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pszyya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代姚姓宰相(初稿)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2-1 14: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姚家修谱找姚网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2-2-1 14:59 编辑
1 {' R0 D) e+ j# e- ^* R7 K$ r# T$ \% S" B1 X
回复 27# pszyyao * g4 `& j6 _2 k( U0 U( V/ Z! a

- W1 m" P0 a, N4 D7 F
* F3 P. K* t3 L+ ~* I' a   

后秦丞相姚绪

姚绪  十六国时后秦南安人。羌族。后秦主姚苌同母弟。初仕苌为征虜将军。东晋孝武帝太元九年,苌即位称后秦,以绪为司隶校尉,镇长安。兴嗣位,徙镇安定,封晋王。后率众攻河东太守柳恭,恭降,以绪为并、冀二州牧,镇蒲阪。位至丞相。  (☉)
4 B. q8 W8 }- H, _# z
(见张撝之等主编《中国历代人名辞典》)

后秦太宰姚硕德

姚硕德  十六国时后秦人,羌族。姚苌同母弟。苌攻破秦州,以硕德为秦州刺史,镇上邽,后徙镇安定。以镇东将军大破苻登。苌死,子姚兴立,封陇西王。弘始三年(东晋安帝隆安五年),率军打败后凉,后凉主吕隆降。硕德履建大功,礼贤下士,西土之。位至太宰。  (☉)+ x5 l! W+ V& W, U3 X
(见张撝之等主编《中国历代人名辞典》)


5 d/ h* V! g; W  n1 ^  R2 t! S

Ⅲ(待续)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2-1 22: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7# 天狼纵队
2 o! B) D( R# l7 s  Z0 U. S* u- w' N1 v8 {

; o4 X: z) y5 R& ?7 h6 `# i    已阅以上诸帖已读。我将吸取各种资料和意见,包括你的(实际已采纳),以后做个总结和修订。
) A8 b) b3 i  _6 H. I1 |    谢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2-1 22: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 pszyyao
; \" s' n* q- q+ o% X7 \- L; Y1 S4 }( h9 M4 B" M" r# b$ |

后秦尚书令姚旻

姚旻3 W- f: w! p/ [7 V6 I7 {8 y
字景嶷。南安郡赤亭人,羌族。仕后秦,为参军、辅国将军宗正卿、城门校尉使者、司隶校尉、尚书令
,封爵赵公,拜太尉,姚兴时进太傅。

pszyyao评注

⑴根据重庆万州姚世衡2012-1-31在姚网跟pszyyao《历代姚姓宰相》的帖编。

《晋书》记载:登进逼安定,诸将劝(姚)苌决战,苌曰:“与穷寇竞胜,兵家之下。吾将以计取之。”于是留其尚书令姚旻守安定,夜袭登辎重于大界,克之。诸将或欲因登骇乱击之,苌曰:“登众虽乱,怒气犹盛,未可轻也。”遂止。

⑵晋代,尚书令相当于宰相。

后秦尚书令姚晃

姚晃(生卒年不详)- c# i5 D$ p5 Z9 @7 a! S  z; [
十六国时期南安赤亭人。羌族。东晋太元九年(公元384),姚苌称帝,任命姚晃为右仆射。姚苌临终时,姚晃与太尉姚旻等受遗诏辅助姚兴治政。姚兴即位,即拜姚晃为尚书令

pszyyao评注

⑴根据重庆万州姚世衡2012-1-31在姚网跟pszyyao《历代姚姓宰相》的帖编。

《晋书》记载:

(姚苌)至长安,召太尉姚旻、尚书左仆射尹纬、右仆射姚晃、尚书狄伯支等入,受遗辅政。

(姚兴)遣姚平、狄伯支等率步骑四万伐魏,姚硕德、姚穆率步骑六万伐吕隆。平等军次河东,兴遣其光远党娥、立节雷星、建忠王多等率杏城及岭北突骑,自和宁赴援,越骑校尉唐小方、积弩姚良国率关中劲卒为平后继,姚绪统河东见兵为前军节度,姚绍率洛东之兵,姚详率朔方见骑,并集平望,以会于兴。使没奕于权镇上邽,中军、广陵公敛权镇洛阳,姚显及尚书令姚晃辅其太子泓,入直西宫。

