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湖北有多少南昌姚? [打印本页]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6-5 13:16
标题: 湖北有多少南昌姚?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4-6-5 13:44 编辑
8 k3 R A' j3 D- ~" {/ S2 x( }. r+ y% _
湖北究竟有多少南昌姚?
, }* _, V5 |' W" k( g一:联络图与导航
$ E' Q& H) [' w9 x @$ @ o: J* G2 X 明眼人都知道,这其实是一个让我无法回答的问题。) z1 ^2 p" ?, S" {1 H9 n% p
前几天,一个湖北咸宁的宗亲在读到姚网中关于湖北姚氏祖源地的问题,七拐八拐找到我,同样给我提出来这样一个问题。江西姚氏后裔在湖北家人中的比例是相当大的。而南昌姚氏在江西姚氏的比例中也是相当大的。我经常开玩笑的告诉大家,南昌对整个中国来说不是重要的。但是,南昌姚氏对于整个中国姚氏来说,相当重要!因为,历史上长江与鄱阳湖地区是一个交通的大通道。
( G! Q6 s& `/ B, f% t. t: Z 湖北仙桃的姚高才老先生,曾经在萍乡会议的资料中发表了“湖北姚姓概述”的文章,这是作者在对于整个湖北地区的姚姓做了一个深入调查以后总结出来的,看得出来作者是化了许多心血的。我对这篇文章的评价,它是“湖北地区姚氏宗亲的联络图”!
& x: g2 |1 q; y. q6 O( a 我估计钟尧教授比较早的拿到了这份联络图,于是他经常在姚网中提及湖北宗亲寻根问祖的信息。据说高才老先生不太会上网。姚道海宗亲又经常担任穿针引线的工作。可以说,钟尧教授在这个联络图上又不时起了导航作用。所以,我们通过这个联络图而不断受益的宗亲,饮水思源,首先应该感谢高才,钟尧,道海宗亲。* }' @! \# z' [. p
" N3 z$ D, l: R8 C9 T j! x
# ?( h2 G, R) u$ @" N9 P' N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6-5 14:34
二,姚网的影响力
) o/ G1 U8 B9 i8 {7 m) a$ l 高才老先生把他的文章修订以后,以“姚高霖”为网名在姚网发表。我看到后,一连接了几个帖子。从高才先生的帖子发出去到现在二个月,我分别与来自湖北的近十个宗亲对了话,都是关于湖北寻根问祖的问题。他们以为我是一个专家,我对他们说,我只是姚网里的一个普通会员,热爱家谱而已。专家是高才,钟尧宗亲他们。0 u \) |, v0 W8 i; n
从现实的效果上说,姚网确实是整个宇宙之间在姚家人当中影响力最大的媒体。高才先生的研究结果发表在几个刊物上,大部分宗亲是看不到的。而一旦发在姚网,立竿见影。我多说这几句话,显然是希望象高才这样的宗亲,欢迎经常光顾姚网。& Y! S; _ m8 K; U5 s
) Q9 F; ?; Q& S! F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6-5 15:22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6-5 14:34
# S' ^$ V6 W# F; Z& b& r二,姚网的影响力
' ?4 S6 l( g* {9 {1 O9 ` 高才老先生把他的文章修订以后,以“姚高霖”为网名在姚网发表。我看到后,一连接了 ...
2 @* n7 n8 O. c# L4 Z v3 U
不敢赞同你的以下观点:
4 {& o, u3 X* D. B% @* v4 s “ 我经常开玩笑的告诉大家,南昌对整个中国来说不是重要的。但是,南昌姚氏对于整个中国姚氏来说,相当重要!”——虽是开玩笑,但得说一说,南昌对整个中国来说也是重要的。& g7 w& A. K0 H3 C$ h
“他们以为我是一个专家,我对他们说,我只是姚网里的一个普通会员,热爱家谱而已。专家是高才,钟尧宗亲他们。”——钟尧不是专家!只是姚网里的一名普通会员,只是比较喜欢收集姚氏家谱和认真地读家谱。在姚网自学四年,充其量高小毕业生而已。2 K, a/ c* f& v9 [( v+ K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6-5 16:41
6 S' a m: O2 x/ B$ J3 ?
谢谢钟尧老的不同意见。绍弦虚心接受。( g; p! P( L9 ? u, A
我说南昌对中国不重要,基本是江西省普遍的现状,江西已经落后了,与历史上期待的“昌大南疆”距离不小。据说,明朝时期,江西的税赋曾经高达全国的三分之一。即使在30~40年前,南昌与长沙,福州附近的差不多,当时的合肥甚至不如南昌。现在的南昌与他们差距太大了。横加比较,关心南昌的人对于南昌在中国的排位是心疼的,希望让大家认识到这种现状而发奋可为。老省委书记孟建柱曾经公开说到过江西的现状:“就全国而言,江西不‘东’不‘西’,不是‘东西’。”估计是江西已经沦落到与西部齐名的地位,但是又享受不到西部的政策,才会有这样的说法。
: V* ^2 v6 [* ~# @+ @* K 江西发展慢,但好处是这里的生态保护比较好,到处绿水青山,森林覆盖率全国前三名。从这个意义是说,江西又是重要的。8 s5 _: ?: {- r; ~
4 V$ M& J" K: }6 ?& U" { / u2 O% u( B M) ]
) A, I& Z/ a; ?; u* h+ C* f
% H3 N1 a z& P6 C5 S9 F/ k
; ~; v- N% K2 E l! X& o% c
作者: 姚先登 时间: 2014-6-5 17:31
本帖最后由 姚先登 于 2014-6-8 13:26 编辑 8 o0 Q7 L7 o1 u3 \4 j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6-5 14:34
! F! S# {) s! w: J6 }2 X二,姚网的影响力
9 f( N. m1 t7 \# N1 h h. q! [ 高才老先生把他的文章修订以后,以“姚高霖”为网名在姚网发表。我看到后,一连接了 ...
