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1113|回复: 4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欢迎评头品足 [宋]姚勉所作姚氏族谱序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15 14:49:3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南昌姚氏姚卿芳先生近日发了一帖,标题是“湖南澡溪姚氏吴兴堂族谱姚勉作序图片”,并“请各位宗亲提出质疑”。4 z7 O* v5 [. z9 p! B3 A, \3 p
    我不知老先生的用意,只觉得此序有新东西,有可讨论之处。因此,好事地将原序分段、断句、加标点符号(如有错,请批评),放在这里,以便讨论。
% R2 F+ b( Y6 Q' u5 [" D- H3 ]    我也欢迎大家评头品足。
7 V4 J; [# o# ^) H8 G0 Q# Q2 Q0 V) b# C; A! Y' W  r; b( C. j, Q
(湖南澡溪姚氏吴兴堂族谱)序
4 f% M! ^7 j4 q7 d! |
# A% K8 ]+ C9 W; d                                        姚勉% K9 |! E* l3 P
9 f2 |3 i9 A% S' n
                                     [宋]宝祐二年$ Q5 L6 ~# L7 B( B; `+ g

: a; `% ^  }8 C1 \: v      勉窃谓家之有谱,所以辨世次、正派系、记祖宗之所从来、明子孙之所自出,名家世族是不可无者。人而无谱则不知其所生之由,与物类何异殊?不愧於心乎!          按我姚氏之先祖之鼻於黄帝,如水之源涿鹿。至大舜,因生姚墟而姓姚氏。其后,胡公封陈而姓陈,敬仲奔齐又姓田氏。然人之姓虽更,而身体之难更,犹木之枝叶可换而根株之莫换也。春秋战国,齐莫大焉。坚复祖姓归於汴州。数世之余,至彦国公兄弟三人,各徙郡邑:) p4 O# b4 u# g
      彦都、彦相二公之后三百余口,臣扈宋高宗南渡,如杭州之临安。
0 S, H( f; O. |0 A3 `      彦国由进士奉敕教授富州儒学,择居瑞阳之灵源。生子二,长子明徙南邑斗山,次子胜守灵源故地。
. R# ]. _3 V: D# M  d      勔拜柱国太保,休拜翰林,承旨崇拜相位,归如丰城而家焉。0 t. H0 Q6 T! Q5 J+ V+ y4 x; Y
      姚元牌坊至今无恙。胜之后吾祖守克,任柳城承士郎,择苏门而居之。德辉承旨学士,返豫章烂泥巷。居敬生吾兄弟五人:尤号雪崖;依号雪岑,随祖於柳城苏门;勉号雪波,叨名状元;仁号雪峰,生子三,长蔭,次澄,三泌。蔭生德月,月生文扶,任武宁教授,择居分宁谐冈。澄徙南邑斗山。泌之后徙於卢陵大汾。仁贯之后居於昌邑。冠大之后居於都昌。自五季之衰,势不能以相聚,徙居异地,各天一方,则难尽考。
4 C8 I  H0 \! s+ d+ p8 p      姑存其祖,在於谱牒。后之子孙英俊好事者,果能考入家。虽散逸,族本同宗,可以见其根之深者,枝必茂;源之远者,流自长。子孙宜乎勉匕孽匕,追绍於前,增光於后,立身行道以显其先,庶乎可矣。
; e8 N+ `. u4 S7 O                                                大宋宝祐二年仲春月
* r0 H) u9 h) [1 Y& S3 P                                                赐状元第太子舍通议大夫二十世孙勉顿首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12-6-15 14:54:33 | 只看该作者
“泌之后徙於卢陵大汾”
) u6 ^# u/ S0 ^( [5 J+ Q     卢陵大汾,想是庐陵大汾,想是庐陵安福桃溪大汾也。
# [; ~1 ?( \7 s9 b' ~1 ?& `* `( |      故对安福桃溪姚氏宗亲说:“ 请你关注南昌姚湾姚氏姚卿芳刚发出的[宋]姚勉撰的谱序(图片),其中涉及安福大分等问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楼主| 发表于 2012-6-15 15:01:11 | 只看该作者
“彦国,彦都,彦相三兄弟,各徙郡邑。”
' X' h' G' O. F1 W* p; T- N3 }    以前姚网只知有彦国和彦国后,不知还有彦都和彦相。因此问:
2 \/ }1 b1 S  l3 k! y     “怎么没人提彦都、彦相两公?或怎么不见彦都、彦相两公的后代?”, L. Y0 M$ j9 ]- D- |3 q8 s: [

  h. T( r/ F, S    彦国之祖不同于姚宣业和姚僧垣之祖,我颇感兴趣。江西赣州士平兄认为应等更充足资料和证据。也请士平兄关注。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楼主| 发表于 2012-6-15 15:11:04 | 只看该作者
“勔拜柱国太保,休拜翰林,承旨崇拜相位,归如丰城而家焉。”
) i, G7 y2 h6 e1 J+ W6 n     这段话,内中有问题,与上文的连接也是个问题。暂只讲内中有问题:' f0 ^& m* |' C9 [
     姚崇拜相,没有“归如丰城而家焉”!思廉公封丰城,是不是又是姚崇与姚思廉混起来。
/ q" q7 \" N2 m. T" N; b  g( J7 c2 ?7 L7 s- |
      暂先讲以上看法。欢迎灌水和抛砖。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布衣百姓

