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六合居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与江西迁湘姚氏“三公”(姚良能、良德、良珊)相关专帖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71#
发表于 2015-12-23 10:05:22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本帖最后由 永顺姚 于 2015-12-23 10:55 编辑
. n- ]. ]( [. A! B* |) k% J
( D/ `; j" I1 l5 u2 c从世系来看确实很清楚,但不知道南昌迁修水的彦国公后裔家谱是什么时候修的?2 V7 m( V  ~8 ~
* `. ^! v. n* y- `) D0 W
从我列的那张世系图(来源于民国辛巳年续修谱),确实看不出一门三状元的信息,对应振公的名字是周公:周 字明允,精诗文。隐居不仕。名字对不上。       旦 字八行,号杏斋,行黄二舍郎,居灵源为节度使。个人行传信息不匹配。
' N  t1 D8 A' s( n9 ?- V6 h6 {" h: B+ v5 a

" ]2 X* K! G2 }  Y
! ?) T& Y7 k0 g7 D《汀州判官姚锡墓志铭》、《姚勉集》记录自己是南唐仓监五代之乱世始居灵源之后。在此已经说清楚了自己始祖的官职和来灵源的年代。这个信息跟彦国公相差整整一个朝代:唐朝。从时间上来说是没法联想在一起的。至于文字没有记录他不是彦国公后裔,这个是正常的。比如说,我是良能公后裔,就没必要再说一次我不是良德或良珊公后裔了。
+ o7 _$ p( }/ h; o" Y# c$ Z9 N9 u, c" ^9 h/ `% a# `
出自丰城这句话,从彦国公的个人行传来看,彦国公后裔说出自丰城的话,我估计连说这句话的人他自己也不会相信。但姚勉却说“家灵源者出自丰城。”其实姚勉强调的是家族流源,强调他是思廉公后裔。
1 S$ M1 ?& \4 q" j  y  e8 S比如说三公后裔的家谱明确记录“丰城烂泥湾”,但经过考证,实际烂泥湾不属于丰城而属于南昌。2 m, |4 M% M$ }7 k2 Q( p
又如我支姚氏支谱记录,始祖明华公从辰溪铜山乌龙坪迁徙而来,但明华公的墓志铭却写到“明华公,美士公也。阁之肇祖。始居浦市,公生四子......”。经查家谱,明华公是思济公后裔,而思济公后裔居住地主要在浦市下方的张家溜,并不在浦市。在我看来,把“始居”改为“祖居”更恰当一些,但它就是“始居”。它强调的是家族流源,而不是真正的字面上简单的含义。1 X3 ]1 D) \! f, r

5 ?* w+ @6 }) \& {6 O- K0 \! Z" K《姚勉集》确确实实提到了他是秦源公后裔,从一篇祭文中的这句话来理解:“秦源先垄,明日遂藏。”《灵源姚氏家谱》:尚忠公字秦原。原跟“源”古人笔误。( z; @  _0 v1 }3 I% `' |! {/ O- t9 u
/ u6 ^7 j5 D& U1 `3 t" X
至于是不是思廉公后裔的这个问题,我觉得在此没有必要讨论。
5 a0 k0 \. w1 i, ]0 b- N7 z$ w1 S5 \$ C0 @! @& h# K

签到天数: 2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72#
发表于 2015-12-23 10:48:29 |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一个问题,我相信很多三公后裔都很感兴趣:嘉庆十四年1809年,三公后裔到了南昌姚湾,找到了烂泥湾也看了彦国公后裔姚湾家谱,而没有相认,这是为什么呢?
; U7 D" z0 ?- M7 q$ s! n( g: N3 L2 f. z
如果南昌彦国公后裔姚湾姚氏能够提供南昌姚氏第九次修的家谱,嘉庆元年1796年修的,必定能知道到底怎么回事?! v$ `, c+ m5 N" w/ D& M! p2 d# z/ u) K' Q( w

签到天数: 12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四品道员

73#
发表于 2015-12-23 12:51: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菁菁 于 2015-12-23 13:07 编辑 0 Z) Y6 r& W7 |1 y# V! J( o
永顺姚 发表于 2015-12-23 10:48
  j, \8 l: {; k- V还有一个问题,我相信很多三公后裔都很感兴趣:嘉庆十四年1809年,三公后裔到了南昌姚湾,找到了烂泥湾也看 ...

