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5048|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姚姓源流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6-23 19:27: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字义]
" i! A4 Z4 T; L2 p! K& `; _  A  姚,《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虞舜居姚墟,因以为姓。……妖娆也。”! I% W7 G) m! G( ^* J* N
  [遗迹]( F, ?* v9 t0 G+ V9 ]
  姚希直墓志 全称“唐故汝阴郡司法参军姚公墓志铭并序”,碑文书法端庄典雅,现存于河南省新安县铁门镇千唐志斋博物馆。
+ }& [$ y6 I" l) Q. [" p  姚纶书题风穴寺诗刻石 现存于河南省汝州市风穴寺。* {3 V- R1 m5 L" b) h
  姚枢墓 位于今河南省辉县市区北1公里。) G; c! n  O5 W; S9 z1 ~
  [姚姓源流]
* H/ J! H* Z, n. ?& M1 ]5 ]  j1 W2 e  姚姓历史悠久,历代名人辈出,是我国著名姓氏之一,据统计,姚姓当在今中国内地姓氏中排名第六十四,在台湾排名第六十八。
# ?* W3 i% e+ q) w# A/ e, G姚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
9 t3 `) K" _2 f, D. g( N  1、是五帝之一舜的后裔,出自妫姓。舜所属的氏族,居住虞地,因此历史上称他为虞舜。后来尧接受了四岳的推举决定由舜接替自己,担任首领,并且把自己的两个女儿给他作妻室。据《尧典》记载舜在位期间命后稷根据使节播洒钟植百谷;挖沟开渠,兴修水利;疏通河道,治理洪水;公布五刑,除去四凶族。舜知人善任,他根据各人不同的才能,让他们担任不同的官职,如任命禹作司空,主管水土;任命弃作后稷,主管农业;任命契作司徒,主管五教;任命皋陶管理五刑等等。因此舜在位期间,使上古时期出现了政通人和的大好局面,《史记》对此的评价是:“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 A  [9 P$ k! H6 \( E- _; Y  相传舜因生在姚墟,他的后裔子孙便以地为氏,称为姚氏,南宋郑樵的《通志•氏族略》记载:“姚姓,虞之姓也,虞帝生于姚墟,故因生以为姓”。至于姚墟的确切位置,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位于今河南省范县南,唐朝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中引用《括地志》的记载:“姚墟在濮州雷泽县东十三里。”另一种说法是位于今山东省荷泽县东北一带。! I$ @+ j; D8 Q8 J. J3 ]
  另外,据郑樵说舜“因妫水之居而姓妫”可推断舜还姓妫,因此姚姓也出自妫姓。$ q8 q! p  N& ~8 R
  2、出自子姓。据《路史》记载,春秋时的姚国是商族的后代(商族的姓是子姓),他们便以国为氏,称为姚氏。( a4 D1 S- h6 r0 H4 T
  3、其他族改为姚姓。据有关史料所载,西晋时有羌族首领姚弋仲,原是汉朝时西羌烧当氏的后裔,他们自称是帝舜的后代,因此改姓为姚。《晋书》中记载:“姚弋仲南安(治所在今甘肃省陇西县东南)赤亭(在陇西县西)羌人也。其先有虞氏之苗裔,禹封舜少子于西戎,世为羌酋。其后烧当雄于洮罕之间。”
