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289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姚恩健论虞舜图腾与舜裔族徽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布衣百姓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4-26 21:32:2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虞舜图腾与舜裔族徽
3 J! }  @& W9 T) ~姚恩健. F1 W0 c* ?7 V$ ?2 U" \( O
虞舜,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列为上古五帝之末,却记叙最详,篇幅过半。今人或考证认为,前四帝即轩辕黄帝、高阳颛顼、高辛帝喾、陶唐尧帝,乃至炎帝,羌无实人,皆为传说、虚拟部落首领,唯虞舜真有其人,为历经一千六百年之虞国最后一位国君(《河北学刊》2002年第一期)。6 C, G7 r! ]: E0 Q& P
公元前2179年(此依1998年国内七十位专家认定夏禹建于公元前2069年推定)圣祖虞舜大帝诞生于濮阳姚墟,以地命姓姚。自帝舜肇姓姚氏之後,历三代两汉衍生陈、田、吴、虞、舜、袁、车、满、敬、仲、文、苟、陆、濮、浦等六十馀种繁姓,同祖同源同脉,帝舜无疑是舜脉胄裔共祖。 作为舜脉共祖之诸姓同宗,必须明白何为共祖帝舜之图腾?何为共祖胄裔之族徽?为此,本文试作论述,以飨舜裔同宗。8 k+ s9 `( a( A- T- j" ?' m
首先应明白两个基本概念:何为图腾?何为族徽?+ c1 t- s* C. @* i/ P5 ?
所谓图腾(totem),原出印第安语,意为“他的亲族”。图腾成为原始部落的一种宗教信仰,也叫“图腾崇拜”(totemism)。原始人相信每个氏族与某种动物、植物有着“亲属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即以此物为氏族“图腾”。图腾及图腾崇拜,迄今俨然是世界各民族已然存在并普遍流行之氏族或团体象征。斯之为象征,就是族标、族旌。其为氏族“标”“旌”者,就是族徽。族徽,源于氏族图腾。欲明瞭舜裔族徽,必须明瞭何为虞舜图腾。
7 q3 [! Q  L1 i& s( P汉·刘向《孝子传》记载:“舜父夜卧,梦见一凤凰,自名为鸡,口衔米以食己,言鸡为子孙,视之,乃凤凰。黄帝《书梦》言之,此子孙当有贵者,舜占犹之。”瞽叟一梦成真,果然生舜,舜为帝;舜诚然凤凰之化身;斯亦足以标明:虞舜为何之中国佐尧、践帝位至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九嶷山六十年间,以凤凰为图腾!; u; u& n1 M: U1 @, u' y
近人刘夫德先生认为:舜名重华,据说因为其为双瞳,被认为是“重名鸟”的化身。据王嘉《拾遗记》卷一,舜摄政时,“尧在位七十年······有掋支之国,献重名鸟之鸟,一名双睛,言又(有)眼在目。状如鸡,鸣似凤。时解落毛羽,肉翮而飞。能搏逐猛兽虎狼,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贻以琼膏,或一岁数来,或数岁不至。国人莫不洒扫门户,以望重名之集。其未至之时,国人或刻木,或铸金,为此鸟之状,置于门户之间,则魑魅丑类,自然退伏。今人每岁元日,或刻木铸金,或图画为鸡于牖上,此其遗象也。”(详见刘德夫《上古史发掘》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一版)
+ c, y1 E/ K9 a6 ], Y虞舜时代,大舜与“国人”咸戴凤凰之冠而祭宗庙。《礼记·玉薄》记:“有虞氏皇而祭。”郑玄注释云:“皇,冕属,画羽饰焉。”郭沫若然其说,认为“皇字之初义,即是有羽饰的王冠”“皇字的本义原为插有五彩羽的王冠”。汪荣宝分析“皇”字后断言:“皇者,舜时宗庙之冠”。(转录自吴艳荣《中国凤凰》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一版第89页)。近代学者依据山东泰安大汶口文化、浙江良渚文化、河姆渡文物论证“皇”为羽饰王冠,为“舜时宗庙之冠”颇详。