5#
发表于 2012-6-15 15:19:16 | 只看该作者
勉号雪波,叨名状元;仁号雪峰,生子三,长蔭,次澄,三泌。蔭生德月,月生文扶,任武宁教授,择居分宁谐冈。澄徙南邑斗山。泌之后徙於卢陵大汾。仁贯之后居於昌邑。冠大之后居於都昌。-----------------------------------------
" o' Y* }0 |" |2 o, j读罢谱序感觉就是一般的家谱叙述,实看不出有任何状元文采!同时,为何在此单提其弟仁的后代,叙述详细?姚勉对其侄子后代的迁移路线为何如此清楚?这应该是姚勉离世之后数十年的事情了,姚勉如何预先得知?结论:不排除这又是冒充本族名人作序,假姚勉之口,表达其意思。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布衣百姓

6#
发表于 2012-6-15 15:27:21 | 只看该作者
以我个人的经验和常识判断,这序文多半是后人伪造的。

签到天数: 54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7#
发表于 2012-6-15 16:28:0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是人为造假修谱,既对先祖不敬,又对后人不负责任。如果攀附名人修谱,那是更是可耻。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2-6-15 22:22: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义兴 于 2012-6-15 22:31 编辑
# u" ~# O/ y; K0 v! P& O( a7 y, f7 V
* Z; O% Z. r- {! Q2 }) {% q0 b楼主帖仔细看了。觉得几个地名要确定一下。一是"分宁",据我所知道的是在吴宝鼎二年(亦即东汉末年)所设置的安成郡所辖。安成郡治在今安福县,辖7个县,与之交界的泸水河下游是庐陵郡。分宁县的大概位置,在今吉安市的永新\井冈山市(宁冈)及莲花县东南的地方;宋以后,安成郡领域并入吉州(亦即原庐陵),所以"卢(庐)陵大汾",极有可能指的是安福的大汾,当然也不排除今遂川县的大汾,此处北接壤今井冈山市。由是,我想,搞研究还是要互现\互证,单凭一部谱或一篇序,是孤证。当然,楼上的宗亲发言,也有点武断。单凭经验判断,可能不行,要讲否定的理由。恕我发表愚见,不妥之处,望两位族彦海涵。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12-6-15 22:50: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姚义兴
/ y/ Y3 }3 G! y$ D' G$ o- F6 V7 O) o1 ?6 ~! t0 ]5 o2 }+ V. a

3 J, b  d/ B" G- u, t    谢谢你的回复。因不熟悉江西和安福姚氏,故不敢凭片言只语妄下结论。只是请你关注有这么回事。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6-16 10:58:58 | 只看该作者
姚卿芳先生的回应:
  [0 f: \( [) [5 `& v( s
$ s2 r1 p, C' ?8 a+ P      我希望大家来探讨此文、其目的是对本族之谱求真求实、更不能认为自己的谱是无比正确和正统.囯史也有讨论的空间和有待出土碑文来证实.何况家谱!
% Q* N8 Y) J& Y     我族至今修了十六届谱,就其参与人不过几位秀才而已.交通信息不便,资金又是募捐,调查研究肯定不深入.错误难免.5 K" k( d5 c& V& E: V
     我看了一些族谱为了在周围的外姓中顕示一下祖上的功德、拉名人为始祖割断历史、为什么名人生的儿子也特别特别多.分布区域也广至东南西北京城山城.把一本族谱搞得不伦不类.现在发展到信息社会理应努力理顺.还在自我陶醉贴金之作.实不应该.
( [/ u& }3 v# k% v# u
/ q' M5 T9 S5 R( E2 E( R     谢谢老先生的回复。我的再回应是:9 }, ~5 J( d- C, w  J
    明白你的用意了。, ~3 [* e  L( ]# _
    赞同你的态度和做法。9 h! X3 H9 _/ o" G/ Z$ E: v/ \) d
    先人造成的错谬和混乱有许多原因。) R" J3 r* _* G5 n: [6 K! n9 v; F
    正如你所说,国史、方志、族谱都存在错漏,能发现便发现,能改正或纠正便改正和纠正。然而,并非所有的人怀有这种心态和付之行动的,由他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11-1 22:1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