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7485|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徽古韵姚公庙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6-1 08:53:5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在广袤旳安徽大地上有甚多旳以“姚”字地名,其中有两个名为“姚公庙”最引人注目,一个在合肥市,另一个在含山县,这两个姚公庙所流传旳历史故事如出一辙。
9 b* M0 e' [% H% G* ^, c; u5 b合肥历史上叫庐州,庐州历史上其实有三座姚公庙,除了这里以外,“又南乡亦有姚公庙”。同时,据《嘉庆·合肥县志》记载,北乡定林铺还有一座旌公庙,也是祭祀姚兴父子的。

' h( ?# W, ]4 }" ^& @7 m: K
# P) p& n/ K! h5 F  [$ v, a姚公庙原先叫“姚李二公庙”,祭祀的都是合肥历史上著名的抗金名将。《嘉庆·合肥县志》有相关记载:“姚李二公庙,在德胜门外十三里,祀宋统制姚兴、招抚使李显忠。”那后来为什么改名叫姚公庙呢?至于霍邱县旳姚李庙与此有否瓜葛,有待于进一步考究。
, m- q& @* o: E4 [
% t, a+ l1 M3 P# u% U, n3 l: g
由于姚兴曾在庐州抗击过金兵,而他在巢湖抗击金兵也保护了庐州城,所以姚兴在庐州民间很受推崇。老百姓为了纪念姚兴而建立的“姚公庙”。
# ]+ d( g! [, v3 _' r+ M  O

* O  Q. g$ k3 k' H3 j合肥市包河区常青街道姚公村当地老人说,从前这里是有一座庙,里面供奉着姚兴父子的神像。曾经是两进大概六间房屋,中间有一个院子。1938年日军侵占合肥的时候,姚公庙已经破败不堪。一些逃荒要饭的住在里面,到处都是稻草和垃圾。
6 _$ Q% R. E8 a2 N6 h* y# o) s

* {3 X# D: h! {

' J: C( U; _* K; V' N姚公庙里面还有一口钟和一面鼓,老人们说鼓是红色的,上面红漆脱落了不少,斑斑点点的,要饭的经常击鼓取乐。解放后之后破四旧,一些老的旧的东西都破坏掉了,都找不到了;而那口大钟是铁铸的,上圆,口面呈八卦形。当年日本人侵略合肥时就是经过这里进攻德胜门的,这口钟也在那次战斗中被子弹崩掉一块,后来被送到合肥西门的十里庙里了。
$ I8 u. g. @7 V
/ V6 \0 w0 l& Q( L话说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当时的皇帝就是那个下了十二道金牌诏回岳飞的宋高宗赵构。是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铁骑直抵江淮。

( G: Y$ N! |' c9 F7 a) v5 ]9 G) R! `9 A$ N
相传当时的江淮制置使刘锜命淮西守将王权迎战,结果贪生怕死的王权迟迟不敢到前线,直到完颜亮攻陷军事重镇寿春(今寿县),才不得已入驻庐州。而王权的前锋正是兵马副都监姚兴。这个姚兴和抗金名将岳飞是老乡,都是河南相州人。他接令后率部飞速向庐州挺进,在庐州定林铺(今合肥北乡一带)遇敌先头部队五百骑。这个姚兴打起仗来非常厉害,在他的指挥下,金军被打败,并且生擒了敌首领“女直鹘杀虎”。
8 q+ ~* W* S+ k/ k' L. W3 n' m
+ E* `/ ~# g2 i5 g9 R
不过,金兵大批部队还是强渡了淮河,而阳奉阴违的王权命令姚兴出战迎敌,而自己则慌忙后撤。其后,姚兴带着自己17岁的儿子与金兵相遇于和州尉子桥(今属巢湖市居巢区),在号称十万金兵的金戈铁马面前,姚兴所部的三千将士(也有说四百骑)毫无惧色,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而此时王权躲避在仙宗山上,严兵自卫,置酒取乐,全然没有援助姚兴之意。
, a6 g) n, V2 ]/ J; y
# o4 @& a/ F1 i: ^! [
前有强敌,后无援军,姚兴却越战越勇。据载,金兵最后无可奈何,便暗地里派人收买了汉奸李二。而这个汉奸李二对王权有私恩,能够出入王权军营,他乘机偷盗了王权的军旗交给金人。金人将军旗竖立在今含山县姚庙镇东侧的一座小山上诱骗姚兴。而姚兴猛见军旗,以为王权派兵来援,便奋不顾身地前往迎合,等攻击到军旗前面时才发现中了敌人诡计,他愤然砍断军旗旗杆(后人因此称此山为“倒旗山”),大声痛骂了敌人一通后,返身复入敌阵厮杀,最后终因敌众我寡,姚兴与其子壮烈牺牲,同时遇难的,还有拱卫大夫、忠州防御使郑通等50人。
5 ^+ `+ F* N4 K- |7 [