& F2 w% k' L: O2 E" ]) S以上三条语录,明确记载虞舜以凤凰为图腾之缘由以及包括同源同脉古代有虞族“国人”对于凤凰崇拜之史实。诚然,此乃关于虞舜图腾、族徽之最早文献记载。3 r, B1 s" p/ r# g, I  n
凤凰,古谓“凤皇”。《山海经·南山经》云:“有乌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皇,即凰,通假字。朱熹《诗集专》引《毛传》云:“凤皇,灵鸟,仁瑞也。雄曰凤,雌曰皇。”于是乎,“凤皇”一词,合称为一种鸟,分开为一雄一雌。文献或俗语,时常单称“凤”。* ~- V  l" z2 ?5 f8 f0 D- L9 ~
黄帝时代,“未见凤皇,唯思其象。”虞舜前,称“凤鸟”,虞舜之后,始称“凤皇”:“凤皇一词,最初是与舜同时出现”(王维堤《龙凤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皇”因舜而来,舜以“皇”为皇,不可割裂。
/ i5 y9 ]' N% A据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卷上记载:“七十年,春正月,(尧)帝使四岳锡虞舜命”“景星出翼,凤皇在庭”“又有草荚阶而生(健按“草荚”,蓂荚,一曰历荚,瑞草也)”“洪水既平,归功于舜,将以天下禅之”“有五老游焉,盖五星之精也。相谓曰‘《河图》将来告帝以期,知我者’重瞳黄姚也!”(健按:“河图”,《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图,即八卦。为帝王圣者之瑞。重瞳,指代帝舜姚重华。黄姚,黄帝与姚舜;意谓黄帝之裔姚舜。)尧“帝陟于陶”后崩,舜“帝即位,居冀。蓂荚生于阶,凤皇巢于庭,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景星出于房(房,据《路史·后记》十:“虞氏国之于房,为房侯。”意谓:尧征用虞舜,封国于房地。时虞舜守尧丧三年,未之中国即帝位,仍居于房。),地出乘黄之马。”(摘自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201-211页)+ s' q9 ^. Z( e4 ?; [, _; C4 _
可见,神鸟凤皇(凰)、瑞草蓂荚,与虞舜密不可分;虞廷百官之冠皆插五彩凤羽;虞舜宗庙祭礼皆插五彩凤羽之冠,装扮成神鸟,和以《箫韶》之乐,载歌载舞,祭天祭祖。“凤皇”一词连用时,表达神鸟、瑞鸟,义同“凤鸟”,成连绵词,有时亦简称“凤”。“凤”、“凤凰”,为虞舜图腾、族标,有依有据。四千多年而今,古而弥新。7 w3 U  @8 E' y1 O
或所谓“重名鸟”,就是凤凰鸟。凤凰,雄称“凤”,雌称“凰”。《说文解字》:“神鸟也。天老曰凤之象也。鸿前麟后,蛇颈鱼尾,颧颡鸳思,龙文虎背,燕项鸡喙,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鷎翔四海之外,过崐崙、饮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风穴,见则天下大安宁。从鸟,凡声;朋,古文凤,象形;凤飞,群鸟众以万数,故以为朋党字;鹏,亦古文凤。”《礼记·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凤为“四灵”之一。5 x' O$ U* D0 u5 S( @$ J1 o! s* Z
颛顼,东夷人,以鸟名官,有凤鸟氏(见明·陈士元《姓觽》·七)。大舜,“出于东方君子之国”,东夷人,颛顼七世孙;承颛顼帝遗意,作《箫韶》歌凤凰,“箫韶九成,凤凰来仪”招来祥瑞,解民之愠,阜民之財,造福万方,故以凤凰——神鸟、瑞鸟为图腾、族徽,亦见大舜承先、奉孝、亲民、爱国之心。4 i6 L$ J& M6 Z4 U4 b9 x