* W. r. D; D% E) a8 A
谢谢绍弦弟,让先登一次次地大开眼界!同时,先登十分钦佩和认同绍弦弟追求科学的胆识以及关于姚氏和姚网的观点与结论。6 Y$ n' p7 w- Z9 @1 ?# a' i7 Q
作者: 姚先登 时间: 2014-6-5 17:32
; J' `# m3 U4 S& e0 j+ N钟尧教授,您也太过于谦虚了吧?# [9 N2 K8 L% k; k1 q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6-5 18:25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4-6-6 23:57 编辑 ) R9 _; G$ `8 j% a8 V+ v
- y; ?$ U, k: m) b" Z8 t
9 D) @$ j# C7 F* F8 ^
先登教授:4 m: f, f" H4 P
钟尧老是严谨的,没有关系的。4 p. f) q; @4 U
钟尧老在姚网里的时间是有统计的,肯定前几名。钟尧老说的初小高小之别,估计是按照他读书的那个时代区分的。小学三年叫初小,三年以后又三年叫高小。如果按照这种分法,姚网才八年,几乎没有一个初中毕业生。可是,即使是在姚网的第一年加入姚网的,许多宗亲是迟到,请假,旷课,还有休学的,几乎很少满勤的。当然也有不少留级,降级的。姚网从来没有听说开除的,有几个留网查看的,也是他们自己做主的。这样算下来,真正在初中上学的估计确实没有几个。姚网的蓬勃发展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前面的几年的事情,咱们不清楚,没有出生吗。钟尧老来姚网是四年,绍弦是二年。他是高小,我自然就是初小。我估计姚网开始的时候,都是京剧唱的那样,队伍才开张,免不了“十几个人,七八条枪”。总共八年时间,应该还包括学前班的时间。哪里可能有人真正初中毕业呢?有的宗亲象蜻蜓一样,经常来姚网点一下水,主要的时间停在荷叶上了。现在的姚网是成熟的,每天24小时,无论白天黑夜,世界各地来姚网的宗亲不约而同。有的是以太阳的时间来的;有的是以月亮的时间来的,总之是接踵而至,络绎不绝。姚网可以说是“火树一棵棵,银花一朵朵”已经成了“不夜天”了。
' O4 v+ [7 G: D7 R # t5 I/ r/ |0 W' a) t2 O
, S* N, |0 H2 q9 K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4-6-5 20:21
pszyyao 发表于 2014-6-5 15:22 不敢赞同你的以下观点: “ 我经常开玩笑的告诉大家,南昌对整个中国来说不是重要的。 ...
+ I- q" H3 M: i不敢赞同你的以下观点: “ 我经常开玩笑的告诉大家,南昌对整个中国来说不是重要的。但是,南昌姚氏对于整个中国姚氏来说,相当重要!”——虽是开玩笑,但得说一说,南昌对整个中国来说也是重要的。. X0 I3 V( w a) D5 F: `/ a2 j5 `
( d. { E% J7 \6 d/ m 真是巧了!6月3日上午,我在和山东莒县的卿贵姑通电话时,卿贵姑谈到了南昌,大姑说,当年的革命党人之所以选择在南昌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第一枪,那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南昌作为革命圣地,它的地位和功绩也是无可替代的。时至今日,南昌人的革命觉悟性也是很高的。
6 h! C y2 d1 w5 i2 f* L 我想钟尧老和卿贵姑的谈话有异曲同工之理。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6-5 21:11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4-6-5 21:32 编辑
( d3 `5 Y/ n, D, D" s1 C0 J$ j' ?( ]
2 q2 N: i8 d7 {( ?/ E
你们的看法都是对的,你们站得比我高,你们站在了政治与革命的高度来赞扬南昌。谢谢你们的观点。0 }- s9 @: x) H+ I) [3 v
我本来想要表述的意思是得益于南昌在历史上的交通位置,造就了南昌姚氏四通八达的开枝散叶。而我说现在南昌不重要,主要想表达,在现代中国的经济版图中,南昌所应该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小了。前几年,经常听到这样的一组数字:南昌市的经济总量比江苏的常州仅仅多一点点;比无锡地区差了不止一点点。; z# o2 L: T! |2 N0 Q" x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6-6 10:59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6-5 21:11$ ?1 I; m7 S* J3 J+ k ~% @' w
你们的看法都是对的,你们站得比我高,你们站在了政治与革命的高度来赞扬南昌。谢谢你们的观点。* O+ W0 _1 ?. I; ]+ i
...
