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3021|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宿松姚氏 乐善堂姚氏宗谱》_____九修家乘前言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0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18 22:02:5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宿松姚氏 乐善堂姚氏宗谱》_____九修家乘前言. S0 p2 q  ~. i; j: q+ \

$ \0 P  t4 E& F5 a; C) W; ]" L9 ]

1 Y3 B" I' T" G: z2 }/ C $ {5 X7 a0 j7 w3 @$ y
4 M2 S! N. d% I5 [" t6 b# w( U, d
   姚姓自上古“五帝”之一,人文始祖、德孝贤君舜帝姚重华肇姓至今,四千二百余年矣。- w3 ~+ A3 p7 f" i; p: ~- W
     
# @+ l* e! w- [6 \- g  E% g   舜帝,有虞氏,因生姚墟,以姚为姓,字都君,名重华。尧帝妻之于二女,其后有居妫汭的又姓妫。在舜帝后裔姓氏中,以妫、姚为宗姓,以虞、陈为国姓,逐渐繁衍出诸多支姓。据公元二零一零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全国人口十三点七亿,其中舜帝后裔总人口约二亿,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十四点五,有文献记载的舜裔姓氏,包括姚、虞、陈、胡、田、袁、王、孙、陆、车等姓氏总数达二百五十个左右,有史可考的有二百零二个,包括单姓一百二十一个,复姓八十一个。而这些姓氏皆由姚妫二姓演化而来!所以说,姚姓乃我泱泱中华古老而伟大的姓氏之一。; _8 J/ c4 C0 b. _& U5 U) i
  / E* k5 i" j: |
   “延俎豆于千秋,庇衣冠于百世”。吾族自始祖木一公于明初迁宿松严恭山南麓以来,力克万艰,披荆斩棘,筑室定鼎,为子孙开创出万代基业。德孝为本,耕读传家,青钱叠出,人文蔚起,瓜瓞椒衍,繁荣昌盛,成为远近闻名的望族!
& |+ O9 `5 y+ g8 S+ C+ G8 E2 F  1 b# h, m8 {! D+ ?& T' g
   千山共祖,万派朝宗。宗谱及一族之春秋也。“秩秩昭穆,则知祖宗之有自;绳绳世系,实衍谱牒之无穷。”我族宗谱自明末十一世净宇公草创、清初冠甫公编纂首修,至康熙二十年一修以来,已历八届。从手抄墨本到枣梨刻本,从遵苏式转遵为欧式,几经曲折,备尝艰辛。其谱牒者,昭穆列先祖之序,蒸尝瞻后代之仪,渊源有自,脉络贯通,日臻完善,日久弥珍。可谓人文历史,悠久璀璨!
5 e" O4 _" s2 }. a  # z5 ]5 I/ H9 V7 t- a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一本本族谱都是一首首史诗,一曲曲颂歌。想当年七修家乘正是日寇侵华,风雨如晦,民不聊生,国家危急存亡之秋。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先贤前辈们,为使家族血脉永续,源远流长,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毅然挺起脊梁,在艰难中完成了修谱大业,厥功甚伟!此谱后为美国犹他州家谱图书馆所收藏,走出国门,列为珍品,可歌可叹也!八修宗谱的历程也颇坎坷。本应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续修,然而正值“文革”内乱的十年,传统文化被视为洪水猛兽,毁灭殆尽,岂敢言“家谱”二字!后幸拨乱反正,国家才步入正轨,民族传统文化开始复苏,许多姓氏悄悄启动了续修家谱之事。一九九零年初冬,我族有识之士也趁机鸠工行梓,于翌年仲春,八修家乘悄然刊印(此版为活字印刷本)。参与编修的前辈老先生们,虽心有余悸,有些许匆忙,但此届家谱为家族支系派别的承先启后,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 x! g, z( ~9 v* I  9 c, y5 Z( T! h& p( s" ~
   随着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列车驶进了改革开放、国泰民安的二十一世纪。公元二零一六年二月,我族重建宗祠——乐善堂胜利竣工,一座雄伟壮观的大宗祠拔地而起。建祠是为了敬宗,敬宗是为了收族,收族就要续谱。在许多热心家族事业的宗贤俊彦提议下,续修宗谱一事被提到了议事日程。
. W' v/ ]: l9 k$ ]2 i5 A) C0 v  * e( Y0 v; |5 V9 B) h
   公元二零一八年四月二十二日,建祠领导小组在新建宗祠召开了各房各地代表大会,第九次续修宗谱正式启动。会上组建了编辑小组,确定了此届谱牒,继承传统,仍遵旧制,以七修为懿范,八修为蓝本。为便于年轻者阅读,把繁体字(极少数除外)改为通行的简化字。且与时俱进,实行男女平等,即未出嫁之女录入出生日期等信息,提倡独女户、二女户将女儿挂线在父辈之下,以接续香火。个人信息除生辰配嗣外,录入了学历和职务(各取最高一项)。迁出祖居地的部分族人,在名字后标注地址,以便日后联系、交流。' `8 S( r3 a6 ~) y( c5 U. H& w
    
