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
2#

楼主 |
发表于 2010-1-8 13:00:25
|
只看该作者
一、生于忧患
0 i9 R8 f C' p/ F1 a7 M% h% l/ f( s; U0 n1 ^0 z8 [* D* [$ [
唐玄宗李隆基并非从娘肚子里出来就注定是天子。唐玄宗的父亲李旦是高宗的第八子,也是武则天最小的儿子,李隆基在李旦的六个儿子中排行第三,按照嫡长子继承王位的一般规矩,这父子二人都没有当皇帝的机会。但是,事情就是这么蹊跷,大唐自开国至此,还没有人以皇长子登上帝位的。 " @* U5 y* [: K7 h: |( b; s2 p( a
& [/ ?9 V0 X' B% o6 S
那么,李隆基是如何当上皇帝的呢?这就要从玄宗的祖母女皇武则天谈起。武则天的丈夫高宗,饱受高血压和偏头疼病之苦,朝政掌控在武则天手中,高宗五十多岁就去世了,太子李显(中宗)当皇帝两个月,就被武则天废去,性格懦弱的李旦继位为帝(睿宗),这是公元684年。当然,权力完全掌握在母后之手,皇帝仍然只能居于便殿。就在李旦当挂名皇帝的第二年,即垂拱元年(685)八月五日——一个多事之秋,李隆基出生于东宫窦妃的卧室。 " \1 R: W! A7 ~( d6 Z
. ` y, p& @) f, Q1 q, ^ 隆基3岁被封为楚王,8岁那年武则天改唐为周已届两年了,李隆基在车马的簇拥下,来朝拜女皇,负责禁卫的金吾将军武懿宗对其乘骑大声呵斥,意欲“折之”。李隆基毫不示弱,说:“吾家朝堂,干汝何事!”据说武则天对孙儿的霸气很是赞赏!但是,隆基的生母窦氏却因得罪了武则天而被暗杀。 - P( _0 J% M' O2 S
9 Z7 }! R0 r* |. x# y 公元705年,张柬之等发动政变,恢复了唐朝,迎中宗复位。中宗是一个昏庸的皇帝,既怕老婆,又不能约束女儿,纵容皇后和公主胡作非为。他当了大约五年皇帝,皇后韦氏与奸夫武三思坐在龙床上赌博,他在一旁数筹码。韦氏想步婆婆武则天的后尘当女皇,害死了自己的丈夫。这就给早就在一旁侧目、伺机而起的李隆基及其姑母以可乘之机。李隆基的姑母就是武则天的掌上明珠太平公主。又是一场残酷的宫廷喋血!李旦在妹妹和儿子的保驾下,再次登上皇帝的宝座,隆基以功被立为太子。两年后,李旦倦于政事,让出皇位,隆基即位。由于此前李旦曾分别让皇帝位于母后及兄长,这次又让位于儿子,所以史书说他,三登大宝,三以皇帝让,就是这个意思。
! ~9 F3 U& A0 j$ _
' M% Z* h3 R3 |2 \- _# l 自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失权起,至先天二年(712)玄宗即位,七年之间,六次政变,五易皇位,帝后妃嫔、公主王孙、将相大臣,多有惨死。唐玄宗即位之初,面临的时局之艰难,从这段错综复杂的宫闱纷争中可见一斑。于是,协调上层统治者内部的关系,稳定政局,就成了当时最紧迫的政治问题。 0 s7 Q8 V, O- e% i
& I# V/ `' B& w, R 这个时候的唐玄宗,头脑很清醒,这从他任命姚崇为宰相之前,姚崇约定十件事,桩桩应允,就可以看得出来。姚崇是一位极富政治经验的正直大臣,之所以没有立即接受玄宗的委命,就是希望测试一下新皇帝是否有勇气改弦更张。姚崇提出的十件事,实际上是开元初年的施政十纲领。以下是他们的对话(参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页6688): 5 F; q9 A* h4 p B, ~' W3 {& C" C
, m5 n; _# ?! T' W& D* e2 w
姚崇:垂拱以来(武则天掌权时年号),深刑苛法,请行仁义之政,可乎? ' k; ?0 {+ C d
皇帝:朕深心有望于公也(这就厚望于你了)。% A; s6 X1 W2 ], h; P
姚崇:先朝屡兴边功,请休养生息,勿滥用武力,可乎?& L& S" }' S$ j$ F
皇帝:当然,当然。 % ~9 I; d/ e# Z w2 |
姚崇:太后临朝以来,以阉人为喉舌,请宦官不预公务,可乎? $ _; h. L% K; S% U# ]' ]
皇帝:朕早就想这么做了!
; D. l" d# B% S 姚崇:武、韦等皇室人员,窃据清要之地,请从此皇亲不任政务高官,废除斜封、员外等官(批条子任命官员),可乎? 2 e( C0 f5 D# w6 Z
皇帝:此正合朕意! , M; }+ V* z9 l3 C* H# T4 U& h
姚崇:先朝近臣犯罪,皆以宠幸而逍遥法外,请一概绳之以法,可乎?
! \1 k. Z* v* Q; R# Q* A, Q 皇帝:对此朕切齿已久了! & y0 p0 ~5 U/ a
姚崇:比来豪家戚里,封疆大吏,都争相贡献(即给皇帝送钱送物)求媚,除正常租税之外,请悉杜绝进献之风,可乎?
' [! u0 p: O* w- d 皇帝:朕愿行之。
. j( h2 D' U1 H 姚崇:太后以来,大造寺观宫殿,劳民伤财,请今后止绝建造,可乎?
4 F4 ^' L6 U+ |2 N 皇帝:朕每睹之,心甚不安,岂敢再为!
* ^. e7 D' m/ ?$ `" Q3 g. }0 [ 姚崇:先朝亵狎大臣,请接之以礼,可乎?
3 d5 w3 ]8 A$ v' V 皇帝:本该待大臣以礼,有何不可!
7 D1 p4 a1 J4 k# \: I% N+ o 姚崇:先朝谏臣得罪,请凡在臣子,皆得触龙鳞,犯忌讳,可乎?
9 f5 d5 o( E8 w' G# J7 y+ l- g 皇帝:朕非但能容之,且能行之。
* a9 }0 \" |( d" W0 O$ }3 `! [ 姚崇:外戚干政,史有前鉴,请永为殷鉴,为万代法,可乎?
/ P, z6 E0 r: t. x' v0 l4 \- O3 W' b 皇帝潸然良久:此真可为刻骨刻肌者也! 6 U b+ G( h0 \" o
+ @6 B+ T, d9 {2 {+ {8 C 以上十件事,桩桩都针对先朝的弊政而发,涉及内政、军事、选官、用人、法制、纳谏以及限制外戚等诸多方面,无不切中时政要害。从玄宗应允的急切语气看,求治之心,溢于言表。
7 v: t: L5 w7 u$ N
2 L# C/ K) Q) k* P5 h 1 E2 t- ]7 C# s! p
西安临潼华清池莲花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