《书·舜典》《书·益稷》皆记载:“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箫韶》是帝舜所作乐曲名。《史记·五帝本纪》:“……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于是禹乃兴《九招》之乐,致异物——凤凰来翔: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恩健按:“九招”,亦作“九韶”,舜所制乐。“皇”,即“凰”省写。)《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极言其美。 《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乎!”孔子竟如此感叹,况乎我等!三国魏文帝《秋胡行》:“尧任舜、禹,当复何为?百兽率舞,凤皇来仪。”极赞其功。
8 G, o/ t& S8 E5 n《诗·大雅·卷阿》:
& A$ z4 k6 {7 x: z# R&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蔼蔼王多吉士,维君子使,媚于天子。
, {1 d- B* X3 g' O" d: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蔼蔼王多吉士,维君子命,媚于庶人。/ m1 o5 s" K5 y0 \# X/ X2 D
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雝雝喈喈。”
% F, L0 N$ N6 u! S& M其《诗》旨谓:“王”蔼蔼亲民,“吉士”“庶人”都听命于王;许多贤才遇时而起用于朝,如梧桐之繁荣,如朝阳之和煦,何等吉瑞祯祥!0 U" |2 G- K! e* D# d( B
由此不难理解,自舜三十征庸佐尧,摄行天子之政后,中国“国人”“莫不”唯马首是瞻,皆扈从帝舜崇拜凤凰,家家户户“莫不洒扫门户”、“或刻木”、“或铸金(铜铁)”、“或图画”凤凰“置于门户之间”,以退伏魑魅邪恶。
/ `! z+ E, S; ^# J' d2 [8 j四千年前“国人”尚且深信不疑,顶礼膜拜,况四千年后之今日!我等身为帝舜血脉,能不仰天额手崇拜不怠,虔诚祭祀不懈欤?!% Z, a/ k- |- x$ H7 P" n
太史公曰:“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余则谓“天下崇拜凤凰,皆自虞帝始!”而天下崇拜凤凰最深笃者,乃我舜裔诸姓无疑!' I7 X# K1 c+ t3 H+ t
然仍有不懂或不究历史之“瞀儒”及“好事者”,却以牵强附会、紊乱扭捏、谬误蒙人达千年之久!若我姚氏,或以“驺虞”,或以“象”,或以“桃”为姚氏族徽,可以服人欤?2 n. g: M$ e2 w" r# }
驺虞,也作“驺吴”“驺牙”,《左传》:“驺虞,义兽也。白虎黑文,不食生物,有至圣之德则应之。”《说文》:虞,“驺虞,白虎黑文,尾长于身,仁兽,食自死之肉。”《尚书大全》(清·陈寿祺辑):“散宜生之于陵氏取怪兽,大不辟虎狼间,尾倍于身,名曰虞。”刘夫德认为:“可知虞是一种生物,它应该就是唐虞之虞的来源,是尧的象征物。”岂是舜之图腾、姚氏族徽?7 O5 l. x" e8 f2 _: V
或以“象”为图腾,其妄尤甚。大舜弟象,不恭不肖。人名象、动物象,此象彼象,同字同音,以之为图腾,岂不自嘲?
/ v7 A4 M- k8 j( ]  n9 {至于以“桃”为姚氏图腾,倒是蒙了一些姚氏宗亲,谅其肤浅。 依据《史记》《左传》等古籍,舜耕、舜宅、舜入中国,有“象耕凤耘”之说,何曾有种桃及有关桃园、桃林、桃坞等等之记载?
3 h) w6 o2 e4 l  Q" ]至于有山东学者认为,舜生于东夷之诸冯,诸冯在泗水东,泗水有“桃邑”,古称“陶虚”或“姚墟”,以之为前提条件推导出“桃、姚二字相通”,此逻辑倘能通,则以“兆”声旁者,比比皆是,诸如:洮、咷、珧、铫、窕等等,何以独选“桃”?不顾逻辑,任意扭捏,殊堪可笑!+ W: W1 N) n+ x; `* ~" d& z