) G4 T4 r% @* T* T- j1 c9 }据说,姚兴牺牲后,其部属为了迷惑敌人,将姚兴身躯扶坐战马,前呼后拥冲向敌营。金兵乍见姚兴戎装甲胄,一时魂飞魄散,溃败而逃。
) d; y( U5 {0 b! f5 V" G5 ~

* ~- X  [7 [0 @# V. _姚兴战死的消息最终还是传到了金主完颜亮的耳朵里,而这个完颜亮闻报后并没有很开心,而是写了《吊姚兴》诗一首,诗云:

4 [# s5 m( Q( A6 T3 j. c
" E0 T+ P, ~+ h4 Z“独领孤军将姓姚,一心忠孝为南朝,; p3 b8 t! r) j0 m: C
元戎若假征兵檄,未必将军死尉桥。”" I' l: M/ k. J% [) u* b# Q
% G4 D, ?+ E. \( ^' b; Q" o
姚兴,何许人也?据《含山县志》记载:姚兴,河南相州人(即今河南安阳人,和民族英雄岳飞是同乡),也是抗金将领;宋靖康年间(1126年—1127年),任相州州校,因劫杀金人有功,借补承信郎之职;绍兴十年(1140年)随刘琦守顺昌(今安徽阜阳市)收复宿州、亳州,平定淮河两岸,官拜右武大夫,累迁官至建康(今南京)府,驻扎御前,后破敌军统制,任荆湖南路兵马副都监。

  h+ A1 r( f0 ]- V3 c5 }8 G2 F! N3 Z; v5 m  t
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率领金兵20万大举南犯,前锋直指昭关。当时刘琦任江淮制置使,命都统王权迎敌,王权怯懦,不敢正面迎敌,退守庐州。于是金兵渡过淮水,三路并进。姚兴闻报,率部在定林(今属合肥市)击败金人500骑,并生擒敌骁将鹘杀虎。
  i) Z$ v4 G+ t! Z1 p
1 `4 n& b& a. v. [! w5 z* _
由于当时朝廷腐败,奸臣秦桧当道,竟不派一兵一卒增援。姚兴临危不惧,带领自己17岁的儿子和仅有的500名兵士一同作战,从早上一直打到中午,战斗十分惨烈。他凭着险要的山势,杀得金兵寸步难行,把金兵阻止在黄山八字口之北。

3 s7 X1 A) Y4 G: ~) I* o: k# t1 C+ J! w& S& p) ]7 E
金兵发现姚兴无援,攻势越来越猛,并以重兵将姚兴父子从中隔开,使其首尾不能相顾,逼迫姚兴孤军作战。姚兴虽奋不顾身力战,终因寡不敌众,被砍杀得遍体鳞伤。这时金兵又在离姚庙东约5里地的一座山上,伪设了宋朝的援兵营帐,姚兴连斩3将杀出一条血路直向“宋营”奔去。进入营帐,始知受骗,便跃马上前,一刀砍断“宋”字旗杆,避免众兵相继误陷。故此山后被人称作“倒旗山”。姚兴怒发冲冠又一连斩敌2将,自己也被金兵刺中了腹部。他紧咬牙关,盘肠于腹,不下战场,直至阵亡。姚兴死后,金将有感于他的忠心报国,勇猛顽强,作诗称颂他:

9 x. r+ k. a  M* J% u" s1 V1 }! r
8 B% P* i7 M/ b8 d, v/ [  s! c4 a独领孤军将姓姚,一心忠孝为南朝。元戎若假微兵援,未必将军死尉桥。
; J6 s5 |, _) `5 }0 D
/ t! p9 q6 D) `7 a" s5 f! B6 S) ~
传说姚兴死后,尸首僵坐在马背之上,如同一尊铁打金钢。他的战马向西奋力狂奔,冲破重围,奔往宋军的营帐。当它奔到离姚庙西约10里的一座桥上,迎面遇见主人的儿子带着仅剩的几十骑疾奔而来,此马立刻前蹄腾空,对天长啸。公子不知父亲已战死,慌忙下马叩拜,却久久不见动静。抬头细看,发现父亲血染征袍,双目怒睁,方知已故。他跪地哭泣许久,愤然说道:“父亲,孩儿一定要收复失去的疆土,为您报仇!”话音刚落,只见姚兴尸体缓缓从马上倒下,双目也合闭起来。这座桥因而被后人叫作“遇子桥”。古音字“遇”“尉”同音,所以人们又称作“尉子桥”。
' k: d  |3 r9 h& l. q

