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4080|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钱文忠教授《百家讲坛》中说“姚”的几处失误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8-19 16:06: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20-8-19 21:17 编辑 7 ?4 w( s; q/ L- P: V* T, T. g

  B2 c# j7 i# ?6 i) j5 J钱文忠教授《百家讲坛》中说“姚”的几处失误
3 o( q* D1 \+ ?& T0 z- O( _* o, b    最近,一个叫“姚氏大家族”的公众号将早些年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上说“姚”的视频又重新冠名“姚氏上央视了,足足9分38秒,在全国都出名!激动!”。我注意到,此视频一出,引发了数十个微信群竞相转发,风靡一时。
0 b9 b8 `6 U7 e- ]9 u9 ?+ n   《百家讲坛》曾经是央视有影响力的一个栏目。钱文忠教授用了九分多钟的时间说“姚”,给足了姚姓面子。我认为,钱教授说“姚”,主流是好的,有的话概括得也到位。比如他说,姚姓是大姓,起源于舜帝,陈、胡、田、孙、陆等姓皆由姚姓分出。他统计出有六十余姓氏从姚派生,而一百多个姓与姚姓相关联。又说“妫姚同宗”有血缘关系。还说,姚姓加上其派生出来的姓氏达2点6亿之众,远远超过当今李姓王姓。
0 z1 D1 I: [' O2 N     但是,钱教授此视频说“姚”时,值得商榷的地方有多处。必须引起姚族人的注意。9 C; s3 B( e: T7 }  C  ~; e
    首先,“舜居姚墟,因以为姓”出自汉许慎《说文解字》。东南西北的姚氏家谱都是一致相同地表述了舜帝与姚墟的关系。“姚墟”是一个有确实指向的地名,成为姚家人心灵的故乡。钱教授说,舜帝出在“姚地”。“姚墟”与“姚地”存在着规范的地理名称表述不清晰的问题。作为“三皇五帝”之一的舜帝以“姚墟”为姓,至今存在了4300年,钱教授说成是“姚姓流传近3000年”。硬是少计算了1300年。这是常识性的错误。0 x  T6 `. J3 b; L% u& E
    其次,钱教授将十六国后秦时的奠基人“姚弋仲”读成了“姚戈仲”。更是一个不该出现的错误,令人费解。弋,是捕鸟的工具。戈,是一种兵器。弋与戈虽然字形相似,其意却相去甚远。姚家人心目中神圣而又大名鼎鼎的姚弋仲,被他画蛇添足地加上一撇,成了子虚乌有的“姚戈仲”。“弋”与“戈”不分,或许是笔误。至少说明这是不够认真与严谨的。  E) v: |( ?9 t; H
   笫三,明代姚儒所著的《教家要略》”读成了《家教要略》”。“教家”尚未作为一个词条。因此无确切的说明。“家教”显然是现代人通俗的语言。虽然“家教”内容与“教家”多有重迭。我个人理解,“教家”更多地当作“齐家”来理解。姚儒收集了明以前的家训精华进行整理,留下宝贵的资料。可是“教家”无法与“家教”相等同。我认为现代人在引用古籍时应该尊重古人的原作。《百家讲坛》影响力大,传播甚广。我担心犹如原本是“猫熊”结果变成了“熊猫”。以讹传讹,会失去了对原作者姚儒的尊重。

IMG_20200817_115015.jpg (39.09 KB, 下载次数: 888)