《说文解字》注“桃”云:“果也,从木兆声。”其注“姚”云:“虞舜居姚虚,因以为姓;从女兆声。或为姚,嬈也。史篇以为姚易也。”桃从木,姚从女,至多同为形声字,实质风马牛不相及。可见,以“桃”“姚”“相通”说,纯属臆造!
+ ^  w% W6 ]6 {( U8 s& {至于或以“桃”为姚氏图腾,同样谬戾不堪言!《淮南子·诠言训》:“羿死于桃棓。”许慎《说文》注:“棓,大杖,以桃木为之,以击杀羿,由是以来,鬼畏桃也。”古夏代有穷氏国君后羿,以不修民事,为宠臣寒浞以桃棓杀死,後裔迁于洮水,以桃为图腾,纪念祖先死于非命,世代知耻,誓欲报仇云。此诚夏代后羿事,与大舜何干?与姚氏何干?同样亥豕帝虎,贻笑天下!
  E% _8 I" Q% }  n7 Q或以思维固化、行为定势而仍以偏旁、谐音而将“桃”“桃符”为姚氏图腾、族徽,则允反唇:寒促后裔尚且不以“桃”称姓,至今却仍有以“桃”为族徽者,如此自辱门第,谬戾屈人,能配得上舜後凤裔欤?能配得上大舜得姓姚墟之姚姓乎?- R/ o* i7 w6 r5 G
黄帝有熊氏以“黄龙”为氏族图腾,称“黄龙族”;帝舜有虞氏以“金凤”为图腾,称“金凤族”;黄帝车冕挂“龙旛”,帝舜华盖扬“凤羽”,祭祀宗庙插凤羽凰冠;迄今仍以“黄龙”为黄帝图腾,象征中华民族,以“金凤”象征舜裔六十馀种同源同宗同脉繁姓,古今悉然。. C/ c, s2 f/ `$ v5 p6 P: h
古有刻木、铸金、图画凤凰于门牖上之虔诚习惯,而我今之舜裔诸姓何不秉承帝舜之遗意,以凤凰为族徽,亦以刻木、铸金、画画神鸟、瑞鸟“凤”于诸姓宅院大门之上?非但象征元亨利贞,无妄无咎,福祉祯祥;尤可昭示虞舜胄裔,重华衍派,其荣其耀孰匹!若官员、企业家、文艺界人士等等衮衮诸君,将金凤刻于名片、书籍一角,彰显我舜裔之尊贵与自豪,其崇光何似、其荣耀孰如!
7 k0 B2 ^9 s" ?: D; S0 v中华民族,一龙一凤,龙飞凤舞,龙蟠凤翔,龙凤呈祥。轩辕子孙,帝舜後裔,龙子凤孙,龙凤传人,龙章凤姿,世世代代,瓜衍瓞绵,万世隆昌!子曰:“美哉徳乎!姚姚者乎!”$ _" b7 @* S7 V3 o) f" u7 w
(说明:本文附图最末两枚寿山石雕,系福州著名寿山石雕刻家、罗源大获村人姚仲达专为本书雕刻。姚仲达现居福州。)4 ~' z$ b. M5 d+ x9 ~8 J( Q
(本文已发表于《河南姚氏与姚崇研究》2016年第九期。今重新整理,一并回答“姚氏宗亲网”宗亲问。)
% ^' m$ n2 S7 o! V6 i) P4 L6 e( V! o
贺晋江罗山“舜帝纪念堂”举行“帝舜文化研讨会”召开,兼奉诸位专家教授6 N' S- q4 s! @3 C& k3 d- o
云集罗山祭有虞,精研族史赖鸿儒。$ }! \( H% z  t& \, O; z
人称列坐皆司马,我跪坛前求董狐;5 b, {9 [3 X" i/ t" V; I5 |
一夔足能除异调,三家村可再同苏。0 K9 O( Q' k& Z' i: f" M: i
联宗华夏重华後,匡正何妨举手扶!4 D- L# \3 c1 D  v
福州瓮翁斋 姚恩健 谨贺 2018/2/28
" e. ~% X) |5 @6 X0 @( `$ w8 [  X
/ B: f; g, U: V4 ], j+ U8 m8 a
- R# n" d  g4 }- u本人支持恩健老的论政
! f5 c! |8 O  P2 i         何光岳《舜裔源流》多处论到舜与凤凰有之处,摘抄几处【《山海经·大荒南经》说舜时“爰有歌之鸟,鸾鸟自歌,凤鸟自舞。”《书·益稷》说舜“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宋书·符端态》:“舜即帝位,蓂英生于阶,凤凰巢于庭。”】2 V* `8 V( j' s. v
         传说过去舜后在祭祀中,“众人帽子上插鸡毛一根,以表凤。”
# e8 K; P4 t; c7 L2 w0 x         “姚”yao从女字傍,“桃”tao从木字傍。论声论部首都风马牛不对称。为什么我们要相信一个外族的现代人把“桃”强加于我们呢?5 t2 b2 A* h8 C& I. ~1 ~' n5 ^6 k7 s$ J