9 u) q) I- Q. L: L高宗皇帝后来闻知姚兴抗金战死疆场,追封他“容州观察使”并赐银数千两,为他在墓地旁建了一座99间的大庙,亲笔题了“旌忠”两字的大匾,悬挂在庙门头上。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又追谥“忠毅”。此庙名为姚兴庙,百姓出于对他的尊敬,称之为姚公庙。姚庙的名字由此而来。每年前来烧香的人们络绎不绝,据说,每到阴雨季节,人们仿佛听到庙内有千军万马的沙场征战之声。

& r, X& ~9 w  x% U! d# D; k" {# G9 w, ]: N# j, I+ a/ G
为了纪念这位爱国将领,周围的百姓连年在姚兴阵亡的那天来这里集会。姚庙集也就由此形成和兴盛起来。800多年过去了,99间的姚公庙早已在战火中焚毁了,但姚庙集今仍存在,姚兴父子的爱国精神至今仍然在民间传颂不衰。

: R8 a$ h7 X5 O
( A3 [1 K) H/ k如今合肥市域范围内姚姓居民比比皆是,其中有明确旳祖居地,有群居居民,有祠堂,有家谱旳支系就算肥东大姚,大姚姚氏是兄弟四人明末从江西瓦屑坝移居来的,老大龙公和老二海公都定居在撮镇镇大姚,老三裕公定居在长临镇,老四金公定居在肥东县城店埠镇。

1 v" `$ i( g$ N( F5 T* T% N' k2 k
祠堂在撮镇大姚村东边,1935年第二次建祠(稻香堂)时是我们大姚姚延乐公出重资建成的,当地人俗称大姚祠堂金龙殿之说。撮镇居中南边是长临,北边是店埠。从1883年第一次修谱就统一了字辈。
5 Z; b' T$ m& G) Y! ^

; {9 i9 W8 l2 v* C2006年第三次修谱目前有八千多人
2 W& z  m0 m- b* P. E/ l

# D4 K' R* W, d: D9 @4 _6 Y0 n9 T有明确旳祖居地,有家谱,有群居姚家人旳有合肥姚氏,肥西县旳淝南姚氏,庐江县旳沙湖山姚氏和潜川姚氏等

/ `4 Q$ {) G8 }* f8 q4 y) A/ f- V! M2 k' @3 V9 X) g1 L, q3 V. M
祖居在七里塘镇一带旳合肥姚氏始祖源出江西省鄱阳县瓦屑坝葫芦冈。一世祖兄弟三人。时值明朝末年,世道不宁。大族祖“伯"公留原籍以祧祖业,二族祖“仲"公及三族祖“叔”公转徙他乡另寻安身立命之所。三族祖“叔"公迁至桐城,吾族先祖“仲”公客居合肥北郊。姚仲为合肥姚氏始祖,仲生三子:长福康,次福泰,三福勤,合肥姚姓一俢家谱是道光二十六年,即1846年。二俢民国二年,即1912年。三修2008年。历经四百年时间,族盛丁旺,繁衍十九代,现族人超过万人以上。“仲"公后裔遍及以合肥市为中心的四乡八野,人丁达千人以上居住点有:新站区域内兴华苑、兴海苑、淮合花园、北岗花园、淮肥花园等;瑶海区域内瑶海家园、长淮新村、瑶北新村等;肥东县区域内杨塘乡、马湖乡、包公镇等;长丰县区域内岗集镇、埠里乡、双墩镇等;全椒县区域内襄河镇等。人丁数百人以上居住点有:肥西县区域内山南镇、丰乐镇等;舒城县区域内千人桥镇、马河口等。另巢湖市栏杆镇,马鞍市内,旌德县蔡家桥,定远县藕塘镇,等均有居住。“叔”公长房部分后裔居肥西县柿树岗乡;次房及三房部分后裔居合肥高新区南岗镇、小庙镇区域。远及全国各地,也有移居港台地区及海外。
# [/ E) R; @6 @
+ a# u+ g* L/ ^- G
含山县姚庙
' q& L; K$ `5 r( V9 I) W2 @- p" K
# i* Z3 G! S1 _/ z; Q; c' H

