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5242|回复: 6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平远姚,白云深处有人家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7-6 13:50:2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平远姚,白云深处有人家
+ y9 \0 G) {; g7 \5 v$ y5 t+ B      江西宜春温汤镇,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明月山景区内。从大的范围说,明月山与武功山连在一起,属于赣西罗霄山的余脉。宜春、安福、萍乡交界的一个叫金顶的山峰,海拔1918米。是江西山脉的最高峰之一。
- N1 Q9 C# x; H, y      从宜春市区往西南方向,车行15公里,就是温汤镇。世界上稀有的一股富硒温泉从河流的花岗岩裂隙中缓缓流出。宜春建城已经2000年,这股温泉应该在2000年以上,不知道还有多少个2000年就开始在地质学上称为”燕山“期构造运动流出来了。宜春温汤现在打造成了”中国温泉之都“,就是大自然给予宜春的一个大礼物。. S  m2 ]% F1 N5 G' N+ w- q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4-7-12 12:16: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4-7-12 15:29 编辑
) V0 A" k  x8 ^6 O* P9 Q1 K* S0 s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7-11 13:17
1 x5 w7 R' Z( |- k" m: J! ?欢迎你来江西!欢迎你来宜春!
1 g, ^1 ?, h* K! s

6 x1 K3 r8 \! m' j* t% \8 ?& [$ t   推测平远姚迁徙到赣西的原因
& ?9 ~% ?. K2 Q( P   众所周知,广东平远是客家人的聚集地。那么,万载到宜春的这一支平远姚是什么原因离开平远而到赣西地区来的?. T5 l  t4 y0 e2 \
    整个赣西地区的客家人集中在赣西地区的铜鼓和万载,尤其是以铜鼓为中心。
+ y+ Q( _! h6 }; ?  ]( K8 B  T  U2 D    客家人在语言、风俗、及生活习惯都与当地土著人大有区别。在当地人看来,客家人勤劳,吃得苦;团结互助,喜欢抱成团。# ?6 e) V1 S& ?, h
    易耕种,交通方便的地方都被土著人占领了。偏远的地方就让客家人去开垦了。客家人如果没有勤劳的特质,是很难在相对艰难的环境中生存的。
' d- B0 q9 U8 B: [( K    宜春地方志中记载,从明朝开始就有从福建的闽西,广东的梅州、兴宁等地区的客家人候鸟一样,来到赣西砍伐毛竹,被称为“棚民”。当其时,毛竹是赣西山区主要的大宗资源。用来造纸,不仅可以给万载附近地区传统的鞭炮产业提供原材料。而且,土纸作为大宗商品外销各地,一直是宜春山区传统的产业。+ i9 e4 A8 U! y  ?
    毛竹,学名叫孟宗竹,楠竹。在广袤的赣西山区随处可见。不需要太多的管理,它就能够根连根,漫山遍野。毛竹速生,有“留三去四”的特点。四年以后的毛竹,你不去砍伐,它自己也会开裂。年幼刚刚发芽的毛竹,可以制成“笋干”。现在依然把这种用石灰浸泡压榨成型的“笋干”叫着“闽笋”。懂文化的人就知道,这是福建人首创的杰作,现在依然保留这种叫法。
# z# m) s4 H. o7 v9 @   客家人与土著的争斗,在地方志上多有记载。“棚民”抗税的“起义”,经常发生,最大的一次,曾经引向附近十个县,斗争之激烈可见一斑。
% b, D8 W4 h$ I' M! j3 e9 [   整体上说,历史上的客家人是因为“毛竹”来到赣西的。但是,咱们平远的这一支姚家人是不是也是这样随着大流,背井离乡来到这里。然后留在这里,生根发芽。我没有得到确切的证明,只能是推测了。
) R" R" m/ E& ^   从我接触的宜春温汤的平远姚家人来观察,他们已经不会说客家人的语言了。他们把“捱”已经完全说成宜春口语的“我”了,已经融入到宜春人的语言及生活的大环境当中去了。9 d1 A' j3 X3 y
    ( Q' e  R3 x; m! M# _/ t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4-7-7 16:21: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4-7-7 16:51 编辑 , Q; Z# U6 A% [+ I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7-7 15:28
$ C1 m! X8 d- ?. H  D# j答钟尧老:' h* i. z% q0 b, p3 D4 D
   1:梁坊这一支平远姚是从万载过来的,开始定居在古庙,就在梁坊翻过几座山的周围。目 ...

