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35000|回复: 10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姚绍弦:南昌姚氏与姚思廉家族的渊源联系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
发表于 2013-1-4 19: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姚家修谱找姚网
本帖最后由 姚闻闻 于 2013-1-4 19:50 编辑 . i/ z2 Q7 Y- s
! R  H, S: Q* t3 G4 a
回复 6# 姚绍弦
2 {" }5 c- ?3 [- f0 F. n3 f5 Z8 d9 i" [- I3 o8 j( A

4 t8 i2 y; j: i, W7 y! k    我觉得应从思廉一支重点寻找资料,看是否与彦国有交集,而且研究时一定要回归到当时社会的状态,比如古人的宗族思想等等,从宗族思想看姚勉自己说的不可能是文学语言,而且我还没发现古人在宗族表述上有人乱说过,你看二十四史中的列传有谁在叙述自己祖先时乱说过,还有在集部中有否不按实际述说的,比如墓志铭等叙述家族历史的文体。古人有专门的这种文体,姚鼐《古文辞类纂》就收有大量的这种文体的文章。欧阳修的,柳宗元的很多很多。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13-1-4 20: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姚绍弦
$ F, G7 j: L1 {# `4 G* ?
) x+ K; G; m( m" A6 P: t
) G  a2 T' C! V% a9 |; k0 D    另外,学谋宗亲也在研究你们这支的情况,他也是很严谨、学识不错之人,你可与他多探讨。他给我说过姚勉是思廉之后。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13-1-4 20: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闻闻 于 2013-1-4 20:54 编辑
6 P5 p  a4 X: f4 @) [  G+ m8 v% M* H5 A# R1 g
回复 9# 姚绍弦
: z* }* i0 E/ |& W; C' B( q
7 R1 r; W& ~5 }9 d- P
  _8 N) @8 r) s4 ]    勉公生活的时代和他的经历,通过反复读他的《舍人集》有所了解,中国五四以前的人受宗族的桎梏很深,对不孝、不习好,有败家风的人,家刑是很残酷的。姚勉其他都可以乱说,但其祖先是不会,也不敢乱说的。因为族里的人都不会答应,那时是有族长的,绝不会像现在的宽松环境。说白了那时的人宗族意识已经深入骨髓,是自觉意识和自觉行为。族帮,乡党已是中国古人的一种文化。一种中国符号,没有这种文化就不是中国人了。而且官方的监督也是很严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几千年的宗族文化是封建社会重要的内容和标志之一。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13-1-4 21: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闻闻 于 2013-1-4 21:37 编辑
7 L% k, c5 \' ^  ?
* P2 @& |5 _9 r9 H9 r回复 13# 姚绍弦
( ?7 y; R2 L1 I- z. `6 h0 l: F$ V8 b7 c' I+ r  l

, q) X0 C! W; X7 @2 G0 h) i/ L    不管是僧也好,道也好,还是放荡不羁的文人、无赖也好,还是思想空前解放之古人,他可以砸佛龛,骂菩萨,但他不敢骂皇帝,辱祖宗。明朝写《潜书》的唐甄和写《史纲评要》的明代思想家李贽,在古人中胆子算大的了,但他们在宗族里也是很恪守礼教了。绍弦宗亲在研究家谱时一定不要忘了中国封建思想这个大环境。今天就谈到这里,以后再聊。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1-5 13: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 姚绍弦
; _' B- \! I2 V) i3 n% C
" S: E# r! ~: r9 c0 U/ T
& M, u% l2 i) G& M! h# h    绍弦宗亲,我提议:如果真要研究彦国的家谱,我们能不能把自身的身份改换一下,从自己的祖宗中跳出,大家都是对一个学术问题的研究者,不带一点感情色彩去研究问题,以研究学术的原则、标准作为基点行不?第二,你承认中国封建思想宗族思想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否?如果承认这两点,我们就当他是一个学问探讨,不打棍子,不带帽子,不人身攻击。这样我们才会放下心里的压力,正常来研究,行吗?个人意见,不强求。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1-5 16: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5# 姚克保
. z  ]' M4 q1 n4 |) `. g! G) A; J0 o

. x& f' P3 ~" }$ k    克保宗亲,只言片语道明了问题的症结,我觉得可否就从丰城公研究入手,史上还有多少姚姓称丰城公的,就像秘书监一样,姚察也任过。姚合也任过,一个一个的问题解疑,真相终究会大白。克保宗亲是很有独立思考问题之人,佩服!学习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3-1-6 14:3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3# 姚卿芳
4 L3 q; @/ h5 D4 P9 t: _5 P  e: t) ?7 b5 k& |2 O0 P
( ]: u: C, T5 B1 t! E7 j7 X
    我还看到网上有个资料是说田横的,是咋回事,是你们南昌谱里的资料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3-1-6 14: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分析问题点有几巧,第一巧,巧就巧在思廉与彦国是同一时代人,隋朝。第二巧,巧就巧在姚勉自己说是思廉后。第三巧,巧就巧在灵源两个谱都记有相同的人。第四巧,巧就巧在子明称丰城公,思廉也称丰城公。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3-1-6 16: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闻闻 于 2013-1-6 16:24 编辑 7 q2 `3 W9 \9 B2 S8 g; b
7 ?6 {  |1 i2 J  }9 m  K# j' `
回复 36# 姚绍弦 ' v& Q5 D* }. [4 ^( Y/ N7 N& B

, Y4 t4 m4 e! `( ~% `" W
7 ~/ X- K; U& g: w( f% K1 |* m  T2 c    绍弦宗亲,对于宗族研究,哪怕是研究自己的家谱,只能当问题来思考,自己都要为自己提些为什么,别人提出不同意见其实也是在帮助我们思考问题,我为什么提出跳出自我,目的就是不会禁锢自己的思维。如果调整不了自己的心态,就把这个问题放下,不争论,不参与,有些问题急也不行,找不出说服人的资料,别人会信吗,写文章也好,交谈也好,就是一种沟通,沟通是否成功,主要看对方思维是否一致,是否有确切的资料,有了资料还不一致,只能说明沟通失败。记得三十多年前上大学的时候,我读一个最喜欢的人物传记,我在恩师谷城先生面前夸夸其谈,先生就教导我,学历史的是做评价人的工作,绝不能有感情色彩,是组织部在下结论,他推荐我把《文史通义》看五遍以上,最后我知道恩师的用意之深,有了公允的思想,史识才会深,史德才会厚。所以你就当无事一样。我认为你把此帖发出急了点,行先老认同了,还有其他人也许认同也许不认同,慢慢的,不急。周末快乐!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3-1-6 16: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闻闻 于 2013-1-6 16:32 编辑
: O3 A9 H9 e# A2 |# f: [! |5 {. s  ^9 l' s# }' U, @2 ?
回复 39# pszyyao # d9 y0 C) S) Y7 ?' K

8 ]5 f2 c+ t( o# S" s  I3 [4 I2 ^: K* I
    教授,我是在反向思考也,给你的资料绝对真实可靠。放心。网上就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6 01:2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