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闽南姚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郑国茂《舜帝之谜》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91#
 楼主| 发表于 2014-2-17 23:20:02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4、舜到底寿诞几何?  i4 l- f1 h' N3 B' o- [0 I

+ ?6 w, ^+ q9 b" d( p 7 w+ w$ J( I# r2 X7 \

/ G3 [# X: w6 z2 m* @关于舜帝的圣寿,说法不一致。
7 K' t  S+ j5 C4 R' Y5 K7 O8 {2 G" L: W* v/ S3 e! }  C
《今文尚书》曰:“舜生三十征,庸二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 _. G. e4 k2 c% f
& Q) M; i/ e& V
依《今文尚书》所说,舜在三十岁的时候被帝尧举用,后做司徒、司马、司空等二十年,在帝位五十年,后“陟方”——南巡而死。《今文尚书》所说舜在位五十年,应该是从舜五十岁时做摄政帝算起的,这样,舜“陟方乃死”时正好一百岁。而《史记·五帝本纪》所说舜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舜年寿亦是百岁。7 _! n4 _, i1 d" E& b1 d

) j& ]1 `- }0 m4 p; _9 G3 d除《今文尚书》与《史记》外,《大戴礼·五帝德》、《论衡·气寿篇》、《太平御览》、《帝王世纪》等史籍,均认为舜帝圣寿为一百岁。! ?$ x( }$ o( v( M9 Q+ B- f

. K* [. T$ \  ?( U) k《竹书纪年》说舜享寿110岁。
7 R( d$ a, B/ _
$ P6 o) u7 C8 n- ^6 J7 c2 L, D' k* `2 d《竹书纪年·帝尧陶唐氏》载:“七十年春正月,帝使四岳锡虞舜命。”这与《史记·五帝本纪》载“尧立七十年得舜”相吻合。尧年二十即帝位,即帝位七十年——90岁时得舜。《竹书》虽没说时年舜多少岁,但是,《竹书》源于《尚书》这是肯定了的。依《尚书》“舜生三十征”可知,尧90岁得舜时舜30岁。《竹书·帝尧陶唐氏》记载:“九十年帝游居于陶”和“一百年帝陟于陶”知,帝尧110岁时退居二线让舜做摄政帝,此时舜50岁;帝尧死时118岁,舜58岁。这与《史记》言“尧立七十而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尧辟位二十八年而崩”所说的尧90岁得舜,110岁时告退,让舜做摄政帝,又过了八年——从举用舜时算起则是“尧辟位二十八年”尧崩完全吻合。从《史记》亦可推知尧崩时118岁,而舜58岁。: B. F- l8 Q, U4 @
7 t: K' C# B' c- A. D( d
《竹书纪年·帝尧陶唐氏》又载:“虞宾三年,舜即天子之位。”即是说舜为帝尧守孝三年后践天子位,时年61岁。这时就到了《竹书纪年·帝舜有虞氏》所记的帝舜元年。依《竹书》中“五十年帝陟”的记载推算,舜南巡驾崩时是110岁
5 J# Z1 v! e8 ?; x" t) q: |) O2 C7 z2 L! ^% y7 j# Z2 [5 k% s
出现舜帝圣寿百岁和110岁两种说法的根本原因在于对《尚书》的解读。8 Q' g" l% q* ^/ r9 }0 J6 H& G

' D$ v. B+ {2 u4 _" U6 q3 q历史上,春秋孔子所传百篇之尚书称为《古文尚书》;战国时的尚书博士伏生保存并传授的二十九篇尚书即为《今文尚书》。《古文尚书》曰:“舜生三十征,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今文尚书》曰:“舜生三十征,庸二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比较《古文尚书》与《今文尚书》知,若依前者,似乎是说舜圣寿一百一十岁,后者则说舜圣寿百岁。据此,对舜帝的享寿就有了十年之差的两种结论。
1 p: Y( [2 L6 A1 y& G+ z& _0 k& P* ?* [, X6 P
对舜帝享寿之所以有十年之差,问题不是出在古、今文尚书本身,而是出在对《古文尚书》中“舜生三十征,庸三十,在位五十,陟方乃死”的解读。其意思如果理解为:虞舜年三十被尧举用,六十一岁践帝位,那么,从舜三十岁到六十岁都可以说是“庸”,此处“庸”同“傭”,有为帝尧效劳的意思。但是根据舜50岁而做“摄政帝”的史实(摄政帝也即是事实上的天子),所谓“在位五十,陟方乃死”,就是从舜做摄政帝开始算起的。也正为此,《今文尚书》就把舜做摄政帝起到践帝位的可曰“庸”,可曰“在位”的十年说成了“庸二十”或“庸三十”。于是就使舜帝圣寿有了10年之差。# s/ O: L3 h7 O9 D3 o
* O8 M, H* I3 S# a7 x
《史记》、《五帝德》、《帝王世纪》、《太平御览》都认定舜寿为百岁,而《竹书纪年》说舜一百一十岁,可以肯定地说是根据《古文尚书》而把“庸三十”中所包含舜做摄政帝的富有双重意义的十年全部看成了“庸”。正因为如此,《竹书·帝舜有虞氏》对舜践帝位三十五年以后的纪年才虚空虚幻,只记有三年,其原因就在于凭空多出了无以为纪的十年。& f" F2 S9 j4 K8 I

6 d) i. V' g2 ?% [- D王肃注《伪孔传》说舜寿一百一十二岁;《路史》亦说舜寿一百一十二岁。
. O& L2 N+ ~9 R5 J  m$ c2 h/ A, O' z7 }7 a% ~
亦有说舜寿八十岁的。持这种意见者将《尚书》中“舜生三十征,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断句为“舜生三十征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而认为其“五十载”中包含了在位三十,所以说舜寿八十岁。6 K, `! m" M; ^3 x! @

$ u- Y+ o$ Y) e" b! Z) W2 K, V还有说舜八十九岁的。持此意见者亦根据《尚书·尧典》:“舜生三十征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认为:舜在三十岁时被征召,包括考察试用的三年在内,在帝尧时代在位三十年。舜居帝位五十年才“陟方”,其中包括在帝尧时的28年(30~58岁)和帝舜时的22年(61~83岁),83岁时南巡苍梧,6年后死于苍梧之野,因此说舜终年89岁。8 t! e- O5 H+ ?# c6 D( Y1 G1 C

' c' R; R; p- X无论是说舜享寿100岁、110岁、112岁、80岁或是89岁,其原因之一是对《尚书·尧典》的解读不同造成,原因之二是对上古纪年与公元纪年换算失误或是实岁与虚岁之差造成。
. C, C  w5 Z! S) j" P% g: ?. ?: K( \- y. Q, B4 i
司马迁说舜圣寿百年既源于《尚书·尧典》,又十分符合中国国情。中国古代百年曰期颐,意思是长寿。所谓黄帝“在位百年而崩”,所谓帝尧“一百年帝陟于陶”,以及舜、禹“年百岁”,不一定都是实指。
* B) G$ F' n$ G  Q# `; W/ p4 H6 x2 }* k1 `
根据断代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夏王朝始建于公元前2070年。而史载舜死后禹亦为舜守灵三年才即帝位,那么可知,舜死于公元前2073年。* o* y- z7 C8 S# T* [

! k# N6 l6 ^. N+ h实际上,舜帝的享寿究竟是多少,并不影响舜帝的思想、行为、精神、文化、以及对人类的贡献;更不影响舜帝最后一次南巡到苍梧九嶷山后再未回归,六年后“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这一史实。
1 W, {: ?5 _9 |6 |% h! g+ A; @$ L
  c1 ]9 e$ z0 u7 [2 E 8 A0 q* A3 @( r! n( \, C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92#
 楼主| 发表于 2014-2-17 23:20:26 | 只看该作者
5、娥皇、女英与九嶷山
' p# O+ V9 U: W& v. @: `- F) d' y2 M8 R6 @6 i
: n1 {6 d( n! t: |

6 l' r+ L' ]' G: F# `在九嶷山,流传着“二妃寻夫”的故事。说的是舜帝南巡,娥皇女英,万里寻夫到九嶷山,得知舜帝已死,想起往日夫妻恩爱,如今阴阳两隔,不由肝肠寸断,眼泪湿了裙裾,湿了大地。后来,从眼眶里流出的泪水,变成了一滴一滴的鲜血,血泪洒落在竹丛上,一丛丛竹上沾满了血泪,从此就变成了斑泪竹。这故事流传了数千年。
! d) I5 {# O% {5 e' d( U) \9 ~5 V  ]: `% [9 z8 q. V$ O4 {
唐代诗人刘长卿有诗云:“苍梧千载后,斑竹对湘沅。欲识湘妃怨,枝枝满泪痕。”杜牧有诗云:“血染斑斑成锦文,昔年遗恨至今存。分明知是湘妃泪,何忍将身卧泪痕?”以及伟人毛泽东“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支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的吟咏,说的都是舜帝南巡、二妃寻夫的故事。那么,娥皇、女英二妃到没到过九嶷山呢?
( n4 O* G) E/ Q- {2 V1 m2 F# p  P# R+ g- r2 `
关于娥皇与女英,史学界有三个方面的看法十分统一。# \; J# [7 _9 ^
6 e9 T6 j; s, y, l
其一,娥皇、女英均为贤妻良母。《古列女传·有虞二妃》赞美说:“元始二妃,帝尧之女。嫔列有虞,承舜于下。以尊事卑,终能劳苦。瞽瞍和宁,卒享福祜。”娥皇、女英以帝女之尊,下嫁庶人,以千金之躯,侍奉匹夫族亲,克尽妇道,爱护弟妹,孝敬公婆,毫无怨言。
1 Y, a% p# u8 Y( [5 e  ^4 E7 o* i( H4 R! t
其二,娥皇、女英以其聪明才智助舜经历种种考验,度过道道难关,而且在促进华夏集团和东夷集团的融汇和团结方面,起了粘合剂和润滑剂的作用,帮助虞舜成就了帝业,所以舜帝对二妃敬重有加。3 I9 F# X8 y/ `. G3 `$ C6 k0 X

! ^/ c* F7 P0 H- Q: d2 S其三,娥皇、女英与舜帝之间夫唱妇随,患难与共,夫妻恩爱,数十年如一日。1 ]% {* P8 b4 ^* m
% X% j2 _) i+ q' L7 Z! ^
有了舜帝南巡这个史实,有了娥皇、女英与舜帝之间牢不可破的夫妻情爱,就有了二妃寻夫泪染竹斑的恸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故事。( Z/ Q" M# ^* ]# ^* n% ~