* H! U1 o! @9 ~) u. z5 y& H6 n8 M! p8 v8 v( f
2,宜春下浦现有宗亲3000左右,发祖叫存贵公。元朝由泰和迁宜春,在宜春的东门做生意,购了上窑之地,发展了一大支后裔。
) b) g# t1 p7 Q1 `9 U( S1 v   下浦姚家的谱,我是认真看过的。他们是安福正雅公的后裔,在泰和呆的时间不长,没有留下痕迹。- I' S1 J% ?$ Z' b
   姚正雅【850~919】唐朝人,安福县志上有记载,县官。安福是江西18个古县之一,历史文化厚重。正雅公的墓在现在安福县城几公里城外的大汾,已经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q3 E( U% @8 A% x  y  B( {
    安福县地方志的姚义兴老先生是【安福县志】的主编,我与他进行了多次交流。正雅公谱系记载正雅公的父亲叫姚勖,筠州刺史。筠州就是瑞州,今高安。/ D8 T- U9 e$ d$ z) K- c+ p
    我在江西图书馆没有找到姚勖做筠州刺史的记载。而姚崇的后裔也没有来筠州当刺史的经历。可见,后人修谱时在这里移花接木了。
' M. \1 ?/ l$ p6 Q    正雅公来自瑞州灵源,【谱上记作 零源 】,灵,繁体字为,霊。瑞州只有一个姚家人集聚地即新昌灵源,没有第二个相同字、音的地名。1 N1 ^( D& Y( \$ J# a  s2 h
    彦国公【584~666】大于正雅公276岁。虽然都出于灵源,但是双方都没有确切的记录。所以,我们不能否定或者肯定他们有关系。
' R, R. Q7 X' p  a) b$ f" s    灵源芳里谱系说自己的发祖宋朝人姚尚忠公是整个灵源姚氏的发祖,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他们把现在居住在灵源人数最多的几个村庄的发祖说成了整个灵源姚的发祖,既是没有道理,也是没有依据的。我们外出的灵源姚比他们早了几百年,原原本本。芳里谱系也曾经说自己是姚崇后裔,几个方面都没有在姚崇谱系中找到依据,来证明他们是姚崇的后裔。现在再没有听到他们说自己是姚崇后裔的声音了。
7 ]$ S5 o/ q/ H/ m$ m3 |% I, @! X; r" s+ ^& h9 v3 F" s" @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6 13:43: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4-11-26 13:57 编辑
5 u- a9 s+ R: y5 v" m8 U( r7 Y7 h
姚紫洪 发表于 2014-11-24 11:215 ]: @, N+ {) {* c5 S
很美,但有些东东如不抢救就没有了,如水车。

( n+ m+ [0 G! x  P& m$ \& l: a
6 n8 s7 \" ^- `     我担心的不仅仅是水车,我担心是那几棵上了千年的树!
* B) v1 h1 f9 X. \. f; Q- f7 o     我了解到,这个村落来到这里的时间仅仅是三百多年。显然,这些树不是他们的祖先种下的。' a! m0 D# c; T, M; W
     大自然总是以它们的特有的语言及方式告诉我们一些知识与道理。在以百万年以前的时间,这里发生了一次冰川的运动。巨大的花岗岩于是发生了断裂,明月山上的来水顺延这条断裂顺流而下。百万年当中的一个偶然的时间,几只不知名的小鸟偶然吞吃了银杏与红豆杉的种子,在这里拉下了它们的粪便,它们自己并不知道,粪便里面包含的种子正好遇到了巨石旁边的泥土。种子、泥土、水分偶然在这里相会了。发芽、长大,根系顺延这条断裂带,深深地吸取水分中的养分。最终才长成了我们面前的参天大树。. {' a. p& |- S( s) }. E
    一个多么伟大的生命!
0 R3 S1 P& @# N  E3 ^, U    可是,乡村旅游的开发,改变了水的流向。也许,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里,人们看不出来树的变化。但是,再长的时间就不好说了。- I* o2 n2 [# o; c  W6 V" P4 z
    我不是杞人,但是我忧天。我已经向当地的居民讲清楚了生态变化的厉害关系。适当的机会,我还会向有关部门呼吁。保护古树不仅仅是挂一块牌子的事情,必须有专业的人士采取专业的措施。
5 |/ e' [# Y  ?  L3 F8 a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4-7-7 11:51: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4-7-8 17:53 编辑
; z' E. Y4 S' o3 l( F3 R& b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7-7 00:18, f/ _- J, f2 s
我印象深刻的,还有房子旁边的一棵桃树。。。她可是咱们姚家的图腾之树啊!

