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8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姚以价的生平简介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4358 天

连续签到: 573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13 21:01: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姚以价(1881——1947),字维藩,号龙门,山西河津市西毋庄人。他出身寒微,父姚名道除耕种几亩薄田外,兼作木匠,以养家糊口。以价七岁时父母双亡,幸赖叔父姚名魁抚养成人。因河津县古称龙门,为唐朝名将薛仁贵的故里,乡谈野老间流传着许多薛仁贵起于贫贱,立功异域,名垂青史的故事,薛仁贵成了姚以价十分崇敬的偶象和立身处世的楷模。因而从学童时代起,就养成了尚武好动,酷爱骑射,秉性刚直,豪爽不拘的个性。1 N" H9 Y# z  d: a
教育背景
2 U+ b( ~  D6 b/ ?  姚以价,光绪二十六年(1990)考入山西武备学堂,后保送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光绪三十三年,学成回国,任山西督练公所教练,从事招募新兵和培训工作。3 h# b. [" r5 l! b& m
三营管带+ P$ H. h3 Z+ C- S8 F) b
  宣统元年(1909),调任新军43混成协(旅)86标(团)三营管带,不久转任85标三营管带,后又转任85标二
9 h' i1 s% ^+ Y! @营管带。辛亥武昌起义后,山西革命党人策划在太原起义,10月28日,推以价为起义军总司令,兵分三路,攻占巡抚衙门,光复太原。
' f, V8 o9 s. @, z+ Q1 |太原光复
2 {* k! d7 ~  }! c% u  太原光复后,清政府震恐,急派新任山西巡抚吴禄贞率兵进攻娘子关。以价率军到娘子关布防,抗击清军人晋。 姚与吴密谋组织“晋燕联军”进攻北京。后因吴禄贞被清廷刺杀于石家庄而失败。12月8日,姚率四五百革命军在井陉与清军激战,后退据乏驴岭,因寡不敌众,娘子关失守。次年回并,受阎锡山排挤,旋到北京任晋威将军,后赴赣李烈钧部任参谋总长。李在赣发动二次革命,姚以价衔命北上,计划策应,被袁侦知,以价遂辗转赴滇,参与蔡锷发动的护国战争。任川陕派遣军支队司令,兴帅讨袁。民国16提(1927)1月,姚作为冯五祥的高级代表,赴陕游说杨虎城参加国民革命。民国19年,蒋、冯、阎中原会战,以价策动韩复榘、石友三反阎,被石友三诱捕,解送石家庄,姚伺机跳车脱逃。后客居山东,为韩复榘高参。抗战爆发,他不满韩复榘媚日行径,尽弃家资,只身离鲁。在此期间,孔祥熙委任姚为山东盐务局长,姚坚辞不受;蒋介石拟委姚为冀鲁监察使、上将参议,也未到职;日军曾对其诱降,姚嗤之以鼻。民国36年,病逝西安。8 i" o2 L- Z7 [  v" h7 l3 U
辛亥革命期间
; G! z- O( a7 }' ~1 R4 {: v( r  辛亥革命期间,姚以价率军起义,从首义门攻占太原,光复山西,但却因为与阎锡山意见不合以及性格原因,从抗击清廷的娘子关前线离军出走,从此久居他乡。
. x+ H. k3 K6 b! P  光绪二十八年(1902),停办两年之久的山西武备学堂于夏天复办,在全省招生。血气方刚的姚以价毅然投笔从戎,与阎锡山、温寿泉、黄国梁、荣炳等同期考入山西武备学堂。光绪三十年(1904),山西巡抚张曾(易攵)奏准清廷,选派50名学生赴日留学,姚以价因品学兼优,考列上等,与阎锡山、张维清三人享受公费留学的特殊待遇。+ l: f4 q$ `! S% W, f7 e
旅日期间
0 a2 A+ y2 {; V* G) Z1 D: T  旅日期间,姚以价先后结识了温寿泉、李烈钧、唐继尧等激进青年,受到反清革命思想的影响和熏陶,并曾参与李烈钧等推翻清廷的秘密活动。7 ]2 I2 L3 h. S" X( f
回国
