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走进原市委副书记、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姚立尹的家。此刻,这位和蔼可亲的老人正坐在桌前看报。他虽然已93岁,但身体健康,声音洪亮。聊起当年的抗战岁月,姚立尹老人向记者讲诉了他在粤西地区的抗战经历——
* W) Y. h. b: e, W$ Z- U
姚立尹
求学时积极参加革命活动
2 I0 G( l* z, g2 M
1937年7月7日,日军悍然发动芦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日军入侵广州湾后,他们的飞机时常在各地上空进行轰炸,造成许多无辜百姓的伤亡。在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党组织深入开展群众工作,宣传抗日、团结群众。
' ?& k* x6 x) K- Q8 }6 o
当时,姚立尹还未满20岁。“那个时候我就读于阳江(今阳江市,曾属湛江管辖)县立中学。当时学校有党组织,班里也有两名同学入了党,我就经常主动参与他们的抗日活动。”姚立尹一边回忆一边说。
" ^: L( `4 s8 j
在校期间,为做好抗日宣传活动,姚立尹经常参加宣传队的话剧演出,派发抗日的革命传单,参与各种抗日宣传演讲会等等。姚立尹对记者说,“那个时候,每隔3天,县城就举行一次抗日宣传的集会,以此激发群众爱国热情。我们演唱了革命歌曲《太行山上》《游击队之歌》等,不断给群众带来鼓舞和力量。
( S1 \5 \( {; i5 R5 [
每逢学校放假,姚立尹就回到他的家乡阳西县塘口镇桐油村,和几位同乡的青年同学一起参加抗日革命活动。姚立尹对当时在塘口镇举办的抗日活动记忆犹新,他说,自己最早是瞒着父母参加抗日活动,后来回到家乡后,父母才知道。“我父母知道后,没有表示反对,但他们希望我不要放弃学业。”姚立尹深知,要保卫祖国,光靠一腔热血是不行的,还要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于是他一边坚持参加抗日活动,一边努力学习,不久便考入了恩平市一所师范学校。
% [# I* D/ `: ?& X3 |
6 _, L0 } K# @( ]' g5 L姚立尹讲述当年的抗战往事
) m6 U/ t6 c% I9 A6 U, u- p: }- k
; o+ f' X- w# h% S4 e! W
执行特殊任务两次遇敌
7 [6 |) l& |' a+ ?, Y, F
在师范学校就读一段时间之后,姚立尹回到家乡当老师。在家乡任教期间,他不忘向身边学生以及群众传播爱国理念。不久,姚立尹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2月,我受到时任中共阳春分委(县委)宣传委员、组织委员陈国璋的推荐,正式入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姚立尹自豪地对记者说。
# Q: `9 }% W- ?% s
入党后不久,姚立尹加入了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1943年3月,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挺进“两阳”(阳江、阳西),欲与驻湛的日军会战,当时,陈国璋被任命为部队第六团政治处主任,姚立尹被任命为部队第六团第二连政治指导员。
+ |/ L2 `" n. V3 {: `
姚立尹告诉记者,有一次,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某分队在挺进敌区时,遭遇袭击,一个排的战士被冲散,他作为指导员临危受命,负责搜寻被冲散的战士。“经过了好几天的搜寻,终于找到了这批战士,我组织他们隐藏在附近的一座山上,等待组织的安排。后来一支独立团路过,收编了我们这支队伍。”姚立尹说道。
( t$ i+ p: t r( z9 v) [
正式回归大部队后,姚立尹所在的团队接到上级消息,说有一支日军正从湛江经阳江赶赴广州,要求沿线队伍一旦发现便予以阻击。姚立尹回忆当时情形时说:“在接到命令之后,我们火速展开侦察,不久便在阳江市儒侗地区找到了日军行军的踪迹,于是我们马上联络前方另一支部队,让他们做好阻击日军的准备。”
7 h- J3 m c, Q- U. Y9 g
不久,前线便传来消息:我方军队阻击成功!姚立尹说,“最令人高兴的是,过了几天,又传来消息称,日本无条件投降!大家激动得热泪盈眶,欢乐的气氛传遍我们部队的每一个角落。”
# l2 ~+ H- ^/ a
离休后不忘教育下一代
9 c. Z G D4 H& z
解放后,1954年姚立尹被调任为湛江地区人民法院办公室主任,后来先后出任地区专员公署办公室副主任、阳江县委书记、湛江市委副书记、湛江市人大主任。
0 C. X% N g' a9 w$ }
离休后,姚立尹一直坚持读书看报,关心和支持湛江的建设发展。“离休之后,我喜欢四处走走,也常去参加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老促会、老年大学等组织的活动。在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向年轻一代传递老一辈革命家思想观念的同时,也祝愿他们将来能把湛江建设得更美、更好。”姚立尹老人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