; _+ U/ c' B+ t! h2 }. G: M
三,巧合的连台戏
/ e. a1 b/ u# p% Q( J 正好在我频繁与湖北宗亲联络,并判断一大支湖北姚即将回归南昌大家庭之际。钟尧教授发了一个“重读江西修水姚新生“彦国公世系帖”后感言”的帖子,我收到的来自湖北赤壁的资料也会发到他的帖子上去。) ?' x1 A2 h) s( p2 ?7 e( I
钟尧教授的角度是从江西修水姚新生教授几年前对自己家谱纳入了姚崇谱系的疑问开始研判的。正好我收到了湖北洪湖“锦江堂”的百字歌。这样来自湖北红安,洪湖,江西修水的资料就可以放在一起比较了。
) K" x* [6 y9 i5 t9 `, k U% l j 都是关于南昌姚家谱的探讨,涉及的面积主要是江西与湖北。但是我会把湖南扯进来。$ B/ @% C3 l( Z* o( R a
这是一场巧合的连台戏。% I& N |5 X: q0 c& E; {
+ g! |& [$ C% I" d& U0 Q2 q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6-6 11:55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6-6 10:59
0 C8 N |3 { [7 B* N3 ?4 t& M三,巧合的连台戏
! D/ }3 a/ k6 T' D+ v9 Y& c 正好在我频繁与湖北宗亲联络,并判断一大支湖北姚即将回归南昌大家庭之际。钟尧教 ...
7 S v% n, V& B5 }8 ] 四,说说南昌姚与湖北的渊源
7 H0 q+ c! o; G4 @2 [ 现在我们说的南昌姚氏是指公元1170左右,从灵源到南昌县姚湾登陆,经过斗门发扬光大,开枝散叶的这一支。9 ]& G* `- V2 n8 ^. B
灵源状元姚旦【1087·1127】,授湖北黄州教授,他的儿子姚锡曾经在湖北当过武当军节度推官。这是灵源姚氏来到湖北的最早记载。
/ _# ~; P$ A1 G2 S1 y' R* O* a 现在的南昌姚氏是姚旦孙子辈的后裔。也就是说,灵源姚氏到达湖北的时间要早于姚湾与斗门。
1 f |( Z) E( C: c 到了元朝,达仲,晋仲兄弟同时考入进士。达仲在黄州讲经,晋仲任武昌县尹,封“中宪大夫”。达仲大儿子子泰官至五品,在黄州为官,是为今天红安八斗姚氏之祖先。达仲二儿子子实,先在江西为官,1369年到黄陂为官,是为今天黄陂姚氏之祖先。
% q( U* f3 L, l4 [% k* L 后来,从南昌陆陆续续到湖北去的宗亲,家谱上记载的主要在江夏,荆州,公安,襄阳,武昌等地。当然,去黄州的特别多。- y/ |, p) v: I p9 G% b2 Q$ V. e
南昌姚氏中的斗门中间门房,正是这支湖北姚的后裔,先在浙江当县令,后裔广在江苏山东为官,形成了一个团队。扩大了南昌姚氏的影响力。
( |6 ~/ ^ H5 m: X6 ^ 南昌姚氏家谱修了16次,前面几次都是斗门中间门房为主修的。可以说,斗门中间门房是南昌姚氏历史上的主力部队。
' W1 v& v2 K4 ^% b4 m9 h* H6 e' C% U1 R 至于后来,南昌姚氏以行医遍及大江南北又是后话了。/ V6 Q- e2 t2 O. o m' v: S$ T
我粗粗的将南昌姚氏与湖北姚氏的渊源关系点到为止,是因为我没有作深入持久的研究。发此文以期卿芳老,卿堂,卿宸“三卿团”和绍峰等对湖北宗亲的特别关注。
) }1 B& @2 t$ s8 E* u6 `1 k1 }! G% d, P4 k0 f" \7 q9 r* S
本文来自:中华姚网(http://www.yaogens.cn/)原文地址:http://www.yaogens.com/portal/thread-48565-4-1.html" ^, e& ^, D" V/ d) I; W3 E% A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6-6 12:05
标题: 湖北究竟有多少南昌姚?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4-6-6 12:20 编辑 0 L7 T# S" L2 b/ y: f* ?( P/ b; T& N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6-6 11:55
+ x, [8 V/ x) `, F四,说说南昌姚与湖北的渊源1 N( c+ D; B* r. ~& p# _+ o
现在我们说的南昌姚氏是指公元1170左右,从灵源到南昌县姚湾登陆, ...