, @2 H5 O  A) N/ F5 n" K/ j含山县姚庙姚氏辈字:公永士汝秉,宗世德后祥,和平安定国,仁义继家邦。
" T% T0 I: ]4 }6 o2 m7 O8 C9 Y- [
; {0 G  |( v+ G5 v( ?, q2 y, p1 |, g枞阳县旳姚王集,东临麻溪河、东南临浮山及白荡湖,西边菜子湖,古时候此地为桐城县桦阳冈保,据清道光版《桐城县志》载:姚王集,石溪之西北,钱家桥之西南,有姚王庙。是说因为此地有姚王庙而得名姚王集。据当地老人们介绍,这庙里供奉的是唐代开元年间宰相姚崇。说是姚崇终老后葬于此,实为讹传也,其墓葬位于河南省伊川彭婆镇。姚崇(651年-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人,祖籍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唐代著名政治家,嶲州都督姚懿之子。曾历任扬州刺史、淮南按察使。因他政法简肃,吏治清明,深得老百姓爱戴,民间习惯立碑建祠来颂扬其功绩。此为姚王庙之由来。
+ _  G, T* [. A# D7 A9 G
7 Z% ]4 c: |' Q5 Y+ Q) x
- z) z8 ^6 I, A$ ^
- t2 W! N0 c$ }. a  b9 @
( W( Q/ h0 [7 `6 b3 [- v
* P# I" N: u( v' h3 T

4 m" L4 t+ q: x1 l+ k7 B: n% I7 D' u从前姚王集,是中国最大的牛畜等交易市场之一,始于明季而兴于清,盛于民国而没落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末。集在姚王庙前的黄土岗上,这里叫上冲,其实还有一个听着都想发财的地名:仓银山。
2 O: v% n, q/ j- H7 X; `

6 M( ]3 V% H3 R" ]+ v' H8 t据《安庆府志》、《桐城县志》、《桐城志略》等文献显示,清代时,开集于每年农历二月姚王庙的庙会期间,到民国时期,日有牛马驴骡万头以上,客旅数万人。由于历史原因,姚王集有过短暂停滞,至解放后1950年恢复开集,交易稍逊往昔。1958年,本地老牛集、钱桥两社,在此开办牲畜交易所,进入常年营业状态。后来由于当地水路运输功能丧失,陆路交通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自由化进程中,周边小集镇的兴起,农耕社会的转型,机械化的普及使用,导致耕牛等牲畜的使用逐渐减少,迫使姚王集彻底消失在过往的岁月里了。
0 R# H, E; C9 P, d5 g( i2 L; S
* u% J) m( d% _# m! E+ J/ n
据传,从前姚王集开集,姚王庙前,来自省内外商贾,贩牛驴骡马者,接踵而至,到处人头攒动,人声鼎沸。鼎盛时期,有各种牲畜三四万头。集市之中,或买或卖,各听其便,大有日中为市之风。每开市,周边村庄上下十里,都有租户。村人皆以芦席搭建茅舍,租与商户以避风雨。茶馆饭铺油条锅,紧挨市集。其所谓万商到此,百艺咸集,一时之盛,难以尽述。 5 Z) g2 |  G; A6 o! x; g9 p
: c- w. y" u3 M1 t; O
8 z. R  O, M' }0 p" s) v0 ]
因牲畜交易的需要,还诞生了一种最耐人寻味的职业--牛经纪。从业者多以周边居民为主,其角色相当于经纪人。集市中,牛经纪以中间人身份介入交易,撮合促成生意,从中收取佣金。因为人多,他们在自己的身上插一杆小红旗,穿梭于集,以便于别人识别。交易时,一般商贩先向牛经纪将价格交底。授权后,商贩只顾喝茶吃饭,只等经纪人成交。作为合格的牛经纪人,不但要懂得为商之道,善于察言观色,熟悉行情,更要具备鉴别牲畜肥瘦好差的能力。一般是摸摸牲畜牙口,再拍拍牲畜的臀部,就能说出个所以然来。当然多以行话现场交流。如看牛的经典行话:“牛五岁六个牙,六岁扎边牙,七摇八不动,九岁如钉钉,十岁裂开缝,十二岁后牙提升。”“耳朵插花,不聋便瞎”“两眼暴红筋,不咬便抵人。”“屁股圆,好耕田。”等等。9 O1 }1 u# b/ k" u/ ~
) w0 s3 c: {! C1 D, z
( Q& M( P' i7 f
可见入此行,想成为有经验有权威的经纪人,还真得修炼一番。枞阳坊间,对深谙其道的牛经纪职业人,一般是带有调侃意味地称“捣牛屁眼的”。这句话在枞阳方言语境里,是分褒贬的,并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交往中。
$ d. Z/ L% x, K
/ u& ~1 G/ ?( i' R/ N  |( G6 m
1 N, q8 c9 _4 i! e! b

6 F. \4 D+ k& j3 r2 G& Y# }姚王集牛旳集市热闹了几个世纪,随着改革开放和农业机械化,牛市是没有了,但是姚王集周边,涌现了诸多出色的企业老板及生意人。

8 U$ I# v, @% A% R% s9 N$ {
' k3 W0 i. f* q1 f% H! {- E1 H姚王集山清水秀,人文荟萃,成千上万旳姚姓居民群居在附近各个村落,闻名于世旳麻溪姚氏祖居地即在姚王集东边麻溪河畔旳牌楼庄。麻溪姚氏五世祖姚旭,举明景泰二年(1451)进士,官至云南布政使司右参政长眠牌楼庄内,省级文保单位;3 d. ^- ~, S8 Z" B
% \* ~0 k& R( @  ?2 \

