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1776|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忠县洋渡姚氏世代中医传略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13 09: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家世代中医,在《四川洋渡人物传》中多有记载:
姚仕山,清人,原万县城堡东门外下沱柑子园人,于咸丰八年迁鸿鹤乡行医说善,娶洋渡谭氏,繁衍姚氏,其医德以救治鸿鹤乞丐父女广为乡人传颂。医术长妇科,善脉诊,尤号喜脉最准,乡人赐号“姚喜脉”。
' Y/ A5 S! U2 w4 D" R
姚洪义,清人,鸿鹤乡人,生一八六六年,殁不祥,幼与其父仕山公习医说善书,背搭膏药,手握铜铃,穿街走巷,成人后行医说善在石柱、丰都、忠县城乡间,在中医施治瘟病以巧用大黄闻名,医界谓之“姚大黄”,乡谚有“瘟病一来铺天广,亟亟寻找姚大黄”。
6 ^5 J+ p- X/ \# d, ~
姚洪开,又称姚幺先生,白胡子老人,幼孤苦,生光绪丁丑年冬月十四己时,殁公元一九六零年冬月,享年八十四岁,万邑城堡东门外下沱柑子园人,幼从堂兄洪义学医,二十始独立洋渡中街开业,药铺回春堂,民国抗日前线换防荆州,沙市之国军三七九团将士身染流行疾病,纷纷倒地,病息恹恹,与侄锦云煎熬大锅药,挽救抗日将士垂危,国军送匾“华佗在世”医德名传忠县、酆都、石柱。

0 C: E+ X0 j5 ~% o0 `4 D% A姚其荣,民国人,鸿鹤乡人,洪义子,幼习私塾,秉承家学岐黄。长与陈兰亭交,混迹江湖、酒馆、茶馆、烟馆。乡人赐号“姚烂蛇”,民国初与陈兰亭在洋渡溪长江三角号抢走军阀吴佩孚一船军火后,为家人忌,逐出家门。十七年浪迹石柱、丰都、湖北长阳及方斗山、七曜山,大巴山参加贺龙红军杀富济贫,易名江山,为红六军三纵队政治部主任,五十师政委。民国十九年被邓中夏以“不服从指挥”肃反诬害。
! e) u3 Z  e7 k* W
姚其炳,字汉文,洋渡鸿鹤人。生于一九零九年七月二十八日,殁于一九七六年四月二十二日,中医世家,从小读私熟,随父习医,二十独立业医,乡人谓之汉文先生。姚长于中医内科、儿科,独立研制了专治小儿白喉症俗称鹅口疮验方,常与丁熙锦、丁子繁探研病理医理,提出独道的辨证施治方案,在长江南岸洋渡、高家镇,长江北岸任家、石直镇一带医名远播,常有川江航线轮船水手船员停泊上岸和丰都、涪陵病人慕名而来求医。新中国建立后,姚成为洋渡联合诊所创始人之一,著有《中医中药疑难杂症探索》和《中医中药基础知识讲义》并留有大量医案手记在洋渡人民医院,七六年病逝家中。
- j% B0 C' W8 e
姚其华,号锦云,又称姚二先生,忠县卫协会执委,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洋渡联合诊所所长,著名中医中药学家,生一八九三年二月初二日戊时,殁一九六四年五月二十一日庚午时,享年七十一岁。幼从父及幺叔洪开学医,二十一岁独立行医,悬壶往来于忠县、酆都、石柱、万州、宜昌、重庆、武汉等地,发明创制了“喉症散”“万应丹”成药及治疗子宫脱垂、小儿惊厥等验方,尤擅长妇科,儿科、伤寒等疑难杂症,民国和建国初创办中医讲习所,自编教材,授徒无数,曾为汪精卫、蒋介石在武汉和重庆的官邸治病,一九五六,五八年在成都,北京参加中医、中药学术研讨会,著有《万汇同归》《伤寒病学问答》《传染病学问答》和诗集《醉吟集》,自幼习武,善相扑,脑撞,发明五禽戏拳,与师弟古寒忠两次朝拜峨眉山切磋武艺。八七年纂修的《忠县志》《长江三峡中医药文化研究》有传,记其生平事迹。
. h. b3 E; K; o! X7 ?( |: E$ Y
姚金品,洋渡鸿鹤人。中医医生。幼习私塾,稍长其父送重庆名中医唐阳春创办的重庆中医学校学医,与新中国第二任卫生部长钱信忠同学,民国十二年毕业,回家后一边料理垭口药房,一边随父学医。蒲家闹红后,因与秦士游友善,常帮助士游工作贴标语,三十六年,中共南岸“五一工作组”迁至蒲家太平寨后,姚按照秦士游的安排进入敌伪政权担任保长,目的是随时掌握敌伪政权动向。解放后长期在太极医院行医,八十年代初病故。