5 I# n6 f7 W2 |9 w
( q) C8 v% B4 v2 _5 g) e 上面这个帖子是我发在“湖北姚氏概述”这个帖子上的。帖子发出去以后,最近不时有湖北宗亲打听到我的联系方法,与我交流。已经可以确定在上文没有提及的在武汉段长江的上游,大部分县存在南昌姚,如赤壁,洪湖,咸阳,潜江,蒲圻等等。. Z) U5 d/ [: |; G+ u* z# H
一大枝湖北姚氏即将回归南昌姚氏的大家庭。
3 p0 j4 C& T& d z2 n/ v: k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6-6 16:30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4-6-6 17:15 编辑 & ?+ A4 ]. Z5 c* e: B
, A0 O3 M$ J0 }( H) N
( x5 i9 J! y* p: y; ~五,判断“锦江堂”是南昌姚的依据+ e z7 @& V, f* C9 M! x
# c# i0 A d2 S
合族启用新派说明
此次续修家乘,我辛友公成鉴公后裔,与翠庵公祖德公后裔,欣然合祖。经查阅姚氏统宗世系,四公均系黄帝后裔。同时也是彦国公的二十五代孙。于明朝中叶,翠庵公迁沔阳祖。祖德公迁汉为汉始祖。辛友及成鉴二公迁蒲为蒲始祖。现在翠,祖两公已繁衍至二十一代“有”字派。辛,成二公已繁衍到二十二代“身”字派。为了统一派序,以昭划一。经协商,各自原有派句从二十世(即辛成二祖之“同”字派,翠祖二公之“世”字派止,停用旧派。均从二十一世起用新派取名。望合族子孙一律遵照勿违)。
从这个说明中,分明可以看到“同时也是彦国公的二十五代孙”的表述。
之前,我估计高才老仅仅是看到了部分“锦江堂”的家谱,得出了“彦国公是宋朝的一个进士”的错误结论。这个结论引起了卿芳老的不安,在姚网提出来了,希望高才老有机会解释一下。我因此到了江西省图书馆查遍了整个宋朝江西进士的名单,没有发现“彦国是宋朝进士”的依据。在潮阳的预备会上我曾经与道海宗亲邂逅,我当面请道海宗亲转达了卿芳老对高才老的存疑。后来,高才老在他的修订中,用了“谱记”二个字,修改了他的说法,但是这个微小的修改还是让我看出来了。
高才老在总结湖北的唐朝姚氏的名单中,显然是把南昌姚氏的发祖彦国公遗漏了。我当时看了这个名单以后是开了一个玩笑话,“这份名单都是处级干部,南昌姚氏的祖先仅仅是一个科级干部”。我拜托高才老能够在他以后著作的修订中加上去。懂南昌家谱的人是明白的,而许多外地的南昌籍后裔是不明白的,希望不要引起他们不必要的错误解读。
' ^, S+ @3 g: e* ~% q; z% }7 _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6-6 18:58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6-6 16:30 @8 i4 ~( X0 d( h/ [3 X" r' u6 _
五,判断“锦江堂”是南昌姚的依据+ g( T/ I: V: x& I
' r4 T* H1 A3 k1 n; p# E
合族启用新派说明此次续修家乘,我辛友公成鉴公后裔,与翠庵公祖 ...
. A, r) g/ ~1 h( x+ x7 g
六,“锦江堂”的字派: p @" {! `& @7 i* A0 S
锦江堂续订宗派序
夫考祖宗之昭穆,世系为先。定子姓之尊卑,宗派为要。吾族自昔纂修辛祖分下,议派三十二字。今两祖子孙既已舍谱,自必合派。因另议合谱新派四十八字。旧有“绪”字派至“振”字派,“定”字派至“家”字派,两祖分下各四派,参粤稽舜祖四派,至善字以下,通照新派取名。永不准更易,完则复续。如遇朝庙等讳,即删去一字挨下一字取名。庶可以昭久远而归画一。其间或外省外府外县子孙,第知旧派,未闻新派者,嗣后续谱开丁,仍当一体收录,以防一体收录,以防遗漏,今将俩祖旧派,合谱新派,校对明晰,开列於下。
辛祖分下旧派:
昌世宏绪 贤达振兴 光承现泽 克昭斯文
培源敦本 祖德日新 家声方大 永垂宗铭
成祖分下旧派:
宗应开大 文定为先 家道世顺 忠贞贤良
祖德隆盛 奕代荣昌 明达祚永 仁厚泽长
两祖合谱新派
粤稽舜祖 善与人同 持身孝友 秉性温恭
德业巍焕 闻见明聪 华赓复旦 寅亮天功
咸熙庶绩 治布熏风 必得其禄 允执厥中
作者: 2743554896 时间: 2014-6-6 19:03
姚前辈您好!能告诉我们是属于哪的的吗? 本人是湖北恩施建始县三里乡姚氏后人红字辈, 家里供奉 “吴兴堂” 。记得小时候听老人说我们是一位叫“姚应儒”(谐音)的祖人的后人,我知道我的祖辈叫“姚道文”因为没有资料不知其根源,在此希望有这方面资料、学识的 同族们给予介绍下,不胜感激!!: b& Y* Y! a; ~' j1 z3 N
我们的字辈排序是:“应国石周文光明道永昌志红传宗远欹续德策方”。
( y- n* W0 }! a- n7 C# K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6-6 19:03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6-6 18:58
$ B# i# Y* Z+ C& }6 r六,“锦江堂”的字派7 X1 [" ~# U2 D, z
锦江堂续订宗派序 夫考祖宗之昭穆,世系为先。定子姓之尊卑,宗派为要。吾族自昔 ...
. G% _" `7 L( s( A合谱新派
方正允明 如日东升 居行务本 启后功宏
翠庵,祖德二公原有老派:
立志敦存厚,齐家世有荣。光华从本焕,必定显功名。
辛成二组原有老派:
粤稽舜祖,善与人同。持身孝友,秉性温恭。
祝辛成二祖原派之“粤”字派与翠祖二公原派之“立”字派均列为第十三世,以下世系例推。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4-6-6 19:12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4-6-7 04:54 编辑
8 o* d% h5 c0 C X: F5 f |( v
5 |6 W. H, Y2 K8 b& {南昌谱中记载的彦国公第二十五世孙应该有一二百位,不少是各团族及分支的始祖,大部分的却没有了下文,不知迁往何处。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6-6 19:26
) `, A) h, F# S9 t) ~, N 与高才老的联络图一比较,我发现,联络图仅仅记载了“锦江堂”四支中的一支。说明湖北应该还有不少支姚,没有出现在联络图上,还有许多深入细致的工作需要努力去完成。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6-6 21:10
3 M' {7 w0 L; I, v# R5 p9 P) c
本人是湖北恩施建始县三里乡姚氏后人红字辈, 家里供奉 “吴兴堂” 。记得小时候听老人说我们是一位叫“姚应儒”(谐音)的祖人的后人,我知道我的祖辈叫“姚道文”,我们的字辈排序是:“应国石周文光明道永昌志红传宗远欹续德策方”。
' V( x& `0 c( j: s, Q3 O 这位来自恩施的宗亲:
) _! m9 r+ \5 ?* `* a" N 欢迎来姚网!! e6 E6 j4 X i
我觉得你应该想方设法把发祖“姚应儒”公的大致生活年代搞清楚,这是第一步。
1 ~1 k' J! |. V2 O3 h3 C$ P; m- G% @ 以这个大致的年代为坐标,在整个湖北板块寻找一下相同的字派。你现在是“红”,离“应”有11个字,估计应该在300年以前的时间。* ~2 w: I/ a3 x4 B* U
0 A" F# V$ D) S( \+ W$ e/ M
" y" `3 N- _+ a# j8 J4 ` Y
6 N; O1 l, F) S. V F6 V
作者: 2743554896 时间: 2014-6-6 21:17
! ]% f0 p H0 m t0 @; E+ F5 |' j
好的!多谢!!我这就去查!!