" @' B3 A# T& r2 a& R/ B
* O9 M4 h9 U* ~1 b; E      认与不认、随你之便。南昌姚多也不多,少也不少.我建议就讨论到此为止。免得浪费资源.
9 i- E, h' N+ p, n' s. i      请你们向灵源芳里姚请教.更为明白.0 m7 @6 ^/ N- R7 s# U6 \7 U' _2 z

签到天数: 104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74#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3 15:47:19 | 只看该作者
菁菁 发表于 2015-12-23 12:51
$ I' l' a! g0 B! A4 m认与不认、随你之便。南昌姚多也不多,少也不少.我建议就讨论到此为止。免得浪费资源.
' H, ^" y# E% _4 N0 b5 C# A8 {4 h      请 ...

: ?1 t( C0 X, u: }认与不认、随你之便。(什么是认与不认,谁与谁认与不认?谱碟讨论能这样随(你之)便!)南昌姚多也不多,少也不少.(谱碟讨论与“多也不多,少也不少”有何紧要关系吗?有点不明白)。我建议就讨论到此为止。免得浪费资源.(姚网平台宗旨“天下姚姓是一家”,一家宗亲一起讨论谱碟,能够加以完善,只能是丰富资源,怎能么是浪费资源?)
) A  L0 k" v* j) _      请你们向灵源芳里姚请教.更为适合(其实本着真诚之心,所有姚氏宗亲之间都可请教,何止“灵源芳里”?" ]! v( r8 f8 B. L% |9 ^4 |
谢谢宗亲们的参与!发帖本意只为谱碟讨论、正本清源,智者释惑,别无它图。
# _! R9 w; s. n$ u8 N  P7 o

签到天数: 2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75#
发表于 2015-12-27 14:21: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永顺姚 于 2015-12-27 15:12 编辑
4 f. L2 w2 ?+ K/ \7 K- F& e$ j* N  ^
1 f' }* E9 \- Q+ Y- p1 q. `5 x! L
      姚勉不是彦国公后裔证据有三:

: A- H1 T4 }, Z! R# F8 ?$ d- N, s7 ^
1.     姚勉的始祖在《汀州判官姚锡墓志铭》和《姚勉集》的记录是“五季乱,有官仓监者,始居灵源。”五季(907年-960年)。
  V8 N; W8 A- ?" u) t8 g. i
公元907年,军阀朱温篡夺皇位,建立后梁,为中国带来黄金时代的大唐王朝,终于走下了历史的舞台。从朱温篡唐到赵匡胤公元960年黄袍加身、建立宋朝之间约有五十年的时间,故曰五十年中。在这五十年中,中原地区先后有朱温建立的后梁(907年-923年);李存勖建立的后唐(923年-936年);石敬瑭建立的后晋(936年-946年);刘知远建立的后汉(946年-979年)(后汉950年以后只局限在太原一带);郭威建立的后周(951年-960年)这5个短命王朝,故曰五代”。
0 _1 _+ L  h2 [9 i* h& W五代十国是个大混乱大破坏时期,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再加上常年战争征赋不断,名都长安和洛阳都曾被毁,昔人称:“五季”。季,末世也。在五代时期唐代名城长安、洛阳、扬州,尽于五代化为灰烬。所以又称“五代之乱”或“五季之乱”。

# y7 A* W& V1 d. P, J
而彦国公是:隋末唐初人。祖居汴梁(今开封)续贤乡。隋炀帝丙寅年(606)进士。任江西丰城儒学教谕,后因避战乱,隐居新昌县北之天宝。

! A; w4 M( e8 U% T& e: G
姚勉的灵源始祖与彦国公来江西的时间相差300多年,整整一个朝代:唐朝。
0 c9 o! i  M' K) a3 ?: T9 i
2.     姚勉是吴兴姚,《汀州判官姚锡墓志铭》记录:“姚氏舜之后,古有两族,一吴兴,一秦陇;予善吴兴也。世居新昌,或曰思廉封丰城县公,因徙焉。五季乱,有官仓监者,始居灵源。”墓志铭记录:姚公名锡字予善,予善即姚锡,墓主姚锡是姚勉直系曾祖。而彦国公不是吴兴姚,请看59#的家谱世系。

3 K3 c4 k, A" c
3.     姚勉除了在《姚勉集》中认远祖姚思廉外,还认了一个江西祖先:秦源。《姚勉集》卷四十八 祭文《祭族子霆伯》:“秦源先垄,明日遂藏。幽明永隔,来尽此觞。”《灵源姚氏族谱》:始祖姚尚忠,字秦原。原是“源”的笔误。而南昌姚氏彦国公后裔家谱没有“秦源”这个人。