- u" Y, @6 L) P6 {    自接到修谱任务后,编辑小组成员深知责任重大,担子沉重,集资登记,汇集信息,编辑理稿、核对校正……,戳力同心,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二零一九年己亥春,修谱工作本应按部就班,旋可付梓,但因多种原因,延期一年,搁置到了年末。越庚子年初,荆楚突发大疫,新冠病毒蔓延,染者数万,举国防范,封城闭户,万巷空寂,道无车舟,人际隔离。幸天佑中华、龙魂不死,众志成城驱疫魔,万众一心战瘟神。至春末夏初,疫除终胜。期间修谱工作再次延期,直至仲夏七月复启。自此,编辑小组成员,铆足干劲,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尽管大家年事已高,手眼不灵,身体有这样或那样不同程度的疾患,但一个个都是老当益壮,不遗余力,尽职尽责。矢之以勤,持之以俭,一日兼数日之作也。序昭穆,明世系,厘亲疏,别长幼,唯恐有遗漏,有讹错。一笔一画尽显对祖宗忠诚,一字一句唯愿对后代负责。一帙谱成,千秋绍绪,继往开来,家声永振。本届家谱虽说不上尽善尽美,第亦世系清晰,信息翔实。展之后世,千古如见。上可慰其先祖,下则惠及子孙是也。% a6 r1 j/ X5 Y# l0 c1 b
  
) N8 Q2 D% ]4 F1 P) W    此次续修,幸有迁陕宗亲家人的积极配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镇安片区修谱领导小组诸位贤达,不避酷暑,亲赴镇安周边的柞水、旬阳、山阳等地,作动员,录信息,收谱费,为老家修谱小组排忧解难,节省了很多人力和财力。同时,又得前益于现代化的通信工具——手机转帐、微信传递、视频交流,既准确又便捷,缩短了时空,省却了登门造册的繁琐,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幸甚至哉!7 G) b$ G3 U# K  @& d& I
       7 a2 B, F! p' h" Z' N
    据谱载,始祖木一公迁自江西鄱阳之瓦屑坝。二零二零年九月,修谱小组派专人前去瓦屑坝等地寻根问祖,其结果是瓦屑坝的姚家人在很早前皆迁走了,只留下一个遗址——姚垄里,是早年姚家人居住和耕种的地方(抑或我始祖原居地否?),其余没有留下任何有关遗迹。鄱阳姚氏族人远祖均为河南洛阳、陕州硖石人(这与我族谱载一致!),而迁鄱始祖大多来自婺源县清华街,仅有谢家滩镇等地少数迁自邻近的都昌等县。访遍鄱阳县姚家人及其家谱,亦未找到与我祖木一公兄弟四人有关的片言只字。在当地县志中只记载了木一公携弟三人于明初自瓦屑坝迁往宿松恭山之阳,仅此而已。寻找木一公原居地及其先祖,任重而道远。期待后辈能人再接再厉,早日完成这一夙愿!

- q- X& d& _* y, z8 Z8 W" I   
5 Y# X5 U( }" H3 _4 j: b  + d1 h6 f2 e. M$ ^3 N0 |
     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客易却艰辛。修谱续谱是一项浩繁艰巨的工程,由于族人居住分散,迁播外省的众多(遍布全国十余个省市自治区),住地偏远。有的频又搬迁,地名未详,难以联系;加之编辑小组成员文化水平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遗珠漏玉者在所难免,讹误不当之处亦或有之。恳祈族人赐教斧正,期冀后世子孙俊彦贤达为家族增光添彩,再铸辉煌,再续新章!这正是:
7 Z  _9 y" K) K( A% i' k9 [! P    姚墟发脉,吴兴起家,重华舜帝德孝宗风千秋颂;6 u6 _/ t6 d% L7 H9 w3 t
    鄱阳迁居,宿松定鼎,木一祖公耕读家传万代荣。
0 {& v  x- O& {1 E' `) n+ x  $ X  f* B; w; S1 s! r' S  p
    因笔者才疏学浅,见识鄙陋,掘笔难述先贤前辈之嘉言懿德,短文未尽吾氏家族之荟萃人文。余犹惶惑惭愧之极,遂不敢称序,权为九修之前言而已!' B0 e/ w4 d0 s( K8 w; m1 k
 
