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617|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上什么时候开始有姓氏的派字(辈字)?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5-30 19:21: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3-5-31 16:40 编辑 ' R' Q, T# {) O% L6 ~. U9 o
8 O3 A; W% }4 D8 {' `2 \+ _
“僧垣与僧坦”之论辩,引起宗亲的关注。有人提出:  各位有没有从字辈上做些研究?“僧”是辈派吗?“坦、垣”会不会是辈派?  l, P' k3 B0 u1 b, `# x; {% u8 G0 g8 P

4 p& q9 _7 ~' Q: L2 j" V/ C5 N9 j% s  u* ]/ U
6 I5 `+ `- l7 N7 G
        我简单回复:
0 J/ A* w% R% e4 l        那时(南北朝时期)还没有派字之说。! r# Z+ |0 W, j( u' \6 v
      姓氏有派字(辈字)可能始于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宋太祖)后为他们3兄弟立了3房派的派字。到了明朝达到鼎盛和成了“定约”。
' n( d' C' Q+ ^: E. F$ h2 R
8 [# z' `( }1 A3 t& V8 L6 [8 _8 j3 b6 B' {% F

, |$ K# T1 N% k; z) ~5 N(1-1)$ Z1 z* l- p! q. ~* h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2#
发表于 2013-5-31 14:45:36 | 只看该作者
“僧垣与僧坦”之论辩,引起宗亲的关注。有人提出:  各位有没有从字辈上做些研究?“僧”是辈派吗?“坦、 ...6 q* j. v0 O1 S( \
pszyyao 发表于 2013-5-30 19:21

& c/ n. s2 G  l
% t3 O6 ]/ K# v1 B. b3 W8 }1 k  r1 J- W, C7 B9 E
    这里面的学问可真深!:L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楼主| 发表于 2013-5-31 17:15: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姚尚明
* T% x" a! l$ c: h! {4 \# A4 D& ]
1 P: I3 P! \$ U; f# C7 s
% Z: W# H" P* W8 @4 l, Y      姓氏有辈字的记载是在宋初。赵匡胤登基(宋太祖)后,为他们3兄弟立了3房派的派字,即乾德二年(公元964)下诏御制玉牒三派(赵匡胤,赵匡义,赵匡美)辈序。0 [3 f. S) F, X" Y
      萧姚赵郑,是潮阳四大姓和望族。县城赵厝巷赵氏,便是魏王赵匡美之后;南宋时“一门三代五进士”(包括赵厝巷赵氏始祖赵嗣助,三兄弟三进士),元初又“一门两代五荐举”。此族的14字御制玉牒辈字是:4 K4 L7 \6 T2 h% l4 f- n, D
           德承克叔之公彦,夫时若嗣古光登。
8 o/ d/ x. e9 ?5 }2 p潮阳其他地方也有宋太祖派和宋太宗(赵匡义 )派。   
; L; O( k6 I9 D    宋朝时,不再是官家管修谱了,平民也能修谱,因此出现了修谱名家欧阳修和苏洵等,产生了欧式法和苏式法。皇室有玉牒派字,民便效之。. ~. A3 D/ P. j+ V. ^
    到了明朝,字辈的使用进入了相对成熟相对规范的时期。故说在明朝达到鼎盛和成了“定约”。
4 x5 Z( c+ X- L7 P* D$ r  g& q
, c( ~; x& [+ D( t4 v: J# g  b" d  a" {. x  L2 d+ g
(1.2)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13-5-31 17:27: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闻闻 于 2013-5-31 23:37 编辑
+ d+ |% U3 }; c) K9 S$ \$ n; j% g0 o+ h2 k/ i7 y
回复 2# 姚尚明
3 c% R2 n$ X4 ]* G1 F" X- u) Q其实也不深,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鼎盛,很多就取名僧坦,僧辩,僧儒,僧孺,僧倬,僧虞,僧达,僧繇等与僧字有关的名字,僧不是辈字,而是与佛教的传入有关。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3-5-31 18:02: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姚闻闻
1 e" l" n2 s7 l
$ H( M' M  L( X2 O# O( o; y* r) Y2 x5 ]# ]( o2 s
    僧坦或僧垣公是不是信佛?有文字记载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5-31 23:17: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闻闻 于 2013-5-31 23:40 编辑
4 i' j7 {- }3 V6 C# V) k* j* Y. ]& Q, D  U0 E/ V1 H
回复 5# pszyyao   L# p, N/ P1 Y. C& L& s( f' |

/ O/ H+ _/ x2 S我不知道他是否信佛。可我知道梁武帝信佛,史籍有记载。还知道他的父亲菩提是与佛有关的,印度有一个高僧的名字叫 菩提流支,北印度人,魏永平初(508)年至洛阳,开始译经,通过昙无最而为魏帝所重,后随迁至邺城(534),不知所终。他共译出佛籍30部,101卷,笔受者有僧朗、道湛、僧辩、昙林、觉意、崔光等。他重译4卷《楞伽经》为10卷《入楞伽经》,解释“如来藏缘起”,同以后所传的《大乘起信论》的思想接近,是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13-6-1 05:43: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姚闻闻 3 f3 B3 U& {( ~% ]( m2 W' x7 U: A% y
- P) V: o* k$ Q

; |( B7 v& |( o) u4 s  V+ w    谢谢。( D8 P6 k7 _1 H0 q2 d* K
9 C4 E# s3 T/ F
    僧坦或僧垣,还有其父菩提,与佛有关。高才先生比你讲得更肯定,确是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签到天数: 4306 天

连续签到: 2803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8#
发表于 2015-11-17 23:57:08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3-6-1 05:43
9 m+ a+ U: h5 J% {2 V4 z. y回复 6# 姚闻闻

8 q" m+ p$ L, Z; J又学到了一项知识。谢谢!7 |3 {* S' ]0 g1 [; f! U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7-27 05:3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