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3742|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姚氏述先记》及其著者简介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10 14:07:0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姚文长 于 2012-5-11 13:04 编辑
7 s% F/ V4 D$ P. t( t, ]: y* w; b6 O- X5 }

    《姚氏述先记》及其著者简介

- ?, U/ @9 k& f8 u8 J' T( T% r! H
& g8 y9 }0 `; e7 i
    《姚氏述先记》,姚璧撰,姚家琳编,民国十二年石印本,北京图书馆收藏。以上题录是北京图书馆编的。根据著者姚家琳的表述和该书内容,我以为用下列题录则较有特征:
8 j( h9 W) T: _# h6 ^5 M% x: e0 b2 u    《雪坡姚氏述先记》,(闽侯)姚璧撰,侄姚家琳编录,民国十二年石印本,著者姚璧和姚家琳俩是叔侄,桐城姚氏远裔,清末民初福建闽侯人,世代官宦人家。姚家琳编写和出版此书后,应修了姚家族谱。
/ R+ \( t! w3 L! T     姚璧,字建斋。少补弟子员,潦倒名场,幕游数省,终以时命不齐,遂归隐焉。自云“予少年游幕四方,虽未登仕版,罔识为政奥窍,然吾家数世为县令,仅就予所闻见者为子述之。”姚家琳要到甘肃当官,向叔父姚璧问政,于是便有了这《姚氏述先记》。* \% E+ T: R4 ]5 d! Y1 [, E
     姚家琳,又名幼仲。工诗能文。“甲寅之春(民国三年,公元1914),姚幼仲以保送赴京应法官甄拔兼第一届知事试验,及格后分发甘肃(任职)。”初权盐池,继宰静宁,补授毛目。所至士民爱戴,卓著循声。姚家琳整理了姚璧的“述先”并请五叔父姚抑斎作了补充,又请世交、亲戚、朋友、同乡、同事和祖先当官地的乡人读述先记和题辞,于是便成了《姚氏述先记》。& d& H9 W* y8 W
    述先记叙述和记录了姚家一门四世数人为官之道以及政绩和事迹,可认为是姚家族谱的先德传,也可看作循吏传。所涉及的姚家琳之先世是:: z5 b, P$ J1 R' \+ X
    曾叔祖姚履堂讳怀祥,清嘉庆戊寅恩科举人,历任浙江象山、龙游、新昌、嵊县等,最终在定海抗英斗争中殉难。* x( ~! n$ i7 \& q  S% t" p3 n
   祖父姚蓝坡讳宝铭,清道光乙己恩科进士,历任四川富顺、涪州、泸州。坚决抗击翼王石达开攻涪达三年之久,涪州民为其建生祠姚公会。
) K7 ?* l; @  z& s% Q   十叔祖姚禹九讳宝谟,以秀才保县丞,捐生知县,初任四川蘆山,后补平武。因丁忧去官,坐是淹滞四川者十年;后改选广西迁江。
4 Y& T. D2 Z2 [7 z   父亲姚仲容讳世贞,以光绪己卯优贡、庚辰朝考一等分发甘肃。历任张掖、狄道、皋兰,皆有政声。在狄道时捐三千金修城垣,峻不及年,回(民)乱作城围而不至陷。五叔父姚抑斎曾在甘肃随姚仲容任临洮、皋兰等地,认为“所述仲兄政绩太略”,补述了更多更详的姚仲容事迹。
! J9 @  `( P6 w( k2 P' g. @   本书可供姚家琳的族人或同宗、对姚氏宗族文化有兴趣者、研究勤政为民和廉洁为官者、研究清末民初福建、四川、甘肃等地方历史者、研究民初文风者阅读或参考。
0 \! ?% O& b0 q& `; H$ C
# B2 r9 W0 g; p5 f+ I* P" h《姚氏述先记》全书88页。补编了目录。
. o! T. R( z7 v2 m) q7 A         
! `7 G* ~' X# x& D