3 \0 `  v, w+ T: G7 g8 Y0 @4 Z) P; l7 N, w* M  n; E& P/ Y
     精诚团结的典范
1 {/ G3 Y' r7 q! A4 z   与我同行的宗亲叫桃善,父母把姚姓图腾的“桃”镶嵌在孩子的名字当中,桃善从此与“桃”相伴终生。" G* p$ O6 W5 j' n& j* }
   我一直称呼桃善老弟为“桃芽哩”,在宜春土话当中,是一种亲切的话语。, ^# `/ _8 z% V% b+ ~- ~' D! W4 I
   “桃芽哩”是宜春下浦姚,是安福正雅公的后裔,再追溯祖籍,族谱记载也是灵源姚。# ?' x5 r: S  ]( Z+ I1 k+ ^
    据“桃芽哩”介绍,温汤平远姚与宜春下浦姚,虽然不同一支,但是一个姚字把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情同一家。红白喜事都会互相宴请。让我感动的是山上的红仕宗亲一家人,30年前来到下浦,下浦的姚家人不仅分了土地给他们,并且帮助他们建了房子,使红仕一家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好日子。现在红仕一家成了联系山上与山下宗亲的纽带,姚家人相处在一起,不分彼此,其乐融融。6 l+ v# H, |9 q; A; |6 d
   “ 桃芽哩”说,城市扩建把下浦的祠堂拆除了,现在城里已经没有土地可以建祠堂了。他有一个愿望,希望把祠堂建到温汤的梁坊来。" T0 F$ |7 c/ u
   我说,好主意。如果成功,这将是我知道的位于江西海拔最高“姚氏祠堂。”
- \# b# g  A9 Z4 L! M0 `   这是姚家人精彩的一幕,更是姚家人精诚团结的典范!: B: a& C) L# ]! n$ J4 \" n
   祝愿“桃芽哩”心想事成!. @9 ~- f& T; O  U( u& V0 u- Y
8 i- G( G& L  s% P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4-7-15 18:04:26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4-7-14 22:15
9 b" [- h4 o: b& z) W. |; _0 U6 g平远姚,广西平乐是一支,族人姚良旺,有多部族谱,熟悉平远姚历史,参加了萍乡姚会;广 ...
8 G. w# y9 j& f- S2 I
   原来如此!你们在萍乡会议时间就有过交流,难怪您对二支万载出去的平远姚如数家珍,这么熟悉。
6 {- B3 D) C# T# Z   说到万载,我就多说几句。
" ]2 E. @' @  H7 \3 W- {   历史上,万载在宜春乃至江西都是非常富庶之地。前面我介绍了万载盛产土纸与鞭炮,还有一个大宗的产业是夏布,当时甚至是全国的主要产区之一。另外,从元代开始出产的百合,一直是贡品。百合在中药里面也是一味常用并且用量比较大的品种。
! K. p$ `, [- _) @7 U    于是,民谣上有了“金丰城银万载”的美誉。
5 _5 ~% ]1 J: g    历史上万载经济上的一场浩劫,来自“太平天国起义”,当这群来自广西的太平军,一路猛打猛攻,阴差阳错地来到万载喘息。突然发现万载竟然是一个富得流油的地方,在这里筹集军款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后来,我看到一个资料介绍,来自江西万载的财力保障,为太平军攻下南京立下了汗马功劳。
. z9 X& K% _: `" D5 m" `- e0 c& ]    我的一个老领导,姓王,祖籍广东兴宁,客家人。正是在太平天国时期,离开万载,躲进了明月山区。他老家就在梁坊翻过几座山的新坊,那一带都是客家人,也是生活在一片毛竹丛生的丘陵地域,但是已经听不到他们语言当中特有的客家方言的韵味了。
/ [( s6 N) O8 e# \: x1 d9 @- e  3 Q# i" N0 R& |* d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
 楼主| 发表于 2014-7-6 14:20: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4-7-6 14:25 编辑
% v2 ?" _& ]* r& C2 ]& X2 p7 C1 O7 N  a- p; m* m! V$ R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
 楼主| 发表于 2014-7-6 14:38:25 | 只看该作者