' q# m: `$ V& ]$ y# t  姚姓自诞生后至春秋期间,主要在河南发展,到晋代以前,姚姓已经发展到了山西,广西,四川等地。公元384年,姚姓建立了后秦政权,姚氏因为有了这支来自甘肃陇西一带姚姓的加入而壮大起来。后秦政权消亡后,据《晋书》记载,刘裕将姚姓“余宗迁于江南。”,因此,江南的姚姓人中有不少是这支姚姓的后裔。之后姚姓的繁衍的速度更快,播迁的范围更广,到唐代以前,就已经成为今天浙江、吴兴以及甘肃陇州一带的望族。后来吴兴的一支姚姓,迁入陕郡。唐朝以后姚氏的繁衍更加广泛,已遍及我国的大江南北。唐朝,姚姓首次进入福建。据史书记载,陈元光入闽开辟漳州时,随行人中就有姚姓人。其中,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因云南的姚安、大姚等县的姚姓人最多而专门设姚州。宋朝,姚姓发展到了广东。明朝初年,原籍广西的福建莆田人姚武定,姚武宽,姚武官进入海南,成为姚姓入琼始祖。江西籍姚姓中的一支也于这一时期迁入云南蒙化(现云南省巍山县),2001年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发现了一份由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亲笔题序的《姚氏族谱》,落款为“熙宁四年辛亥年,现文殿学士特进上柱国太子少师、六一居士欧阳修书”。书字后盖“六一居士\"”篆字方形图记。从族谱及序文中可以看出,巍山姚姓原为江西籍,他们的先祖在唐宋时期已经成为海内望族,这支姚姓的第二十四祖克明、克澄跟随明军进入云南后入籍蒙化(现巍山县),欧阳修真迹应为明朝初年带入云南的,成为巍山姚姓家族的祖传之宝。清朝,姚姓进入台湾并开始播迁海外。5 J4 u! i. g8 ?& N: c. U
  姚姓在向南发展的同时也向北发展到了内蒙古,辽宁等地。姚姓人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名人辈出,为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一点从有历代关姚姓人的对联中便可管窥一斑。如“父子成双史 兄弟号二姚”,上联说的是隋朝散骑常侍姚察,受命修撰《陈》、《梁》两部史书,直到去世时还没有完成,他的儿子继承父志,修完二史;下联指宋代都指挥使姚麟,字君瑞,节度建雄定武军,用兵沉毅多奇策。有功不自夸,治军严明,下属兵将都乐意为他效命。兄弟二人后来都立了大功,人称 “二姚”。 “爵封梁国 文重桐城”,上联说的是唐朝著名政治家姚崇,他本人及其家族在政治方面很有成就,姚崇官至宰相,曾任武则天、玄宗朝宰相,为政清廉,深得众望,开元初年被封为梁国;下联指清代散文家姚鼐,字姬传,桐城人。乾隆年间进士。参与了《四库全书》的修纂。主持江宁、扬州等地书院长达四十年。姚鼐工古文,与方苞等为“桐城派”代表。著有《古文辞类纂》、《惜抱轩文集》、《竺集》等。另外,谈到姚姓,腊梅和姚黄牡丹也不能不说。河南省鄢陵县的蜡梅在中国最为著名,县城西的姚家村 ,家家户户,房前宅后,遍植蜡梅,历来享有“姚家黄梅冠天下”的盛誉。牡丹花中的名品——姚黄是一个古老品种,据说起源于宋朝一姚姓庭院,被誉为\"花王\"。
/ S1 i; |' E2 z; S: k0 f5 e  [祖地今日]
" T1 y3 [! m$ y# k6 g8 h. C  O  [范县] 范县位于黄河下游北岸,豫北与鲁西交界处,南临黄河与山东鄄城相望,北依金堤和山东莘县接壤,东毗台前县,西接阳谷县。总面积610平方公里,耕地34千公顷,人口48万,农业人口39.7万人。范县属华北平原的一部分,黄河流经县内,境内河段长42.5公里。范县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肥美,引黄工程纵横交错,水利条件得天独厚,获得省“红旗渠精神杯”四连冠。1997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节水增产重点县之一。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大豆、谷子等,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芝麻、油菜等。其中尤以优质水稻远近闻名。此外丰富的饲草资源也使范县的畜牧业得以迅速发展,1978年被国家定为“青山羊基地县”;1997年又被定为“豫北肉牛培育基地”。 范县境内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境内已探明石油储量2亿吨, 天燃气储量88亿立方米,年产原油280万吨,是中原油田的密集开发区和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433 天