4 z% {' _( n! T1 Q' ]2 k
! M- k! p( ?$ b% }在姚王村万家墩长眠着白苓姚氏三世祖姚文显公,文显足下人丁兴旺,现代人有两万多人;姚王集半径十公里范围内大地上,长眠着有桐城派集大成者、一代文坛领袖、桐城麻溪姚氏十六世孙姚鼐(1731-1815年),省级文保单位;
1 F9 s" o0 Y( m' N. A- E0 d* Z% b6 `2 y8 `/ @) z
/ M+ Y7 {* a6 w4 N+ z) {

; M( q! z+ d) V3 t. J% k0 t; x3 U县文联号称枞阳旳陶渊明、明读书人白苓姚氏十世孙姚康伯(1578—1653)地市级文保单位;
  r: s0 K: D0 d% u9 I' j) d0 j* x% w6 {( w: O2 r
清直隶州州判、教渝、欶授文林郎、例封奉政大夫,白苓姚氏十六世孙姚骊山(1821—1901)等等姚氏历史文化名人。
, B0 B+ |2 \6 {4 q2 }8 G7 A$ p
/ Y3 h8 Y: f; H姚尚全, G$ ?* }7 N" Q* W
2020年5月25日
6 O2 D5 z  s7 g8 N" n

" f5 @+ x+ c/ |3 v! J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20-6-1 16:59:01 | 只看该作者
      合肥姚氏,其中有祖居地、有聚族而居居民、有祠堂、有家谱旳支系是:
+ G4 ^! V/ H+ }1 v3 |  p, o0 Z      ⑴肥东大姚稻香堂姚氏
: C* y, g7 l; ^* w8 Y      ⑵肥西县旳淝南姚氏
. K7 H  v9 t3 ]$ Q. c' f      ⑶庐江县旳沙湖山姚氏) m" j$ E; n9 I7 `4 I4 n% L
      ⑷庐江县潜川姚氏
# B: B: Y7 |. N4 o$ H0 W
. _  H- g. s$ d4 ]' a6 m- Z⑴肥东大姚稻香堂姚氏
5 |- f, L* X- p$ T! o2 @6 a       大姚姚氏是兄弟四人明末从江西瓦屑坝移居来的,老大龙公和老二海公都定居在撮镇镇大姚,老三裕公定居在长临镇,老四金公定居在肥东县城店埠镇。
5 U* H. E) `0 L6 b* }1 ]      祠堂在撮镇大姚村东边。1935年第二次建祠(稻香堂),是我们大姚姚延乐公出重资建成的。当地人有大姚祠堂金銮殿之说。撮镇居中,南边是长临,北边是店埠。
; \3 b$ w2 J1 J8 r3 x      从1883年第一次修谱就统一了字辈。2006年第三次修谱。
& z& A3 R/ T) y1 ]5 N5 Y, |* W      目前有八千多人5 W- o& ~# H( w% G

7 _& @1 W/ w$ T9 r& ~7 w* L⑵肥西县旳淝南姚氏% y6 W- T  j8 V
     祖居在七里塘镇一带旳合肥姚氏,始祖源出江西省鄱阳县瓦屑坝葫芦冈。一世祖兄弟三人。时值明朝末年,世道不宁。大族祖“伯"公留原籍以祧祖业,二族祖“仲"公及三族祖“叔”公转徙他乡另寻安身立命之所。三族祖“叔"公迁至桐城,
) u# f9 m! K1 o8 T      吾族先祖“仲”公客居合肥北郊。姚仲为合肥姚氏始祖。仲生三子:长福康,次福泰,三福勤。1 S& @- C4 E$ D+ q
      合肥姚姓一俢家谱是道光二十六年,即1846年。二俢民国二年,即1912年。三修2008年。# C3 @, i1 p3 d
      历经四百年时间,族盛丁旺,繁衍十九代,现族人超过万人以上。“仲"公后裔遍及以合肥市为中心的四乡八野,人丁达千人以上居住点有:新站区域内兴华苑、兴海苑、淮合花园、北岗花园、淮肥花园等;瑶海区域内瑶海家园、长淮新村、瑶北新村等;肥东县区域内杨塘乡、马湖乡、包公镇等;长丰县区域内岗集镇、埠里乡、双墩镇等;全椒县区域内襄河镇等。人丁数百人以上居住点有:肥西县区域内山南镇、丰乐镇等;舒城县区域内千人桥镇、马河口等。另巢湖市栏杆镇,马鞍市内,旌德县蔡家桥,定远县藕塘镇,等均有居住。6 D) j& U1 m" v' {
    “叔”公长房部分后裔居肥西县柿树岗乡;次房及三房部分后裔居合肥高新区南岗镇、小庙镇区域。远及全国各地,也有移居港台地区及海外。* _0 ^3 {$ V2 g2 E* I0 w

