6 M6 r" ?# M
  姚崇在围攻中取得了捕蝗的胜利,但既未立功,也未受赏,而是在不久之后就从宰相的宝座上跌了下来。事情是这样发生的。姚崇的一个部属犯了法,玄宗要惩办,姚崇想保护他过关。恰好遇到京师大赦,玄宗特意把这个人排除在赦免之外。机智的姚崇发觉,玄宗此举,目的已不在这个罪犯,而是在他本人了。于是就请求辞去宰相职务,并举宋景以自代。
$ w3 U1 E- D* Q6 ~8 Z+ }  开元五年(717年)正月,玄宗决定到东都洛阳去,这不完全是为了巡幸,而是因为关中收成不好,粮运要增加,’皇帝到了东都,就可以减轻这方面的负担。正在这时,太庙的房屋倒塌,这在当时又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玄宗召见宰相宋景、苏颐,问他们这是什么缘故。他们解释说,太上皇死还不到一年,三年的丧服未满,不应该行幸;大凡灾异的发生,皆为上天的告诫,陛下应当遵守礼制,以答复上天,不要去东都了吧!玄宗听了大约有点不以为然,又把告退的姚崇找来,问道:“我临近从京都出发时,太庙无故崩塌,这是不是神灵告诫我不要去东都呢?”其实,太庙殿本是前秦苻坚时建造,隋文帝创建新都,将北周宇文氏殿移到这里,建造此庙,唐朝又利用了隋朝的旧殿,积年累月,朽蠹难支,故而倒塌。姚崇先向玄宗介绍了这一实际情况,接着又说:“高山含有朽土,尚且不免于崩塌,年久朽木,自应摧折。这次太庙倒塌恰好与陛下东幸的行期偶合,不是因为陛下要出行而太庙倒塌。而且皇帝以四海为家,东西两京,相距不远,关中收成不好,增加粮运,人民劳苦,故陛下出于对人民的爱护而行幸,并非无事笼络人民。何况东都各部门已都作好准备,不去将失信于天下。”最后他提出:一、将神主移到太极殿;二、重新建造太庙;三、皇帝东行计划不变。玄宗听了,很是高兴,说道:“你说的正合我意。”! @8 G" }& |7 Q) S4 a5 a) V
  开元九年(721年),姚崇以七十二岁高龄死去。临终前立下遗嘱,告诫子侄们。说他自己知止、知足,从宰相高位退下来之后,优游于田园之间,甚感满足;人总是要死的,他之死乃自然的归宿。其次,他将田园事先分好,子侄们各得一分,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他说,他所“见到的一些达官贵人,身死之后,子孙失去庇荫,多至贫困,于是互相争夺起来,搞得水火不相容,不但本人有失体面,而且也玷污了先人,无论是曲是直,都要受到别人的讥笑与谴责;庄田水碾,既然是大家共有,于是互相推诿谁也不管,以致荒废。所以仿效前人,将遗产预先分好,以绝后争”。第三,要薄葬,他指出,厚葬非但无益,甚至是会招祸,“死者无知,自同粪土,何烦厚葬,使伤素业”。第四,是反对宗教迷信,这在前面已经作了介绍,要指出的是,他不但自己反对宗教迷信,他也要求自己的子侄们及子孙后代也走他这一条路,其用心可谓深远。姚崇遗嘱说的虽都是个人及家庭私事,但针对的却是当时的社会风气,所以实际上也是篇针砭时弊的檄文。
- N2 i  l/ j  ?5 a  综观姚崇的一生,有一点是非常突出的,这就是着眼于现实,那些高居社会之上的什么儒家之经,佛教之经,道教之经,以及其它一些神圣不可侵犯的传统,在他眼里,都降居于次要地位。有一次,姚崇问他的僚属:“我作为一个宰相,可以比得上历史上什么人?”僚属未答。姚崇自己说:“可否比得上管仲与乐毅?”僚属说:“管、乐之政,虽然不能施行到后世,还可以保到他们自己死的时候;你的政令,随时更改,似乎比不上他们。”姚崇又追问:“如此说来,究竟可以与谁相比呢?”僚属说:“你可以算得上是个救时宰相。”对于这种评价,姚崇并不觉得是贬低了他,而是感到高兴,他将拿在手中的笔投下道:“救时之相,难道容易得到吗?”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4#