0 d9 A; h, U/ ?* `+ O, m; {3 Y; S7 y( U
综上所述,姚勉不是彦国公后裔。

4 u2 u* w; t. L$ h9 k

签到天数: 5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76#
发表于 2015-12-27 23:02:17 | 只看该作者
永顺姚 发表于 2015-12-27 14:21
' }2 R  j0 Z% G9 n2 o5 Y! W- o( s4 F姚勉不是彦国公后裔证据有三:
" j2 A7 n- b9 Z6 `4 `+ @1.     姚勉的始祖在《汀州判官姚锡墓志铭》和《姚勉集》的记录是 ...
8 I( T/ ^) k4 H1 m7 z+ b3 e. e1 A( E
     看来永顺姚花的功夫也不小,呵呵。我倒真没时间了,有时间的话对这些话题还是挺感兴趣的。

签到天数: 104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77#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9 16:33:16 | 只看该作者
彩云之南(姚良文) 发表于 2015-12-27 23:02
, n4 S) B) [' h& A7 T& H+ Y' s1 z* s看来永顺姚花的功夫也不小,呵呵。我倒真没时间了,有时间的话对这些话题还是挺感兴趣的。

) j% q1 C% d! n  r  z; g- L源于灵源的姚氏,姚勉是个绕不开的人物与话题,但愿有更多的人参与讨论,能有更多更详的资源得以共享。(先忽论是非)

签到天数: 104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78#
 楼主| 发表于 2016-1-1 12:38:26 | 只看该作者
, m. a6 B; [# z$ e6 m
譜傳,信者也,曷爲乎存疑?當闻诸長老,吾家世牒肇始秦原,其汴梁遠祖實康熙已亥重修得之城北鉉手錄,故珍藏之。然考訂史傳,訛誤實多,殊不足信也。今夏鉉公後裔复携蘭玉集来局,视之卽前譌稱鉉公手錄者,查其集成于明嘉靖二十八年,纘自邑廪經纬之手。自謂世遠難稽,棳拾於煨燼之餘。 夫圣人言:禮必赖文献,貴其徵也;有可徵而怠棄之,是之謂忘其先;無可徵而附会之,是之謂诬。其先忘與誣,君子不由焉$ M( X3 M- N: |! v; k' B9 L8 F' d

# _9 v, h7 U( u% o0 R( M% l: h' V% h& D$ I8 r$ j( o" ]
      兹甲午之役,詳加蒐討。自漢之吳興,迄唐之陕郡,其傳派、世次、爵邑、官封、炳鳞紀傳者,巳圗其系於簡首矣。惟自秘書公(秘书公指谁?)至吾秦原,中闕數傳,無從考訂,尚爲歉耳。他日擬襆被走陕州,索大宗譜而叅觀之,必能更得其詳。惜目前未之逮也,是帙沿訛踵謬,不足示後,自應廢而不錄;诚恐不知者,疑爲先世所遺或存,貴古賤今之見,故仍付諸梓,他日賢达踵修,去其可疑,以傳其可信,必有能任之者。
5 N$ M- p8 ]# ~( |' s3 Y; ^) m+ [: l0 [# @) c8 ^
再读《旧谱汴梁派存凝》,其中这汴梁派是指那一派?谁是汴梁派?4 H# M" L( P# U! _  u% h

签到天数: 33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79#
发表于 2016-5-15 12:11:02 | 只看该作者
中华姚网在发展,姚氏宗亲素质同样在提高,同是舜裔子孙,共同寻祖归宗,共同沟通研判,天下姚氏是一家日益深入人心!期待更多的宗亲共同讨论,共同提供佐证资料,共同学习同进步!!!

签到天数: 5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80#
发表于 2016-5-16 18:42:24 | 只看该作者

姚崇的孙子绝对会上谱那计白

本帖最后由 姚为瑶 于 2016-5-16 19:54 编辑 6 ~8 y- d% V& |4 z1 w1 F
六合居士 发表于 2016-1-1 12:38
& P: u0 Z4 m9 \/ u4 u  _( V譜傳,信者也,曷爲乎存疑?當闻诸長老,吾家世牒肇始秦原,其汴梁遠祖實康熙已亥重修得之城北鉉手錄,故 ...

- H$ l- y0 _, w2 O) [* Z: g# K  s- o' }/ J
    答:六合居士.<汴梁派存疑>中的汴梁派很可能是指彦国公派,彦国公是从河南开封(汴梁)迁来的.也就是说原来南垣,方里是同一谱系.清康熙已亥年方里重修谱时由族中长老说是姚崇(唐.宰相)的孙子姚芹的儿子尚忠为始祖.但只憑"长老"口说,毫无文字根据.到现在为止在姚崇的孙子中没有找到姚芹,姚崇(唐.宰相)的孙子绝对会上谱的,更查不到尚忠此人.现在明朝的地图中又找到了南昌澜泥湾与南昌姚湾村又联系在一起.真是斩不断,理还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11-6 21:5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