: i! F* d0 O, [: z& w  c$ Z《列女传》说:“舜陟方,死于苍梧,二妃死于江湘之间,俗谓之湘君。”
: g0 f: D; O6 E- A2 v+ k1 Q' ?# [/ g5 {' m2 V
韩愈《黄陵庙记》云:“湘水旁有庙曰黄陵,自前古应以祠尧之二女,舜之二妃者,庭有古碑断裂分散在地,其文剥缺。考《图经》荆州牧刘表(东汉末人)景升(刘表字)所立,题曰‘湘夫人碑’,今验其文乃晋太康九年,又题其额‘虞舜二妃之碑’,非景升立者。秦博士对始皇云,湘君者尧之二女舜妃也。刘向、郑玄皆以二妃为湘君。”( ?2 u& c6 I. S8 ~
% ~8 W% G! {; E; y! ^
由此可知,早在秦、汉时期就认为湘君和湘夫人为舜帝二妃,葬于湖南岳阳君山。# e: K2 O5 D: \
) {8 A& [% Y6 J- J1 U1 P- d
《方舆胜览》谓九嶷山“亦名苍梧山,其山有朱明、石城、石楼、娥皇、舜源(亦名华盖,山峰最高)、女英、箫韶、桂林、杞林九峰,又有舜峰,不列九峰之内。”九峰之中的娥皇峰与女英峰,就是以舜帝二妃命名的,此二峰与舜帝葬地舜源峰距离很近,传说是二妃九嶷山寻夫找到舜帝陵后羽化而成,表征着夫妻长相厮守。, r: \0 r$ h) J+ ^; C/ ~
4 m' o2 I; C3 J" l$ d) k
但是,对于娥皇、女英是否到过九嶷山的命题也有异议。
2 p( O6 q5 z8 B6 ^4 Z3 E
7 x/ ^! A/ f0 E( p2 i3 N《帝王世纪》说舜“有三妃,元妃娥皇无子,次妃女英生商均,次妃登北氏生二女霄明、烛光。”《竹书纪年》说:“三十年,葬后育于渭。”“后育娥皇也。” 据此,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杨东晨先生认为,娥皇、女英与舜相伴了一段时间后就先后去世了,舜才又娶了登北氏为妃。杨先生在《帝舜家族史迹考辨》一文中说:“舜为帝后,封娥皇子俊于陈仓(今陕西宝鸡),镇守西方,防御西戎的东侵。娥皇思念儿子,离开蒲坂宫室,去和儿子生活在一起(很可能去照料孙子孙女),病逝后就葬在陈仓。”
- R( Y8 C: S2 v+ r( f: l% w6 d: K6 t3 {, Y  v; Q! z7 G
《路史》载:“女莹(英)生义均,义均封于商,是为商均。”据此,杨东晨先生在《帝舜家族史迹考辨》中亦说“其生母女英随往,和儿孙们一起生活,病逝后葬于商,墓在县城东五里的东龙山下,处于丹水的北岸。”杨先生所说的商即是商县,古属豫州,位于今陕西的东南部。8 F- L9 p7 T. b9 E; Q
" t( C+ M( {3 N0 E
而梁玉绳《史记志疑》则认为舜帝只二妃,三妃为误。5 M! s" }2 o/ e

3 r) q6 g( \8 S0 H由上可知,对于舜帝究竟有几个妃子,从古至今都有两种意见;湖南岳阳君山的二妃墓究竟是娥皇、女英墓,还是登北氏与二女之墓,从古至今亦有两种意见。) B# p( C) _4 ]; R0 Q

1 E- H6 z6 T9 Q: n% E两种不同意见的产生,都是由于传说时代史料缺乏造成。5 v) G8 v+ S, J# k

5 x8 b! o) D9 N9 r《山海经·大荒南经》载:“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郭璞注:“叔均,商均也。舜巡狩,死于苍梧而葬之,商君因留,死亦葬焉,墓在今九嶷山中。”可知叔均即是舜的儿子商均。据此可知,商均曾跟随其父南巡。如果说娥皇、女英健在,追随舜帝南巡足迹并且邀并无子嗣的娥皇同往寻夫就是情理之中的事。这设或就是关于“二妃哭竹”的传说故事所揭示的历史真实。
' v$ n- f/ n# O; J/ b
' b- ]5 w) ]/ D$ M' ?  ~但是,舜帝南巡之时毕竟二妃已经不再年轻,如《竹书》所说舜践帝位三十年——亦即91岁时娥皇就死了也并不是没有这种可能。设若女英没死,那么,到南方寻夫的就应该是女英与登北氏了) u" S: a; t4 b' A/ I

+ w# l, X) z8 c2 A; Q2 ^8 B2 T8 ~亦有一种说法,说娥皇、女英跟随舜帝南巡到达洞庭湖后,因为南方形势不明就没再随舜帝南行。后得知舜帝驾崩九嶷山的噩耗,二妃便在湘江投水,双双殉情。
' d, m( o6 o4 A% Q' T" H7 ]
) h% Q$ |; u& s# B  [9 l关于舜帝有几个妃子以及岳阳二妃墓葬的究竟是谁的问题,很难真正说得清楚。因此,对娥皇、女英是否来过九嶷山的问题,也只好用“模糊史学法”来认识。史籍和考古发现都已经雄辩地证实了舜帝南巡勤民而崩于九嶷山的史实,这样,与舜帝心心相印的二妃寻夫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二妃巡夫与二妃哭竹的故事最终揭示的,实际上就是舜帝“只为苍生不为身”的高风亮节。相比之下,探讨二妃到没到过九嶷山,已经不是问题的主流了。* S# f, D! m! T( l

0 X2 l" b  {( d) M 1 }9 y4 ?4 Q. B8 A8 a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93#
 楼主| 发表于 2014-2-17 23:20:45 | 只看该作者
6、对舜帝传说故事的理解' ^: m: |4 C3 V; M: ?3 w% K

9 Q/ ^. Z+ \9 M
. [1 m( H, V& R2 j
" g- n9 e/ {$ Z& D' Y6 O关于舜帝的传说故事很多,归纳起来,一是关于舜帝出身以及舜帝被尧举用前的传说;二是舜帝被举用后及掌帝位时的传说;三是南巡苍梧,崩葬九嶷的传说。即是说,关于舜的传说故事,与舜的生平紧紧相关。
" Q7 T9 E- V- W- p" a  ~3 w2 x
: l$ p: I' S$ h3 x对于关于舜帝的传说故事的理解,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考虑。
1 E$ l; @- f  n4 I# G* b4 f8 i5 d/ a: P) [( P1 `3 o) I; K
一、传说故事的集中性预示其间隐含着真实成分,但必须参照史籍才能去伪存真。$ p0 Y. {& Z6 [; u
0 k) I3 j+ R  P5 }2 K/ p. @! F6 g9 d
比如,关于舜帝出身的传说集中在山东、河南、河北、山西、湖南。而山东主要在菏泽;河南主要在濮阳;河北主要在今北京市延庆县;山西则在垣曲、永济、洪洞,尤以洪洞为最;湖南主要在永州。鉴于山东菏泽与河南濮阳紧邻,上古时期疑为一地。而山东菏泽说舜帝出生于五月十六;山西洪洞说舜出生于五月初五,湖南永州说舜出生于八月十二。而且,山东、北京市、山西、湖南均有妫水和姚圩。
& F6 e1 r' g! q/ S5 K/ o$ {; w+ @# O# ^' h
关于舜耕历山、陶河滨、渔雷泽的故事则流传更广,全国有数十个地名叫历山的就足以说明。例如:山东有历山,在菏泽东北、雷泽西南十里许;山西有历山,一说在垣曲东北,为中条山主峰之一,一说在永济县东南,又名雷首山。而山东、山西均有叫雷泽的,均在黄河之滨。
$ }  o" A: l) q- r
# R3 c. S3 q) I0 j对关于舜帝出生地有多处的传说的理解,我们认为:其一,由于传说集中,因此其中必有一处是舜的真正出生地,其它均为舜或舜的后裔的迁徙地;其二,纵览其它史料,虞舜乃东夷之人,而东夷决不包括山西,也不包括湖南,而菏泽与濮阳恰恰在其中,故而舜应该是出生于濮阳、菏泽一带。
: h. _8 G# s3 P) I( M7 q4 ^; o7 P) F: [5 N; W6 v
又比如关于舜帝南巡与崩葬苍梧九嶷山的传说都集中在湖南,又特别集中在九嶷山。与之相适的二妃哭竹的传说,亦只有湖南君山和九嶷山才有。设若舜帝真像某些人说的毕生仅仅局限于北方某地,九嶷山哪里会有那么多关于舜帝老年生活的传说故事呢?再结合尧以二女嫁虞舜而尧帝帝都平阳在山西的史实,可以推知舜被举用后就生活在山西,乃至后来迁都蒲坂,也应该在离平阳不远。让大禹做摄政帝后,出于回避与禹之矛盾等原因而南巡(或南迁),这既在情理之中,又与关于舜帝南巡勤民而死于苍梧九嶷的史实相符,所以说关于舜帝南巡以及老来在九嶷山生活的传说故事,虽有人为因素,但绝不是空穴来风。就如同毛泽东出生韶山,到过延安,韶山和延安才有关于毛泽东的故事,这些故事必将在韶山和延安代代流传。
$ Y2 t0 m& M( \$ G# u- i8 O
& A/ `( L! W9 x* Z二、没有文字时代靠口耳相传的故事中本就具有真实成份,以至能够成为史籍;而产生于有了文字时代的传说故事虽有人为凿痕,不能全当史籍,但却找得到史籍依据。
1 w" I3 i3 {2 Y
, S9 U8 Y0 U% J6 s3 a/ h比如关于舜帝之死就有《腰斩孽龙》的故事。说九嶷山三分石有孽龙在湘水源头作祟,使得洪水滔天。舜帝决定为民除害,就只身到了三分石。舜帝发现有九条孽龙振滔起洪水,于是手握利剑,飞身冲入龙群,利剑起处,白光如电,八条孽龙倾刻被腰斩而亡,龙血四溅,满潭腥膻。一气斩杀了八条孽龙后,年已百岁高龄的舜帝浑身疲软,一个踉跄,几乎跌倒。这时候,剩下的一条孽龙明白了怎么回事,它并不逃遁,怒目圆瞪,将头昂起三尺高,乌青的龙鳞嘶嘶竖起,虎虎生风,奋力攻击舜帝,用尾巴将舜帝的剑和右臂缠得结结实实。舜帝挥起左拳狠砸孽龙。这时,舜帝与孽龙搏斗处百鸟云集,轮番冲向孽龙,啄得鳞片满天飞起。当舜帝拼尽力气将孽龙腰斩的时候,自己也已经筋疲力尽。舜帝在九嶷山的崇山峻岭中倒下了!苍天悲泪,流泉低泣,万峰垂首。九嶷山里的花草树木的枝条在呼啸的悲风吹拂下呜呜哭泣。后来,舜帝为民除害勤民而终的九嶷山三分石就叫鸣条峰,又叫舜峰。5 `, W) \4 [& D2 N8 Y! M8 V

