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83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纵贯线』〈转〉图文]揭秘文革中俄边境“特务村”70%村民被批苏修特务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6 22:03: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 v; r& U' s. ?  s# P
  宏疆村两个混血家族的第一代中俄混血儿:徐维义(左)和徐英杰。, w. n4 h) e( [+ A/ ?" {- ^
  中俄边境“特务村”:文革后村民被集体平反
6 s9 f  f/ H) v  文革时期,黑龙江车陆公社出了一起“苏修特务集团”大案。宏疆村挖出的特务之多,使这个村子成了远近闻名的“苏修特务村”。
- w% w- S# N, M: w3 R6 O  凌晨三点多,黑龙江省逊克县车陆乡宏疆村,朝霞的光辉已然可见。78岁的老汉徐维义已经出门,去江边收他昨日布下的渔网。徐维义捕鱼的这条黑龙江,是中俄两国的分界线。江的对岸,便是俄罗斯。( m- S- ^4 n9 n- o4 R" f) p
  徐维义长了一张典型的俄罗斯人脸孔,蓝眼睛,高鼻子,络腮胡,但他其实是俄罗斯母亲与闯关东的山东人所生的混血儿。
& U4 C; K6 x  l' }, J5 L$ F; k' J  俄国十月革命之后,由于苏维埃红色政权的建立引发难民潮,以及随后的大清洗运动等各种原因,数以万计的俄罗斯人先后迁入中国黑龙江境内。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后来陆续移居他地或回归俄罗斯,真正落地生根的多是与中国人组建起家庭的俄罗斯妇女。8 ?4 L1 c- b6 a, P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苏友好,江两岸的人来去自如,互通有无。但1960年代中苏交恶之后,两岸关系变得紧张。文革时期,车陆公社(今车陆乡)制造出了一起“苏修特务集团”大案,宏疆村挖出的特务之多,使这个村子成了远近闻名的“苏修特务村”。
, n) [) g9 t. W" R$ `# I  “上山搞资本主义”# i1 h8 e( ~$ S, O
  “苏联老太太”——徐维义的儿子们常常这么称呼他们的奶奶葛金丽娜。奶奶家族姓亚力山大,是俄罗斯贵族后裔。孩子们小的时候,家里常常能收到从河对岸邮过来的瓜子、糖和被面,这令他们如过节般欢喜。3 Y: ^! d3 S" d; k9 E) C5 B  ?
  “苏联老太太”来中国时,还带来一个儿子,后来取名叫徐维刚,村里人称“傻大爷”,是如今村里仅存的、有纯正俄罗斯血统的人。
; N  [- [! {1 H+ D. O2 C$ z  苏联大清洗运动开始后,葛金丽娜把1岁多的徐维刚兜在裙子里,走过冰封的江面,流落到中国。当时,正赶上大批山东人闯关东,很快,葛金丽娜嫁给了一个姓徐的山东人,在中国安了家。. b# w) b- x/ \& J/ g
  然而,文革时,因为没有国籍,“傻大爷”却反而因祸得福。
/ f4 F5 F0 u  e3 W" C' f  I  文革开始后,徐氏家族被打成“苏修特务”的有7人:“傻大爷”、大哥徐维义、二哥徐维新、小弟徐维祥、大姐夫张运山、二姐徐桂贤和二姐夫王海丰。只有“傻大爷”没怎么吃苦头。
- P; [. R8 ^; E9 z- g. O  徐维义被关进了牛马棚达5个月。当年,徐维义是村里的生产队长。在大儿子徐福胜眼里,父亲特别能干。闲暇时,常常上山打野味。打来的野味也可拿去卖钱。
/ ?' K1 e: z- [# B3 D- \  造反派们逼徐维义交代“苏修特务”的罪行。他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情急之下,为自己罗织了一条罪名——“上山搞资本主义”。- E. _! k# V! B% d( @
  徐维义如今已是村里最年长的一辈,颇得村里人尊敬。过去的许多事他已不愿多提。有时候在村里偶然遇到当年折磨他的造反派,他也会不咸不淡地打个招呼。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12-6-6 22:04:39 | 只看该作者
 “苏修情报员”之死
1 l' ^; X0 K" r( ~) Z1 o
7 m& s  ^0 t; o3 V6 I( i  在村里的一个小卖部里,徐维义的大姐、张运山的妻子徐桂芝躺在炕上听人聊天。徐桂芝的丈夫叫张运山,是文革后县里唯一一个专门为之开了平反会的人。