IMG_20200817_115015.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1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125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推荐
发表于 2020-8-24 11:59:43 | 只看该作者
各位宗亲:
* l% f7 a; W( F# d8 r+ h+ @各位教授:( ~; f; \) u' K( T4 q( U( }# n
各位长老:, D: r, ^0 k' A; Y$ m2 G
        久未谋面啊!!向各位常年坚守姚网的英雄豪杰致敬!!
5 M% G& m/ Z- \2 D6 X  R  K; O+ L       我来说说关于我对这位钱姓教授关于姚姓的”解读“的态度;  其实我们不必太过于“认真”一个钱姓“教授”能对姚姓有如此认识已经足够了,不要求全责备他,虽然这位“教授”在“解读”中对我们姚姓认识有一些局限、有些出入,毕竟还没有过分出格。
6 C2 @- K3 g8 G+ H: m5 c$ j       我们应该理解这位钱姓“教授”的处境,人家是码字挣钱的,靠“说书”赚钱养家糊口的。就像我和绍弦兄私下聊的那样;我们研究姚姓历史是本份、是责任、是使命,而这位“教授”仁兄则是普遍撒网“百家姓”都“研究”都“解读”都挣钱。金无足赤啊,能在央视露脸九分多钟宣讲姚姓历史就是对我姚姓的崇拜和崇敬,虽说有些方面与我们掌握的资料不尽相同,但也并无恶意。人家“教授”就这水平了嘛……还有我们可爱的绍弦宗亲亲自上门让他“认错”你还不如递给他一把刀子让他自刎来得痛快!堂堂钱“教授”被人当面指出错误还要立即承认错误,你让他今后还怎么在电视台混呀!!!+ r( x: o7 `8 r& J; v. I8 A
        所以说;我们不必过分“解读”也不必对于那个不知来历的“公众号”过分追究,他滥用廷明宗亲的图片招摇撞骗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廷明宗找他要个说法他都不敢露面,这事也就别“抬举”他了。6 _& D2 z! c& b: ^
     以上是本人十分不成熟的想法,请各位宗亲拍砖!!!- r0 C8 V4 H, T$ x5 d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20-8-19 16:38: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第五,关于少数民族改姓姚的问题。钱教授举蒙古族,满族,德昂族作为代表不够全面。我曾经四次去过湖南新晃,新晃全县27万总人口,近7万人姓姚,说新晃是“姚之县”名符其实。我调查到新晃及临近的贵州玉屏,铜仁等地的姚氏几乎都是侗族,附近姚族人口超出十万余人。我还两次去过湘西龙山、靖州会同,贵州贵阳、黎平、玉屏,及遵义甚至广西百色,云南普洱、西双版纳等广泛的西南少数民族集聚地调查。涉及到了侗、苗、土家、水、壮、哈尼、傣、拉祜、瑶等少数民族宗亲,感觉到侗族的姚姓人口仅仅是次于汉族姚姓的最大种群。而钱教授对侗族姚姓只字未提。在多个少数民族混居的地区,父子不同民族的情况司空见惯。甚至还有爷爷是侗族,父亲是苗族,本人却是土家族的情况。这是缘于后代的民族取向可随父,亦可随母的自由。我曾经应贵州铜仁市姚氏宗亲会的邀请,去了一次铜仁采访。在与铜仁各界十几位宗亲的座谈中得知,铜仁有超过一万人的姚氏宗亲,他们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侗族。我因此觉得,这是铜仁姚氏中出现的“侗族现象”。私下里,他们都认为自己祖先是汉族。
$ T+ U( s$ T: B- r9 w% M7 N   广东华南理大学姚钟尧教授对钱文忠教授《百家讲坛》中的几处说法也表达了“不准确”的看法。他早几年就鼓励我与钱教授接触,希望能够予以尽可能的“纠正”。我与钱教授的团队有过接触,他们告诉我,“节目已播出,无法更改了。”我希望他们以后出版书籍时与姚氏文化研究者保持交流,力求更加准确、完美。

IMG_20181006_114009_HDR.jpg (107.95 KB, 下载次数: 784)

IMG_20181006_114009_HDR.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20-8-19 17:52:27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20-8-19 16:27
7 ^+ a, }3 ~# A* B; D第四,钱教授在课件上把“蒙古族,满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总结成姚姓来源之一。此说也不准确。蒙古族 ...
; |! T0 o7 ^1 X
        公众号“姚氏大家族”近日确实是,换用新标题语——“姚氏上央视了,足足9分38秒,在全国都出名!激动!”——又再将几年前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说“姚”的视频转发。我,广州姚钟尧(华南理工大学退休教师,微信昵称“老头子”)在“姚氏大家族”的这个微信留言(2020年8月14日):6 y) k) u' @3 h, t( {, ^! g
5 V+ [: n1 u' y3 m
      复旦钱文忠教授,几年前在央视百家讲坛专题讲姚姓。  x, l2 S! Q6 G3 s6 A3 J/ @
     总的,基本的,讲得不错。但有些问题讲得不准确和不妥当。