作者: 2743554896 时间: 2014-6-6 21:42
8 ~0 }. L' M! O6 A! u
资料:据老人介绍迁移始祖姚应儒的父亲叫姚贵海(谐音),姚应儒是明末清初吴三桂手下将领也就是公元1660年左右。有留下他的盔甲大刀,后来交予地方派出所了。1 P+ H. e2 n7 Z( i% G
3 S* \5 }) D* t
作者: 2743554896 时间: 2014-6-6 21:44
9 G/ ^8 o: [' r3 z# m资料:据老人介绍迁移始祖姚应儒的父亲叫姚贵海(谐音),姚应儒是明末清初吴三桂手下将领大约是公元1660年左右。有留下他的盔甲大刀,后来交予地方派出所了。. S" G3 m% R4 |8 \" O( E' s
4 Q! c- Q) h6 Z4 S! z& x) a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6-7 00:13
; p; P9 x! A4 t% W- A5 c; G
我说姚网的影响力是立竿见影的,这不,恩施的这位没有署名的宗亲来姚网发帖子提供信息了。他轻描淡写的说了几句,其实信息量很大的。他的老祖先参加了吴三桂的部队,留下了一把大刀,这可是文物啊。
作者: 南昌姚卿堂 时间: 2014-6-7 05:31
绍弦贤侄;你辛苦了!
作者: 姚紫洪 时间: 2014-6-7 18:16
已阅帖子,关注中。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6-7 21:57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4-6-7 22:00 编辑 . }. O' O$ `2 j5 m
* i5 r; ~" [# ~& }% K8 E9 |: A [& F: H" x5 j$ r L
卿堂大叔:
- j3 b$ m. F: W- y$ E( m 我刚刚在另外一个帖子上看到,上面这个发帖子的湖北宗亲是监利人,我印象中南昌姚氏在1600年以前有几拨宗亲去了荆州,监利。请您辛苦查一下,作一个汇总。我以前发过一个帖子,复制如下:
- b! [6 {' q e" U. m- v 寻找湖北监利火把堤的南昌族人( C; O, Y, j0 Z1 I
南昌家谱记载:
& M& u9 l, n% I: |+ U; Q7 u 叔绪,字宗宪,生于明朝弘治六年,【1495~~ 】客寓监利火把堤。妻,万氏。
5 I# v9 n" L5 [ 子三;季圣,季贤,季祖。0 ]% j d0 F" u
据了解,现在尚有火把堤这个地名,不知道当地现在还有姚氏村庄吗?
) X4 a) c' P: R( }2 s
: w& g' {5 i9 J) O本文来自:中华姚网7 t# s2 o% L7 B2 o- H
( I" y7 I. F- v3 p+ P- i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6-7 22:01
! d( \0 t, T' l1 z9 T# n
谢谢紫洪版主!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6-8 12:53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4-6-8 17:02 编辑
6 a2 E# ?3 I( n& z
( n- `# E* ?" I ^, ~ E. @- w0 L. C% S( [
七,南昌姚在湖北的分布
8 x+ k! S7 ]$ S! x( K# b 历史上的交通要道以水路为主,如果把鄱阳湖与洞庭湖比作二个水桶,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就是连接中国最大的二个淡水湖的扁担。武汉号称“九省通衢”,是名符其实的“大武汉”。江西在历史上就是武汉“九省通衢”中的九省之一。但是,因为有了鄱阳湖,江西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九省通衢”经济区中的比重绝对就超过了九分之一。民间留下的一句名言是“装不完的吴城,卸不完的汉正街”。吴城曾经是鄱阳湖靠近南昌的一个大码头。从这句名言,我们可以看到江西与湖北的各种密切的关系。
! p! ^, z5 R% q3 \& H 可以判断,历史上的南昌姚氏正是通过这样一条黄金水路,加强了与湖北的联系。以黄州为中心的南昌姚,分散到了武穴、黄梅、浠水、蕲春、罗田、英山、麻城、红安以及河南的光山、罗山、息县;还有以黄陂为中心的大悟、孝南、孝昌、孝感等地,细细一看,除了武穴,其他的地方都是环绕在大别山的广袤的怀抱里。6 t% A3 D( I. U/ l
这次发现的南昌姚在武汉的上游的6·7个县有分布,加上已经确认的襄阳,随州,荆门,公安等地,应该说,南昌姚在整个湖北省的相当大的地区存在这已经是确切事实。随着姚网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访问姚网的湖北宗亲越来越多,南昌姚在湖北的具体分布会越来越清晰。! E( ^6 R5 g1 D
借助长江水系的联系,经过“洪湖水浪打浪”,鄱阳湖与洞庭湖就这样有机的密切联系起来了。我相信,历史上寓居湖南岳阳、常德等地区的南昌姚一定会不断浮出水面,一定会回归南昌大家庭。- \1 L; {0 Z% A. E4 _
+ s* B5 f1 O& A2 g6 R) i: h
8 F/ L1 o% g* \# f% [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4-6-8 16:32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6-8 12:53
, `1 W0 Z# n, y) g4 l七,南昌姚在湖北的分布! K/ V8 ?( X7 i1 c* W' ^4 P- [
历史上的交通要道以水路为主,如果把鄱阳湖与洞庭湖比作二个水桶,以武汉 ...