目录


" t! ?7 E. X0 ~7 }1 R- x5 H2 v3 W2 V' d9 R- k1 B- Z
全书88页,页码从190起。& p/ A# v  b" s) q9 ?
0 _" g1 h5 z; r- o9 s" i
序(2篇)                     191
8 f" Y% p7 M" F  K% Z7 s述先记                        197
( N+ W' }' P- v& \" Q; T' ~0 ~. T作补述成附题二绝             209
4 [4 w5 G: _  R1 v5 A! d2 r5 s$ L题辞(33篇)                  217% P' e. Y2 T8 j' f1 ^
  东川江命职敬封等题(9篇)   217
; ]+ f) b( B3 D* i2 D' d$ E) l  益州李树芳惠泉等题(16篇)  235; l' S1 h8 ]$ ]4 `/ `
  闽侯郑贤彤阶等题(8篇)     257
" e3 C0 D7 z& c& K书后(2篇)                   265
9 ]8 X/ k+ P4 i. M) K( f跋(2篇)                     271
3 O  }# N5 x6 @! @. \: @% y8 B+ u: w: M7 m' a$ ^$ M; j
     “述先记”和“作补述”两节共20页,而他人所作的序、书后 合共39人所作39篇共65页;特别是题辞33篇,占最大篇幅。题辞往往由文和诗组成,可视为读后感。由此,可知编者姚家琳的苦心,可知他的社会关系。( A6 J; A9 ~" q0 r* T( `& t9 V" W% u
! A, m! C9 n) j( G- `5 q
     《姚氏述先记》诞生于民初,至今未到百年。不知姚家琳的后代情况如何?
7 d* t5 H8 U/ b1 H+ u9 f4 W
# c: [$ \% l7 c" V8 B' c" N
( ~  B5 q/ S# E& Y6 n* n( E
录闽侯李毓文郁亭之题辞, _3 F8 E% W; l8 \' E; u  J  a
    辛酉三月奉命来甘办赈。今省长林芷声馨公适膺甘肃教育厅长之命约,偕行抵甘。与吾友幼仲同年过从甚密,暇时出所撰述先记见示,迄今年余。余将有灵武之行,仅特赋诗志之。
5 I7 W% @9 [$ R0 S         茫茫家国艰虞日,; W- P* b( ~; G/ i
         一别京华又十年①。! `  A$ P- K' ^5 N5 s
         刼后幸完新稿本②,
; K2 \0 \, S+ E2 J6 v0 h+ {1 I         署中喜读旧诗篇③。3 p+ R1 |9 w' V9 L1 ]6 ^
         龚黄政绩边陲著,3 T1 o+ M% T9 p( r$ Q5 h
         班马文章左诲传④。
& L) T& s) E1 q, N# A         最忆闽南社事罢,) E/ A8 H4 T/ W& b4 l2 c
         瓣香吾独溯前贤⑤。   
: }  g9 {% d7 @原注:; Q1 @4 c2 X. s; n' h0 l3 c' w
    ①民国三年与幼仲同试都门,迄今十年.
4 K7 v. F2 u) s    ②迩来各省迭遭祸乱,独甘肃无恙,姚氏述先记能保存。/ k0 t! X  i& w9 B0 D# {9 b7 ?- S
    ③幼仲权盐池篆,署中题壁甚多。余读之拟为书,后末果。
4 F( W5 h- F$ D: k# K    ④姚氏世为循吏,履堂蓝坡、宪清仲容诸先生皆以文章重当世。, l5 Y: F0 Q; }. J0 a
    ⑤余少时与闽南诸友结诗文社,一日论列闽中循吏。有人述履堂先生殉节事甚详,今犹忆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12-5-10 14:15:40 | 只看该作者
原來是姚斌宗親發的,拜讀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楼主| 发表于 2012-5-10 14:24:43 | 只看该作者
桐城麻溪姚氏家法" r5 D) c7 O1 J( ?6 Z: D
http://bbs.itongcheng.com/thread-184266-1-1.html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12-5-10 14:29:34 | 只看该作者
著者姚璧和姚家琳俩是是福建哪一支姚氏?是雪坡姚勉的后代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2-5-10 14:57:15 | 只看该作者
此貼是新浪上的.姚斌宗親發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12-5-10 15:02:52 | 只看该作者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12-5-10 16:05:44 | 只看该作者