+ x  w- j8 f- C: a+ W! s& y$ h6 M  1907年,姚以价毕业回国,在山西督练公所任教,1909年升任八十六标五营管带,后转任八十五标管带/ d5 k# C$ {3 {& S3 ?8 q3 y: n
,因他学科、术科俱佳、练兵有方,深受上峰器重。山西的六个新军营,经他亲自训练、管理的就有四营,在中下层军士中享有很高声誉。在1910年陆军部会试中,姚以价考列上等,被授予步兵科举人,协军校军衔。9 Z) Y4 l  o- F  C& \
武昌起义* E6 g% I, H" {1 x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山西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密谋响应。该营同盟会员杨彭龄、张煌为密谋举事的中坚骨干,负责中下层士兵的发动工作。当时,姚以价虽然不是同盟会会员,但一向同情革命,思想激进,在新军中职务较高,声望素著,因而被杨彭龄、张煌等推为义军司令,姚也慨然应诺。
) e9 S% U, P. `; B  10月29日凌晨,起义正式发动。参加起义的八十五标一、二一营官兵在狄村广场聚众誓师。姚以价声情激越地历数了清兵入关,肆虐中华,扬州十日,嘉定屠城的种种暴行,以及清廷腐败无能,外患日深,国事日非的情势。他大声疾呼:吾辈身为军人,理当奋起救国,与清廷决一死战,为亿万同胞雪耻复仇。全场官兵群情激奋,誓死杀敌。
  d# f. Q0 b5 f$ r  姚以价随即下达了“攻占太原”、“攻打抚署”的作战命令:
* v7 C+ [5 `( e' P  一、本军拂晓攻占太原;
2 G7 P: _9 f( }+ A- F  二、第一营由督队官苗文华率领,攻打满洲城;
! S" V. k+ r. b' s( B; p  三、崔正着率两队攻占军装局;
6 l( L3 J  Y: K  四、其余营队随本司令攻打抚署。( @5 h$ y$ [& Z2 s
  接着,他又宣布了四条作战纪律:: u5 h/ x; D1 G" u
  一、不服从命令者斩!+ T- n1 [* Q6 [) z' q1 p/ X% F
  二、临阵后退者斩!# {, x# f% _4 O# V
  三、抢劫财物及奸淫妇女者斩!
! r9 J: n# r+ g5 X" G) d, Y  四、烧毁教堂及骚扰外国侨民者斩。
3 a( }& k- U, Y1 w. L# G# @  命令下达和宣布军纪之后,起义部队即兵分三路向省城进发。拂晓时分,义军前哨即从新南门(后改称首 6 c0 L% Q2 ~' O( p: ^# P- n
义门, 旧址在今五一广场)破关而入,直扑巡抚衙门,驱散了抚署的亲军卫队,将巡抚陆钟琦,协统谭振德乱枪击毙。太原起义宣告成功,姚以价为山西辛亥革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M! M! o) x0 Y$ j# W1 [) D" Y$ j
  太原光复之后,各路义军将领及上层人士齐集省咨议局,组成了山西军政府,公推八十六标标统阎锡山为都督。为防堵清廷派兵入晋,姚以价被山西军政府委任为东路军司令,率所部民军前往娘子关、固关一带据险设防。
& \9 F: _# I. Y: U, n4 o统领第六镇清兵8 \, Z# Y3 @1 o' {+ l
  清军统帅吴禄贞也系老同盟会会员。他奉命率第六镇清兵及曹锟、卢永祥等部由保定南下抵达石家庄之后,即借“宣抚”之名,按兵不动,暗中却派老同盟会员何遂前往娘子关与姚以价取得联系,由姚连夜电约山西军政府都督阎锡山前往晤谈,共筹大计。双方商定共组“燕晋联军”,以吴禄贞为联军大都督兼总司令,阎锡山为副都督兼副总司令,截断京汉铁路,直捣北京。后因吴禄贞被袁世凯派人刺杀,“燕晋联军”失败瓦解。清廷另派张锡銮为山西巡抚,督率曹锟、卢永祥所部三万余人向娘子关、固关一线发动猛攻。/ J' S/ I! r$ Q2 k# P% J7 b# t
  当时,姚以价所部官兵仅两千余人,众寡悬殊,情势危急。姚以价一面派人向太原告急,一面写信给正定镇总兵徐邦杰进行策动,劝其弃暗投明,反戈一击。同时,指挥所部民军奋勇抗击,与清军在娘子关下相持达两月之久。但因众寡悬殊,力不能支。而姚与阎锡山又因意见不合,将帅不和。在此情势下,姚遂弃队而去,娘子关落入清军之手。  e! j( _3 Y. s2 E) a( t