8 X- X. Q; e. ?- u一则在九嶷山里流传了数千年的民间故事,显然在原始的口耳相传基础上经过了加工,不能完全作为史实。但是,这则故事的产生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史实依据。一是舜帝死在九嶷山;二是舜帝死于勤民。正因为舜帝到过九嶷山,九嶷山才会有如此动人的传说故事,这正好比人参产在东北,因此大兴安岭才有那么多关于“棒槌”(人参)的传说故事。  u) S( }4 J( h7 {6 k$ [! S  j

) a' y3 Q: ?  b, @再比如《舐目复明》的故事。说一次舜陪帝尧出巡,到了舜的家乡。舜回家看父母。父亲瞽叟叹气连天。舜问缘由,瞽叟叹息说:“你现在代理天子,你果然做了天子之后,究竟尊容如何,我一点都看不见,那和死了有什么区别呢?我还不如早点死了,免得活受罪。”瞽叟呜呜哭泣,瞽目中流出眼泪。舜难过极了,双膝跪在父亲面前,双手抱住瞽叟的身子,情不自禁地伸出舌头舐瞽叟的眼泪和双目。瞽叟受到舌舐,觉得非常爽快,以为舜找了什么新药替他医治,问道:“舜儿,这是什么药?搽上去很爽快。”舜止住舐,说道:“不是搽药,是儿用舌头舐呢。”瞽叟道:“是个古方么?”舜道:“不是,是儿刚想到的。既然爽快,就让儿多舐舐。”说完抱着父亲的头狂舐起来。约有半个时辰,瞽叟大叫起来,说眼睛似乎有点亮了。舜心里暗喜,打起精神,虔诚至极,又舐了半个时辰。舜舌涩口干,弟象和后母暗笑舜愚妄。却听瞽叟叫道:“好了,好了,我能看见东西了。”" \- y) r: Q* N+ {. ?

9 A9 D3 Q, K4 l* H眼瞎了能用舌头舐目复明,这显然是近乎荒诞,但是,它的史实依据是舜“二十而以孝闻”。如果没有舜“孝感天地”的史实,也就不会有“舐目复明”的传说故事。
( M9 n! |: c4 G/ S, M) Z7 L
# S1 X5 W* Z/ D* a, c( Q0 q因而,传颂了数千年的传说故事,虽有人为痕迹,但必有相关史实为底气。: `* ~# {+ H# M5 r0 l5 c% r$ R
, O! S5 o+ ?( D* C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94#
 楼主| 发表于 2014-2-17 23:21:02 | 只看该作者
7.炎帝、黄帝、舜帝的祭祀活动
# @! @, W2 r7 S* _8 a! T5 G* ?# d2 Y, a0 G! R
是从何时开始的?. r6 E( Y2 y5 d* P" a

9 y( t8 ~, h4 w  ` , P+ N0 Y2 \# t! [1 A7 k
' w" [5 F$ Y4 u
在十分注重宗教礼仪的中国古代,对于祭礼是很讲究的。“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祭是礼的发端,是国之大事。而在各种祭祀礼仪中,祭天和祭祀祖宗又是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
) Y) t1 t% ^, }* H7 J2 L0 j- S" v# R! }4 U# B
有关炎帝神农氏的陵和祭庙,据《酃县志》记载:“炎帝陵西汉已有。汉末绿林赤眉军起义,为保护陵墓故将陵墓夷为平地,唐代在陵前建佛教寺,至五代时荒废。”因此,晋人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和唐代司马贞《史记·补三皇本纪》都只说炎帝葬在长沙,没有指明具体位置。我们如果按照汉代高祖崇拜炎帝作为祭炎开始计算,那么,炎陵县祭炎据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但是,炎帝庙的建立大家所公认的却是宋乾德五年(967年),宋太祖奉炎帝为感生帝,委派大臣四处遍访炎陵,后在湖南茶陵县南一百里的康乐乡鹿原陂觅得炎帝陵墓,“爰及立庙陵前,肖像而祀”。
/ F5 }0 M. g& F6 C* ]  u" z+ U- k: x
炎帝陵自宋太祖乾德五年始建庙,迄今近一千四百年历史,这是可信的。所谓“汉末绿林赤眉军起义,为保护陵墓而故将陵墓夷为平地”,除《酃县志》有载之外,未见其它史载。: i% [) Z: u. ^$ [4 j+ h
3 f# Y  H' P) Z5 P# e; }
《史记·封禅书》载:“公元前422年,秦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吴阳下畤祭炎帝。”据考证,吴阳在岐山、扶风县的交界处的畤河沟,在三畤原的东部宝鸡附近,我们如果按照这来推算,宝鸡祭炎帝已经有二千四百多年的历史。
7 V- Z' f1 ~% d3 h1 h
' [2 ?0 U9 ]4 Y# ^关于炎帝的出身,还有一种说法说炎帝出生于湖北厉山县。《湖北风物志》说:“传说烈山、厉山均在湖北随州市,两山均有神农洞古迹,烈山上还有神农、神农庙等遗迹,厉山镇还有炎帝神农氏碑。”据考古调查,随州市有三十余处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这些古文化遗址与炎帝时代相当。据史载湖北于南朝时开始祭炎,距今一千五百余年,晚于湖南炎陵县与河南的宝鸡。9 G4 U5 P' K; ^# S# k( l

( y* x7 r& a  B' n5 H, H% w) A& q有关黄帝的陵和祭祀活动,《史记》有记载。《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崩,葬桥山。”《正义》引《括地志》:“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亦今陕西黄陵县西北。对于黄帝的祭祀活动,则是起于“秦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亦为二千四百余年历史。陕西黄帝陵建于唐代宗大历九年(774年)。本来以桥山为陵,后人却修建了一个高为3.6米,周长48米的坟墓。" V. j/ ]& ?9 ?# x1 ]

7 Y, q# k6 U( H* }. `, I) t炎帝传承八代,共计520余年。各地祭炎帝究竟是祭炎帝神农氏始祖还是第几代孙不得而知。
1 n& ]+ L3 Y% e
* n8 ?) G3 M* ~- F, l《国语·晋语》说:“昔少典娶有峤氏,生黄帝、炎帝······”贾谊在《新书·制不定》中说:“炎帝、黄帝同父母弟也,各有天下之半。”《国语》认为炎帝与黄帝是同母同父的兄弟;《帝王世纪》则说:“神农氏母曰妊姒,有蟜氏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农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而对于黄帝的出身,《帝王世纪》则说“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曰附宝。”可见,《帝王世纪》说炎帝、黄帝是同父异母兄弟。后人认为炎帝、黄帝是同父异母者很多。其实,在母系氏族时期,人们只知道自己的母亲,说不清父亲是谁,所以后人对炎帝之母为女登黄帝之母为附宝记载很清楚,而对其父就统统记作“少典氏”。炎帝和黄帝本就属于“口耳相传”的人物,他们应该是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同源同族,而决不会同父。* J& s$ L/ y3 {/ e0 F& B0 {( W

8 B  X0 ?3 h2 Q4 l+ S* z: o% M正是由于“口耳相传”,难以说清具体,所以后人对于炎帝和黄帝的祭祀活动较迟,对陵的具体位置亦难以确定,直到后人根据传说故事甚至神话故事加入自己的思想理念和观点,才整理出一个“轮廓”,其准确性肯定会打些折扣。但是炎帝陵在湖南,黄帝陵在陕西,这是基本得到了认同的。炎帝祭庙及黄帝祭庙均到宋代才建立,这是史籍记载了的。( V. _, e6 N# R: q3 E

9 B" X1 E1 z- ~; {舜帝禅位于大禹,死后三年大禹即位建立夏王朝。舜帝的人格魅力早已深入人心。或许因为杀父之仇的缘故,禹与晚年的舜产生过芥蒂,但是,一旦帝位到手,无论如何大禹都会敬重舜帝。因此就有了“禹南巡至衡山,筑紫金台,望九嶷山而祭舜”。夏禹祭舜的“巾台”在今衡山县西约两公里处。夏代在九嶷山“山门脚”祭舜的祭坑已被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发掘,出土了大量祭器及象征权杖的石钺、石镞、石斧等文物。《史记·秦始皇本纪》则记载了“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和“十一月,行之云梦,望祀虞舜于九疑山”的史实。秦始皇这次在左丞相李斯和幼子胡亥陪同下的出游中所说的“行至云梦”中的云梦,即是先秦与两汉时所称的云梦泽,它大致包括湖南益阳以北和湘阴以北,湖北江陵县安陆县以南、武汉市以西的广大地区,洞庭湖亦在其间。特别需要指明的是,秦始皇望九嶷山而祭舜的史实,是以先秦典籍和吕不韦及门客编撰的《吕氏春秋》为依据的。9 N* i* [2 p  Z4 [
3 t  @6 T7 e* }" W
传说、史籍、考古发现三方面互相印证,九嶷山舜帝陵、庙始建于秦汉时期,而祭祀活动始于夏代。比对炎帝、黄帝的祭祀要早一千六百多年。舜庙的建造则比祭炎帝、黄帝的祭庙早一千多年。% Q# u$ ]$ C" }6 X6 e

% ~" v2 Q' q' W# V) O( i还需要指明的是:炎帝、黄帝祭庙在全国屈指可数,而舜庙却多于孔庙,但舜陵惟有一处——九嶷山舜帝陵。- e! r, c( Z, _) }: |. L) P' p

9 ?$ u$ q7 S- h; F九嶷山祭舜是中华民族对共同祖先的认同的开始。: V2 S0 `3 n4 u. a' h& A; }6 M6 l- y
: k  h5 O& ?; ]: b- `2 ]