0 m# w% Z; w: g9 |6 J" K2 ?     姚氏大家族转发的帖,这回将这个老专题独立转发算是识时务。6 Q" L; M+ ~. }8 X; I5 o8 I0 J
@张英玉8 I/ H  [% W5 t& n8 x6 `: g5 `" |
@姚桂创
) u" f, S( b, t0 m. i, a& g
@姚镜财
& l8 }7 ?5 i, c 6 H+ n' i: z+ z7 A  Y' z
这个留言入选了。
3 D: c/ d( ~! x9 ~% q$ u7 F . ]) |# X/ C' f# |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20-8-19 18:03: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20-8-20 11:39 编辑   m* `% v. u( d  X, s# W7 C- X
姚绍弦 发表于 2020-8-19 16:38
8 N- K1 _: @7 I, d% e第五,关于少数民族改姓姚的问题。钱教授举蒙古族,满族,德昂族作为代表不够全面。我曾经四次去过湖南 ...
3 P, w6 e) I4 v$ T+ v) Y# @
    试看钱文忠教授的3处硬伤:
1 b- o! p. o; ^) K* V    姚地vs姚墟
4 Q5 _4 W3 b0 ~    姚戈仲vs姚弋仲% ?  A  [( A: y/ B* I  n+ R
    姚儒《家教要略》vs姚儒《教家要略》

. x) T( N6 i0 q& ^都是一字之差,还是3处。别看是一字之差,对于教授、专家、学者,尤其是央视讲坛上的开讲者,真要命!
+ Q2 W* a) Z' q% c
& B+ m3 ~* J6 ?7 ]- Y- P     姚绍弦还指出钱的其他失误。
- f" g  C* H' t& p; Q  ?
4 h/ Z3 x" {8 W& x6 s3 }9 Q2 v# }& W, y$ U
1 s/ H  S; M7 R3 C: v$ a, }/ [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20-8-19 16:27: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20-8-19 16:50 编辑 $ P* o* t! C- H( U1 Z

. K: q! R, ^0 L! j- \8 h   第四,钱教授在课件上把“蒙古族,满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总结成姚姓来源之一。此说也不准确。蒙古族,满族分别建立了元朝与清朝,盛极一时。不排除各种原因在他们当中出现了姚姓。这是他们的“加入”,而非姚姓的“来源”。钱教授还举了一个云南德昂族的例子,说邓子龙远征云南,云南德昂族有一个部落在“改土归流”时改姓姚。据悉,目前德昂族总计人口不到二万人,其中的一支既使全部改姓姚也是微不足道的。

Screenshot_2020-08-17-11-48-07-754_com.tencent.mm.jpg (42.97 KB, 下载次数: 1086)

Screenshot_2020-08-17-11-48-07-754_com.tencent.mm.jpg

签到天数: 69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24#
发表于 2020-9-16 15:31:23 | 只看该作者
姚叔好样的!点赞!

签到天数: 32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23#
发表于 2020-9-15 09:03:47 | 只看该作者
为绍弘宗亲点赞

签到天数: 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八品县丞

22#
发表于 2020-9-1 20:31:52 | 只看该作者
我江汉姚有一支:迁宜昌长阳一支贵位公后裔,与我平辈,现在是土家族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1#
发表于 2020-9-1 11:54:04 | 只看该作者
几年前,钱文忠第一次在百家讲坛上讲姚姓时,我就指出了他的几点错误,并发在姚网上了。
* t8 D+ L, K, j* [. y# x$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布衣百姓

20#
发表于 2020-8-27 08:17: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点赞绍弦宗亲

签到天数: 3885 天

连续签到: 238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8#
发表于 2020-8-22 18:48: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先登 于 2020-8-22 19:19 编辑 5 U# U8 Q" z3 g- z7 P2 B

) S# G3 ^* p+ y8 J, H    治学严谨是必须的,治学不严谨是不应该的。钱文忠教授的不严谨,造成其治学中出现硬伤,是很不应该的。我们给绍弦、建中和尧老等宗亲大大的点赞!
$ c8 i1 h8 }2 c% N$ H; R

签到天数: 3636 天

连续签到: 10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7#
发表于 2020-8-21 10:46:05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20-8-20 17:53
& Q' I4 t! h1 Z" }姚建中于2014年在姚网也指出过钱的失误:
1 Z/ O7 t1 W8 C9 S6 G7 X
# `2 Z! |- q9 h; h! H姚氏历史不是3000年,是4300多年。

# }' ?8 d" G/ }$ c' f我昨天找了找不到.你找到了!赞教授!

签到天数: 3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16#
发表于 2020-8-20 20:31: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士龙 于 2020-8-20 14:34 编辑
( M$ b0 B- Y+ s5 b# i1 U0 T. A3 u' z) V0 b% Z1 r+ z+ W
贊一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1 01:1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