 楼主| 发表于 2009-9-6 22:15:12 | 只看该作者
好弄权术 为人权谲  作为救时宰相,姚崇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冲破传统观念,坚忍不拔,政绩可观,是很值得称道的;但在涉及到他的为人品德方面,就不那么始终如一、那么厚道了。所以史书批评他“权谲”,就是好弄权术,滑头,耍小动作的意思。2 M) |1 c/ Z  E# _/ I8 X
  开元元年(713年),姚崇从同州到新丰见玄宗,玄宗打算任命他为宰相。现任宰相张说知道此事,出于嫉妒,指使别人对他进行弹劾,玄宗不听。张说又指使人向玄宗建议,派姚崇去当河东总管,又被玄宗识破,提建议的人差一点丢掉脑袋。姚崇当上宰相,张说恐慌起来,想走玄宗的一个弟弟岐王的后门。姚崇要抓住这件事对张说进行报复,但又不直接加以揭发。一天,已经罢朝,朝臣们都已离去,姚崇独自跛着脚作有病状,玄宗叫住他,问他是怎么回事。他说:“我的脚坏了。”又问:“不很痛吧?”答道:“我心里有个忧虑,痛苦倒不是在脚上。”玄宗又问这是什么意思,他说道:“岐王是陛下的爱弟,张说是辅佐大臣,他们秘密乘车出其家门,恐怕要坏事啊!所以我很担心。”张说宰相当不下去了,被贬为相州(治所在今河)匕临漳县西南)刺史。在姚崇的同时代人中;张说也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可是他们二人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勾心斗角的。据传说,姚崇临死前,还告诫自己的儿子说:“张说与我嫌隙很深。我死之后,出于礼节,他必来吊丧,你们可将我平生所服用的珍宝器皿陈列出来,他最喜爱这类东西,如他看也不看,那你们就要作好准备,灭族之灾就将来临了;如他看这些东西,那就预示没事了,你们就将这些东西送给他,并请他为我撰写神道碑。得到他所撰碑文后,立即誊写,报呈皇上,并准备好石头,立即刊刻。他比我要迟钝,数日之后,定要反悔;他如派人来索取碑文,就说已报请皇上批准,并将刊刻好了的碑拿给他看。”姚崇死后,张说前往吊丧,见到所陈服玩,看了又看。姚崇诸子如姚崇所嘱办理,得到了他所撰写的碑文,并使他索回碑文的计谋落空。张说气愤至极,说:“死姚崇犹能算计生张说。”
' ^( L# x( V, Z5 G' g* i$ s& N  姚崇同另一些当代名人的关系也不甚协调。在贬张说为相州刺史时,—另一宰相刘幽求也被免职。刘幽求很是不服,有人告他的状,说他“有怨望语”,就是说在背后说怪话,发牢骚。玄宗下诏追查-,姚崇等人以和解的姿态劝说玄宗道:“刘幽求他们都是功臣,乍任闲职,稍微表现沮丧,也是人之常情。他们功业既大,地位又高,一旦被送进监狱,恐怕要引起很大的震动啊!”结果刘幽求被调出京城,去做睦州(治所在今浙江淳安县西南)刺史。姚崇等人的上述一席话,表面上是保护刘幽求,实际上是证明了他确有“怨望”之罪。史书说,姚崇对刘幽求是素怀嫉妒之心,看来是有根据的。魏知古也是当时的一个名人,其功劳、地位、身望与姚崇也不相上下。他原是姚崇所引荐,后来与姚崇并列相位,姚崇渐渐地瞧不起他,把他排挤到东都洛阳去专管那里的吏部事务。魏知古心怀不满。姚崇有两个儿子在东都做官,知道魏知古是自己父亲提拔过的,就走魏知古的后门,谋取私利。魏知古到长安时,将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报告给了玄宗。有一天,玄宗与姚崇闲谈,顺便问道:“你的儿子才能与品德怎样?现在做什么官?”姚崇十分机敏,一下子就猜透玄宗的话中有话,就采取主动,答道:“我有三个儿子,两个在东都,为人贪欲而又不谨慎,必定会走魏知古的门路,不过我还没有来得及问他们。”玄宗原以为姚崇要为儿子隐瞒,在听了姚崇道出真情后,很是高兴。