- F3 S( u8 B- k- T/ ^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95#
 楼主| 发表于 2014-2-17 23:21:39 | 只看该作者
8、虞舜是否是黄帝的后裔?
$ f& j& C, }' i2 j# W8 ]
9 H/ ~, O% [* X3 Y" |5 W
5 F4 f5 Z& `& e0 _' [# X$ k
0 x1 Z. c* T! B6 Q# D4 d2 C# x《史记·五帝本纪》载:“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因为颛顼是黄帝的孙子,由此可得出虞舜是黄帝的九代孙的结论。即是说,中国历史上的五帝全系一脉相承——是黄帝后裔。
" w7 q8 T# ^5 X% A( ~$ y0 v! }, }* o0 L  H7 W' J; v* u- N
虞舜是否是黄帝后裔,我们还有必要弄清楚关于中国传说时的三大民族集团的情况以及迁徙、同化与融合情况。
& \3 u3 Z7 A1 \. n- J- z' y
, L+ ~- ?. L5 V% s( }! J0 U  y炎帝至五帝时期,我国曾经存在着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民族集团。其中的华夏集团是最重要的集团。华夏集团又分为两个大亚族,一个是黄帝,一个是炎帝。《国语》说:“昔少典氏娶于有峤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司马贞说:“少典者,诸侯国号,非人名也。”所谓少典生黄帝、炎帝,是说黄帝、炎帝由少典氏族分出,而当时的有峤是与少典氏族互通婚姻的氏族。
; g0 Z# v/ F( w8 j! E; w* f8 L, f/ W2 b/ R6 ?+ T5 @: ~$ `
那么,少典、有峤、炎帝、黄帝四个氏族的发祥地在哪里呢?
' l' b. R( }  m* D+ {+ J& Z/ @' N/ g, y% |- y/ U; X
据研究,华夏集团最早时住在昆仑丘(现青海高原)。古人总好说昆仑,就好像山东人好说泰山,陕西人好说华山一样,因此可以知道他们生活起居曾与昆仑密切相关。以后逐渐东迁,而少典氏跟有峤氏就是达到甘肃和陕西交界地区时的两个氏族。后来,炎帝族和黄帝族从少典、有峤两个氏族中分化出来。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也是这时发明的。
4 M0 C& z, ^& e( r0 k* u- E- I4 Z& {2 O
《帝王世纪》说:“炎帝神农氏,姜姓。母女登游华阳,感神而生炎帝于姜水,是其地也。”《水经注·渭水》说:“歧水又东,径姜氏城南,为姜水。”姜水南面隔着渭水,就离秦岭不远,秦岭古代通称华山,秦岭的南面就称华阳。可知姜水与华山很近。
0 s" B& r. E( P" k0 q2 q+ u2 Q; W
3 Q8 h% i2 Q8 q黄帝族继炎帝之后东迁至陕西、山西、河南交界区域。《帝王世纪》载:“黄帝,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曰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枢星,照郊野,感附宝,孕二十四月,生黄帝于寿丘,长于姬水。”黄帝轩辕氏居地为姬水,以姬为姓。姬同歧通音,即姬水在今陕西歧山县横水河。姬水、姜水相隔不远。
' z. V/ k$ ?" Z! Q& ~8 X, s
9 E. U3 H- ]( ]7 H" T; G$ |. p概括起来,华夏集团发祥于陕西省的黄土高原上。作为华夏集团的两个大亚族炎帝和黄帝,先后东迁。炎帝氏族顺渭水东下,再顺黄河南岸向东,东迁路线偏南;而黄帝东迁路线偏北,顺北洛水南下,东渡黄河,跟着中条山及太行山向东北走。& V; g# O$ f/ Y+ ?5 ]# p
, T! ]- A8 Q5 n2 g/ q" ^0 i8 l
东夷集团较早的氏族有太昊(或太皞、大皞),少昊(或少皞、小皞),蚩尤。
: h0 k, {% @0 b1 o* \- p) l! x8 @! [' M0 M- T1 A7 E4 Q
太昊氏族在东方,属于东夷集团。《左传·昭公十七年》指出:太昊的遗墟在陈,即在今河南淮阳县境内。太昊后人的封地为“任、宿、须句、颛臾。”据《左传》杜注:“任,今任城县”,在今山东济宁;“宿,东平无盐县”,今山东东平县境内;“颛臾,在泰山南武阳县东北”,今山东费县境内;“须句,在东平须昌县西北”,今山东东平县境内;少昊的遗墟在鲁,在今山东曲阜。2 o: ^- D( H+ V

# d' [! I/ j' j蚩尤与皋陶亦属东夷族。& i. B' R; t1 m, |2 F" }: ?
, ?' L6 w+ S4 j. j0 m# M
东夷集团所居的区域,北至山东北部全境,西至河南东部,西南至河南的极南部,南至安徽中部,东至海。9 ^  T* ^3 C) E/ U" s

8 i4 o+ w# U; ~1 C3 [1 T. J* ^1 M5 N苗蛮集团以湖北、湖南、江西等地为中心。2 W7 V6 c0 h) w- j

6 Q* B$ `9 F! C1 Z* N1 ?, P6 T. J孟子说:舜“东夷之人也。”罗泌在《路史·后纪十一》中说舜“五帝之中,独不出于黄帝,自敬康而下,其祖也。”汉代经学家郑康成亦认为舜不是高阳氏颛顼之后裔。崔述《唐虞考信录》也认为说舜出于黄帝是错误的。《吕梁碑》载:舜祖幕,幕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桥牛,桥牛生瞽叟,瞽叟生舜。按《吕梁碑》所说,穷蝉是少昊氏之后,其父是幕,不是颛顼。幕即是虞幕,为有虞氏之始祖。《国语·鲁语上》说:“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说幕与颛顼同时,因为虞幕受到颛顼重用,有虞氏为报恩,将颛顼亦视为其祖。有虞氏起源于燕山一带,逐渐南迁山东等地。虞幕以鸟为图腾。
( F2 j1 V: ~/ ~- J$ Z
) T" }+ ], p0 c: d% t) y0 {至此可知,黄帝属华夏集团,起源于昆仑丘;舜帝属东夷集团,起源于燕山。颛顼、帝喾、帝尧以至于禹,都是黄帝后裔;而虞舜不是颛顼后裔,而是与颛顼同时代的虞幕的后裔,因而不是黄帝后裔。颛顼的图腾是龙,虞幕的图腾是鸟,到舜时图腾变为凤凰。3 O( e+ h' N5 p) J- z
  H2 I! o+ b( F, V! U; V
由于黄帝族的帝尧把两个女儿许给虞舜,将舜视同亲生,(有人说是入赘)最终禅位于舜,所以舜视尧的祖宗为祖宗。舜及其子孙便把尧、颛顼、黄帝也当作祖宗来祭祀。
: Z8 ^. s: \) X6 H7 v2 i7 G- _$ e. s" f' S$ i
舜帝与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结合后,实现了东夷族与华夏族的大融合。后又通过感化而收服三苗,进一步实现了南、北民族的大融合,“华夏”也就成了中华民族的代名词。( F# R7 F! N1 I9 k+ H
9 @! f, B! P$ w, ~( u; B* t4 M
到了司马迁时代,华夏、东夷、南蛮三个民族集团的同化和融合早已完成,再加上给五帝立传时,受“龙生龙子”的帝王世袭观念的影响,就把舜说成了“帝王正统”。我们认为,尧与舜最值得称道之处,恰恰在于将帝位禅让给了没有血缘关系的贤人。
! s5 c0 ]3 n- C1 g
' D- w3 H/ t/ q, v) P9 F) p0 f- R
( c- Y1 E1 W  g3 ^3 H+ }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96#
 楼主| 发表于 2014-2-17 23:22:10 | 只看该作者
9、虞舜一生的活动地域# L5 ]. {3 j; M7 q

, Q0 k! b( b$ L6 a3 V ( [0 i% w7 w4 _' z/ S; B* G. S

& m7 ~4 I# n& r0 y山西运城有人说:舜帝出生在山西,成长在山西,老年在山西,死也在山西。事情果然如此吗?回答是否定的。说舜帝毕生只局限在一个狭窄范围的人把威仪影响中华、光辉标炳千秋的赫赫舜帝,完完全全看成了一个“寨主”,一个“山大王”。这未免太不懂舜帝“勤民事”,“苦忧人”,“只为苍生不为身”的秉性了。
3 n6 X" k2 h+ U) {2 d/ }, W( p# M; I$ q; k& C" s
舜帝究竟出生在哪里?说法很多,有山东说,有山西说,有河南说,有湖南说。其它各说由来已久,而湖南说产生于近几年湖南九嶷山附近玉蟾岩考古发现14000年前的栽培稻和12000年前的陶片,并得到世界专家承认以后。
: T+ k, c: w* Q! R0 r
2 @  S# p& K6 o/ _孟子说:“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风土记》亦说:“舜,东夷之人,生姚丘。”因此,尽管叫“诸冯”地名不知所指,有说在山东诸城和荷泽之南的,有说在山西永济、垣曲、洪洞三县的,有说在湖南江华、江永的。我们说,正因为都说是诸冯,才足见其中除了一个为正宗,其余均为因迁徙而衍生这一事实。- N+ c: H& ^: q: y

' C( n% o6 j5 o4 T. I综合分析,舜帝的出生之地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是生于诸冯,其二是东夷之人。叫诸冯的虽多,但必须是属于东夷。古时的东夷范围在帝都平阳以东,北至山东北部全境,西至河南东部、西南至极南部,南至安徽中部,东至海。采用排除法可得结论:山西各诸冯,湖南之诸冯均不属东夷,均可排除;再据司马迁说“舜,冀州之人也”,这是因为古冀州既包括山西,也包括了河北西北部、河南北部、辽宁西部,而河南濮阳即在河南北部,古属冀州,亦为古东夷人居住之地,因此就说舜为冀州之人,这与说舜是东夷之人可以互容。至此,也就排除了舜生于远在靠海的诸城诸冯,惟剩河南濮阳的诸冯——今徐镇应为虞舜的出生地。濮阳与荷泽紧邻,古时为一地,再加上附近姚圩、雷泽、历山、负夏一类与舜帝早期活动有关的地名,濮阳为舜帝故里就更为可靠了。9 s4 T. ?' v1 P6 E( v; v! W; O5 A

, `; b& J" `1 e' T由于大洪水,姚圩被困,舜随其父瞽叟其母握登暂迁负夏,郑玄说:“负夏,卫地。”春秋时期属于卫地的负夏就在今河南濮阳的东南面的瑕丘。当舜的亲生母亲握登死了瞽叟娶了后母之后,舜就受尽了欺凌,最终被赶出家门,历山开荒、雷泽而渔、河滨制陶、寿丘做器、灰于常阳、就时负夏,德被四方。舜最初耕作历山时年纪尚少,不可能走得很远,所以该历山就在今濮阳的岗上村。全国的21个历山中,山西永济的历山是舜或其后裔大迁徙后而定居耕种处,其它历山皆为其后裔为追思舜帝而命名。舜制陶之地即如皇甫谧所言:“济阴定陶西南陶丘亭是也。”《正义》说舜“于曹州滨河作瓦器也。”皇甫谧所说的济阴、《正义》所说的曹州都属于今山东菏泽地区,与历山、雷泽、负夏均不远。寿丘即孔子家乡山东曲阜。- ~# L- e" |8 n1 I9 f