  ]+ W0 F% {  `, z  d& N5 L9 C& \; c/ y( k) e9 I
4 _; F+ |8 [9 i/ m6 a+ N
, W, T7 Q5 ?7 L9 |# Z2 n# P3 L+ g0 I  W# G2 q" S
/ c# j( v/ O6 U( d: `1 ?

) M4 x0 K& T& o$ {( {( L3 x( U6 A4 h! s$ X$ t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20-6-1 10:52:30 | 只看该作者
       哦,姚尚全文章。5 d# ~; M* S$ h, H
1 p7 B6 s( r) K

; ~9 ]$ e: A1 E0 w8 m- {
% j. O/ O; {9 N9 E  E金主完颜亮《吊姚兴》诗" D# n; m: a3 O$ j! Z& X7 C
独领孤军将姓姚,一心忠孝为南朝,# ]+ ?; m3 {- o3 ~; Q% X/ V& p( I6 s, D* C& Z, v; z2 l
元戎若假征兵檄,未必将军死尉桥。$ [6 {/ D$ J' k: o1 Y0 B/ Y+ V  {( [) R* ]# E
2 @9 h6 U9 B( R$ p! J3 I/ T* S# P; B1 {
   《含山县志》载:
9 H% m9 |* a$ s' e
    姚兴,河南相州人(即今河南安阳人,和民族英雄岳飞是同乡),也是抗金将领;宋靖康年间(1126年—1127年),任相州州校,因劫杀金人有功,借补承信郎之职;绍兴十年(1140年)随刘琦守顺昌(今安徽阜阳市)收复宿州、亳州,平定淮河两岸,官拜右武大夫,累迁官至建康(今南京)府,驻扎御前,后破敌军统制,任荆湖南路兵马副都监。
% ?  U8 T* K3 S; e5 l.         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率领金兵20万大举南犯,前锋直指昭关。当时刘琦任江淮制置使,命都统王权迎敌,王权怯懦,不敢正面迎敌,退守庐州。于是金兵渡过淮水,三路并进。姚兴闻报,率部在定林(今属合肥市)击败金人500骑,并生擒敌骁将鹘杀虎。  S" ]5 N3 l1 v' k0 N0 z
     当时朝廷竟不派一兵一卒增援。姚兴临危不惧,带领自己17岁的儿子和仅有的500名兵士一同作战,从早上一直打到中午,战斗十分惨烈。他凭着险要的山势,杀得金兵寸步难行,把金兵阻止在黄山八字口之北。p  H
' ~  ~) N' A. e4 i; }4 U2 X
     金兵发现姚兴无援,攻势越来越猛,并以重兵将姚兴父子从中隔开,使其首尾不能相顾,逼迫姚兴孤军作战。姚兴虽奋不顾身力战,终因寡不敌众,被砍杀得遍体鳞伤。这时金兵又在离姚庙东约5里地的一座山上,伪设了宋朝的援兵营帐,姚兴连斩3将杀出一条血路直向“宋营”奔去。进入营帐,始知受骗,便跃马上前,一刀砍断“宋”字旗杆,避免众兵相继误陷。故此山后被人称作“倒旗山”。姚兴怒发冲冠又一连斩敌2将,自己也被金兵刺中了腹部。他紧咬牙关,盘肠于腹,不下战场,直至阵亡。
_" E* L$ e( R
% I3 d" K$ d4 \9 h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20-6-1 17:21:52 | 只看该作者
       枞阳县姚王集,东临麻溪河、东南临浮山及白荡湖,西边菜子湖。/ X) Y5 s5 `1 m
       古时姚王集为桐城县桦阳冈保。清道光版《桐城县志》载:姚王集,石溪之西北,钱家桥之西南,有姚王庙。是说因此地有姚王庙而得名姚王集。据当地老人们介绍,姚王庙里供奉的是唐代开元年宰相姚崇。
) L' P" a* d$ K4 V. H' A$ r      姚王集曾是中国最大的牛畜等交易市场之一,始于明季而兴于清,盛于民国而没落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集在姚王庙前的黄土岗上,这里叫上冲,还有一个地名:仓银山。
  a( A! ^3 V" l8 q0 g1 y0 C      姚王集山清水秀,人文荟萃,成千上万旳姚姓居民群居在附近各个村落。9 ?- g9 H& S5 l' A
     闻名于世旳麻溪姚氏祖居地即在姚王集东边麻溪河畔旳牌楼庄。麻溪姚氏五世祖姚旭,举明景泰二年(1451)进士,官至云南布政使司右参政长眠牌楼庄内,省级文保单位。姚王集半径十公里范围内大地上,长眠着桐城派集大成者、一代文坛领袖、桐城麻溪姚氏十六世孙姚鼐(1731-1815年),省级文保单位。
) {' `. g- c" O6 u5 |, c" r8 R& H      在姚王村万家墩长眠着白苓姚氏三世祖姚文显公,文显公位下人丁兴旺,现代人有两万多人。有“明读书人”白苓姚氏十世孙姚康伯(1578—1653)墓地,地市级文保单位。清直隶州州判、教渝、欶授文林郎、例封奉政大夫,白苓姚氏十六世孙姚骊山(1821—1901)等姚氏历史文化名人。
" ?# h4 S, \+ K0 X( \6 `- [) @
, b/ n& Y7 c  A% o5 Q' ]! g
       2 \- |* A.9 o& u& o, G# U  E% ^$ x" v7 K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20-6-1 21:21: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20-6-1 23:26 编辑
/ P/ y' m# Y2 ]9 c! q' f6 Q$ ?. Y, r9 q6 F' J  c
      安徽2个姚公庙究竟在哪里?今尚存?
$ K) y$ l- o2 |* `/ `! X1 h2 F+ `+ C* A' n, v( A