玄宗又问姚崇,他是怎么知道的。姚崇说:“在魏知古社会地位很低时,我保护过他,提拔过他;我的儿子蠢得很,以为魏知古必定因为感激我而容忍他们为非作歹,故而去走他的门路。”玄宗听了,认为姚崇为人高尚,而鄙薄魏知古,觉得他有负于姚崇,要罢他的官。姚崇又请求玄宗说:“我的儿子胡闹,犯了法,陛下赦免他们的罪已是很万幸了,若是因为这件事而罢魏知古的官,天下必定以为陛下出于对我的私人感情而这样做,这就会连累到陛下的声誉。”然而魏知古还是左迁为工部尚书。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5#
 楼主| 发表于 2009-9-6 22:15:28 | 只看该作者
大唐贤相姚崇
& {2 E  L- X, x% ]7 p) z8 B  

6 w; b7 [# L5 Y. M* x/ y5 y6 v  大唐穆宗长庆年间(821~824),与白居易齐名、号称“元白”之一的大诗人元稹写下了著名的长篇叙事诗《连昌宫词》,诗中写道:
/ T1 x1 k( C/ f; v6 {1 e  我闻此语心骨悲,太平谁致乱者谁?
2 O2 U3 O, u7 |  x; s  翁言野父何分别,耳闻言见为君说。& c  m8 g& x" \- P$ k
  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
4 H- l- G) f' c/ t  燮理阴阳禾黍丰,调和中外无兵戎。0 K4 |) Q7 |; P% @- c( ~0 i
  长官清平太守好,拣选皆言由至公。
- p6 u$ @% Z4 W7 v7 ]; b; z  开元之末姚宋死,朝廷渐渐由妃子。
, M; ?! D+ B1 D' Z3 U* ?; `1 W' [  禄山宫里养作儿,虢国门前闹如市。
( R; Q: j( S1 {6 e) t! Y  弄权宰相不记名,依稀记得杨与李。
1 Y) G, f% c. H, w: j  庙谟颠倒四海摇,五十年来作疮痏。
  l( U4 c3 l/ [. A  诗中通过唐代皇帝在河南宜阳的行宫--连昌宫的兴废,探究了唐代治乱的由因。诗中借一个老人的见闻经历,热情地歌颂了造就开元盛世的大唐名相姚崇、宋璟,无情地鞭鞑了酿成天宝之乱的弄权奸相李林甫、杨国忠。表达了人民对清平盛世和政治家姚崇、宋璟的无比怀念!此时姚崇已逝世百年有余。
6 V, D  m& r% k  姚崇逝世360多年后,一部可与司马迁的《史记》相媲美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问世了。一代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评论唐代宰相道:“姚(崇)宋(璟)相继为相,崇善应变成务,璟善守法持正。二人志操不同,然协心辅佐,使赋伇宽平,刑法清省,百姓富庶。唐代贤相,前称房(玄龄)杜(如晦),后称姚(崇)宋(璟),他人莫得比焉。”(见《资治通鉴》卷二一一)肯定了姚崇为唐朝的四大贤相之一。. I) R8 W0 S* ]$ e7 C! h
  姚崇逝世1200多年以后,毛泽东在认真阅读了《新唐书•姚崇传》之后,这位好评说“千秋功罪”的伟人在传记的天头上批注道:“大政治家、唯物论者姚崇。”在读到姚崇的“十事要说”时,批注赞扬道:“如此简单明了的十条政治纲领,古今少见”。批注指出姚崇、宋璟“二人道同,方法有些不同”。批注还认为,中唐时期大文学家“韩愈《佛骨表》祖此”。毛泽东评论历代帝王时说:“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朝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但对姚崇,评价可谓高矣!