, W0 h( x& U$ u% L6 m$ _4 v每帖必读,密切关注。
3 K8 }8 r4 z m9 u" _8 Z5 T. n7 J9 s好贴加精!
0 a |7 ~8 b& e8 s) ~" Y8 q/ Z
作者: 姚紫洪 时间: 2014-6-8 17:26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6-8 12:533 q, O* ^& \2 O# U# p1 m
七,南昌姚在湖北的分布" @4 f8 l; b# V$ a9 z# E" `
历史上的交通要道以水路为主,如果把鄱阳湖与洞庭湖比作二个水桶,以武汉 ...
/ r$ {1 {& ]* W3 Z6 i
江西经济发展快,姚家也发展快!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6-8 21:33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6-6 18:58
! t1 q- V' y- M5 w: [六,“锦江堂”的字派
& @! X2 s* x' y# L锦江堂续订宗派序 夫考祖宗之昭穆,世系为先。定子姓之尊卑,宗派为要。吾族自昔 ...
' ~% N/ x: B& y/ U. I; ]
“我发现,高才老的联络图仅仅记载了“锦江堂”四支中的一支”——重视,要做工作。
" L* M' U6 \4 C' F2 u/ A% G 从14#“锦江堂续订宗派序”看,洪湖“锦江堂”姚氏有自己的族谱。有哪些族谱?能简介吗(你或“锦江堂”宗亲)?
' h1 F! M& z8 d! ?
& V" u4 ` X R* X: U2 B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6-8 23:35
7 s- e+ B9 G* q6 l/ P钟尧教授:* x8 k# ~. G7 R2 N
这是一个懂电脑的宗亲,但是自己说不懂家谱的宗亲给我传过来的。有关“锦江堂”的字派,在16楼。据我与湖北的宗亲通电话得知:“锦江堂”是四支来自南昌的彦国公后裔一起修谱的,他们说有清朝光绪年的老谱,存放的地方在洪湖。我一经比较,发现高才老总结的“湖北概述”,显然遗漏了另外三支。所以,我说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我发现,传过来的“翠庵,祖德二公原有老派:立志敦存厚,齐家世有荣。光华从本焕,必定显功名。”与高才老说的“立志存敦厚”,虽然仅仅是一个字的顺序不同,但是,搞清楚了这个字,或许可以解开一个秘密。
2 |2 A3 h/ |3 _0 H “敦厚”,是一个地名,现在依然是吉安县的城关所在地,历史上的“庐陵”并不在现在的吉安市城区,而是在吉安县的敦厚与泰和的老县城西昌这样一个盆地范围。而南昌老谱出现过的许多次的“庐陵”、“西昌”这样的地名,说明南昌姚或者灵源姚是有不少宗亲发散到庐陵府【现吉安】去的。湖北“锦江堂”分明就记载:有一支是从安福的新乐迁移到湖北的。或许,湖北有几支迁徙的线路是从灵源迁庐陵,再由庐陵迁湖北的。3 v9 b$ Q r$ ]
吉水的姚峰宗亲收集了一些老谱,但是他自己也不明白自己根系发源何方。他自己表述可能发源安福的正雅公,但是安福的宗亲亲口对我说是没有依据的。或许,可以在湖北的家谱上反证吉水的姚到底来源何方?, i( p' B9 G$ Q U- t. ?
湖北潜江有二个宗亲与我通过电话,一个确切是自己是新干后裔,一个没有说明白,只是说来源庐陵,没有具体地方。这些信息有助于我的判断。- W6 N2 _2 w( K7 V1 ]( U/ h; b% ]
, D' E, p0 k) q8 l
6 q& _& n2 Q5 @$ I! n
, i E# f) F+ b
作者: 江苏姚玲 时间: 2014-6-9 00:03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6-8 23:35
( g9 J9 h2 @, Z6 O钟尧教授:9 k$ Z5 \" i5 C
这是一个懂电脑的宗亲,但是自己说不懂家谱的宗亲给我传过来的。有关“锦江堂”的字派, ...