+ ?0 t: K# U- Q  j3 _7 p      合肥市包河区常青街道姚公村当地老人说,从前这里是有一座庙,里面供奉着姚兴父子的神像。曾经是两进大概六间房屋,中间有一个院子。1938年日军侵占合肥的时候,姚公庙已经破败不堪。一些逃荒要饭的住在里面,到处都是稻草和垃圾。" V# n7 u4 E$ w0 X5 l. q+ c
     合肥市包河区常青街道姚公村?
( O( E; S5 H8 M$ o: p  S
2 A$ p4 x" [7 r0 i; {! q7 T
- C. _) Q2 u8 A; s6 C- D* n5 c
      宋高宗皇帝追封他“容州观察使”并赐银数千两,在他墓地旁建了一座99间的大庙,亲笔题了“旌忠”两字的大匾,悬挂在庙门头上。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又追谥“忠毅”。此庙名为姚兴庙,百姓出于对他的尊敬,称之为姚公庙。
) f0 u9 p9 `; v      为了纪念这位爱国将领,周围的百姓连年在姚兴阵亡的那天来这里集会。姚庙集也就由此形成和兴盛起来。800多年过去了,99间的姚公庙早已在战火中焚毁了,但姚庙集今仍存在,姚兴父子的爱国精神至今仍然在民间传颂不衰。' X/ L- g  i& L( M% t
      这个姚兴庙或姚公庙,这个姚庙集究竟在哪里?

% `! m# v3 r, v2 ?( z' Q+ x* V      含山县这个小集镇改名为“姚公庙”(现叫姚庙)或“姚庙集”,即当今的姚庙乡政府所在地。
; j* b, a# E; y' O1 Z   姚公庙原址在安徽省含山县仙踪镇以西约八公里,与居巢区西峰乡尉桥接壤处。
/ m* F; \% S5 l/ h( q4 P
" Q  D' D8 {9 I% l4 T* k' w& g( f
% z; }. Q' Q+ n, F7 p2 p2 O
6 C7 g, R, I$ D* a7 [/ T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20-6-3 09:15:43 | 只看该作者
确实是姚尚全提供:1 I& Z* X- l1 T/ z) n7 X
       “在广袤旳安徽大地上有甚多旳以“姚”字地名,其中有两个名为“姚公庙”最引人注目,一个在合肥市,另一个在含山县, n) e  L2 X# Z- y
       “含山县姚庙  q" |: e含山县姚庙姚氏辈字:公永士汝秉,宗世德后祥,和平安定国,仁义继家邦。. Q! J" N# g7 [. n8 {$ s* U

$ ?1 p# m, J; w& Y4 ^! g      姚尚全提供含山县姚庙姚氏 字辈【几世起用?】:公永士汝秉,宗世德后祥,和平安定国,仁义继家邦。
- \# T( b8 \  }9 ?# V% c      细想,含山县有姚庙?是含山县姚庙姚氏?
! E" q0 u; i  I* R6 \. {% i7 }      因为南宋抗金名将姚兴父子是战死于和州慰桥的(今和县),当年百姓在那里建姚公庙纪念英雄姚兴公。后来宋高宗和宋宁宗一再恩赐白银修庙和加谥加赠(开府仪同三司----一品散官荣誉)。8 [2 o/ E! ]7 ]7 A% G% L3 f
    是和县还是含山县有姚兴庙(姚公庙。姚庙。姚庙乡或姚庙镇)?或这两个县都有姚公庙?