⑵晋代,尚书令相当于宰相。

pszyyao曰:

姚氏有两个郡望:吴兴郡和南安郡。都是姚氏望出之郡,姚氏是这两郡的郡姓。

三国时期吴孙皓宝鼎元年(公元266)分吴郡和丹阳郡之地置吴兴郡,辖九县:阳羡、永安、余杭、临水、乌程,故鄣、安吉、原乡、于潜。治所乌程(今浙江湖州西南)。吴兴郡辖境相当于今浙江临安、德清、余杭一线西北,兼有江苏宜兴。

东汉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分汉阳置南安郡,隋初废。南安郡区域相当于今甘肃陇西县东部以及定西、武山等县,治所在今甘肃陇西渭水东岸。有人错将福建南安当为姚氏郡望。此南安非彼南安也!

南安郡之所以成为姚氏郡望,就是因为有姚弋仲的赤亭羌姚族,特别由于他的儿孙的建立了具体讲,南安郡是南安赤亭羌族姚氏的郡望。可惜后秦王朝只存在三十几年,又是少数民族,这个姚族在王朝覆灭时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到今天似乎变得渺无踪迹。

我在《也谈姚氏的郡望》中回应y6102372@sina.com的南京姚姓朋友的问题时说:很难找到南安赤亭姚氏家谱。谁知今天(20012-01-31)竟然在姚网发现了遵义道真姚鑫2011-1-17 10:29跟姚尚明《后秦先皇姚弋仲》的帖

我们道真的姚姓就属于姚弋仲的后裔,有族谱记载。

他共有9位夫人生有49子。

确实史载“弋仲二十四子,皆英武俊杰”。这位姚鑫、遵义道真姚氏和其他宗亲,能不能说说南安赤亭姚氏的踪迹?

Ⅳ(待续)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2-1 22:3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8# 天狼纵队 : J+ n- x0 x1 p
* [5 `1 J+ N% Y5 \

/ Y6 Z* R$ k8 U7 y. E    我有的姚绍资料,看不出姚绍是宰相。他挺意思的,最后还是不错,有义气,终于没辜负姚泓。
, R+ |  F! P  E+ K3 R% ?* z     你的侍中不明显呀。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2-2 08: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5# 天狼纵队 ! X2 V8 S0 L1 l& \- G7 F$ t

9 N$ y! B: t1 W5 {
4 K$ ]( R: [% w    好。明白了。谢谢。1 I: y( f8 M2 T
    以后多向你请教。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2-2 17: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 pszyyao
+ q- m! L5 E: x5 Z  z* ?" q- e* V

4 u/ l, F. O" ^' w0 |$ H: k    27楼帖部分修改和补充:. ^# }; G% u% {; X2 f, _6 k

史书对十六国的记载,包括对后秦的记载,不是独立成书,而是附在《晋书》中,比较简略。《晋书》有姚苌3帝及其父兄姚弋仲和姚襄列传。后秦姚姓王朝应有多位姚姓宰相,数得出的有姚绪、姚晃、姚旻、姚弼、姚绍5公。此外,被姚苌追谥为“景元皇帝”姚弋仲,曾在后赵担任宰相。因此,十六国时期有6位姚姓羌人宰相。令我奇怪和不解的是,臧励和和张撝之分别在民国和改革开放后主编的中国历代人名辞典,竟然未收录姚晃、姚旻、姚弼等后秦名人。

姚姓宰相,除了上列6南安赤亭羌人外,能数得出的还有姚璹、姚崇、姚彦章、姚颛、姚洎、姚景行、姚思仁、姚明恭等8公。不知数得对不对,特别是有没有漏。倘若有错有漏,请宗亲们指出和补充。

这些姚姓宰相,在二十四史或其他史志都有传或记载,在各类人物辞典也有条目。然而,本文倾向直接采用或尽可能采用族谱的传、行实和/或记载来编写,这有我的用意和目的。传末有“(☉)”者,表示传主见于廿五史者。