9 {1 y' I( G7 h# q《尚书·尧典》说:“釐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可知舜耕历山曾居住于妫汭。所谓妫汭,一说为妫水转弯的地方,一说“妫汭水,源出(河东)县南二十里雷首山,南流者为妫,北流者为汭,异源同归浑流,西注而入于河。”《尚书稗疏·妫汭》说:“金史地理志蒲州有妫水、汭水。”《尚书·尧典》孔颖达疏说:“妫水在河东虞州县历山西,西流到蒲坂南入河,舜居其旁。”但是,《括地志》说:“潘,今妫州城是也。”又说:“妫州有妫水源出城中,耆旧传云即舜厘二女于妫汭之所。”《新唐书·地理志》怀柔县:“妫水贯中,北九十里有长城。”足见妫汭并不在山西,而是在河北。蒲州即后来的舜都,亦即蒲坂。蒲坂究竟在哪里?是在今山西永济,还是今山西临汾,还是在河北,或是其他什么地方,还有待研究。(因为帝尧访舜,“尧得之服泽之阳”,有人考证说“服泽即负泽,因负夏南临雷泽,或系雷泽北面的一个小湖,在今濮州市东南,与菏泽紧邻。”据何光岳先生考证,蒲坂即是潘城,在今河北琢鹿宝岱乡。)& O$ a# g; R: x3 P! H. |# B8 q# B4 F
1 q: R6 K! e* R% S
究竟是虞舜迁徙到了山西还是其后裔迁徙到了山西的或永济或垣曲或洪洞,这还有待于考证尧都平阳和舜都蒲坂究竟在哪里才可认定。尧都和舜都在哪里,舜在哪里生活的时间就比较长。1 k; L8 \/ c- y7 p5 l; W* V
, C% b% W) v! w! a) d$ p& N
但是,无论舜都是在山西还是在河北,舜帝都南巡到过衡山,到过苍梧九嶷山,这是不容置疑的。《竹书纪年·帝舜有虞氏》载:“三十二年,帝命夏后总师,遂陟方岳。”这段史实中的一个“遂”字,一个“陟”字,已经把舜帝南巡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舜帝选择水路为主,水、陆结合的路线,过黄河,漂长江,入洞庭,溯潇、湘而到了苍梧山。此一举,在湖南境内以及与湖南交界的广东、广西的舜帝南巡路线上,便留下了数不胜数的传说故事。也就是这一次南巡以及南巡后在苍梧九嶷山生活了几年,才在南国人心目中占据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舜帝死后,人们追思怀念舜帝,于是,南国九嶷山区的道县西元山邻近从此有了虞山,有了舜庙;蓝山县境内有了舜水、舜岩和舜庙;临武县西四里有了舜峰山和舜帝庙;东安县大庙口有了舜皇山,山麓有了两处舜庙;广东曲江有了韶台韶石和虞帝祠;广西桂林有了虞山,有了韶音洞,临桂县有了舜潭;灵川县有了尧山有了舜祠;梧州市的大云山麓锦鸡岩之西有了虞帝庙······# Z  C; n4 W5 q3 p0 s

  o- J+ {5 Y+ H) M/ l舜帝老来南巡事出有因。舜帝“勤民事”、“苦忧人”、“只为苍生不为身”的德行,注定了他不会呆在“离宫”,老死山西。舜帝出生于河南濮阳(含今山东菏泽),后曾迁于负夏,再后以帝都蒲坂为依托建功立业,,老来南巡到南国苍梧九嶷山。6 \# r9 H1 [: a( P$ S% ]$ K

* q8 l% ~+ w( u, _即是说,舜帝年幼时生活于濮阳,成年后数十年生活于帝都所在地,后多次四方巡狩,也曾为避丹朱到过浙江的上虞,到老年让大禹做摄政帝后到了南国苍梧九嶷山再没回蒲坂,直至勤民而终。正因为舜帝一生所到之处很多,才在大江南北处处建有舜庙,处处留下口碑。
  T( G9 a( o( s' p
: Y- R' K: \9 ^ + g! b$ m. S% r3 ^; O3 M. |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97#
 楼主| 发表于 2014-2-18 11:12:13 | 只看该作者
( R1 w. {4 S: [2 p
六、名人与九嶷山
) O( f9 {, a: W; C. T  M
! V3 w9 f; S/ g! ]9 T2 l 4 k! l' B6 y" H% q5 U
: ^) x* R6 u, w
    “天下一景,湖南九嶷”。九嶷山因了是舜帝葬所而名扬天下。从此,历朝历代的名人便与九嶷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或祭或祀,或赋或铭,或吟或颂,或歌或书,或游或题,给九嶷山留下了永远磨灭不了的历史记忆;使舜帝功德标炳千秋,光昭日月。
& M/ S; y" `" S5 Z- H: ?
5 N# z4 K# {  F, l1 Z' C) l
) U( u9 Q0 z% a
* ?" ?! V/ g. S8 Z* _+ H4 D  R9 A( `, d7 d: C! Q' d; x9 r
; J/ J# I# L9 x9 }( j; R3 r
8 e2 x; b7 b" E" M" K3 ?
1、“九嶷山”与“九疑山”6 ^+ k% u) w9 p/ [0 c
, t" ~. S! e4 ?

: ]& g; u. ?- W. X& k
6 ?6 }2 V# m/ ~, z: [伟人毛泽东《答友人》诗中“九嶷山上白云飞”之“嶷”在“疑”字上加了山字头,江泽民主席给舜帝陵的题字也写作“九嶷山舜帝陵”。而秦汉时舜帝陵庙遗址附近玉琯岩的摩崖石壁上宋代方信儒所书的“九疑山”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以及石壁上刻凿的汉代大文学家、书法家蔡邕的《九疑山铭》,其山名却用“疑”字,几乎所有的典籍说到该山均用“九疑山”。那么,“九嶷山”与“九疑山”究竟谁是谁非呢?0 x- }: V; R  g1 S0 F# s

, t3 M8 N0 q4 d. _4 \3 P: L& f" A我们首先考证一下“嶷”与“疑”的本义。汉代许慎所编的《说文解字》中对“嶷”字的含义这样说:“九嶷山,舜所葬,在零陵营道,从山疑声。”《辞源》就“嶷字”注释说:“山名,见‘九嶷’”。由此可见,“嶷“字是专用字,天下“九嶷山”独一无二。而“疑”字的含义有多义,如:迷惑,犹豫,疑问,估量,猜测。  y- f& S6 j) u: J1 P; a& O: O

( `/ ]7 g2 G" L5 o  C. W/ x按说,九嶷山既然为山,当用“嶷”字最好。
5 N3 z, k$ v. f) F
  |: B1 h3 i$ d好之一,天下名山虽多,而九嶷山只是唯一。“嶷”,“九嶷”,“九嶷山”所指均是同一地方——舜帝南巡崩葬之地,“过化”之所。这样,一说到九嶷山,人们就自然而然地想起舜帝舜帝陵,一说起舜帝舜帝陵,人们也自然而然地想到九嶷山,就如同说到南京紫金山人们就想到孙中山,说起孙中山人们就想到南京紫金山一样。于是,山由人扬名,人给山增色,九嶷山与舜帝陵互相辉映,会与日月同辉。& ~1 d2 W8 k+ q- \0 t7 X

$ X0 A$ p( B/ {% v" M好之二,九嶷山从古至今已与数位帝王和国家最高领导结缘。中国道德文化始祖舜帝藏精于九嶷山;夏禹在南岳衡山筑紫金台祭舜;秦始皇、汉武帝南巡,分别于云梦、盛唐望九嶷山祭舜;宋祖赵匡胤拨银敕建九嶷山舜帝陵庙;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四年亲拟祭舜帝陵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主席毛泽东诗颂九嶷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江泽民为九嶷山舜帝陵题字。历朝历代的帝王或国家最高领导中,毛泽东与江泽民为九嶷山欣然命笔,而二人用的都是“嶷”。今后大家都去“疑”用“嶷”,既规范了字,又便于树立九嶷山的品牌效应,岂不再好不过!
5 i$ R; C, L7 ~+ }& n
8 I3 o3 K7 ^7 x/ a$ Z. N% u好之三,见“疑”字就使人联想起迷惑,怪异,猜忌,恐惧;使人想起疑惑,疑难,疑问,疑团,疑冢,疑神疑鬼。而见“嶷”字使人联想起的是《诗·大雅·生民》句:“诞实匍匐,克岐克嶷”那种高峻状貌;使人想起的是《大戴礼记·五帝德》中“其色郁郁,其德嶷嶷。”想起唐杜甫朝献太清宫赋“地轴倾而融曳,洞宫俨以嶷岌。”,一应地表示“高尚”“高耸”的高貌,九嶷山用“嶷”,使人高山仰止,那有多好!1 _: k: @9 Q' p8 W+ i
6 j3 k% M. k  O6 u+ f' |8 u
好是好了,但是,中国人赖以考证词汇出处来历的权威书籍《辞源》,却对“九嶷”析曰:“山名。即九疑。”而对“九疑”析曰:“山名。《史记·五帝本纪》:‘(舜)葬于江南九疑。’《水经注·湘水》:‘蟠基苍梧之野,峰秀数郡之间;罗岩九举,各导一溪;岫壑负阻,异岭同势;游者疑焉,故曰九疑山。’也作‘九嶷’。《汉书·武帝纪》元封五年,‘望祭虞帝于九嶷。’在今湖南宁远县南。”却原来“九疑山”也很有些来头。! m* _! Y# n& U0 i" J; X
) a: r+ `- p  a
我们倘若再追索下去,就会发现“九疑山”用“疑”字还不是将头上戴顶“山”字帽就能提高品牌价值那样简单。舜帝崩葬问题定论得最早的《山海经·海内经》中说:“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疑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历史上对舜帝葬地的定论完整得无懈可击的晋代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说:舜“南征崩于鸣条,殡以瓦棺,葬于苍梧九疑山之阳,是为零陵,谓之纪市”;被称之为“中国史学之父”的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说: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此外,《通考》、《十三经》古注、《国语》、《汉书》、《汉纪》、《淮南子》、《风俗通》、《世纪》、《皇览》、《舆地考》等等涉及到舜帝葬地问题,皆说舜南巡,崩葬于苍梧“九疑山”。
4 U$ y" N) d+ V% L7 U( o7 S2 n5 [! J; c9 ^; ^) `2 ^& P
问题复杂了。我们如果仅从“嶷”字的专义性、权威性、规范性、褒义性考虑而将“九疑山”统统写为“九嶷山”,这就意味着要将全国所有的图书翻个底朝天;今人所写之书将“疑”改写为“嶷”尚好商量,要将那些流传了若干代的古老而珍贵的原始史籍重新排版印刷,或者挖补处理,这就比将“九疑山”写作“九嶷山”难度大得多了,除了愚蠢横蛮得焚书的始皇帝,恐怕没有谁会这样做。' N( \+ |5 r+ V/ g3 L  A. _; F
5 G: `- u' {8 T1 g1 L2 s
原来南方苍梧山本就叫“九嶷山”,后来为什么就写作了“九疑山”了呢?这全因为是舜葬九嶷的缘故。一是因为“陵”;二是因为“寻”。
8 @4 N! |4 h9 N  m9 @) F0 Y2 {7 _  q8 a8 O. {7 t$ n
中国历史上陵墓的出现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一般人死后做的土堆称之为墓,只有帝王死后高大的坟墓才叫做陵。而在殷商以前的远古时期“不封不树”,以山为陵。所谓不封,就是不封坟堆;所谓不树,就是不立碑。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在江南九嶷,实际情况就是“天葬”,以山为陵。这就有了“零陵”这个词汇(或地名)。单一个零字,绝不是数学意义上的“0”,而是零散的意思。许慎《说文》对“零”字这样解释:“零,徐雨也,从雨,从声。”《词海》解释为零碎,零散。因此,所谓零陵,就是散而无定之陵。即是说,舜帝陵一定是在九嶷山,但是是散而无定之陵。这是符合历史真实的,将三皇五帝之陵弄个坟堆,那是后人所为,倒反显出了其假。1 B" B0 U5 k% @' Z4 `% N/ O
: ^: F% Y* W; f: d' Z
如是也就有了“寻陵”的实际情况与传说故事。4 ~  g! W, z6 p& _) C3 t6 k4 j

