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298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姚璇秋:对艺术负责对传承负责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80 天

连续签到: 9 天

[LV.6]五品郎中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13 18:38: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姚建顺 于 2011-6-13 18:42 编辑

转帖,转自 天下潮商;

  千锤百炼 潮剧泰斗

  姚璇秋天生拥有金嗓子,对潮剧的钟爱又是从骨子里发出的,可以说她是专门为潮剧诞生的。姚璇秋从艺至今58年,塑造了众多的经典的艺术形象,如“两会”“三娘”中的王金真、李三娘、黄五娘、苏六娘、李壁娘。姚璇秋说这些经典剧目都是千锤百炼的好戏,她也分不清哪个是最喜爱的。她对每个角色的把握都恰到好处,梅兰芳看了她表演的《扫窗会》中的王金真后给出的评价是细腻、控制得当。王金真是一个上京寻夫的坚强女子,寻得夫君的那一刻,如何表演那种又爱又恨的内心活动?“梅先生跟我说这个角色不能哭,不符合人物本性,而且影响妆容,戏剧演员要处于一种似我非我表演状态”。姚璇秋坦诚说她塑造的人物里最难演绎的就是王金真,“这个角色需要细工,主要体现内心活动。这个角色一出场就连续要演50分钟,演员必须很好的把握节奏。”

  这是姚璇秋进入剧团后,学习表演的第一个角色,“每天五点就被叫醒,练身段、练发声。八九点就学唱,开始排练整台戏。”为了把王金真刻画得更深,姚璇秋对这个角色进行研究分析,综合各方意见,不断加深理解,她说就这出戏的排练就得上千遍。

  谈起对角色的把握,姚璇秋谦虚地说:“演员要深刻地领会剧本,我比较笨,所以要排练很多次。一个场要排十多天。然后还要根据专家的意见,观众的意见而不断地修改,等到可以拿出去演的话要两三年的时间。例如《荔镜记》中黄五娘楼上向楼下陈三掷下荔枝的情节,我一次次地演,在旁边看的人出声说‘你已经重演了十几次了’,我说我不知道啊,直到导演点头我才算过关的。这是对艺术负责。一个戏剧的成功,是需要全部演员和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

  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吃苦拼搏的事业精神,才成就了姚璇秋在潮剧表演中泰斗的位置。

  忘记苦难 活好当下

  姚璇秋从艺58年,受过的赞赏不计其数,接触过的名人也不计其数。六次与周恩来见面,还被周总理邀请跳交谊舞。“周总理记性好,第二次见面时他就记得我的名字向毛主席介绍。在后台,周总理很关心我们,如问我几岁,读多少年书,工资多少。”

  对新中国的第一代国家领导人,姚璇秋接触的人很多,还有刘少奇、聂荣臻、李济深、陈毅、叶剑英等等。1960年参加全国文代会,刘少奇接见姚璇秋,并留下了照片。在当时和现在,这是一个演员的光荣,但是在文革期间,却是成为被批斗的证据。因此,被赶到东山湖,开始了七八年的农耕生活,而这段时间正是她表演的黄金时间。当记者问是否对这段时间难以忘记时,她说“那个时候全国都这样,干吗要记住呢?人应该学会忘记苦难,活好当下。在那七八年里,我学会了很多农活,我割稻穗很快的。我看着西瓜一天天长大,觉得很有趣。”

  德艺双馨 大家风范

  对姚璇秋来说,曾经的委屈可以忘记,但是对她德艺影响至深的事,今天说来仍历历在目。梅兰芳对她的影响不仅是艺术,更重要的是艺德。梅兰芳为姚璇秋的《扫窗会》、《辞郎洲》表演提出建议和指点,并鼓励她多看看别的剧种的表演,吸其精华并融入自己的表演。“梅先生对我说,《穆桂英挂帅》,他也是学习马金凤的。这是大师的大胸襟,体现了大师的风范。”

  梅兰芳是她年少时崇拜的艺术大师,能得到梅兰芳的赞赏和指点,自然觉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于是,在她心目中,人民艺术家的风范就是这样定格的。而她越是往艺术高峰攀登越觉得自己是因为站在潮剧前辈巨人的肩上,越是与名家大家接触越能感受到自己的不足。

  面对取得的成就,姚璇秋说:“这一切是国家政府、潮剧前辈、观众给我的。他们的培养,我不能忘记,我曾经拿过的奖是对我的肯定和鼓励,反过来对我来说是一种责任。当时有外国人想请我去他们国家当潮剧顾问,但是我不要,我热爱我的国家,我的家庭,我不想出国。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培养潮剧人才,不能做有背良心的事,要对得起党,对得起社会。”

  姚璇秋已过古稀之年,身体有些不适,但仍然坚持一边吃药,一边传授给晚辈,因为她更希望占据舞台的是青年演员,更希望潮剧早日迎来新辉煌。她希望年轻演员多一点吃苦的精神,希望观众负起批评的责任,对潮剧敢于提出要求,这样潮剧才能不断进步,更好的传承下去。

  姚璇秋最后打趣地说:“想来想去,潮剧给我的都是好的东西,只有一点不好,就是为了工作到婚嫁年龄都不敢找对象,所以我那么晚才结婚,不过我现在还是拥有一个很好的家庭,哈哈……”

  谦和、感恩、乐观、豁达……汇聚成竹的品质:未出土时先有节,至凌云处尚虚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80 天

连续签到: 9 天

[LV.6]五品郎中

2#
 楼主| 发表于 2011-6-13 18:39:16 | 只看该作者

签到天数: 80 天

连续签到: 9 天

[LV.6]五品郎中

3#
 楼主| 发表于 2011-6-13 18:40:26 | 只看该作者
转帖,转自 天下潮商

签到天数: 433 天

连续签到: 20 天

[LV.9]二品侍郎

4#
发表于 2011-6-13 21:08:19 | 只看该作者
潮剧是那个地方的剧种?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1-6-13 22:17: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老兔子

     潮剧是潮州话方言地区的剧种,是古代潮州府地区、今潮汕地区(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汕尾市)的剧种。在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汕尾市、福建漳州地区、香港、澳门、东南亚地区特别是泰国流行。
     潮剧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在明代已基本定型。解放初梅兰芳从法国带来两出戏的剧本,不知何物,路过广州,找到陶铸和吴南生(潮阳人,即潮州人),才确认是潮剧本。另日本博物馆所藏古老的中国剧本也是潮剧本。都是明朝的,而且有的今天还在演。
     潮汕地区(潮州府)是个怪地方,有自己的地方语言、地方戏(潮剧,或叫潮州戏)、地方音乐(潮州音乐,唐宋宫廷音乐)等。我读中学时,读古诗不用普通话而用潮州话,因为更押韵更好听,潮州话是古汉语化石。中央音乐学院(刘德海等)要采风,要采集民乐,第一个要去的地方就是潮州,第一场汇报演出就是潮州音乐。
     姚璇秋,澄海姚,是刚刚获得广东首批(8人?)文艺终身奖得主,已发帖讲过。

签到天数: 433 天

连续签到: 20 天

[LV.9]二品侍郎

6#
发表于 2011-6-13 22:30: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老兔子

     潮剧是潮州话方言地区的剧种,是古代潮州府地区、今潮汕地区(汕头市、潮州市、揭阳 ...
pszyyao 发表于 2011-6-13 22:17



    谢谢解答。:lo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5-15 23:4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