3 R; n2 A9 F$ d; g5 ~丁子繁,洋渡鸿鹤人。中医医生。西锦弟,幼习诗书,婚后拜岳父姚幺先生为师,始习岐黄,业日精进,三年后独立开业看病抓药。解放后,其后妻及子举家下放农村。子繁则为曹家人民医院中医师。文革中因地主成分常挨批斗,七十年代初因病瘫痪,病故于忠县曹家庙堂村家中。
0 _9 z7 X1 c  A. ?8 B
丁熙锦,洋渡鸿鹤人。中医医生。幼读私塾,成年后好钻研中医学,常就病理与其炳先生探究其理,常笑眯眯,谓之“丁罗汉”。建国后为洋渡诊所中医师。文革中因地主成分,常与地富反坏右一起陪斗,七十年代初,因不堪侮辱,跳水身故。为医界一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16-4-13 09:3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闻闻 于 2016-4-13 16:41 编辑
; M( F, }/ M9 A1 o. I% T( J# Q6 @4 \" W

5 p# A; c. p6 I+ T4 n; i0 B祖辈的历史是治病活人的历史!这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余甘霖教授和陈代斌教授主编的《长江三峡中医药文化研究》记载的祖父。
: g. T5 E/ X; V8 c4 l
, g! X$ b% `* F; n; D
+ K+ G( R+ k  J' K  o, i5 ~5 X$ B9 p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楼主| 发表于 2016-4-13 09: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闻闻 于 2016-4-13 16:23 编辑 $ w8 `% y! j* u; s6 `

8 t0 v2 m, e+ G( J祖辈的历史是行善积德的福音!这是四川辞书出版社、忠县志编纂委员会主编的《忠县志》记载的祖父。: j! p. a  D: `
, r/ [5 b3 w5 C, f  L$ s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楼主| 发表于 2016-4-13 12: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闻闻 于 2016-4-13 12:42 编辑 . P* n: a; [# ?9 {" B
姚先达 发表于 2016-4-13 12:30
2 ~0 H$ p1 `: `6 g我的爷爷是个老中医,一辈子治病救人,没有钱吃药的,他老人家还给垫上,人们都说好!
% {9 ?) A' w0 m
' K  g: T; g$ Y$ w8 n
是的!那是行善积德。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6-4-13 14:3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闻闻 于 2016-4-14 13:24 编辑
! E" o  I; d! U5 j; S
姚尚明 发表于 2016-4-13 13:57" e! w8 _5 v' w  G
中医世家也是我姚族文化传承特色之一,闻闻宗亲有没有研究一下姚氏中医生历史渊源?

( F* ]; E' X" ~( V! P: v
  i, W5 U* F8 Q* |/ ?尚明,你上一次就问过我,我在研究我家族谱学文化时与多位宗亲有交流,姚家的中医中药是有历史渊源的,我的祖辈从明朝时就以行医为生,与名医王文选也有交集(家父临终时都在寻找幼时读过的亚拙山人的书,因文革“破四旧”时祖母在家焚烧半月的家藏医籍,已存不多),在长江三峡地区巫山的冉和忠州的姚都是著名的中医世家,冉雪峰解放后进京是京城名医,有南冉北张之说,至现在其孙冉小峰教授更光大了“冉氏中医学”(网上可查),当时我的祖父也让进京,因中西医争论不断,祖父为在四川、重庆主持中西医理论研究,故未往,他在四川、重庆、万县、武汉是与冉雪峰齐名的名医,多有交集。我在研究此问题时发现家藏竹简一册(未鉴定真伪),记有“家传”二字,是一册药方集,经多位专家考证方子多与姚僧垣《集验方》相近,另,曾祖父姚洪义善用大黄,医界外号称为“姚大黄”,这一点与史载姚僧垣家族善用大黄相似,是否有关或许是巧合,不得而知,我判断我们家族的医,可能与姚思廉家族有关,但因伯龙祖以上断代,无连至姚思廉家族的确切依据,故不敢判断为姚思廉家族后裔,但与姚思廉家族有关这不否认。
9 @2 B) p& ]: W3 D  Q* L- @不知回答清楚否?
; n* U( ?. ~0 G, p+ \" `: X9 f1 V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16-4-14 12: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姚先登 发表于 2016-4-13 17:28" m* k: y- F- O# c
杏林贤达,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功德无量!

