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六合居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与江西迁湘姚氏“三公”(姚良能、良德、良珊)相关专帖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59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21#
发表于 2015-12-16 10:12:11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5-12-16 10:55 编辑
+ W7 M* ]! p& L3 I+ }. J  A
# {& N$ g# I; s, Q, ]1 h4 |1 R
       通过河南当地的姚氏宗亲及三公后裔传来的信息,在姚崇的族谱中都未发现尚忠公的名字.
       又在尚忠十一世孙姚文龙.于【元】至元丁亥春.在芳里的谱中.有一篇【旧自序】中写道彝公以恩嗣官拜承相,五传生尚忠号秦原.的信息此信息也未在姚崇的族谱中或历史文献中查到尚忠或秦原的任何信息.

: ]6 S6 ?1 N2 ]5 j, v: @

签到天数: 59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22#
发表于 2015-12-16 11:03: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5-12-16 11:07 编辑
6 }+ u" t) ^7 r+ c7 f
: G' x' ]! ~6 ^9 Q. g; r       汴梁派存疑】一文中写到“这次甲午(译者注:1714年)续修族谱,详细进行搜集研判资料。从汉代的吴兴起至唐代的陕郡,凡是有关支派,世次,采邑,官聀等,在史传上赫然有名的人,均已将世系编成图表放在书的前面了。唯独从秘书公起到我本支‘秦原’之间,有数代缺失而没有办法考钉补入,犹觉歉疚。打算日后带上行李奔往陕州,拜求大宗谱而参考细查,一定能获取详尽材料。遗憾的是目前办不到而已。”

签到天数: 5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23#
发表于 2015-12-16 14:20:30 | 只看该作者
姚荣玟 发表于 2015-12-14 17:190 T7 L% s! C. H& C/ M+ ?" O
查找姚崇相关资料,姚彝为姚崇长子;姚彝生五子,即“姚闿、姚阆、姚闉、姚闶、姚闢”,没有“姚芹”这 ...

& C8 o8 Y# x  R       依我个人之见,不管是明代、清代还是近代,我们三公后裔在修谱时,把三公支系接入姚崇支系我认为是真正值得南昌姚、灵源姚和我们三公后裔一起寻根问祖或讨论的切入点(也许缺乏考证),在这个时段上应该有攀附名人之嫌。在此谈及个人观点,我不论南昌、灵源等老谱谁是谁非。
' U2 C2 S% T3 L9 u9 @( a- Y       南昌姚与灵源姚都提到了“和”“穆”二公之下人名。, y3 i4 m; d5 l- o
       在南昌姚氏(大成)世系图中姚崇接的是彦国公之三孙仁安之后,而“和”“穆”二人接的是彦国公之长孙仁杰之后,从南昌姚氏(大成)这张图上可以看出,“和”“穆”二公不是姚崇之后。6 _& d8 `4 X" j5 ]+ o( I
       在三公后裔修谱中相关资料显示,尚忠是姚崇之后第六代孙、尚忠之子“和”“穆”则是姚崇第七代孙。
% j# e+ i3 v/ e

签到天数: 59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24#
发表于 2015-12-16 15:29: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5-12-16 16:22 编辑 5 O, k* D* }% H
0 L! Q5 y5 g! V# i9 w
         在南昌姚氏(大成)世系图中,姚崇接到彦国公之孙仁安之后,是南昌姚在很早某个历史点修谱时攀附名人的典型一例.这一认识在五六年前南昌姚就一定的程度上达成了共识.在2013年前我在姚网中曾有过类似的答覆.
% W# n# e* N+ k+ a2 ~       从南昌姚氏(大成)世系图中可以看出"穆"."和"二公才是南昌姚发展的主流.

签到天数: 2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25#
发表于 2015-12-16 16:18: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永顺姚 于 2015-12-16 16:20 编辑
. \$ i! f2 b  P+ A6 v% a, W+ w( ?# x, W2 g
从三公后裔荣恭公嘉庆年间所写的谱序,我理解为:荣恭公在南昌姚湾的家谱中没有发现姚勉。

签到天数: 59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26#
发表于 2015-12-16 16:29: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5-12-16 16:31 编辑 & b8 T8 t0 e5 k+ P1 `% n/ n
7 U+ R5 O4 A7 ^0 V( w) O. y3 k
       从三公后裔荣恭公嘉庆年间所写的谱序,荣恭公在南昌没有见到姚湾家谱.当然没有发现谱中的姚勉。
% g! Q/ y$ g, j# H8 r0 G

签到天数: 2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27#
发表于 2015-12-16 16:37: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永顺姚 于 2015-12-16 16:40 编辑
% b3 w5 |+ v: j# p( e" p
. H' {6 c* M- W: r+ ~嘉庆十六年,荣恭公谱序部分摘抄如下:+ p& S; L9 f2 |6 k  G