. h4 N9 I: B# H& H8 g  千百年来,中国人民以各种方式怀念姚崇。唐代开元年间,老百姓甚至还把姚崇的画像当作真神来供奉。许多地方还为他修盖了庙宇,希望他能保佑人民,降临福祉。至今,在台湾省云林县的虎尾镇还保存有姚王爷庙,祭祀的就是唐代贤相姚崇。
; M* f8 |, o( v( _  故乡的人民更是情有独钟。宋代元祐八年(1066)陕州知州游师雄仰慕姚崇为人,置姚公祠于其故居陕州东卫村社(今河南陕县张茅镇),在姚崇后裔散居他乡的情况下,姚公祠被人们祭祀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不能不说是故乡人民对其怀念之深。在原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风景区)的大南关的“二贤祠”,祭祀的则是陕州最有影响力的两个历史名人——唐代贤相梁国公姚崇和宋代著名诗人魏野。开元三年(715),姚崇为故乡题写的“藩篱”石匾珍宝,饱经历代战乱和当代文化大革命的洗劫,倍受人民群众的珍藏保护,至今还完好地收藏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博物馆,受到世人观瞻!/ B( @6 Y$ J, B5 G
  为什么1300多年来姚崇倍受人民敬仰,倍受政治家、史学家推崇而经久不衰呢?通过以下几个方面透析姚崇,进而知人论世,对这位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伟大人物,进行深入的研究,则可以得出必然的结论。
* |7 W3 c1 z5 \, c: R+ [: \* i$ ?  一、“为政以公”而“耸廉勤之节”的吏治思想。
  z+ V" \2 e# m* v' k6 j% ~  姚崇生活在一个唐王朝上升阶段的时代。作为封建社会的士大夫,长期受儒家一些进步思想的熏陶。刚刚过去的唐太宗以贞观之治遗留下了治世的楷模。姚崇经历过人所称道的高宗永徽之治,又亲身参与了武则天的文治武功,还体验了中宗腐败政治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他以儒家经世济民思想为己任,以一个政治家的敏锐眼光,总结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他的吏治思想。这集中反映在姚崇于开元二年(714)撰写的《持秤诫》、《弹琴诫》、《持镜诫》、《辞金诫》、《冰壶诫》(合称“五诫”)中。《五诫》主要内容有:(一)强调“为政以公”的吏治思想。姚崇主张为政者要象持称一样,“志守公平,体兼正直”,“称物平施,为政以公,毫厘不差,轻重必得。”“存信去诈,以公灭私。”只有这样,才会“心苟至公,人将大同。心能执一。政乃无失。”也就是我们今天所呼唤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公平、公正、诚信”原则。当然,姚崇提倡的“为政以公”有其特定的时代内容,同我们今天倡导的不尽完全相同。(二)倡导官员勤政。姚崇当时批评了“凡今之人,鲜务为德。纷纶谄媚,汩没忠直”,即为官者无所作为,唯知巴结讨好上司的不正之风。提出要学习“古之君子,策名委质,翼翼小心,乾乾终日”的精神,为官者“刑不可滥,政不可贼。”只有勤政为民,才能作到“如镜之明,断可以平;如镜之洁,断可以决。”这在今天提倡“以德治国”时颇有教育意义。(三)倡导“廉慎”作风。姚崇批评中宗以来“凡今之人,就列称臣。当官以害剥为务,在上以财贿为亲”的腐败风气,要求为官者要象盛冰的玉壶一样,冰清玉洁;要象子罕(春秋时宋人)辞玉、杨震(东汉太尉)辞金一样,洁身自好。谆谆告诫为官者,“尔以金玉为宝,吾以廉慎为师。尔以夜昏可纳,吾将暗室不欺。”只有自觉抵制“金玉”的诱惑,才能避免“象之有齿,以焚其身;鱼之贪铒,必曝其鳞”。因此“当官明白者”,“固当耸廉勤之节,塞贪竞之门。”自觉地做到“请谒者咸息,苞苴者必辞”。(四)注重治国中的“教化”作用。提出当政者要象弹琴一样,“君子抚之,以和人心”,“乐导至化,声感人情”,达到“身不下堂,不言而理”的效果。还提出“善为国者如弹琴。宫君商臣,则治国之道。大急小缓,岂安人之心。”同时指出要根据实际“改张逾于立法”,即及时调整政策法令。(五)强调为政者要以身作则。姚崇说:“法者,天下公器;官者,庶人之师。其身既正,不令而行。在下无怨,唯上之平。故曰:上之所仰,人之所向。我之所教,人皆其效。”提出做一个好的官员,要“凡所从政,当须正己。诫往修来,慎终如始。”(以上见《全唐文》卷二○六)# \. ^6 h7 I( O0 i+ `0 I
  姚崇的吏治思想影响了当时的皇帝和各级官员。唐玄宗和姚崇身体力行,开元之初基本上扭转了中宗以来的不良风气,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天,当人们读到姚崇的《五诫》时,还无不为他中的浩然正气、高风亮节、博大胸怀、精辟见解所折服!