: |, Y; l! n; Z/ b- `7 X; ~  V  R0 ^" K# x, o
  在徐桂芝的二儿子张玉福的眼里,父亲能干,有见识,人缘好。“每天家里总有南来北往的客人,母亲炒菜,父亲和他们喝酒。”) s* U+ r4 J# O* q+ N2 J0 M$ r
3 ~' L6 B# p1 E
  年轻的张运山是村里的民兵队长。运动的风暴到来的时候,张运山第一个被卷了进来,罪名是“苏修特务集团大头目”。据1979年县里给张运山平反的材料,他于1945至1947年给苏军当过情报员。村里老人们说抗日战争时期,他曾将一份日伪名单的情报送给了苏联红军。
9 G& ~9 l% _3 b
& R- u, B. q' V/ I  张运山被关进牛棚后,每天晚上都有造反派来光顾张家,房前屋后,掘地三尺。“若是情报员,家里必定藏了电台和坦克、枪支之类的武器吧,但是他们什么都没找到。”张玉福说。
. s  d9 e' }6 e
1 @* i, V5 v9 r3 I1 F' ]3 k  最后全家人被驱逐到一间破旧的小房子里,里面只有一张炕。“每天白天干活,晚上开二哥的批斗会。我就在台下看着,我不想看都不行,必须得看。”张运山的妹妹张淑娟说。
, x: a3 C' Y- Z# v
3 d) n5 {) P( w) @4 N  终于有一天,趁大家都去田里干活,只有一个年轻女造反派看着,张运山跳井身亡。
: H7 T* l9 z1 _* R. y) y0 d" n$ q& w/ J. R6 S" B
  集体平反! v2 N. Y9 P/ S. J" w# d
  ~6 ^' I; x9 n/ G! {
  其时,整个宏疆村30来户人家,只有4户属于纯正的中国人,其他都是中俄混血家族。最大的4个混血家族,即徐维义家、张运山家、徐英杰家和袁吉先家。这4个家族都没能逃过这一劫。, H7 N0 q; P; g8 `0 N0 x
7 z3 P' h3 Z8 a" u& c: J
  徐英杰今年74岁,同徐维义一样,是村里所剩无几的第一代中俄混血儿。他记得,妻子张凤云被关进牛马棚时是夏天,天气闷热,整个村子也极沉闷。
; e" W! F& _! A! h' X1 ~
: P; [6 d* O/ M2 u& V  1979年4月,县里来了平反工作小组,落实政策。一份平反材料显示,文革期间,百余人的上道干第二生产队(包括宏疆村和上道干村),有32人被打成苏修特务,有12名社员被监督劳动。& Q2 y* \  E) A: k. @% ^; N7 r  h/ O
' A' x' `+ _2 s1 d" O% o/ S/ L
  张玉福告诉记者,只要家里有一人被打成苏修特务,整个家庭就都被认为是苏修特务家庭,因此,村里约70%的人戴着苏修特务的帽子。5 q3 u7 g% Y" S8 Z
; O9 c; h/ p+ Q( |8 M* f
  除了集体平反之外,工作组还专门为张运山召开了平反大会和追悼会。当着全村人的面,宣布:“张运山充当苏修情报员的这段历史早已清楚,不应作为政治历史问题。”$ ]: N7 A( z  Z$ b3 p' G

$ B/ ~; b* q  y  被稀释的俄罗斯血统- F8 n# g2 s- n, h* J
1 Q- v& x' M( I% G2 f0 U" H
  文革的风暴过后,村子变得沉默且自卑,村里人对自己的外貌变得敏感。他们迫切地想要改变自己的容貌,成为真正的中国人。唯一的办法,是找汉人结婚,逐渐稀释自己的俄罗斯血统。
% e: X. }& E: }8 N0 ^' [, ?! a8 ?9 B, G, i+ o7 Q! F
  “咱们这种血统的人,尽挨斗,再找这种血统的人,要是再来一个文化大革命怎么办?”在饭桌上,老人苦口婆心教育下一代。
; h+ t8 g3 U+ r' l+ V; q5 w6 c: T+ [9 J# \' G
  第二代中俄混血儿徐月娥是现任村妇女主任,也是县人大代表。1990年代她去北京开会时,有人问她是哪里人,她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你既不是俄罗斯人,看上去也不像是中国人。”
4 T* ^1 n! c: J( D- ?
0 R! q: W; D. p7 R  如今,村里已经出现了第四代混血儿,大多数人的容貌已基本与汉人无异。虽然仍有俄罗斯血统的特征留存下来,但这不但不妨碍他们被认为是纯粹的汉人,反倒是锦上添花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8-29 22:4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