7 B) a* l* |% L" `9 X7 A" l
关注中、、、、期待下文。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6-9 08:57
: S: n( r0 e8 Q0 i C: \& [
“我发现,传过来的“翠庵,祖德二公原有老派:立志敦存厚,齐家世有荣。光华从本焕,必定显功名。”与高才老说的“立志存敦厚”,虽然仅仅是一个字的顺序不同,但是,搞清楚了这个字,或许可以解开一个秘密。0 s1 j, b+ A. f" r. K3 _; K& E% x4 y6 k
‘敦厚’,是一个地名,现在依然是吉安县的城关所在地,历史上的“庐陵”并不在现在的吉安市城区,而是在吉安县的敦厚与泰和的老县城西昌这样一个盆地范围。而南昌老谱出现过的许多次的“庐陵”、“西昌”这样的地名,说明南昌姚或者灵源姚是有不少宗亲发散到庐陵府【现吉安】去的。”0 R7 m9 M: v6 |0 ~: u# z& ^
,+ b+ O1 \9 R1 @" l- X$ v
你这么讲敦厚吉安与南昌姚的关系,触动了我的记忆——有一支(外省)姚,像南昌姚,但是从吉安或吉水迁出的,便不敢冒冒然判断;记不起是哪省哪支姚了。8 a1 g% J4 G! J" @3 M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6-9 09:38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6-8 23:35) h. }6 Y- L5 u! f, l& w8 M
钟尧教授:
- u6 P) A9 c% q; ]8 B) ^ 这是一个懂电脑的宗亲,但是自己说不懂家谱的宗亲给我传过来的。有关“锦江堂”的字派, ...
# g: G. U( E+ L5 Q8 ?) O+ [ “吉水的姚峰宗亲收集了一些老谱,但是他自己也不明白自己根系发源何方”7 m {( H) \0 @- b
7 E% ^( ?7 x% L( C 据说姚峰宗亲收集了很多江西姚氏老谱。在潮阳开世姚会成立预备会期间,请与会者带话给他,请他介绍他读过或知道有多少部江西省姚谱。一直无回音。不知话没带到还是姚峰宗亲。。。。。8 C/ y- U! \9 `* K5 K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6-9 09:52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6-6 11:55
- e) ?8 D$ N" N' X" M四,说说南昌姚与湖北的渊源, b4 l0 p* D* U8 v9 Z( e
现在我们说的南昌姚氏是指公元1170左右,从灵源到南昌县姚湾登陆, ...
8 [1 K I0 l1 L* C0 Z
11#
5 t( f; Y5 ~' w7 d1 f4 C) A/ g6 m “元朝,达仲,晋仲兄弟同时考入进士。达仲在黄州讲经,晋仲任武昌县尹,封“中宪大夫”。达仲大儿子子泰官至五品,在黄州为官,是为今天红安八斗姚氏之祖先。达仲二儿子子实,先在江西为官,1369年到黄陂为官,是为今天黄陂姚氏之祖先。”6 C' U% e' o+ R( N F z
* x4 J% o9 ~5 N1 R5 R
南昌姚或黄陂姚,元朝,达仲,晋仲兄弟2进士.) l8 c- _% M7 h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4-6-9 12:28
密切关注.因我也在寻根问祖.绍弦辛苦了!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6-9 12:35
* P5 v1 _7 Q6 w3 D) u7 _9 }5 h$ Z
谢谢建中、紫洪、小平版主的关注!
' G4 \5 `& [4 p9 c( v' F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6-9 13:03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4-6-9 16:49 编辑
. n4 \# ]" `7 j/ A. c% gpszyyao 发表于 2014-6-9 09:386 F! d) z: B2 f3 `: R2 g
“吉水的姚峰宗亲收集了一些老谱,但是他自己也不明白自己根系发源何方”- _! j7 q7 b. J( c' t0 O
8 ^- J, A$ n9 @; V& M; a 据说姚峰宗亲 ...
. {3 ~. d$ F: s) R6 R
回钟尧老:9 M5 O" I# F9 h. n
“据说姚峰宗亲收集了很多江西姚氏老谱。在潮阳开世姚会成立预备会期间,请与会者带话给他,请他介绍他读过或知道有多少部江西省姚谱。一直无回音。不知话没带到还是姚峰宗亲。。。”
7 l+ j$ G0 J4 @- h0 W, U 在潮阳的预备会上,我当面转达了您对姚峰宗亲的问候。并专门在姚网回复了一个帖子。姚峰宗亲说他是不会上网的。所以,您如果想与他交流,估计应该用电话。
4 g# ^. G; k2 X/ D% f1 a+ v1 N 我对安福正雅公的谱系有所接触、了解,对吉安市附近的姚氏家谱了解不多。但是不少外地宗亲经常向我询问泰和、庐陵等地的家谱。尤其与您的感觉不约而同的地方,就是发现从庐陵府流传出去的家谱有点象有南昌或灵源姚的痕迹,又不能完全确认,才引起了我的关注。从湖南发展到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的家谱经常提及到古庐陵的一些地名。从与克保宗亲的交流当中,他一直以为灵源姚是到过庐陵的。从湖北洪湖反馈回来的信息,证明克保宗亲的说法是有证据的。前段时间,江苏“斗门故里”的来源,南昌家谱没有记载,偏偏在湖北红安的家谱中得到了印证。因此,我当然会注意到来自湖北的资料反转证明庐陵姚与南昌及灵源姚的关系。
$ o$ |3 E0 Q" Z, n! B u “你这么讲敦厚吉安与南昌姚的关系,触动了我的记忆——有一支(外省)姚,像南昌姚,但是从吉安或吉水迁出的,便不敢冒冒然判断;记不起是哪省哪支姚了。”
# |9 g- O, O$ \. p 从您的这段话,证明了我们的想法是一致的。8 n* x4 ^* E; E6 W
8 J M+ U! A& @. w# [" B
! w# O9 K0 W7 N
% s# s/ U. f! C: r( b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6-9 15:37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6-9 13:038 j1 |4 Z; }1 g1 v' b- ^- |% y
回钟姚老:% z1 Y; d. L& C. ^( v
“据说姚峰宗亲收集了很多江西姚氏老谱。在潮阳开世姚会成立预备会期间,请与 ...