# U2 J1 W: W, e0 z3 l& f   从1978年开始,我已经无数次地去过温汤了。见证了这个曾经闭塞的小小的村庄变成了如今在全国都有名气的著名风景区的模样。
4 ], }! v& V. ~3 p8 }  }  v3 g: G( I    听说温汤有咱们姚家人的聚集村落,还是去年的事情。早就想去拜访一下。一打听,原来他们住在温汤背后一座高山的半山腰上。从温汤抬头往上看去,只见白云朵朵,隐隐约约看到的几间房子,就是咱们姚家人的村落。
2 x3 X6 H; I/ `' d

SAM_6907.jpg (194.27 KB, 下载次数: 285)

SAM_6907.jpg

SAM_6905.jpg (160.11 KB, 下载次数: 299)

SAM_6905.jpg

SAM_6906.jpg (180.24 KB, 下载次数: 290)

SAM_6906.jpg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4#
 楼主| 发表于 2014-7-6 14:47:48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7-6 14:38
8 ]3 u) J) O/ A# [- E+ N从1978年开始,我已经无数次地去过温汤了。见证了这个曾经闭塞的小小的村庄变成了如今在全国都有名气 ...
* ~* h2 ?+ B& ~0 r: i7 w
   图片上往下看,就是温汤镇。
4 U5 k. }7 X- y) L% }( e   现在通了柏油路,盘山六个公里就到了半山腰,过去可是“望山跑死马”,村民们下到温汤就要大半天,生活艰难啊。; c5 K6 q3 f+ R& I2 W

SAM_6974.jpg (156.59 KB, 下载次数: 274)

SAM_6974.jpg

SAM_6975.jpg (306.34 KB, 下载次数: 300)

SAM_6975.jpg

签到天数: 3860 天

连续签到: 2357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5#
发表于 2014-7-6 15:51: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先登 于 2014-7-6 16:48 编辑 * J5 U1 {0 P5 \! `3 g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7-6 14:473 z6 c0 B1 J9 @' W6 }8 f% `
图片上往下看,就是温汤镇。
# ]; l6 g( s, d& X0 D. E   现在通了柏油路,盘山六个公里就到了半山腰,过去可是“望山跑死马” ...

( S$ X# f- M& y9 _; ~, ^! K" d
2 g& Y( _6 l7 s4 f5 i# S, v从温汤抬头往上看去,只见白云朵朵,隐隐约约看到的几间房子,就是咱们姚家人的村落。
& m& T/ P# @" s: y( q" G% L4 G
白云深处有人家,多么富于诗意啊!+ h; J7 I; [% T* H7 D# q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14-7-6 16:57: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4-7-6 16:59 编辑
, d7 Y( X' t  _; t
姚先登 发表于 2014-7-6 15:51
  Z% I% E6 E2 T+ n5 F. A$ S0 S' d白云深处有人家,多么富于诗意啊!
* c7 C, k( ?# F3 j# g8 ]8 w% ^6 F
  I& i7 w; V  c0 |2 m9 ]6 g
   谢谢先登教授的关注!4 s# Z3 F" G2 ?* V) H
   “梯田”这个概念,最早出自宜春佛经的典籍之中。可见宜春历史文化之厚重。我去的这个村子,叫水口村梁坊小组。我还真的拍了一组“梯田”的照片,拍的位置就在村子的周围。- A# A- T' e5 E- {

SAM_6935.jpg (251.21 KB, 下载次数: 308)

SAM_6935.jpg

SAM_6959.jpg (123.26 KB, 下载次数: 265)

SAM_6959.jpg

SAM_6960.jpg (240.61 KB, 下载次数: 279)