4 c5 I4 t, {1 t( i+ P- O4 a. D舜帝葬在九嶷山,从夏代就开始祭祀。由于舜陵“散而无定”难于确指,由于九嶷山山峰林立,帝冢难辨,被朝廷遣派祭舜的官员就不知道那一个山峰是舜的葬地,就只好在山门——陵墓之门祭祀。这已经被考古发现所证实。这就是“望而疑之”的来历,也是符合历史实际的“寻陵”情况。! k  c2 n- A9 b, P; w% R& O

: Y) h1 R) k- W" B9 N7 f) I; x至于流传数千年的二妃寻夫的故事,则从另一侧面反映了舜陵难于确指。说舜帝南巡一去不返,娥皇、女英万里寻夫。二妃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到了九嶷山。善良的九嶷山人先时不忍心将噩耗告诉二妃,只说舜帝在九嶷山深处。于是,二妃踏遍了九嶷山九九八十一峰寻找舜帝踪迹。当得知舜帝已经勤民而死的消息后,二妃沿着九嶷山里大紫荆河而上,又沿着小紫荆河而下,过母江,越子江,寻找舜帝陵墓。九嶷山有九座山峰十分相似,都像人们所说的舜帝陵墓。二妃哭哭啼啼,先时红遍山坡的红杜鹃刹时变成了白杜鹃。二妃始终没有找到陵墓。这时,高高的三分石出现在二妃视野中。泪眼迷矇中,三分石三个山峰中,中间直插霄汉的变成了大舜,两边稍矮些的变成了二妃。往日的夫妻情爱全现眼底,二妃哭声更凄惶,更惨烈。从眼眶里流出的泪变成了血泪。血泪洒落在路边竹丛上,眨眼间变成了泪竹。由于九峰相似,望而疑之,二妃始终没有找到舜帝坟墓,最后在湘水源头三分石投身江中。" g7 j% ^$ J# R& }

$ E# C, h6 o7 h2 c无数的学者墨客都知道舜崩葬九嶷山,而到九嶷山寻觅帝冢的时候因为以山为陵而又因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而难寻舜帝陵墓,于是《路史·辨帝舜冢说:“九疑山,方二千余里,四州各近一隅,世称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谓之九疑。”《水经注·湘水注》说:“营水出营阳泠道县南山,西流逕九疑山下,蟠基苍梧之下,峰秀数郡之间,罗岩九举,各导一溪。岫壑负阻,异岭同势,游者疑焉,故曰九疑山。大舜窆其阳,商君葬其阴,山南有舜庙,前有石碑,文字缺落,不可复识。”《述异记》说:“衡阳九疑山存舜庙,郡守至官,常致敬修祀,则空中如有弦歌之声。一说九疑山隔湘江,跨苍梧野,连营道县,九山相似,行者望而有疑,因名曰九疑。”2000年出版的《说文解字·译述全本》将东汉许慎对“嶷”字的注翻译为:“嶷是九嶷山,舜帝所埋葬的地方,在零陵郡营道县。形声兼会意字,以其山名,故从山;‘疑’是‘似’,以其九峰形势相似,所以从疑,疑又是声符。”又说:“九嶷山又名苍梧山,在今湖南省宁远县南,也作九疑山。”
# d: B: y0 ?" [6 n' O7 y9 c
/ I2 K- Y# O/ E. e6 u& a& E" g原来“九嶷山”之“嶷”之所以写作“疑”,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因为“九疑山”中有太多太深的文化底蕴。零陵、舜陵、九疑,三位一体,皆指九嶷山舜帝之陵。为此,虽然我们承认“九嶷山”用“嶷”字有千好万好,但是我们绝对不要忘记了对于文化含量太大的“九疑山”斩杀起来绝非易事。否则,谨将玉琯岩前摩崖石壁上每字1.7米见方的“九疑山”之“疑”字头上加上个山字,怕也会吓倒所有闻名中外的书法家的。- o; Q9 j( [( @

$ m3 F) v; Q/ W1 R/ \& U/ [所以,“九嶷山”与“九疑山”都指舜帝所葬之地,不存在谁是谁非问题。该用“嶷”时用嶷,该用“疑”时用疑,“嶷”与“疑”对于九嶷山来说各有侧重。; X4 x, C3 L+ E  X% C* c% g: [

8 c& A! N/ r" h) B5 @! O! Q , d) Y4 l  d4 w2 D' O% J' u; n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98#
 楼主| 发表于 2014-2-18 11:12:36 | 只看该作者
2、屈原与九嶷山6 ~, g* }# {' J  R

8 p* `5 t  J2 k% `& u7 C2 E7 v0 U$ t 3 V0 P! _9 c5 A) E- W8 C8 P1 u

  {6 N+ d& N7 Y屈原(前340~278年),我国最早的大诗人。战国时楚国人,出生在贵族家庭。初时辅佐楚怀王,做过佐徒(仅次于丞相),做过掌管昭、屈、景三姓贵族和楚国祭祀活动的三闾大夫,辅佐楚怀王处理朝中大事。屈原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授贤任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在同反动贵族子兰、靳尚等人的斗争中,遭谗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长期流浪沅湘流域,长期接近人民生活,对黑暗现实愈为不满。后来因为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汨罗江而死。8 s( P; Y/ o- K9 m: y$ Q4 d# |

4 U, a/ W* s6 A《战国策》记载:“楚,天下之强国也;大王,天下之贤王也。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径之塞、郇阳。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栗之十年。此霸王之资也!”春秋战国时期,苍梧山亦即九嶷山,属于荆楚之地。这段话中所提到的洞庭、苍梧也就是湖南境内的洞庭湖和湖南南部的苍梧九嶷山。
: {/ o. k8 j9 q# }2 J: j/ o0 A" C& b7 L, _4 O8 t: I" \
在对远古圣贤的追思和仰慕方面,屈原最推崇舜帝。在其诗作《离骚》、《九章》、《天问》、《九歌》中,屈原就多处单独地提到了舜帝。在《离骚》中有“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句;在《涉江》中就有“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屈原对舜帝可谓是情有独钟,诗人沉醉于美妙的遐想之中,期待着与舜帝一道,“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8 H2 t& t3 y  i  G
9 d0 f$ r+ X6 X) S& q屈原在对尧、舜、禹三位上古帝王的态度方面,对尧的用人在《天问》中就用了十二句、二十四问的篇幅提出质疑。“鲧何所营?禹何所成?”这是屈原对传说中鲧用“息壤”堵洪水获罪而禹亦用“息壤”治洪水却能获得成功大惑不解,从而发出“顺欲成功,帝何刑焉”的感慨。1 k% S3 l, z- b( R$ X" o; I& W
8 r2 @) g- b7 ~4 _  P/ \$ n
屈原质疑过尧和禹,但是,舜帝却是他心目中的完人。正因为这种特殊的感情,才使得屈原对舜的葬地九嶷山也情有独钟,于是发自内心地在《九歌·湘夫人》中吟唱:“九疑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除此之外,屈原在“吾将往乎南疑”,“朝发轫于苍梧兮”等诗句中,所传递出的信息,仍然是一种与九嶷山密不可分的情结。6 S0 I! J$ E) B' {# A2 l

0 d2 }9 ~- X$ N" l2 U. |5 e在《九歌》中,《湘君》和《湘夫人》占了很大的篇幅。关于“湘君”和“湘夫人”,虽然有不同的理解,但是都与舜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湘君》描写湘夫人苦苦寻找湘君的经过;《湘夫人》则描写湘君对湘夫人的切切思念期盼快点见面的情景。在《湘君》与《湘夫人》中,屈原通过逐层深入、淋漓尽致地描写,表现了湘夫人对爱情的执著。在屈原看来,娥皇女英二妃随南巡的舜帝在洞庭湖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来舜帝要继续南巡到苍梧山,就将二妃暂时留在了洞庭湖。当听到舜帝在九嶷山勤民而死的噩耗后,二妃悲痛欲绝,循着舜帝的足迹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到了九嶷山,最后因为过分悲切而投江殉情。
0 u6 m) k2 \, t% `' P6 X- h  n, H9 E, O5 B- ?) `# X, @2 I1 v
诗中的湘君应该是指舜帝,湘夫人应该是指尧之二女。也有人说湘君是指娥皇,湘夫人是指女英。尽管说法不一,但是都与舜帝有关。根据有关史实,舜帝、娥皇、女英是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舜帝死在九嶷山,九嶷山是湘水的源头,二妃殉情在湘水。舜帝在楚人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威望,于是,多情的楚人就把舜帝与二妃附会到了神话故事之中。( K& L& n1 i6 y+ G( }9 [