  B( k  N3 o' x* V9 |' P以下图像由恩健老提供

収*O_20180425_215652.png (243.91 KB, 下载次数: 251)

収*O_20180425_215652.png

収*O_20180425_215727.png (202.29 KB, 下载次数: 240)

収*O_20180425_215727.png

収*O_20180425_215830.png (254.06 KB, 下载次数: 259)

収*O_20180425_215830.png

収*O_20180425_215857.png (102.54 KB, 下载次数: 237)

収*O_20180425_215857.png

収*O_20180425_215922.png (274.96 KB, 下载次数: 233)

収*O_20180425_215922.png

収*O_20180425_220216.png (205.91 KB, 下载次数: 255)

収*O_20180425_220216.png

収*O_20180425_220239.png (254.17 KB, 下载次数: 239)

収*O_20180425_220239.png

収*O_20180425_220302.png (212.18 KB, 下载次数: 252)

収*O_20180425_220302.png

収*O_20180425_220323.png (273.59 KB, 下载次数: 231)

収*O_20180425_220323.png

収*O_20180425_220343.png (214.9 KB, 下载次数: 235)

収*O_20180425_220343.png

収*O_20180425_220405.png (248.28 KB, 下载次数: 238)

収*O_20180425_220405.pn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18-4-26 21:50:36 | 只看该作者
            姚恩健的文章的题名是“虞舜图腾与舜裔族徽”?虞舜为什么有图腾?舜裔是指谁?“舜裔族徽”?——题名欠通!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布衣百姓

3#
 楼主| 发表于 2018-4-27 07:27: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恩健老说:“图腾是后起外来词,借比喻舜对凤丶凤凰崇拜。舜裔,包括我们在内所有姚陈田胡等等同脉同本同源舜後。斯乃基本概念,作为舜裔舜姚之後,人所皆明,毋庸赘释。”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18-4-27 08:59:39 | 只看该作者
姚庆章字崇诚 发表于 2018-4-27 07:27( g7 w9 S% _; W5 N1 _) f
恩健老说:“图腾是后起外来词,借比喻舜对凤丶凤凰崇拜。舜裔,包括我们在内所有姚陈田胡等等同脉同本同源 ...

: P3 I  U! f! }; U" O答非所问——是原始题名?或,你有没有变题名?; R- ^; J' }6 m6 N2 d& S# Z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布衣百姓

5#
 楼主| 发表于 2018-4-27 12:33:2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喔喔,我不知道要用什么题,才用原来的题名。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8-4-27 16:33:40 | 只看该作者
姚庆章字崇诚 发表于 2018-4-27 12:33! B" N5 y6 t9 O7 I  \* g$ [
喔喔,我不知道要用什么题,才用原来的题名。
2 i- Y% G. X) b. g5 k7 X
        明白了,谢谢。你用的是恩健老的原题名——《虞舜图腾与舜裔族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5-1 19:1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