% _9 }9 b  k- T0 ?7 T4 `                                  宿松姚氏乐善堂九修宗谱编辑小组' f( {7 ]) l) @$ M* m
  / Q" E) b7 F  W& w# f/ H
                                    公元二零二零年十月  岁次庚子金秋

8 Q% c  Q0 {* F6 c" z9 w                                             (执笔 维平)- Y+ j, ?1 [/ l" S
                        D2 e1 d7 v% _3 [
; H  N0 _  M7 u8 i

9 C6 F. _! |. L: \6 y& F0 M# |
, M* [. O% v$ u& i  U8 X+ [

640 (2).jpeg (252.7 KB, 下载次数: 155)

640 (2).jpeg

640 (1).jpeg (59.59 KB, 下载次数: 153)

《宿松姚氏 乐善堂姚氏宗谱》_____九修家乘前言

《宿松姚氏 乐善堂姚氏宗谱》_____九修家乘前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21-1-18 22:36:26 | 只看该作者
     安徽宿松姚氏乐善堂九修宗谱27卷,2公元2020年10月岁次庚子,主编姚维平等
8 j7 b! P8 q: i" \% V
8 Z, ?, S1 r0 x- _$ Y; h9 F2 c
3 M9 N3 o6 K( a# p     宿松姚氏(乐善堂)存有3版本宗谱:2020年10月九修谱;1990年初冬和翌年仲春,八修家乘(活字印刷本);日寇侵华时七修谱(美国犹他州家谱馆收藏)。
$ y, A5 k9 _8 m4 t8 J+ }6 x* |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21-1-18 22:43:41 | 只看该作者
    此次续修,幸有迁陕宗亲家人的积极配合,特别是陕西镇安片区修谱领导小组诸位贤达,亲赴镇安周边的柞水、旬阳、山阳等地,作动员,录信息,收谱费,为老家修谱小组排忧解难,节省了很多人力和财力。3 D, l0 g, k3 s5 }! s6 z

" C1 N1 N; e6 h) a9 c2 @5 Y  }) U- l9 Z2 ]! y3 L
    据谱载,始祖木一公迁自江西鄱阳之瓦屑坝。二零二零年九月,修谱小组派专人前去瓦屑坝等地寻根问祖,其结果是瓦屑坝的姚家人在很早前皆迁走了,只留下一个遗址——姚垄里,是早年姚家人居住和耕种的地方(抑或我始祖原居地否?)。4 [; W6 e# c% T3 W* z; z  b) u: P6 J2 p
    今鄱阳姚氏族人,远祖均为河南洛阳、陕州硖石人(这与我族谱载一致!),而迁鄱始祖大多来自婺源县清华街,仅有谢家滩镇等地少数迁自邻近的都昌等县。访遍鄱阳县姚家人及其家谱,亦未找到与我祖木一公兄弟四人有关的片言只字。
' ?! |+ _+ b( P" M, t" O    在当地县志中只记载了木一公携弟三人于明初自瓦屑坝迁往宿松恭山之阳,仅此而已。9 i; a4 s! ^9 }9 q/ [! \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4#
发表于 2021-1-19 17:14:21 | 只看该作者
乐善堂,跟我们的堂号一样.......
1 F& I" J2 Z# m( v# C8 A

签到天数: 10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5#
 楼主| 发表于 2021-7-20 15:58:30 | 只看该作者
姚尚明 发表于 2021-1-19 17:14
- r9 ^2 W' \+ f# L* N' o乐善堂,跟我们的堂号一样.......

5 B, l4 T: T) O& f& `8 D站长宗亲好!姚家有“乐善堂”堂号的有:你们寿县姚氏,我们宿松姚氏,还有六安姚氏......,而且都是在安徽,距离不是很远。请问,我们之间是不是有某些关系?
- v# W3 m7 f' J/ ^6 {# c

签到天数: 10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6#
 楼主| 发表于 2021-7-20 16:00:50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21-1-18 22:36! N! g" _4 ~' f& }% j0 l
安徽宿松姚氏乐善堂九修宗谱27卷,2公元2020年10月岁次庚子,主编姚维平等
+ l+ f2 F* D' C+ w, Q/ o! _: ]
+ B7 N$ s  T8 @0 s* G. J3 `- I9 O/ x

+ c5 T5 @+ r$ q) R+ X$ \% W/ G: L教授宗亲好!我只是主编之一!! X$ |: `% o" ^) Y* r# V3 H" l( h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7#
发表于 2022-11-25 16:58:11 | 只看该作者
宿松姚维平 发表于 2021-7-20 16:00
9 b$ Y5 H5 p$ Q) y" U& }( @, m7 u; k教授宗亲好!我只是主编之一!
; |  Y+ Y6 d, ~6 P% {
帮您把图片上传了~~
( y" M  L5 Z! `- ~# ?9 v3 q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9-18 23:2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