. J0 {7 C* X2 t7 k  v  g  二、以天下为己任,为之奋斗而百折不挠的政治家。
. w* t5 A/ l! z$ s6 r& W; Z. L* k  姚崇少年时潇洒豪爽,崇尚气节。“自小及长,从微见著。唯以直道为业,非以曲路相通。”(见《全唐文》卷二○六)27岁中制举。因才干出众,迁夏官郎中。时契丹扰河北,兵机填委,姚崇“剖析如流,皆有条贯”,“则天甚奇之,超迁夏官侍郎,又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新唐书•姚崇传》)姚崇做了宰相,想的只是为国事和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抱负而努力,决不为贪图高位而随波逐流,更不会为此而谄媚权贵。为此,他三次遭贬,“三起三落”,然正气永存,信念不移。一生宦途曲折,富有传奇色彩。0 ]& O, x: R+ J; ]
  武则天长安四年(704)冬,女皇卧病不起。“宰相不得见者累月,唯张易之、昌宗侍侧。”“二张”借助女皇,很有权势,王公大臣竞相趋附。为永保富贵,张易之听信术士之言,准备在家乡定州私自建一佛寺,迁京城十名高僧主持。姚崇时任宰相兼春官尚书(礼部尚书),兼管国家典礼及僧尼之事,就以违反国家法令为由制止了这件事。张易之几次找姚崇说情,都被姚崇拒之门外。“二张”恼羞成怒,就在女皇耳边散布姚崇的坏话。这样,姚崇被夺去宰相实权,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里,到边关作灵武道安抚大使去了。这是姚崇第一次被贬。(见《资治通鉴》二○七)1 L" X* N8 N& O6 X% s
  神龙元年(705)正月,以张柬之为首的五大臣发动了政变,诛杀了“二张”及其集团的主要成员。唐中宗复位。姚崇因事先参预谋划有功而受到了封赏,依然以宰相身份参与政事。但当他在上阳宫看到离位的武则天憔悴衰老时,竞失声痛哭。桓彦范、张柬之等好心劝他说:“今日岂公涕泣时邪!恐公祸由此始。”姚崇并不掩饰自己对武则天的同情,而公开表示出一个忠臣对旧主的应有之义!他说:“元之事则天皇帝久,乍此辞违,悲不能忍。且元之前日从公诛奸逆,人臣之义也;今日别旧君,亦人臣之义也,虽获罪,实所甘心。”当日,姚崇即被贬为亳州刺史。这是他第二次遭贬。(《新唐书•姚崇传》)
- G6 i' D8 t, l4 n( f% B9 Y: T  景云元年(710),睿宗即位,姚崇又被任命为宰相。和侍中宋璟,同心协力,改革弊政,朝政出现崭新局面。睿宗之妹太平公主以拥立皇帝有功,“权倾人主”,睿宗特别听信她的话,“宰相以下进退系其一言”。她代表旧势力,反对改革,并企图废黜支持改革的太子李隆基,破坏朝廷稳定大局。如不搬去这块绊脚石,改革事业就会夭折,一场新的动乱将代替目前的安定局面。但如果行动,就有罢职、贬官甚至杀头的危险。姚崇、宋璟为国家的安危而不顾自身的安危,毅然向睿宗上“安储三策”,“请出宋王及豳王皆为刺史,罢歧、薛二王左右羽林,使为左右率以事太子。太平公主请与武攸暨皆于东都安置。”睿宗虽然勉强接受并执行了这三条建议,但由于迁求太平公主,姚崇、宋璟还是被加上离间皇室关系的罪名,又一次被贬出京城,作了地方上的州刺史。(见《资治通鉴》卷二一○))
# q' I6 O6 X* G0 F  三、善应变成务而遇事果敢的改革家。% r% c% m  O4 [3 J( P
  宋朝宋祁在撰写《新唐书•姚崇传》后评论说:“(姚)崇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务。”变,就是变革,就是改革。纵观姚崇的一生,可以说他是一个以清除天下积弊为己任的改革家。9 I4 Q9 F& v( I1 Z! s