* D* l' E3 f. I钟尧老:
$ `: \1 p |5 Y2 y6 n- E% W5 r' } 这是我在湖南宜章会议上的照片,左边的就是印松宗亲宗亲。
- k7 u; C1 ]" V) X& i$ o; }' c: q4 J @ 
+ f! P/ u) D p7 d3 Z; D P1 u N; D 他是湖南资阳姚氏的修谱人。您曾经在姚网评点过他们的家谱,觉得有点象南昌姚,我也在您的帖子上跟了帖。可是,这位印松宗亲不太注意回帖的反应。姚网的帖子更新太快了。我与他一见面,就提及了您老对他们家谱的看法,他居然没有看到。于是,我在宜章的当天晚上一一把相关的帖子打开给他。卿堂大叔把南昌家谱关于湖南资阳先祖离开江西时,南昌与灵源家谱的字派,结果在一百年的时间节点上发现有几十个“宗”字辈,后面三代的用字也相同,只是没有找到他祖宗相同的名字。印松当时没有带家谱,我记得他们家谱记载了“袁洲”,“圳上”,这个“圳上”就是泰和的地名,归于古庐陵,离现在吉安县的敦厚也是不远的。- e# p8 x7 p# A+ m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4-6-9 16:01
7 ^" g' ]0 @0 l1 e- S2 S# I姚网从来没有听说开除的,有几个留网查看的,也是他们自己做主的。
. ~! l' `- Q8 `* S/ Q) O/ x) w这句活也真有意思,
- s6 p6 }5 R) U( s" T2 y" E4 K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6-9 22:14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4-6-9 22:20 编辑 6 t( H! G1 x" K; h
( ^1 d4 H" D0 N% [& u ^) H/ s
2 \ W1 K1 |# J% ^) G2 W 谢谢小平老的批评指正。您如此认真仔细的点评绍弦的帖子,无论正确与否,绍弦都会虚心接受。
2 e, [- r" A& A c* d' j 我来姚网二年了,除了说对姚网的热爱,还是热爱。但是,有的时候我会无意中会在语言表达当中流露我情不自禁的心情。比如,我上面说的话,是说明我对姚网的认识。姚网本身仅仅是一个平台,千万不要戴有色眼镜看姚网。姚网本来就不可能开除谁,也开除不了谁,所以没有开除谁这一说。我看见过几次激烈的争吵,有几个宗亲负气删帖,说退出姚网。实际上他可能换个马甲又上来了。或者直接以游客的身份来姚网了。所以,我说他是自己“留网查看”的。姚网不可能给他“留网查看”这种处罚的,即使他退出姚网他依然还是注定姓姚啊。3 L6 \* G8 D* U. X4 J
. L5 w, g D# \4 m6 G! j
9 R/ ^- X$ L2 A9 i" ]2 ]9 T: H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4-6-10 04:45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6-9 22:14 谢谢小平老的批评指正。您如此认真仔细的点评绍弦的帖子,无论正确与否,绍弦都会虚心接受。 ...
1 k; }( p1 u! D9 h9 M湖北有多少南昌姚?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4-6-10 11:17
3 c$ ]0 N, I5 _6 m" t ]那我是留网察看了!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6-11 22:54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4-6-12 00:19 编辑
, v/ W, {- K0 r; Y
1 w: C8 y1 {$ t- N W( \ i8 r八,南昌姚氏的迁徙线路4 D. N8 r: A; V- i/ l' l
河南的学模(谋)宗亲曾经盛情地希望我把南昌姚氏的迁徙线路总结一下,发在有关刊物上。我一直不敢做这项工作,因为不断有历史上失散的宗亲不时在姚网里被发现。显然,现在还不到总结的时候。我在这里谢谢学模(谋)宗亲的好意,南昌姚氏一直把河南当做自己的老家。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 m: M0 n. Q L' i& W 随着湖北宗亲以各种方式不断地来南昌寻根问祖。现在基本可以确定整个南昌籍的湖北宗亲比南昌本埠多,并且多出许多。散居在南昌以南的地方却少之又少,仅仅在抗战时期散居在吉安,赣州,宁都等地,屈指可数。记得八路军曾经有一个著名的方针,叫做“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有趣的是,南昌姚氏的迁徙路线正是与八路军的这条方针一致的。而另外一条线路则更加有趣,新四军军部就在“筷子巷”对面,无论是“筷子巷”“瓦子角”或者斗门离开南昌时,几乎又与新四军东进的线路是一致的,在淮北,在苏北广阔的天地里拓展了南昌姚氏的发展空间。山东的孟良崮战役是八路军与新四军共同合作成解放军完成的。南昌姚氏来到山东的宗亲又比比皆是。
1 D5 v" J0 ?" a- K* T6 L 所以,记住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外加“孟良崮战役”。基本上就是现在可以表述的南昌姚氏的迁徙线路。至于山东的“铁道游击队”,河北的“平原游击队”,湖南的“湘西剿匪记”,东北的“智取威虎山”,那都是属于“南征北战”的小部队。实在是无法精确统计了。
% g7 q( w. l" u8 X6 @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4-6-13 21:40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4-6-15 17:33 编辑
0 O) d I) \* G( R; q$ b0 V9 h4 g8 D( r: }6 }# G5 j* |
已另起一帖,此处删去。
|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