SAM_6960.jpg

SAM_6915.jpg (260.52 KB, 下载次数: 273)

SAM_6915.jpg

SAM_6916.jpg (226.12 KB, 下载次数: 308)

SAM_6916.jpg

SAM_6918.jpg (252.28 KB, 下载次数: 275)

SAM_6918.jpg

SAM_6962.jpg (213.87 KB, 下载次数: 286)

SAM_6962.jpg

SAM_6963.jpg (151.52 KB, 下载次数: 295)

SAM_6963.jpg

SAM_6964.jpg (246.23 KB, 下载次数: 294)

SAM_6964.jpg

SAM_6914.jpg (161.34 KB, 下载次数: 271)

SAM_6914.jpg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14-7-6 17:23: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4-7-7 12:33 编辑 / v5 N" w' N& _$ W# [* w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7-6 16:57
# [+ i; y: m. @' [6 R谢谢先登教授的关注!
& L  |( ^: f4 [5 h9 F7 ]3 ]# c6 R( R   “梯田”这个概念,最早出自宜春佛经的典籍之中。可见宜春历史文化之厚重 ...
" q8 g) F: T$ {" o6 n2 W
; s  u0 h6 D. E$ L( Y4 j
   这些梯田弯弯的,宛如一轮弯弯的月亮。梯田宽的地方六七米,窄的地方一米余。依靠起伏的山形,自然而然的构成了一幅山水画,煞是好看。穿行在这样的山水画中,神仙一样的感觉油然而生。
' W" G* R2 w, ^+ A+ b. a+ @+ V+ P   俗话说,好山有好水。但是,水从何来?我好奇的沿着梯田的上方步步前行。终于在村庄最靠近山的旁边,发现了一股清泉缓缓地从高山上流出来。“一年四季如此,从不干涸。”振发宗亲指着眼前的池子告诉我。( j  w0 A. }8 W7 O
  
; t  b) S4 @3 Y7 ^+ Y) F% J; }

SAM_6928.jpg (511.17 KB, 下载次数: 263)

SAM_6928.jpg

SAM_6929.jpg (420.65 KB, 下载次数: 307)

SAM_6929.jpg

SAM_6930.jpg (452.77 KB, 下载次数: 309)

SAM_6930.jpg

SAM_6924.jpg (400.6 KB, 下载次数: 293)

SAM_6924.jpg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14-7-6 17:34:41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7-6 17:23$ G# A7 N) I" I5 i! K0 W+ l
这些梯田弯弯的,宛如一轮弯弯的月亮。梯田宽的地方六七米,窄的地方一米余。依靠起伏的山形,自然而 ...

- w6 y% L* b* L9 g- ~9 k% Q   “地无三尺平”。眼前的一步一步的台阶,记载了姚家祖先们生活的艰辛。

SAM_6925.jpg (374.9 KB, 下载次数: 292)

SAM_6925.jpg

SAM_6926.jpg (501.01 KB, 下载次数: 295)

SAM_6926.jpg

签到天数: 31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9#
发表于 2014-7-6 17:54: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山青水秀,风景优美,富有诗意,是个好地方。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7-6 20:55: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4-7-7 12:32 编辑   q! \6 h( w  z4 q
姚绍栋 发表于 2014-7-6 17:54
( D( Y# H* ]6 g# V) A' @8 w0 n( ]山青水秀,风景优美,富有诗意,是个好地方。
- ^! M9 M% e6 R. X

7 T" R# s! ~  i9 @* N    谢谢绍栋老弟的关注。欢迎来江西!
1 h$ h2 Z3 T; S/ y, {3 t3 d1 N    懂谱的振安宗亲没有在家,我问在家的几个宗亲:“你们这一支平远姚来到这里有多少年了?”回答是一百多年。我在一栋房子的旁边,发现了一颗红豆杉树。据我掌握的知识,这么大的红豆杉树龄应该在150~200年之间。或许这就是咱们姚家人来到这里栽下的。
/ m( p9 a, v; M" M  S3 g; f4 M% |- `2 A; H

SAM_6936.jpg (587.53 KB, 下载次数: 321)

SAM_6936.jpg

SAM_6937.jpg (423.58 KB, 下载次数: 303)

SAM_6937.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5-7 20:5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