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2083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
本帖最后由 河南姚树江 于 2015-7-7 10:09 编辑 * l1 I- {; L. ^1 {2 P) c
' S8 d9 ?7 d' |" [2 s6 M三、江西瓦碴街
6 b% s' c& |/ h# i! M$ ~, U0 m% m$ V
还有一种说法,是口头流传的,我们来自“瓦碴街”。有这种说法的不止一族、一姓、一省,而是流传广泛,全国好多省份、好多姓都有这种说法,还有的家谱上有这种记载。瓦碴街在什么地方?我们是从那儿迁来的吗?
% y" Q% o/ Q; z3 T) ^1 `
, `7 s1 y b/ f5 ^" V时过境迁,瓦碴街这个地名早已消失,地图上找不到这个地名了。现江西省上饶市波阳县莲湖乡有一个叫“瓦燮坽”的村。据当地朱、何氏族谱记载,“瓦燮”是“瓦屑”的雅称,可能是觉得瓦屑太俗,就改成瓦燮,文雅一些。燮与屑音相近。瓦屑就是瓦碴。“瓦燮坽”就是元末明初的“瓦屑坝”,应该也是我们所说的瓦碴街。古时候这里是一个渡口,在鄱阳湖畔,历史的水浪不断地冲刷,现在成为了一个小岛。有寻根者到当地考察,据说碎瓷片绵延二十华里,有人从瓷片中找到过宋代的瓷盘。这里可能曾是一个大窑场。古代没有汽车、火车等现代运输工具,水运是最经济最便捷的。因为靠近湖边,交通方便,窑场的产品便于外运,形成大规模的窑场是很自然的。元末明初时,来自赣东北和徽州府的移民或避战乱,或由明政府组织,聚集在鄱阳湖畔的瓦屑坝,在此乘船驶入茫茫鄱阳湖,进入长江,再顺流而下或逆流而上,散迁到湖北、湖南、安徽等省份。1 z! R1 S! `$ Z2 Q% z
, ]& S, s/ ?, R$ S+ n1 P/ L9 ]% H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fb60301014xve.html0 E+ g2 a2 e4 D. n: Z+ Z
仅供参考
/ o9 T6 D; o; S& k4 l%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