  武则天时,为使女皇彻底废除酷吏制度,姚崇以夏官侍郎之职,不顾官微言轻,冒着罢官、下狱甚至杀头的危险,动情地向女皇进言,申述酷吏制造冤狱的真情,并大义凛然以自己官职、性命及一门百口,担保朝中文武百官无人谋反。女皇深受感动,从而下决心废除严刑峻法,稳定了武周政局。
. l/ H6 S7 l) x5 }7 g" M  睿宗时,时任中书令的姚崇和侍中宋璟,着力革除中宗吏治弊病:一是顶着压力,罢免了几千名中宗皇帝亲自批准的、靠花钱买来的“斜封官”。二是“不畏强御,请托不行”,整顿了上万名超编的吏部候补官员,通过考试,选拔了不足二千人录用,“人服其公”。虽然后来姚崇遭贬,改革事业夭折。但他们的改革的魄力,至公之心,却给朝野上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流传过这样的民谣:“姚、宋为相,邪不如政;太平用事,正不如邪。”' d+ H, e! W: E, R  @2 }* Q$ {4 Y
  真正算上大手笔的,要算是姚崇开元初年大刀阔斧的改革。先天二年(713),唐玄宗全面执政之后,求治心切,一心要复振贞观之风。就在姚崇被任命为宰相时,姚崇向玄宗提出了十条政事改革建议:一是“垂拱以来,以竣法绳下;臣愿政先仁恕。”二是“朝廷覆师青海,未有牵复之心;臣愿不幸边功。”三是“比来壬佞冒触宪网,皆得以宠自解;臣愿法行自近。”四是“后氏临朝,喉舌之任出阉人之口,臣愿宦竖不与政。”五是“戚里贡献以自媚上,公卿方镇浸亦为之;臣愿租赋外一绝之。”六是“外戚贵主更相用事,班序荒杂;臣请戚属不任台省。”七是“先朝亵狎大臣,亏君臣之严;臣愿陛下接自以礼。”八是“燕钦融、韦月将以忠被罪,自是诤臣沮折;臣愿群臣皆得批逆鳞,犯忌讳。”九是“武后造福先寺,上皇造金仙、玉贞二观,费钜百万;臣请绝佛道营造。”十是“汉以禄、莽、阎、梁乱天下,国家为甚;臣愿推此鉴诫。”(见《新唐书•姚崇传》)这十条建议涉及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等大政方针,可谓切中时弊,史称“十事要说”。“玄宗心益开,听之孜孜忘倦”,视为救世良方,全盘接受。开元之初,姚崇劝玄宗“无任功臣以政”,“诸王外刺”,结束了中宗以来政局八年动荡不安的历史,赢得了近五十年的太平光景。精简机构,裁减冗员;任用贤能,天下大理。禁营佛寺,沙汰僧侣。劝课农桑,赋役宽平。不贪边功,中外和平。改革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所以,中唐诗人和评论家杜牧称赞姚崇“首佐玄宗起中兴业。”姚崇之后,继任者宋璟、张嘉贞等“萧规曹随”,“守法持正”,不懈努力,终于出现了唐王朝最鼎盛的时代——“开元盛世”。2 Z$ N1 \: g" q% t  R% t
  四、以人为本而实是求是的唯物论者; K+ a. m/ K/ {; _. a1 j7 P' ^
  姚崇一生以天下为己任,作为政治家,他不是一个夸夸其谈、坐而论道的空谈家,而是一个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的实干家。在实践中,唯以国家兴盛为重,以黎民冷暖为重,不管是儒家的“天人感应论”、还是佛教的“修福报应”之说,只要妨碍了人民的安危,统统不放在眼中。愈到后来,他对事物的认识愈接近唯物论者。3 S8 |7 W6 p; v5 _2 z0 W" F: K