/ Q% D6 `( V$ }' j* _2 B
3 i4 v2 ]1 p8 a5 c( f& G...........據手錄之言,因徑趨江西之南昌,詢族人之住於濫泥灣興賢坊者。果有族人一村,地名濫泥灣。此(比)至其處問諸長老,言由新昌遷居此地,姚灣元季為洪水沖頺,始移居於此濫泥。稽其譜牒,寔在珊公未遷之前。隨趨豐城徧(遍)訪之,雖有同姓之族,並無地名濫泥灣興賢坊者,輝不勝太息!行數千里,所事竟歸烏有!將如之何?& ?, k& M" D. H! U8 e6 i3 Y
居一二日,適聞有山名雪坡。因憶先人手錄,載遠祖諱勉號雪坡,宋理宗朝,廷對第一,...........
0 h6 L; t- B1 K1 e

11.png (22.78 KB, 下载次数: 448)

南昌彦国公后裔修谱时间表

南昌彦国公后裔修谱时间表

签到天数: 104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28#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6 16:39:07 | 只看该作者
彩云之南(姚良文) 发表于 2015-12-16 14:203 m2 T5 Y+ I9 \2 b1 W
依我个人之见,不管是明代、清代还是近代,我们三公后裔在修谱时,把三公支系接入姚崇支系我认为 ...

) d' E3 [8 f+ _) r3 B迁湘辰沅姚氏始祖“三公”,谱述出自灵源。而源出之处又是两支不同的谱系。困惑之一。继续观帖,有待更新信息。! ^9 ^8 d( H9 W+ }% u) A% m) p

签到天数: 59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29#
发表于 2015-12-16 17:29: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5-12-16 17:40 编辑 & J5 [$ r+ B$ W, q( D; y! [- m
/ O( n& l9 j$ F* X' P% x" l1 y5 n

/ r/ ]/ C1 V; @$ p) F& s' G+ m+ Q乾隆辛丑序
6 o# o" e- a( n, Y: i8 F      从来克昌厥后端赖燕翼之诒谋而念昔先人实本孝思之不匮顾派演自天亲而支分於一本苟不溯厥由来稽其世系则世远年湮不几寻坠绪茫匕乌知祖宗之所自出子孙之所由迁而曰某 乡某邑吾祖之创业地也某山某陵吾祖之佳城处也予尝披阅家谱见夫我祖肇自有虞发迹姚墟帝业开基侯封奕世由虞夏商周迄唐宋元明屡朝名宦叠出世代甲第相承载之氏族固班班可考笔之谱牒尤历历堪稽未尝不喟然曰源之远者流自长根之深者枝必茂也然姑不备述第念自豫章祖彦国公中隋进士弟奉敕教授富州儒学择居瑞阳之灵源
传二十世生雪峰雪波雪崖岑雪峰官拜国柱生蔭公澄公居南昌斗门雪波第及状元......
) G$ P1 g6 q/ r; T8 N5 l" p
: u3 R  n& T0 \8 A& l  p% a/ Q8 ~, Q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0#
发表于 2015-12-16 17:52: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12-16 17:56 编辑
- j+ y; n" S* _' O8 i  J: g: @
六合居士 发表于 2015-12-16 16:39
. b4 P- [( Z2 {0 H迁湘辰沅姚氏始祖“三公”,谱述出自灵源。而源出之处又是两支不同的谱系。困惑之一。继续观帖,有待更新 ...
* i4 f0 [1 l0 k3 G1 C+ O+ k3 w) l
2 {& G4 V+ M4 ]/ H( T+ i
    现在姚湾这个地方,廖姓与佘姓比姚姓更早居住。姚湾保存的一口古井叫廖家井;姚湾村庄靠北50米有一块地,叫佘家园。虽然土地肥沃,姚湾人一直遵循古训,没有在这块土地建房及葬坟。村民说,“万一佘家人回来怎么办?”
, q) Q' J7 i+ |" g% [( R     澄公是1249年入赘斗门。以此计算,斗门比姚湾晚了四代人,大约80余年。' i8 R" q: K! H- X; ]- f6 {# {
     南昌姚氏第一次修谱是澄公后裔一个山东人、二个湖北人、一个斗门人修的。他们把斗门家族外迁的情况搞得比较清楚,而没有把姚湾外迁宗亲的情况搞详细,这就是现在姚湾人比斗门少许多的原因。: G' \1 A6 K3 M% u' ]
    再一个,南昌姚氏第二次修谱与第一次修谱相差了125年。期间在明朝的正德年前后,南昌社会发生了“宸濠之乱”与农民起义,动乱了几十年。从上面提及的南昌姚氏修谱的相间年数,基本上30·50年修谱一次。从明朝1656年修谱以后,初步建立了谱会,制度日趋完善。0 b( Y6 j! [4 V- K( 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1 02:1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