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76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旌德)凫阳味道》之姚家人二十六过小年的由来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3-4 22:43:0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转发】《(旌德)凫阳味道》之姚家人二十六过小年的由来
文 姚小俊;图  姚丽红

      腊月二十四过小年,高铁站、车站,公路上到处都是归家的人。中国人骨子里都是念家的,家在哪里,温暖就在哪里。但也有人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没有在小年那天如期而归,家人在等待中失望,游子在路途中焦心如焚。这样的时刻,不论是在交通便利的当代,还是在从前交通工具基本靠徒步的古代,都曾上演过。明朝嘉靖年间,那年的腊月二十四,就有一人曾经历过那样的焦虑和失落。路过的村庄鞭炮声不断,热闹非凡,旌德县凫阳村的姚本却还在回家的路上,他知道此刻家人一定在村口翘首以盼,期待他的归来。
       腊月二十六的早上,凫阳村雪溪河畔的姚姓人家一片繁忙景象。今天对凫阳村所有姚姓人来说,都是个重要的日子,是姚家人的小年。杀鸡、煎蛋包、做肉圆子······厨房里是女人的天下,男人们也没闲着,今年七十岁的村民姚承一在打扫完庭院后,来到自家房前的弟弟家,通知他晚上来家一起过小年。姚承一弟兄五个,老大一出世就过继给同村的汪姓人家,老二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泾县工作并在泾县成家,他是家中老三,老四入赘同村一户汪姓人家,老五和他在老宅基地上建起了两幢两层楼房,留住在了雪溪河畔。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的他身体已大不如从前,但这些年因为哥哥常年在外,所以很多时候,是他支撑着整个家族,每逢过年过节,他都把大家庭中大大小小近三十口人聚在一起,虽然招呼这么多人吃饭,是件辛苦事,但他却很开心,也认为是自己的职责所在。姚姓人祖祖辈辈家族观念都特别强,无论是在外工作的兄弟还是外嫁的女儿,都会在腊月二十六这天尽可能的赶回来,和家人团聚,热热闹闹过小年。
       凫阳村有汪、姚、蒋三大姓。村民们基本上是根据姓氏分三片居住。据村里的老人说,最先入住凫阳村的是蒋姓一族,后来汪姓一族也来到了村里,最后入住的是姚姓一族。姚姓一族看中了这方水土,在家族不断发展壮大的时候,由县城的姚家田迁居到了这里,房屋依着村里的雪溪河而建。随着家族人口越来越多,居住地也慢慢地由河边向村内延伸。
      族中与姚承一同一辈分,也是堂兄弟的村民姚承志和姚承一在泾县工作的哥哥姚承芳对姚氏家谱颇有研究,也查阅过一些历史资料,据他们说,凫阳 “姚”姓族人是湖州人姚应辰的后代。南宋隆兴元年(1163),姚应辰到旌德任县事。他为政宽简,待民慈惠。为地方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旌德县城,自唐中叶建县以来,至宋隆兴年间400年来,路巷都是用砖铺成,年深日久,损坏严重,行人往来很不方便。隆兴二年,姚应辰修整东街,用花岗石铺就宽十尺,长七百尺的路面。第二年八月修整南街,又用花岗石铺就宽十一尺,长二百八十尺路面。所用资金都是姚应辰自已筹集,没有让百姓出一分钱。姚应辰在任县事期间,收到了百姓们的爱戴。乾道四年,姚应辰解任,百姓们不舍,劝他留在旌德。他对旌德也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让长子回了湖州,自己和次子留下来居住旌德县城东关外,也就是后来的姚家田。姚氏家族经过十几代的发展,子孙遍及旌桥、凫山、华丰、版书、凫阳等村落。后来,有一户姚氏四兄弟看中了凫阳村的风水,带着家人迁居凫阳村。起初姚姓和村里的“汪、蒋”两姓一样,都是二十四过小年,直到明朝,因为家族中有一人在外为官,发生了一些变故,才改变了传统(这段历史在凫阳一块古碑文中有记载)。
      明朝年间,凫阳村举人姚本在山东冠县任知县,他清正廉明,修建学宫、城堤、城楼等利民工程,还修纂了第一部《冠县志》。在任6年,建树颇多。升任州知州时,当地百姓为他立下了“去思碑”。因一直在外地为官,只有过年才能回家看看家人,漂泊久了,自然有了归隐之心。那年他受朝廷委派,去贵州独山县平定叛乱,叛乱平定后,他与士兵们走散,早已想归隐的他身无分文,眼看就要过年了,他一路乞讨,却还是没有赶上过小年。腊月二十六那天,他到家时,脚底已起泡,鞋底只剩薄薄的几层布条,族人见他归来,敲锣打鼓,欢天喜地。自那以后,他一直留居凫阳,再也没有出门做官,族人也因此将过小年的日子改为腊月二十六,纪念他的归来。
      下午三点,院外五十米就闻到了炖鸡的香味,家人们陆陆续续的来了。泾县的二哥还在路上,老四带着家中的女儿、女婿、孙子们已早早的到了,院里满是欢声笑语,姚承一和弟弟们谈论着孙辈们的趣事,厨房里还在继续演奏着锅碗瓢盆交响曲,年轻人说着工作和生活,一家人一年来的忙碌和疲惫,此刻都已烟消云散,只有浓浓的亲情在雪溪河畔升温蔓延。
       几百年来,姚家人在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枝繁叶茂。当年的姚本要叶落归根,未来姚家人的子子孙孙,不论走到哪里,也不会忘记,是雪溪河陪伴自己长大,河边有年迈的家人,有熟悉的乡音。河里流淌着姚家人的故事,河水洗涤过自己的衣裳。今天是小年,丰盛的菜肴已上桌,灯笼也已装扮好庭院,年已到,等你归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20-3-4 22:50:08 | 只看该作者
          根据楼上1#文,我和安徽枞阳姚尚全发现和确定了旌德凫阳姚就是“旌德万翠姚氏”——旌德姚氏的另一支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5-18 01:3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