# E/ g. n- x! U' ]屈原对于舜帝的仰慕,在《离骚》里也有表露。屈原激情地吟诵:“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对这一句诗的意思,王逸这样解释:“尧舜之所以光大圣明之称者,以循用天地之道,举贤任能,使得万事之正也。”对于“耿介”的含义,《辞海》注释说:“①光大;②正直。”《辞源》注释说:“①光明正大;②正直,守志不趋时。③明亮的甲胄。引申有‘刚勇’义。”屈原拿舜帝的禅位于贤以及从善如流与楚怀王的刚愎自用比较,简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两者的反差太大了。屈原深受谗言所害,自然仰慕舜帝的“耿介”,对舜帝为了断绝谗言而设立诽谤之木和特设纳言官的行为大加褒扬。3 P6 b( W/ C& v0 R7 h, V3 _
9 l/ h. H9 E! n# e$ g9 y3 ^* p
屈原忠君爱国,品格高尚,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三次遭流放,唯一的选择就是“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依屈原看来,只有舜帝才能挽救楚国的命运。对于这样一位满腹经纶满腔忠诚的爱国志士,在长达15年的江南流放的生涯中,经受着长期的精神上的煎熬,唯一的希望,就在于“济沅湘以南征”,就在于“就重华而陈词”。于是,长期滞留于沅湘一带的屈原那种对舜帝的仰慕之情崇敬之意,转化为对九嶷山的深深向往,想一想沅湘离九嶷山无论是旱路或是水路都莫过三、五百里,于是,屈原行动了,架一叶扁舟溯江而上,到了朝思暮想的九嶷山。他感受着“九疑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虔诚地祭拜舜帝,“就重华而陈词”,向舜帝倾诉着心中的忧虑和愤懑。
: C0 N) a3 }* J" v' Q1 }: D9 @- U
虽然屈原可曾到过九嶷山除了诗文中提供的信息外别无其它证明,设身处地考虑,对于被流放日久的屈原来说,到九嶷山找心中的偶像舜帝去释放自己,一是多年梦寐以求之事,二来恐怕也是在当时背景下能够做得到的最高享受了。
  b  i& B2 |3 f% Y) e' O; n
% m5 _) ]% l% I2 {8 _+ A. `' U: U舜帝是屈原心中最崇拜的圣人,二妃是屈原诗中激情歌颂的女神。二妃以死殉情,所选择的是以身投江;屈原警醒楚人拯救国家以死殉国所选择的也是以身投江。此后每逢五月初五端阳,从洞庭湖区到九嶷山区的湘水流域,用龙舟竞渡以纪念屈原的活动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V( Q, D1 g) `* O

5 }7 ^( H# T! Q- R% E7 _3 g5 i 9 \) D0 X# \6 R' Q' x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99#
 楼主| 发表于 2014-2-18 11:12:53 | 只看该作者
3、徐霞客游九嶷山
- n8 m" z# K& {+ T  y5 q/ H# B- U% ~% R5 F6 h/ q; q! Y$ [  I1 w

, c+ A8 [4 N2 d: v& {: ^( V5 U& {
, {+ S% a+ w8 r- }徐霞客即徐弘祖。明代南直隶江阴(今属江苏)人,生于成历十四年(1586年),死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字振之,号霞客。徐霞客是我国古代唯一把旅游考察作为毕生事业的人。他幼年博览图经地志,自少就负有奇志,曾说:“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乃以一隅而自限耶?”(《徐霞客墓志铭·陈函辉》)眼见明朝末年政治黑暗,党争激烈,因而不愿入仕,“欲尽绘天下名山胜水为通志”(《鸡足山志·高隐》),而刻意远游。从二十二岁开始,他中情于自己所选择的事业,南涉粤闽,西北直燕、晋、太华之巅,西南抵达云、贵边陲,历经三十余年,足迹遍布十六个省。55岁时身患重病,“两足俱废”,才被人送回家乡,不久去世,从真正意义上把终生献给了旅游考察事业。
% w6 `( `3 `+ y' v" D. y& t$ c9 r4 B8 F, G: }& c; [2 ^1 E
徐霞客的旅游考察绝非游山玩水。他态度严谨,对所到过的山川地貌风水景观都作了认真的调查研究,其作风有如当年司马迁为写史而作的漫游。他追求真知,不迷信典籍,比如,对大禹所作的“禹贡”中所肯定的“岷山导江”,就提出了怀疑,并且通过实地考察,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讲岷山导江是泛滥中国之始,酿成了多年水患。他通过考察得出的是“推江源者,必当以金沙(金沙江)为首”的结论。; ?& x: N  a6 ]
# Q/ c, {3 O% \' N
为了得到真知,徐霞客勇敢无畏,多少次限于“欲上既无援,欲下亦无地”的绝境之中,而且人祸不断。楚地游时,一次在湘江上“群盗喊杀入舟,火炬刀剑交丛而下,”徐霞客掀起舟蓬跳入水中,耳鼻灌满了水,行囊被抢劫一空,还差点丧了命。人们劝他不再冒险,他回答:“吾荷一斡来,何处不可埋吾骨耶!”因了这种献身精神,才有了《徐霞客游记》。! z4 \6 X, s$ M) [

8 ?% ?$ R, F" C9 D3 b! b在《楚游日记》中,徐霞客详细地记载了他在湘南考察的路线和沿途重点考察过的景观以及顺路的一些观感。研究《楚游日记》,我们不难发现,徐霞客之所以到楚南考察,其诱因就是因为舜帝陵在九嶷山之故。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考证这个结论。
7 c9 _" [4 u0 W8 K: {5 p
+ X; _$ A' d# ~0 _首先,从徐霞客楚南游的动因看,因为九嶷山是舜帝葬所,九嶷山才成了徐霞客考察的重要目标。
! t$ B0 H1 z8 h1 p5 p: w6 ~# C4 ?) k1 {1 M& t; g
据“徐霞客墓志铭”记载:“霞客先生,余石友,而其为人也雅善游。一生所涉历,手攀星岳,足蹑遐荒,而今则游道山矣!游帝所矣!”
; `) K( k! K$ s. i) h, `1 D9 ~2 Q) J. ]' q' @- N* Y. e
徐霞客楚南游始于丁丑年正月十一。《楚南游记》开篇记载:“丁丑正月十一,是日立春,天色开霁。亟饭,托静闻随行李从舟顺流至衡州,期十七日会于衡之草桥塔下,命顾仆以轻装从陆探茶陵、饺县之山。”
$ N2 ?: G! _' m* j2 ^9 @
) L1 c* Z" \1 ~! v$ f从正月十一起,直至二月二十九,除因雨因事外,徐霞客游过茶陵、攸县、南岳、衡州,其间提到九嶷山与舜帝陵之处有多处。如:二月初七日,在衡州(今衡阳)游西一百里的雨母山时记述道:“雨母则大舜巡狩所经,亦云云阜。”三月初一,即将离别衡阳时记述道:“余乃议先往道焦,游九疑,留静闻候助于此,余仍还后与同去,庶彼得坐偿,余得行游,为两便云。”足见“游帝所”九嶷山是徐霞客的既定目标,尔后念念不忘“大舜巡狩”与“游九疑”。
1 K# w9 P4 |4 ]$ }6 ?# M/ X
" ^7 p+ y' o- P; ?5 \  Y" e% s其次,从徐霞客楚南游的路线和考察时间安排看,九嶷山是其考察重点。* X2 \% ?! H/ m6 j

; f* C# l2 w# t$ z3 N+ a丁丑正月十一徐霞客到衡州,尔后的游历路线和时间安排情况是:衡州境(1月11)——茶林、攸县(12~18日)——衡山(21~28)——衡阳(2月1~9日)——衡南(2月11日)——衡州(水路遇盗而返12~29日)——经桂阳西——经常宁水口——祁阳——经冷水滩——永州(13~14日)——双牌(15日)——道州(18日)——经江华境(19~20日)——过永明、富川、贺县交界之地(21日)——宁远路亭、九嶷山(23日——4月1日)。
3 i, q# g9 |, ^2 b' W" ^' c9 I4 g9 b) e2 n2 _- P3 R' s- Y
由上可见,徐霞客所确定的楚南游路线体现了以衡阳为起点,以南岳衡山和九嶷山为重点。对沿途景观的考察多因顺路;其中让“托静闻随行李从舟顺流至衡州,”而自己则“轻装探茶陵”,然而没有提到过游炎帝陵;在祁阳境内虽“念浯溪之胜,不可不一登”,但是在2月10日考察浯溪,却“既午舟至,又行二十里”,只呆了半天;在永州,看过愚溪、钴姆潭、柳子祠、朝阳岩、香炉山,但是只是不足一天时间,即2月13日,“下午,舟过浮桥,泊于小西门。”14日上午早餐后,看过朝阳岩和香炉山,“下午过金牛滩”,“是晚宿于庙下,州行共五十里,陆路止二十里也。”
% {0 j, V3 E) ]; N. Y
+ J, t3 ?$ U% N% L5 z, }0 D7 G: N其三,从对舜帝陵考察之倾情看,徐霞客之所以到九嶷山是因为舜葬九嶷山的缘故。# ^- k  g& }$ C! d# c

0 `7 k% O: w& ]& W/ d3月24日,徐霞客从离九嶷山山门不足五里的路亭出发到九嶷山,扑入眼帘的景致使他心如潮涌,赞不绝口:“盖掩口之东峰,如排衙列戟,而此处之诸岫,如攒队合围,俱石峰森罗,窈窕回合,真所谓别有天地也。途中宛转之洞,卓立之峰,玲珑之石,喷雪惊涛之初涨,潆烟沐雨之新绿,如是十里,行至圣殿。圣殿者即舜载也。”在考察了九嶷山玉琯岩和舜帝陵庙之后,徐霞客弄清了舜陵、舜祠原来所处位置以及陵庙合一情况,兴致勃勃地说:“始知在箫韶南者为舜陵,在玉琯岩之北者为古舜祠。后人和祠于陵,亦如九嶷司之退于太平营,苍桑之变如此。”
6 I  f! y8 Z; M, j+ m" b' M9 ?: p/ P2 M4 v; \. |
26日,“雨仍不止”。徐霞客“下午持盖往舜殿,仍由来路北逾岭,稍东,转出箫韶峰之北。盖箫韶自南而北,屏峙于斜岩之前,上分两统,北尽即为舜陵矣。”徐霞客到了舜陵:“陵有二大树夹道,若为双阙然,其大俱四人围,庙僧呼为“珠”树,而不识其字云······由二珠树中入,有屋三嬴,再上一橡,上植额云:‘舞于遗化’,有虞帝牌位。下三楹额云:‘虞舜寝殿’。列五六碑······一碑已断,言此帝即古三苗地。帝之南巡苍梧,此心即‘舞干羽’之心。”
1 l+ a2 K4 U+ R- J1 K- F! b0 R# P9 A# L0 L; x
在尔后的几天考察中,《徐霞客游记》还记载了关于舜在九嶷解体升天以及舜鼎湖、舜桐、舜公石、舜婆石。直到3月30日西出娥皇、女英二峰间,过太平营,宿于路亭。4月1日游下灌后才离别九嶷山。
4 |! ?( X- g5 a' }
* j, S$ u* v; v, x0 m; Q学者称《徐霞客游记》是一部综合风景导游、科学考察、文学描写、历史实录于一体的“奇书”。由《楚游日记》透露出来的信息可知,徐霞客游九嶷山,全是因为舜帝崩葬在九嶷山的缘故。
) ~# H) l2 V4 `3 W. e
4 N0 l. m  s. w* U) h2 T
7 z( n) y$ ~6 r  f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100#
 楼主| 发表于 2014-2-18 11:13:15 | 只看该作者
4、毛泽东的九嶷山友人
4 {1 a2 h+ H6 g+ Z- H+ b7 ^4 E: r3 f- U6 o  c  J