后赵宰相后秦景元皇帝姚弋仲

姚弋仲( g9 t' J! _, ^
十六国时南安赤亭人。世为羌族首领。少雄猛英毅。永嘉之乱,率部东徙榆眉依附前赵刘曜,后又改投后赵石虎,迁于清河。后赵石勒以为神武将军。石虎废石弘自立,弋仲称疾不贺。石虎大宁初?参与镇压梁犊农民起义。石袛立,以弋仲为右丞相。后赵亡,率其部降东晋。东晋穆帝永和七年拜车骑大将军、大单于,奉高陵郡公,明年卒。子姚苌建立后秦,追谥景元皇帝,庙号始祖。+ U" x5 H& }# ?" j
(☉)! S1 ^7 |: k  G7 W! Q5 Q) F+ T
(见张撝之等主编《中国历代人名辞典》)

pszyyao评注

《晋书》有姚弋仲及其子孙姚襄、姚苌、姚兴、姚泓列传。

姚弋仲,南安赤亭羌人也。其先有虞氏之苗裔,禹封舜少子于西戎,世为羌酋。其后烧当羌,雄于洮罕之间。原是汉朝时西羌烧当氏的后裔,自称是帝舜的后代,因此改姓为姚。也就是说,南安赤亭羌族姚氏与吴兴姚氏同是虞舜后代。

姚弋仲,晋永嘉之乱自称护羌校尉,雍州刺史,扶风公。仕刘曜、石勒、石虎至石祗时,以为右丞相,待以殊礼。有子四十二人,常戒诸子曰:“……我死,汝使归晋。……”乃遣使请降。永和七年拜弋仲使持节六夷大都督,都督江淮诸军事。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单于,封高陸郡公。卒年七十三。

姚弋仲和儿子姚襄(第五子)、姚苌(第二十四子),孙姚兴,曾孙姚泓,四代骁将。姚苌,原是苻坚之将。太元九年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万年秦王,年号白雀,称制行事。苻坚被慕容冲逼走入五将山,苌求传国玺求禅让不可得时,乃缢坚于新平佛寺中。太元十一年(公元384)姚苌即皇帝位于长安,改元建初,号大秦,立子姚兴为皇太子。姚苌、姚兴、姚泓祖孙三代(公元384~417年)为大秦国王,史称后秦,羌人姚姓遂为南安郡郡姓,南安郡成了姚氏的一个郡望。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2-3 08: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2-2-3 15:23 编辑
4 s" X3 O) t3 Y! b
: f- A/ _4 y2 i" W1 S( O) k4 F! i' g5 V回复 41# pszyyao
, G5 I0 y4 X" k, b) {3 x0 x- g& u# q: ?

后秦尚书令姚弼

姚弼
8 Q/ W5 Q5 W) e3 d十六国时期南安赤亭人。羌族。后秦帝姚兴子。宰相。《晋书》记载:“弼有宠于兴,纪遂倾心附之。弼时为雍州刺史,镇安定,与密谋还朝,令倾心事常山公显,树党左右。至是,兴以弼为尚书令、侍中、大将军。既居将相,虚襟引纳,收结朝士,势倾东宫,遂有夺嫡之谋矣。” 姚弼潜谋为乱,兴怒,密谋收弼,姚绍为弼羽翼,遣驰告之。

pszyyao评注

⑴晋代尚书令,相当于宰相。

⑵姚弼主要根据重庆万州姚世衡2012-2-1在姚网跟pszyyao《历代姚姓宰相》的帖编。

后秦侍中太宰姚绍

姚绍
6 `9 l; d' @4 \( O0 V3 U后秦苌庶母弟。封东平公。苌子兴克洛阳,署为都督山东诸军事。兴寝疾,绍典禁兵宿卫。广平公姚弼潜谋为乱,绍为弼羽翼,既而弼诛。泓嗣位,绍亦推心宗事,弗以为嫌,以功进太宰。刘裕来伐,绍遣左长史姚洽屯军河北,为所败,洽等死之。绍闻洽死,忿恚发病,呕血卒。
, t5 B1 _  d; {0 K
(见臧励和主编《中国人名大辞典》)

pszyyao评注

⑴晋朝的侍中是朝廷要职,已经具有宰相的权限,仅仅因为晋朝的侍中不像人们想象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风光。晋朝官吏任职、升迁程序与其他朝代最后任职的往往是最高职务的宰相不同,晋朝官员升降频繁,官员往往担任宰相后还会担任地位低的职务,因此被忽视了。