姚秋园,号觉庵,1877年出生于揭阳磐都凤林村。姚氏中过禀生、举人,历任法部主事、广西第二师范校监、北京高等实业学堂人伦道德课讲师。民国时期,历任暹罗华侨宣慰使、潮梅行政考察官、潮梅司法官、广东禁烟督办、潮州税务局长、全国烟酒驻沪办事处代表、福建银行监事、浙江省复选监督官、浙江余上捐局和清湖海门统税局长、学海书院教授等职。姚先生一生为官清廉,秉公办事,以文章耀世,人格高标,为时人所推崇,是当时著名的古文学家。
  U; X! |3 w) M! e% [! c6 Q0 n7 e姚秋园出生于书香门第,是民国著名的学者,他一向治学十分严谨,不以功名利禄为重。他自幼熟读四书五经,1897年就读于广州广雅书院,1900年就读于广西桂林第二师范学院,1906年就读于北京大学。1912年又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京师大学文科,一鸣惊人。 / I' k( C: c% e+ |8 f0 {, E+ R" ~, V4 {
出任地方官后,在繁忙的公务之余,他仍矢志力学,秉烛夜读,做到学以济世。他追随当年最有影响的清代散文流派桐城学派,主张学习《左传》、《史记》等先秦二汉的散文和唐宋古文学家韩愈、欧阳修等人的作品,讲究义法,要求语言简洁,以阳刚阴柔分析文章风格,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用”的论断,要求文章要“言之有序,有势”,要“义以为经,而法纬之,然后成体”。他穷一生的心血,著成了《古文辞阶》一书,在书中,他极力推崇“桐城八美”,即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阳刚之美包括雄、直、怪、丽,阴柔之美包括茹、洁、远、适。此八言涵盖了文章的立论、观点和技巧。姚先生特别强调写文章的重要性,他强调“文章者天下之公器”,他认为“学术者左右世界之原动力也,道术治术皆由学而出,而文章则学术所赖载之以行,发扬而光大也。”
; O- O5 n' @+ n9 |+ o5 [姚先生十分注重读书的方法,他将所读的书籍分为三类:一是涉猎之书,二是专精之书,三是诵读之书。他主张对好的书籍好的文章要百读不厌,要多做笔记,勤于思考。他的著述能坚持独立见解,不人云亦云,对待科学,他能持严谨的态度,不墨守成规。他主张读书重在真才实学,毕业不能等同于学成,只有学有所成,术业有专攻,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一观点深得时人和后来者的赞许和推崇。 7 \5 `8 y, N! ~8 M5 @8 A7 ~
姚秋园先生情系桑梓,几十年来,他无论为官还是做学问,始终关注着生于斯长于斯的揭邑大地,他节衣缩食,并拿出自己科举所得的全部奖学金,慷慨解囊为家乡凤林兴建了养志小学,为家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 }' I6 ^0 s! ?+ q2 p& ~
1930年,广东当局有意在揭阳成立“揭阳县救济院”,用于收养那些孤寡老人、残疾、孤儿、疯子等,时任第四路军副总司令的香翰屏全权负责此事。他原准备将揭邑内械斗所得的罚没款30000多毫洋用于建设救济院,但由于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负责此事,此事一拖再拖。直到1932年,姚秋园上书香翰屏,提出了建设救济院的可行性方案,才使此事得以落实。姚先生带头捐款,并推举了当时的县长谢鹤年任理事长,在进贤门外购地十五亩,建成了一座颇具规模的“揭阳县救济院”。
. P. t( x, J& @% j! K3 e0 ]9 B1935年,揭阳拟重印正续志,姚先生以其煌煌的文绩,当仁不让地被推选为总编纂。姚秋园一生笔耕不辍,著述颇丰,刊行面世的有《秋园文钞》、《觉庵丛稿》、《困学庐笔记》、《过庭杂录》、《广西办学文稿》等等。
! f" W0 h" G) ~4 ~  y姚秋园先生于1952年因病不幸逝世,终年76岁。 . O# n, p7 m5 _5 X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8#
发表于 2012-5-10 16:35:00 | 只看该作者
7楼文字最后说,秋园先生1952年病逝,享年76岁。但就在这文字下边的照片,却是80岁时的照片!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12-5-10 16:49:03 | 只看该作者
我在家譜網上看到的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0#
发表于 2012-5-10 17:26:06 | 只看该作者
我在家譜網上看到的
$ j4 k) v/ p/ a1156824942 发表于 2012-5-10 16:49

$ L& T% a' q" S5 D% Z# w' v
( v) Y7 z; ?) @
( A" n1 x6 W2 N" A1 l嘴说不算,照片为证——姚秋园先生的享年应在80岁以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5-14 08:1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