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7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培养强大气场?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6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四品道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19 12:25: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苏轼有诗云:“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即使身穿粗衣麻布,但只要知书达理、胸藏万卷,一样可以散发优雅的气质,拥有强大的气场。
* G" Y9 o3 H7 T# ^' k; L
6 W8 [' f8 P- M& u1 t2 o2 F: V
( L9 g! i) Y4 r9 t0 ]
气者,道家认为乃是人精神的根本、与外界连接的桥梁。书籍中记载的是古人的精气神,是他们一生修持的总结。多读书的人,思接前人,等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能气概万千。9 H6 \- _/ q- l" M
: ^; k0 T. w9 V6 \' @
养静气,去躁气
' q+ }" h7 ?. n1 k. \! G, V' O/ ^0 \2 Q; w
' f  A- Z& g7 D2 V- `7 P  h  v《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指出了一个完整的修养过程,“静”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位置。静可观变,静能制动;烦躁则失态,躁动则生乱。静是一门真功夫。
" ]3 R6 h; C& w" a" ]% ]
+ j/ \1 v3 O) u7 _  F对读书学习来讲,“板凳要坐十年冷”,特别要注意静心研读,不怕坐冷板凳。读书要求环境安静、心理平静、内心清静,心不在焉、心烦意乱、心浮气躁是读不进书的。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到读书的状态,实际上也是一种修炼自我的状态,是个人品性修养、意志磨砺与心理能量积累的过程。
0 s# y" n2 L4 [# s0 D. h! W' i% g8 }: @8 K
坚持做到读书学习,天长日久,自然而然身上的宁静之气就会越来越多,浮躁之气就会越来越少,就能练成排除干扰、闹中取静的功夫,增强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定力。
+ h1 |  _9 t5 B0 J3 h5 }' [8 l) G
3 H9 J7 {  |, l/ x养才气,去迂气; K' v5 V% c5 ^1 ~
* y( p& v) c$ H3 r" B: a) `
从大的方面说,正如西汉刘向所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朱熹也曾说过:“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从小的方面说,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诗句千古流传,清代的孙洙也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都是在说,读书可以养人的才气。
  J% B+ E( i# {7 v- U  I9 c; D
& P& Y) T) E, w: ]' M书读得多了,认知水平得到提升,看待事情站得就会更高,看得就会更加深刻。积累的知识多了,处处举一反三,思维就会更加全面,角度就会更加独特。在解决问题上,也更能落得实,不会脑袋空空,也不会缺少办法;读得多越多,解决问题就越有思路,越有用不尽的方法。
, I' t' }8 H3 C7 t' X7 i) ^) F' z( i( W/ I$ |+ G$ w) v5 e
养朝气,去暮气7 P- A6 `/ l2 s$ B9 m

9 K4 L  i: Q8 {《大学》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尤其是我们这个信息爆炸、瞬息万变的时代。所以,要想跟得上这个时代的变化,更好地安身立命,不与时俱进、不断自我革新行吗?而这只能通过读书实现。
0 l1 C- v7 O- m2 W; D% b( I
( }4 \& X' ^; C' B+ ^1 P; c正如明代的冯梦龙所言:“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明末的倪元璐也说:“当以读书通世事。”
. D0 ]2 p! E4 N; z% a2 ^
4 ~1 U+ o; Q) O& a( M如果看不到当今世界的飞速发展与变化,就会变得墨守成规,抱残守缺,暮气沉沉。爱读书、善读书者,则能“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写宇宙文章”,用开放的视野、宽阔的胸襟、敏锐的眼光,自觉地跟踪当今世界的最新发展与变化,头脑清醒,意气风发,朝气蓬勃。
2 w, C! e  A' K+ N- k) p9 x
: Z9 P! o  P( b' A! v. X/ N5 n( R养大气,去小气
  n' y1 D/ ^. T0 P
( h9 @. y3 z+ n, N/ A: a大气是一种眼界,一种境界,也是一种胸襟。要养成大气,则非要历练和读书不可。读书可以拔高眼界,熏养境界,开阔心胸。北宋欧阳修说“强学博览,足以通古今”,同是北宋的刘彝那句话更是无人不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9 {6 g+ H' H* c# F! n. X; }/ o
/ X% d* C: r  l3 [/ R
有人为一己之利、封妻荫子而读书;有人为国为民而读书,虽身无分文而心忧天下,力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则是何等的大气磅礴,让人景仰和效仿。
$ @5 e$ n5 R+ M/ k. {. W4 ]
8 }( B( ]6 r( x9 r前一种人,书还读得太少,还没有读透。后一种人,才算领悟了读书的真味。
9 ^* N  t' R7 z3 d( C4 }2 o$ X5 s8 E  i  y9 _. o+ f$ ^: R
养运气,去晦气
5 o$ c+ s% _$ t5 L! J& K+ n
1 A8 a5 T9 n* m俗话说,“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一个人书读多了,有了积累,碰到机遇就更能抓住。正面的道理,便是苏轼所说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负面的道理,便是王安石所说的“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和陆游所说的“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有机会能抓住,等于是增大了运气。
8 W: l7 t, B1 A9 P+ V
; S5 Z* _; H3 r3 V0 F% H而且,读书多、有学问的人,他的机会也会更多,因为他的眼界大了,思想支配行为,外在的活动空间和舞台也会不知不觉中跟着变大,所能碰到的机会自然也会更多。这又是读书养运气的一层含义。
. U$ P3 g2 Z0 ^9 ?. ~* w9 P1 T  W. X6 Z
《老子》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自然之道,正在于气息交流,阴阳和谐。人法自然,也就是令自己能“顺气”。
1 C. V& V+ G: f0 G. V6 Z- K' o' G3 y7 R2 L/ f/ t
读书,正是要变化自己的气质,令自己心神调和、气息协调,在日积月累的努力下,自然可以发出强大的气场。- |8 C3 b. E+ g8 \& w/ s9 S6 h2 _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5-6 22:5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