' B/ ]4 f  v8 z$ [" b7 L3 }' I0 a  k* m3 b
毛泽东歌咏九嶷山的七律《答友人》在伟人所有的七律诗中,可谓别具一格,尤其引人入胜。诗人运用神来之笔,将浪漫的传说故事与瑰丽的风景、纯真的友情、辉煌的现实、美好的展望水乳交融,浑然一体,读来令人回肠荡气。
+ {! W6 R7 j+ n  e
/ T$ @" _2 K3 S7 z) a, l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 ^$ o. r2 I. r4 w- \. x- r+ y( o  {, J0 c+ \
斑竹一支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6 O  g$ K( k: X2 ?- W: J! s2 U  X& f  }2 u- j0 ?; k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a, X9 a: Y  \7 O# T$ f6 D' g4 @

  {) `: n0 m6 r% x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9 ^7 `: m! \) f+ M0 l" V( d$ Z, S

6 X. H+ n/ W7 S  X    要真正读懂这首诗,我们必须先了解诗人的创作契机和发表背景。1 A  q9 P- Q$ o8 ^# z: R
( |& H  ]( S& X  B5 h
这首诗最早发表于1963年12月版的人民文学出版社《毛主席诗词》,公开发表时写诗时间署为1961年。诗的原稿曾题作《七律·答周世钊、李达、乐天宇同志》。0 u+ x9 y0 s0 ?- B% p

! i! u' L# F2 t6 }( E0 S6 W+ n+ o: f周世钊(1897~1976),湖南宁乡人,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的同学和挚友,曾加入新民学会。解放后曾任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兼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校长。1955年6月20日,毛泽东游罢湘江,曾和周世钊同登岳麓山。李达(1890~1966),号鹤鸣,湖南零陵人,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著名哲学家。解放后任武汉大学校长等职。乐天宇(1900~1984),湖南宁远人,1924年入党,大革命时期从事农民运动。解放后曾任北京农业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兼党总支书记,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等职。晚年在家乡九嶷山创办全国第一所民办大学九嶷山学院。" @1 B, h$ Z4 T4 C
1 y) F* N8 S' l+ W, D2 U
诗题为《答友人》,诗中的浓情蜜意全因友人而起。诗中涉及的三个友人,其中最关键的人物当数乐天宇。乐天宇生在九嶷山,长在九嶷山,1920年考入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五四”运动时,他与杨开慧的哥哥、他的同学杨开智等一起,组织了“社会主义研究小组”。1924年1月,他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担任农大历史上的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在毛泽东领导湖南农民运动时,乐天宇回到故土,成立农会,被五万农会会员选为县农会委员长。后来到延安,乐天宇成为延安自然科学院的首任农业科主任,兼任陕甘宁边区林务局局长。1949年,乐天宇出任新组建的北京农业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兼党总支书记。1962年秋,乐天宇带了一个科研小组回到故乡九嶷山区进行科学考察,碰到当时也在湖南作社会调查的周世钊和李达。故乡遇故知,三人谈起了他们共同的好友毛泽东,商定送几件有特色的纪念品给毛泽东,并附上各自的诗作。于是送了被称为天下一绝的九嶷山斑竹、斑竹笔,还有汉蔡邕《九疑山铭》拓片。乐天宇随礼物附的诗是一首七言古诗。诗曰:
- ^3 h, N2 i& Q! M8 i( W( O3 k4 H; w, |' k
三分石耸楚天极,大气磅礴驱舞龙。7 T+ n& F, Y9 s; }2 F

& Z6 V2 z% V, z9 H8 t南接三千罗浮秀,北压七二衡山雄。1 o3 v2 O$ J+ F2 I/ d

: s+ t* [) M+ D5 q东接都庞越城雨,西嘘大庾骑田虹。# l/ e5 z5 _6 ]( z( T% \) `' z+ ^
  L/ X& w3 b" y, ^3 d' C
我来瞻仰钦美德,五风十雨惠无穷。
* v4 l& J$ Y: P9 ]9 q: n5 g# i  C
为谋山河添锦绣,访松问柏谒石枞。' g7 M: }6 o$ O+ c3 D
6 @0 I- j* ~4 {3 z. P9 Y
瑶汉同胞殷古谊,长林共护紫霞红。5 j; \1 ^3 r3 j7 h" w, v1 V
, c4 j& j' k% y+ H
于今风雨更调顺,大好景观盛世同。
$ e( ~' N6 ^" d
6 n4 O- ~, U/ Z3 C% `5 r9 z; ]    乐天宇诗作落款为“九嶷山人”。; X! D5 e( F) b, \- E: U" i: N
+ f% C, h" {6 p  n
毛泽东收到礼物后见物思情,就写了答诗。乐天宇见到答诗是回北京后在郭沫若家里。当时答诗题为《七律·答周世钊、李达、乐天宇同志》。郭沫若是因为编辑毛主席诗词而把乐天宇叫到家里的。后来诗作发表时就变成了《答友人》,而且写诗的时间由1962年变为了1961年,个中原因不得而知。
" O, ]3 B( N' n' E  S- Z
" X. O& W: Q3 o由于诗发表时题为《答友人》,却不点明友人是谁,就引起了一些对诗中所涉及的舜帝南巡狩崩葬于九嶷山,以及娥皇、女英寻夫不见泪染竹斑的传说故事一无所知者的胡乱猜测。有人猜测是诗人号召广大干部像“帝子”下凡那样,乘浩荡东风,与工农结合,投身到火热斗争中去;有人揣测诗中的“帝子”是诗人所怀念的一个女战友;有人趁风扬沙说这个女战友就是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且自作聪明地说杨开慧小名霞姑,“红霞万朵百重衣”一句就是怀念霞姑杨开慧。
0 z2 N1 F1 g7 |# C
& Y8 V8 e1 _6 }# F) P+ L; H其实,毛泽东写这首诗完全是由乐天宇等送的九嶷山斑竹等瑰宝和吟唱九嶷山风貌的诗章而缘起。毛泽东赌物思情,心驰神往,难于自已,于是将满腔诗情倾之于纸。7 t0 J0 d& r6 i) V. H
. g$ |, V9 Q& x* n* O1 \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诗人一落笔,就把人们的思绪带入了一个天上人间相沟通的传奇境界,使人们沉醉于舜帝与二妃心心相印,生死相随的动人传说之中。作为生长在因舜帝南巡演奏过《韶乐》而得名韶山的毛泽东,自然熟知舜帝,熟知九嶷山寻夫的“帝子”,熟知洞庭湖君山上的湘妃墓。诗人读着“九嶷山人”赠与的写九嶷山的诗作,玩味着《九嶷山铭》,用熟悉的典故以表达自己的情思,这在情理之中。在诗人笔下,白云靉靆的九嶷山,娥皇女英从葱翠的山峦间乘风而下。诗人把玩着乐天宇送的斑竹,根据螺纹状斑竹惟九嶷山独有的实际,“舜帝南巡道死苍梧,娥皇、女英九嶷山寻夫,得知舜帝死讯,二妃相拥痛哭泪染竹斑”的故事就随之跃然纸上。于是,诗人笔锋一转,写下了“斑竹一支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两句。诗人多年来梦系魂牵的“帝子”娥皇女英身披万朵红霞,手拿一只泪痕斑斑的湘妃竹重回人间。这就使我们联想起了唐诗人刘长卿在《斑竹》一诗中的感叹:“苍梧千载后,斑竹对湘源。欲识湘妃泪,枝枝满泪痕”和宋诗人黄甲在《九嶷山》一诗中的倾诉:“二妃千古恨难刊,不谓南巡遂不还。空使湘江江上竹,至今犹染泪痕斑。”- Q: @9 x9 e( g* {

) q; a1 f6 G* o, t0 ~《答友人》中的后四句赞美日新月异的故乡风貌,寄托着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故土人民的良好祝愿。仅从诗行来看,写的是“洞庭波涌”、“长岛人歌”、“芙蓉国里”,写的是“连天雪”、“动地诗”,细细品味,诗人的思绪却始终没有离开过九嶷山。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就有“洞庭连江九嶷高”句。而乐天宇写给毛泽东的“动地诗”落款亦是“九嶷山人”,李达为零陵人,目触零陵即使人想到舜帝陵。诗中涉及的“长岛”,所指应该是动庭湖中的君山,而不会是桔子洲。想君山十二峰成行排列,不可谓不长。又特别舜帝南巡曾登君山,“湘妃”墓在君山,就足使毛泽东梦系魂牵。  n' H2 G" E: e/ h8 p

0 s' w% G3 V1 S2 s如此,《答友人》一诗毛泽东先写九嶷山及其九嶷白云,再写“二妃寻夫”的传奇故事,接着由“九嶷山人”乐天宇、“零陵人”李达及“长岛人”周世钊所赠“动地诗”而想到洞庭湖君山,想到舜帝与二妃魂留潇湘、礼葬九嶷和君山,于是凭借此情此景,神游“芙蓉国”,并遥祝故土三湘父老,天天沐浴在朝晖之中。
) Z7 u6 t0 F/ }8 v) t
+ D8 f; {9 t) M! a7 q- J: y- G对《答友人》的赏析,有各种版本,鉴于写作背景与时间(1962年)正处于国内三年困难时期,国际反华势力嚣张的情况下,毛泽东作为一国之主,心里不可能没有压力。从1960年~1962年毛泽东发表的诗来看,只有《为女民兵题照》、《答友人》、《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中照》,《七律·和郭沫若同志》、《咏梅》、《冬云》几首。这段时间,毛泽东的心情处于“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和“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的忧患之中。伟人是人不是神。为此,对《答友人》的赏析,我们认为紧紧抓住写作的缘起和写作契机较为符合诗作所反映的客观实际,而不能人为地掺和进政治色彩。
* N/ M. n$ h9 m* f' j1 a5 ~
/ b: d$ y. w+ i' I  E3 o《答友人》实际上就是一篇传颂九嶷山的华章。友人中的乐天宇,是毛泽东的九嶷山友人。
( Q& s. t  h2 _6 H* F
  U8 `1 W6 l3 H. P. y' O ; \( p% ]+ u4 y5 w-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5-10 00:4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