  开元三年到四年(715~716),中原地区发生了严重的蝗灾。老百姓受迷信思想影响,只是用在田旁设祭、焚香、膜拜的办法来消灾,而坐视蝗虫食苗。消息传到朝廷,百官众口一辞,都说是朝政有失,老天降蝗灾警示。今天看来,这本是汉儒董仲舒“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的“天人感应论”,纯属无稽之谈。但那时朝廷上下把此论奉为圣经。谏议大夫韩思复甚至上书,要玄宗皇帝“悔过责躬”,“以答休咎”。紫微令姚崇清楚地知道,如果蝗灾蔓延下去,人民将流离失所,国家将失去稳定。如果发动灭蝗,朝野上下,阻力甚大。就煞费苦心地在古代的籍典上找依据,以《诗经》上有关灭蝗的诗句和东汉光武帝灭蝗的诏书为凭据,并拿出用切实可行“焚瘗”之法,说服了玄宗。但朝廷争议仍然很大。就连平时同心协力、百依百顺的黄门监卢怀慎也劝他:蝗是天灾,灭蝗有伤和气。外议甚多,请公思之。姚崇以人为本,严肃批评他说:“今蝗虫极盛,驱除可得。若其纵食,所在皆空。山东百姓,岂宜饿杀!……若救人杀虫,因缘致祸,崇请独受,义不仰关!”于是下公文、派驱蝗使督促各地灭蝗。但汴州刺史倪若水却有令不行,还上书朝廷说“蝗是天灾,自宜修德。”姚崇闻报大怒,就去牒文批评他:“古之良守,蝗虫避境。若其修德可免,彼岂无德致然!?今坐看食苗,何忍不救!因以饥馑,将何自安?幸勿迟回,自招悔吝!”倪若水阅书后,不敢怠慢,督促百姓,“乃行焚瘗之法,获蝗一十四万担。”(见《新唐书•姚崇传》)二年来,灭蝗成效显著,百姓不甚饥饿。0 l* P$ t' i6 o7 m$ |! H
  唐朝,佛教盛行。上自皇帝王公大臣,下至一般百姓,无不崇信佛教。就连武则天登基,也托言“弥勒”转世,普渡众生。姚崇的母亲也一个虔诚信教者。姚崇不可能不受佛教的影响。长安二年(702),他曾为母祈福造像。神龙三年(707)母亲亡故后,姚崇兄弟姊妹还为母亲造一功德窟。但是中宗以来,贵戚争先营造佛寺,从中谋取利益,滥渡人为僧尼,逃避国家赋役,人们“抄经写像,破业倾家,乃至施身,亦无所吝”。他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现实主义者,反佛并非其根本目的,但当他看到佛教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时,就开始坚决反对佞佛。开元年间,在姚崇的建议下,朝廷沙汰僧人一万二千多人,还颁布了禁造佛寺的法令。到后来姚崇越来越对佛教有了正确的认识。临终前,他在《遗令诫子孙文》中写道:“佛者觉也,在乎方寸。……但平等慈悲,行善不行恶,则佛道备矣。”可见他仅把佛教看作一种宗教信仰。他又说:“夫释迦之本法,为苍生之大弊。汝等各宜警策,正法在心,勿效儿女子曹,终身不悟也。”这样的认识,同唯物论有何区别?# n- x, H! j9 h( ]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姚崇不但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并倡导“为政以公”的伟大政治家,还是一个不屈不挠、勇于牺牲的伟大实践家;不但是一个善应变成务的伟大改革家,而且还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唯物论者。他为国家、为人民作出的卓越贡献,人民将世代铭记,永远不会忘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4-29 05:0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