《晋书》记载:“泓进绍太宰、大将军、大都督,都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铖,改封鲁公,侍中、司隶、宗正、节录并如故,朝之大政皆往决焉。绍固辞,弗许。于是遣绍率武卫姚鸾等步骑五万,拒王师于潼关。”

姚绍应该是后秦最后一位姚姓宰相,也是最后一位军事柱石,在对抗东晋进攻中突发暴病而亡。

pszyyao曰:

姚氏有两个郡望:吴兴郡和南安郡。都是姚氏望出之郡,姚氏是这两郡的郡姓。

三国时期吴孙皓宝鼎元年(公元266)分吴郡和丹阳郡之地置吴兴郡,辖九县:阳羡、永安、余杭、临水、乌程,故鄣、安吉、原乡、于潜。治所乌程(今浙江湖州西南)。吴兴郡辖境相当于今浙江临安、德清、余杭一线西北,兼有江苏宜兴。

东汉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分汉阳置南安郡,隋初废。南安郡区域相当于今甘肃陇西县东部以及定西、武山等县,治所在今甘肃陇西渭水东岸。有人错将福建南安当为姚氏郡望。此南安非彼南安也!

南安郡之所以成为姚氏郡望,就是因为有姚弋仲的赤亭羌姚族,特别是由于他的儿孙建立后秦姚姓王朝。针对性地讲,南安郡是南安赤亭羌族姚氏的郡望。可惜后秦王朝只存在三十几年,在王朝覆灭后,到今天似乎变得渺无踪迹。据《晋书》记载,这支姚族在后秦政权消亡时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其后,除了刘裕将“余宗迁于江南”,有的则避祸散失,因此,江南的姚姓人中可能有不少是这支姚姓的后裔。现在已很难看到南安郡姚姓的存在。

我在《也谈姚氏的郡望》中回应y6102372@sina.com的南京姚姓朋友的问题时说:很难找到南安赤亭姚氏家谱。谁知今天(20012-01-31)竟然在姚网发现了遵义道真姚鑫2011-1-17 10:29跟姚尚明《后秦先皇姚弋仲》的帖:

我们道真的姚姓就属于姚弋仲的后裔,有族谱记载。

他共有9位夫人生有49子。

确实有“弋仲有子四十八”之说,还有“弋仲二十四子,皆英武俊杰”。这位姚鑫、遵义道真姚氏和其他宗亲,能不能说说南安赤亭姚氏的踪迹?


( ?2 c& \) V, X# f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2-3 15:2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9# 卧龙姚建中
# R7 D& m1 d8 r6 }
$ t% m% n; D* H% Q5 N0 X
5 n) Q1 ]4 j: ]) ]6 |3 i1 T. t    谢谢。是掉字,修正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2-3 22: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个插曲
2 V+ a4 y$ s- _& F关于后秦姚绍请教万州姚世衡1 E3 u* O, b1 R9 i1 E4 p
    在《历代姚姓宰相》中,用了臧励和民国十年主编《中国人名大辞典》)的“姚绍”辞条。上海历史系的教授们和专家们于1999年也编了类似的《中国历代人名辞典》。两者立目的人物,都是主要来自廿四史或廿五史,都为后秦姚绍立目。现在将两辞典的同一“姚绍”放在一起对照:( K. r2 |* C9 D0 X
    姚绍  后秦苌庶母弟。封东平公。苌子兴克洛阳,署为都督山东诸军事。兴寝疾,绍典禁兵宿卫。广平公姚弼潜谋为乱,绍为弼羽翼,既而弼诛。泓嗣位,绍亦推心宗事,弗以为嫌,以功进太宰。刘裕来伐,绍遣左长史姚洽屯军河北,为所败,洽等死之。绍闻洽死,忿恚发病,呕血卒。    (见臧励和主编《中国人名大辞典》)
+ W5 U1 |' _# k8 b0 g. Z- g  R1 e    姚绍  十六国时期南安赤亭人。羌族。姚苌庶母弟。封东平公。姚兴克洛阳,以绍为都督山东诸军事。弘始四年(东晋安帝元兴元年),兴攻北魏,绍以洛阳之众会集平望,败绩而归。兴疾笃,绍典禁兵宿卫。广平公姚弼潜谋为乱,兴怒,密谋收弼,绍为弼羽翼,遣驰告之。兴死,子泓嗣位,推心用绍,不以弗嫌,委以兵权,绍亦感以归诚。东晋义熙十三年,刘裕率军攻后秦,姚洽战死,绍闻之,呕血而卒。(☉)    (见张撝之等主编《中国历代人名辞典》)" i( t8 Q+ K: }  X  t# `

