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2-6-6 22:24:14
|
只看该作者
“誓与高台共存亡”7 p+ K, }8 [% c' x; X" O8 l3 V) c
' J- S+ F/ _* Q. }6 c/ V
1936年10月下旬,红四方面军2万余人,奉中革军委指示西渡黄河,进军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执行宁夏战役计划。董振堂率领所部参加了攻占山丹、临泽、高台等县城的战斗。12月,董振堂成为中革军委23名委员之一。1937年1月1日,董振堂率红五军一举攻占了甘肃高台县城。
% J' U. U p8 |+ \& ^9 r _% o, C0 ]( Z! p
1月20日凌晨,马家军从四面八方同时开始攻打高台县城。- h# b9 o9 _% N! U
& j" j1 R* w7 G) U; n" I 西门被敌人攻破后,董振堂心急如焚,他带领二三十名战士来到东门。董振堂没走多远,就撞见杨克明搀着浑身是血的十三师师长兼四十五团团长叶崇本过来。董振堂抢上前去,双手扶住叶崇本。身负重伤的叶崇本望着军长,无力地说道:“军长,对不起,我……”话没说完,头就倒在了一边。叶崇本牺牲后,董振堂立即把骑兵团长吕仁礼从北城叫到东城楼上,大约是早上7点,他眼里满含悲愤地命令道:“要把东城门守住,坚决战斗到最后一个人!”2 m: X# ] U( f2 f& |. t
* ?2 w# ^/ i V, {; X# _% L* x
吕仁礼内心十分清楚,自己的两个骑兵连是军长手里最后一张牌了,因此他焦急地说道:“军长,突围吧,现在走还来得及呀!” [# _/ p$ t6 [0 l
& U( Q3 O- U9 h$ ~- I7 D 董振堂横眉一皱,没有言语。( y# L* `3 Q2 W8 D, x- f6 m
. d/ h7 u- D/ f# C/ v# C' G
吕仁礼明白了,军长是铁了心要与高台共存亡了,于是胸脯一挺,掷地有声地回答道:“军长放心,我们一定坚决守住阵地,战至最后一个人。”吕仁礼立即带两个连到东门,执行坚守东城楼的任务。
6 j& K3 I' Y7 i1 D
8 I' N: ^& C. V# w; j4 ?* V; i 将东门的防务交给吕仁礼后,董振堂就匆匆带着警卫排赶往西门。因为要想收拾残局,只有重新夺回西门。此时,红五军指战员在城墙上和街道里与敌人展开了白刃战。枪声、喊杀声响成一片,大街小巷血流成河,遍地都是双方伤亡人员,整个高台城笼罩在悲壮的气氛中。% \$ Y, _0 a' a* Y. h) P
% n- Y# A5 c8 [$ q/ n' e 没走多久,从大街西面冲过来十几个敌人,警卫排战士沉着还击,打倒了冲在前面的几个。杨克明见事情紧急,冲着警卫排长喊道:“保护董军长向东门突围,我在这里拖住敌人,快!”, R; z- ^0 q2 i
# x! F5 m( ?+ S% ]# M
董振堂举着手枪吼道:“城都丢了,还突什么围,我董振堂誓与高台共存亡!”说着就要冲上去。 # _2 B5 E, O! r+ `! h% v
* E8 J" O! r0 s+ Y' ` 杨克明流着泪一把拽住董振堂恳求道:“军长,十三师的叶师长、朱政委他们都牺牲了,你去了也没用,敌人进来太多啦!都是那帮收编的民团分子反水,打开了城门。快走吧,五军少不了你,临泽还有一个军部呢。只要你在,五军还会发展壮大,为了五军,你也要活着冲出去呀!”
K" I% y7 E& n8 W) _+ e9 p, _0 j R! ^: \# Q! c8 p
董振堂把杨克明往旁边一推,从警卫员手中抢过一把大刀喊道:“警卫排,跟我上!”
' F6 S9 i) d9 Z* Z- R8 e; n& k) Y6 M" S1 k0 S
杨克明再次拦住董振堂,苦苦恳求道:“老董,现在不是逞英雄的时候,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五军是你在宁都起义时带过来的,不能在这里被灭了。你活着,就有希望,别耽搁了,快走吧!”说完使劲推了董振堂一把,随后冲身旁的警卫战士吼道:“你们这是怎么啦?快保护好军长撤往东门,听到没有!”战士们这才架起董振堂向城东方向奔去。$ K6 W0 J# s; ~( U
" u: z* j" q) g$ u( j 杨克明回过头来,拔出手枪带着身边的几个战士迎着敌人杀了过去。$ X+ G( h) D: r) e
% r+ A. h% E) O6 @6 {0 K 马家军几次攻击受挫,立即改变打法,弃马徒步从四周包抄上来。几个回合过后,战士们越打越少。7 N( T2 h6 u3 ^4 S
# f t/ R. _1 I 董振堂和杨克明分手后,率领剩下的战士顽强抗击着马家军的轮番冲锋,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持续了几个小时后,敌人仍没攻下东门。此时,敌人急了,组织敢死队再一次扑上来。董振堂同战士们挥刀与敌人作最后的拼杀。很快,身边的战士陆续倒下,董振堂身边只剩下五六个战士了……" e2 ~& C& \: L6 u% q; x' G
& T9 _, O; ~, n* j4 [* L2 R* a 后据汕头军分区副司令员、时为红五军军部警卫员的林炳才回忆:这时,董振堂带着二三十个人迅速上了东城楼。在城楼上,董振堂组织指挥部队继续抗击敌人。由于东门原来已堵死,出不去,董军长又指挥部队沿着城墙往东北方向冲,又因敌人阻击,不得不退了回来。就在这紧急关头,董军长在城楼上,进行了血战动员。他说:“共产党员们,干部们,敌人上来了,为了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我们要血战到底!”说完后,便冲了出去。战士们紧跟着董军长,从东城楼沿着城墙向东南角冲去。就这样,董振堂指挥部队和敌人反复冲杀9次之多,敌伤亡200余人。就在这激烈的战斗中,敌人的一颗子弹飞来,董军长被打中,只见他身子一晃,就从城墙上摔到了城墙下。; h4 l4 J- N+ ^2 `9 t
1 g( K# Y) f' ~3 u# z4 V; P
警卫员林炳才一见军长摔下,也沿城墙外滑了下去。接着,寇惠民科长和几个战士也跟着滑了下去。4 h' H' J. @ [* {6 |
( k5 l9 L7 o' C! y 他们几个到了城墙下一看,董振堂灰色的衣服已染满鲜血,躺在离墙脚几米远的地方。林炳才扶着董振堂的头,让他半躺着。参谋孔建光把军长的衣服撕开一看,子弹从左胸穿过,鲜血直流。这时,军长已昏迷过去,几个战士摸着他的鼻孔大叫:“董军长,董军长!”听到战士们的喊声,董振堂慢慢睁开眼睛,用微弱的声音对战士们说:“我不行了,别顾我了,你们赶快走吧,不走就冲不出去了!”他断断续续地讲完后,头一歪,就停止了呼吸。战士们围着军长的遗体,本想把军长的遗体抬走,但已经来不及了。这时,天已亮,敌人又冲过来了,战士们不得不放下军长的遗体,与敌人展开殊死的肉搏……
# Y! q, n0 k; T( f& r& V h
2 h4 ^5 w/ b7 |) c 董振堂牺牲后,敌人残忍地将他的头颅割下来,挂在高台县城东城楼上示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