  娘子关失守后,三晋门户洞开,清军长驱直入,直逼太原,山西军政府仓惶撤出,由阎锡山、温寿泉兵分两路向南北转移。形势急转直下。姚以价因任娘子关弃队先走,受到时人的责难,被讥为“临阵而逃的败军之将”,留下了终身的污点。这也是辛亥之后,姚以价久居他乡,不肯返里的导因之一。3 j7 `8 A9 a% a; ], ]
出走娘子关
( |; j1 Q! ]& c' A: ?  姚以价从娘子关出走之后,先到武汉,转赴天津,次年曾一度返回太原。因姚一向恃才傲物,目空四角,生性耿介,胸无城府,从不把阎锡山放在眼里。在娘子关作战时,即因与阎锡山意见不合,影响战事,深为阎所忌恨。此次姚以价返回太原,阎一面设宴请姚,一面又指使其御用文人在晋阳日报撰文,攻讦姚以价在太原起义时,借口有病,在率队攻打抚署时躲进医院;在娘子关作战时,又弃队而走。同时又组织剧团演出了一个名曰《辛亥革命》的剧目,把姚丑化为一个手持刀片的鲁莽武夫。姚一怒之下,即踢翻宴席,砸了报馆,将报馆主笔门牙打掉。尔后,姚出城至黄国梁公寓,打电话对阎锡山说;我明天要到北京,与我拿一万两银子来做川资。阎虽然十分不满,但因姚系辛亥首义功臣,一时间奈何不得。再者见驱姚离晋的目的已经达到,遂于第二天亲自带人将银子送到姚处,并假意挽留姚说:我把军务司长和师长的位子都给你空着,你愿干啥都行。姚当即答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老子不在你小子手下干事伺候,旋即离并赴京,在将军府任职。, N" y0 l) D  H' _9 \& A3 g* z
离京赴赣/ M5 D2 C8 v5 O2 C# i
  当时总揽清廷军政大权的袁世凯得知姚与江西都督李烈钧交往甚厚,送请姚赴赣,对李加以笼络。姚即借机离京赴赣,被李烈钧委任为总参谋长。不久,李在江西发动二次革命,姚衔命北上,有所策动,被袁侦知,屡次派兵搜查其宅第。姚复离京前往云南,策动滇军反袁,任援陕滇军司令,积极参与蔡松坡(蔡锷)为首的护国战争。及至袁世凯死后,姚又重返北京。
) a$ ?* j& i' u5 @( Q+ [直奉战争- \0 w3 m5 |! t+ x- Y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姚参加讨伐曹馄、吴佩孚的活动,被任为山西军讨伐司令官,授将军府晋威将军。1930年蒋阎冯大战爆发,姚被南京政府任命为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参议,受命宣抚山西,在韩复榘、石友三等部从事反间活动,策动韩、石所部包围大同,进攻雁门关,使晋军侧背深受威胁。嗣后,被南京政府授予陆海空军总司令部上将参议。
6 _4 w& R5 u3 m5 Q  u6 F  r, L抗日战争3 w" q# R$ o# R5 E/ a9 l; ^
  抗日战争爆发后,姚以价毅然捐尽家资,只身赴陕西县旅居,命其长子姚鸣第从军鲁北,坚决抗日,后在山东聊城战役中为国捐躯。
6 u1 V0 ]$ y' h' e  V  在旅居陕西期间,姚以价与中共领导人林伯渠相汉,对中共“捐弃前嫌,团结御侮”的主张亟表赞同,因而受到国民党右派势力的疑忌,于1941年六月被免去军事参议院参议之职。1945年九月抗战胜利后,始授于陆军中将之衔。为避蒋介石特务的迫害,姚于1946年又迁往兰州,寄居于名士水楚琴的花园,与第八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时有过从。
4 l$ d( l4 ^7 w7 K3 y7 f逝世
5 C2 d5 J" Z7 W, X6 U4 {  解放战争开始后,姚又回到陕西(分阝)县,不久患病,入西安医院,于1947年 3月10日(农历二月十八日)病 逝,终年66岁。寄柩卧龙寺,由陕西当局在三晋会馆主持召开追悼会,南京国民政府于 3月20日(农历二月二十八日)追赠陆军上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9-5 09:4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