7 C; t0 m! M2 s' M    我的问题是:
& x5 h: r/ Q0 s9 F$ U    臧典是“绍为弼羽翼,既而弼诛。泓嗣位,绍亦推心宗事,弗以为嫌,以功进太宰。”# ?4 L& u5 p" j9 F# p
    张典是“兴死,子泓嗣位,推心用绍,不以弗嫌,委以兵权,绍亦感以归诚。0 e& M( V) ?& P* }
在姚帝使用姚绍或姚绍效忠姚帝上,两者的叙述是不同的,后者是对前者的修正吗?哪一辞条与晋书的记载一致或比较接近?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2-3 22:4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个插曲:关于后秦姚绍请教万州姚世衡
0 z2 Z- Z4 N6 S+ Z" [. k2 j0 ~    在《历代姚姓宰相》中,用了臧励和民国十年主编《中国人名大辞典》)的“姚绍”辞条。上海历史系的教授们和专家们于1999年也编了类似的《中国历代人名辞典》。两者立目的人物都是主要来自廿四史或廿五史,都为后秦姚绍立目。现在将两辞典的同一“姚绍”辞条放在一起对照:% X+ Q" H! w3 [( w% O" ?7 r

8 _/ x% Y; h; O. [* B6 r    姚绍  后秦苌庶母弟。封东平公。苌子兴克洛阳,署为都督山东诸军事。兴寝疾,绍典禁兵宿卫。广平公姚弼潜谋为乱,绍为弼羽翼,既而弼诛。泓嗣位,绍亦推心宗事,弗以为嫌,以功进太宰。刘裕来伐,绍遣左长史姚洽屯军河北,为所败,洽等死之。绍闻洽死,忿恚发病,呕血卒。    (见臧励和主编《中国人名大辞典》)
: o* v: }" C3 {. }$ z$ ]5 i+ B' Y& n- n# ?0 W' q  }& @6 Z
    姚绍  十六国时期南安赤亭人。羌族。姚苌庶母弟。封东平公。姚兴克洛阳,以绍为都督山东诸军事。弘始四年(东晋安帝元兴元年),兴攻北魏,绍以洛阳之众会集平望,败绩而归。兴疾笃,绍典禁兵宿卫。广平公姚弼潜谋为乱,兴怒,密谋收弼,绍为弼羽翼,遣驰告之。兴死,子泓嗣位,推心用绍,不以弗嫌,委以兵权,绍亦感以归诚。东晋义熙十三年,刘裕率军攻后秦,姚洽战死,绍闻之,呕血而卒。(☉)    (见张撝之等主编《中国历代人名辞典》)4 M' M+ M) P  R, S

: x- b+ _- }/ O& k5 Z    我的问题是:
9 G, U- `# X/ H  W) D2 P    臧典是“绍为弼羽翼,既而弼诛。泓嗣位,绍亦推心宗事,弗以为嫌,以功进太宰。”
, u# F7 t' |7 I; E% y    张典是“兴死,子泓嗣位,推心用绍,不以弗嫌,委以兵权,绍亦感以归诚。
0 O3 `/ a3 u  Z4 T8 `9 h& f在姚帝使用姚绍或姚绍效忠姚帝上,两者的叙述是不同的,后者是对前者的修正吗?哪一辞条与晋书的记载一致或比较接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5 13:0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