- s. _5 c/ p+ O0 K% q谢谢宗亲夸赞!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16-4-14 12: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姚紫洪 发表于 2016-4-13 18:05
1 \8 C& J  Z' M; l姚家传承中医确实多,应该研究研究。

+ j% j) l" ~# D  J是的!是姚文化的特征之一。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16-4-15 10: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闻闻 于 2016-4-17 00:50 编辑 : @7 M, ?/ K9 s: K2 }
姚紫洪 发表于 2016-4-15 08:45
# ^; W; J1 X8 q' f; e3 H! O以前医生医德高尚,救死扶伤。很注意医德的培养。我祖父的大哥没有把医学传给他儿子,理由是学医要精,否 ...
2 P! A$ y' U( n( Z) `5 k: V7 ~( J: ]
8 l4 i$ _/ W3 ?! v; m. M0 f5 m) Q
是的,医者仁心,没有一个高尚的道德思想,何来仁心,习医者第一讲的就是高尚的道德,行善积德就是仁,第二才是高操的医术。我想舜裔子孙多医者是受大舜的道德思想的影响。后来发展成了《仁学》,谭嗣同写了这本书。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16-4-16 23: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闻闻 于 2016-4-17 01:35 编辑
, P" l4 B/ Y; g% U9 a* j
姚紫洪 发表于 2016-4-16 19:31  f4 o; c' @: @  r
感谢楼主,我儿子学的也是中医,中医骨外伤,我现在也想学点中医,  但年老很难,边学边忘。
( o# ]4 f" B! q* R5 w* t

0 D  s: H' m6 _5 s3 ^. h学点医好呀!医者仁术,偶尔我也看点祖辈留下的医书,但那是业余,中医不像西医,医通儒、道、释,它需要以师代徒的传统学习方式,要有相当深厚的古文基础和悟性,它的阴阳五行、表里虚实、四诊八纲、望闻问切和辨药识性、生克制化、相克相畏、阴阳消长以及药物的刨制等等理论需要人指导,越老越经验丰富。可惜,我没学医只知表皮,而且还是小时候听祖辈们经常挂在嘴边才知道点表皮。现在的一套学习教育体系对学习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很难出名医大医,大家名家很值得思考。“钱学森之问”是有其根据的。你看现在历史学界再也找不到博学的陈寅恪、顾颉刚样的人了。呦呦也是小时受过系统传统文化的教育熏陶,你看她的名字就来自《诗经》《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很有意思,与她研究的“蒿”打了一辈子交道,真有点巧合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4-16 23:5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闻闻 于 2016-4-17 01:49 编辑
9 T5 o0 G1 b, B9 @3 |: `: A$ t- @
姚紫洪 发表于 2016-4-16 19:31, G9 A! j0 V4 f& S8 r
感谢楼主,我儿子学的也是中医,中医骨外伤,我现在也想学点中医,  但年老很难,边学边忘。

5 `1 C- c1 }8 ?* s0 |5 i$ g$ y0 q: c" [
你看你的字派是多有高深儒学文化的祖先。“亮政宏忠远, 恭敬仁廉节. 孔孟道高深, 贤良志贞洁。”有忠、远、恭、敬、仁、廉、节、贤、良、贞、洁。这都是孔孟提倡的,也是老祖宗舜的“仁”。姚舜明本身就是宋朝的大儒,而且是舜思想的践行者,他的名字舜明就有《四书》《大学》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思想,还不忘自己是舜的子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5-27 04:3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