' _( v6 q7 d  ]- q- `@姚尚全
3 b; W; n& x3 f@姚尚明 - v0 i' U0 |+ e! B) N
8 b0 e  d6 }% P; E/ ?0 C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20-6-1 11:57:48 | 只看该作者
    安徽有两个名为“姚公庙”:一个在合肥市,另一个在含山县。这两个姚公庙都是祀抗金宋将姚兴父子。
' Q! B: ^# M/ a+ ?5 L8 x9 k    合肥,古庐州。庐州历史上其实有三座姚公庙,除了这里以外,“又南乡亦有姚公庙”。
( a% ~  H$ Z8 C1 F7 c% g& P2 U
    据清嘉庆年版《合肥县志》记载,北乡定林铺还有一座旌公庙,也是祭祀姚兴父子的。
3 }6 @) x7 I/ i# w9 L- ?$ C# b; W& d( {3 @9 }3 k9 y/ @
8 [* L& ?* T( L( V
   今杭州市##县一支姚氏是姚兴后裔。
& B, J' U) A+ Y" B5 \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20-6-1 12:36:33 | 只看该作者
求知含山县姚庙姚氏/ Q3 j" K- x+ ?# R: `, M; Y* k4 U$ X7 l! _2 Q7 X& E

, o' s! c! O, O# ?& q. a3 z1 H
; `) y/ X- i- b2 E- F8 l1 R
含山县姚庙姚氏【】(姚尚全提供)
( P+ G# f' |, r# l      字辈:公永士汝秉,宗世德后祥,和平安定国,仁义继家邦。
0 ?1 v' [' n; p" D2 [9 y+ b! {6 f
" m5 u* o  F; S6 u2 g9 m0 d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20-6-1 22:52:53 | 只看该作者
求知安徽庐江县潜川崇耕堂姚氏情况
; X! C, F% n; P* \; u  潜川姚氏不是指杭州市临安区潜川镇姚氏,安徽枞阳姚尚全指认是安徽庐江县潜川姚氏。
4 M: C( B6 J% t8 v7 O! P  庐江县潜川姚氏在庐江县潜川镇哪些乡村?是不是庐江沙湖山姚氏或其分支?  q1 E9 f- ]( g! j
  潜川姚氏,始迁祖是谁?今人口多少?有字辈?+ |, O# }, r, D2 d" k( I5 H9 y

5 z" E! I; |! i$ z, _* O 6 v# p4 _/ H8 K  Q
3 G) L7 \. l0 y- \4 d! z6 t& K
庐江县潜川镇崇耕堂姚氏【姚进然】(姚尚全指认)6 I8 N5 r; C! Z' F& C0 g+ o2 C
  是庐江沙湖山姚氏或其分支?庐江县姚氏多支系,庐江沙湖山姚氏的堂号也是崇耕堂。3 E. ]- x8 _; A$ N7 P+ z& f
  合肥姚进然传发潜川崇耕堂姚氏八修宗谱颁谱大会图。
. K0 I% ^3 S8 X$ W9 o  Y皖00*[安徽庐江]庐江县潜川崇耕堂姚氏八修宗谱    2020年元月颁谱。
; L* ]6 M5 f3 I& Q

: h' {- U, @3 t3 G% F! M! q  
, ^) s( P+ s6 d; Z8 {1 _* Y
. `! {/ o8 @( y  T7 I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20-6-1 22:57:27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20-6-1 21:21
& d% _8 u  v) A- K, H4 s4 i安徽2个姚公庙究竟在哪里?今尚存?

, L1 e$ @& x4 d( F8 _: B姚尚全回复:
1 U9 ?- M( n( n$ i0 t2 v8 i" Q       合肥市姚公庙原址,在合肥市包河区金寨路高架桥附近。因城市建设,早已拆掉了。
7 g  m3 e3 |/ `9 a/ l3 x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20-6-1 23:24:33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20-6-1 21:21
& d+ w- Z: W/ R. j. Y  l- v安徽2个姚公庙究竟在哪里?今尚存?
( d3 Z. \8 z& J1 K- `" |
    含山县这个小集镇改名为“姚公庙”(现叫姚庙)或“姚庙集”,即当今的姚庙乡政府所在地。    姚公庙原址在安徽省含山县仙踪镇以西约八公里,与居巢区西峰乡尉桥接壤处。
! e2 a% e9 l  ~0 i
7 J- `- J' V. }! N9 o5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7-23 17:3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