连续签到: 20 天

[LV.9]二品侍郎

11#
发表于 2011-4-24 08:57:56 | 只看该作者
范县自汉高祖公元前206年设县。夏、商、周三代以前的名称是“顾城”、“秦亭”、“邱”。秦汉以后两千多年来都称“范”。古时候,范县境内有一条小河,在县城东,叫范水,范县因此而得名。
% z' h( X+ c- ~7 X/ N0 l$ o' b战国时有个小国叫“卫”,曾经在此建都。* @: g5 w. W- A
范县虽然是平原,但是南有黄河天险,中隔两道大堤,在军事上具有一定价值,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据县志记载,这里历代都有故事,到处都是战场。
0 q" w5 g6 d! ^1 t: q战国时,齐国的大将军和魏国的大将庞涓交战,结果庞涓死于马陵。“马陵之战”在我国古代军事史上很有名,马陵就在范县老城南2公里。( x0 V' E" f) ~4 `! R
范县位于河南省的东北部、黄河下游的“豆腐腰”地段。北临山东莘县,东濒台前,南望山东鄄城。距省会郑州270公里。
0 f8 z% ?' B/ r8 p; _8 X! U范县总面积为610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578个行政村,总人口48.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万人,51万亩耕地,全县人多地少,地处偏僻,灾害频繁,是国家级贫困县。6 F0 B2 @! r+ |
在范县当地流传有这样一个顺口溜:山东地里有个河南县,河南县里有个山东乡,山东乡里住着河南村,河南村里住着山东人。5 }) ~, X' |% Y6 U9 C
范县的县城设在山东莘县樱桃园乡。来范县的外地人给范县编写了“三大怪”,说是“县城建在县届外,孩子揣在肚皮外,反穿皮袄毛在外”。由于地处山东,特殊的地理位置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1996年,经省政府批准,在金堤南十公里处开始建设新区。1997年10月,范县县委、县政府搬迁到范县新区办公。现在的范县县城分两部分,一部分在新区,一部分在原址老城。
+ x) n8 J; r8 @' T& @4 W4 D) ^. Z1 {5 i古时范县称雷泽又称雷夏泽。最早的《尚书禹贡》就有“雷夏即泽”,舜渔雷泽,尧游雷泽而死,又葬在雷泽城西。范县即是尧舜的故里。
8 J6 Y1 A3 \: ?; ~7 O春秋时期,子路随孔子从齐国返回鲁国,因鲁国大乱就避于范地讲学。因当时范县多水患,子路筑堤防御(现范县境内子路堤村)名子路堤。
3 A6 ~$ ]1 E8 P" T黄河自古流经范县,因历来黄患频仍,黄河带来了数不清的灾难,同时,也为我们的祖先提供生存繁衍的条件,为范县留下了灿烂的文化。
  m2 I5 {* C7 h) D$ [: K, G现境内仍存有“丹朱遗址”、“闵子墓”“十字坡遗址”
8 o& Q# m& b' z/ F5 D春秋的晋楚“城濮之战”齐魏“孙庞斗智”就是著名的军事家孙膑和庞涓战斗地,五代朱全忠与唐代庄宗“刘桥之战”也发生在这里。
) b" {2 n7 w; S/ {2 B数千年来,这里曾经孕育出了无数的优秀儿女,对中华文明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签到天数: 223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0#
发表于 2011-4-21 13:06:09 | 只看该作者
虞舜生於姚墟,因以为姓,姚重华,应该其他很多姓出自姚姓。不管啥原因改姓,但姚重华是始祖。

签到天数: 433 天

连续签到: 20 天

[LV.9]二品侍郎

9#
发表于 2011-4-20 08:05:09 | 只看该作者
河南省鄢陵县的蜡梅在中国最为著名,县城西的姚家村 ,家家户户,房前宅后,遍植蜡梅,历来享有“姚家黄梅冠天下”的盛誉。牡丹花中的名品——姚黄是一个古老品种,据说起源于宋朝一姚姓庭院,被誉为"花王"。

签到天数: 3613 天

连续签到: 10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8#
发表于 2011-4-12 10:50:1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签到天数: 433 天

连续签到: 20 天

[LV.9]二品侍郎

7#
发表于 2011-4-12 09:59: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老兔子 ) Z# h, ~; ^) H6 D6 G+ r2 K

' i7 B1 I$ K1 ^9 P6 A' }# x: m
1 ?. u- c4 ]3 ~; t    可能我的资料有误?
# M3 _! m( w; I4 q8 V# Z姚小平 发表于 2011-4-12 09:44
, _$ i7 N( }' i7 J6 z

; G9 x4 F' }$ d: A7 p$ `& c! P. k0 O% T. t- `
    我现在就在濮阳。濮阳建国前属于河北大名府,建国后划归平原省,平原省撤消后划归河南省。

签到天数: 3613 天

连续签到: 10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6#
发表于 2011-4-12 09:44: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老兔子 6 k, u. u3 D" r* w* h
. x3 A2 P- @/ {0 ?! g

6 @. f1 W; w* z- @' [3 }; Z    可能我的资料有误?

签到天数: 433 天

连续签到: 20 天

[LV.9]二品侍郎

5#
发表于 2011-4-11 11:06:15 | 只看该作者
“姚是我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姓氏源自四五千年前的圣君虞舜,根据考证,舜出生在姚圩即今山东省濮阳县南, ...
6 L! T% j* b# S姚小平 发表于 2011-2-21 15:26

- h3 _! x, `1 [) O: N+ M( ?; i6 D; t& Q: t9 P. O# j( s
3 |0 T% X3 Q2 `% u8 {1 y# X
    应该是河南濮阳

签到天数: 223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4#
发表于 2011-3-18 08:13:48 | 只看该作者
不错的资料,学习了

签到天数: 3613 天

连续签到: 10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
发表于 2011-2-21 15:26: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小平 于 2011-3-18 11:50 编辑 9 f% V: m8 j' _* I1 T0 m( X
6 Q3 O: H+ `( Z# T$ w( G( t: q
“姚是我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姓氏源自四五千年前的圣君虞舜,根据考证,舜出生在姚圩即今山东省濮阳县南,舜名重华,以其贤德,被四岳推举为尧帝的继承人,舜继位为部落联盟首领后,舜的后代就其出生地为姓,则为姚氏。”至于有人说舜的父亲姓妫,不知有何历史依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5-7 02:4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