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2-6-10 17:59:43
|
只看该作者
地下党住所被敌人包围4 c) P- K3 X3 G0 x9 S9 m- M* k- D
6 M, Q/ t$ ]- U) n8 w2 @5 t+ ^ 他骑车闯敌阵机智救人0 u0 z, x' H& m7 Y
, k" [: k8 N+ P) [8 h% g Z8 \ 打入敌人心脏,进行地下工作,时时充满了风险。申振民凭着大智大勇,多次化险为夷。3 D( q8 t/ O2 D; y
- @5 K6 i0 b$ U
三青团在西安全市都有分支组织,任何地方的情况都能了如指掌。一天,一个三青团员向申振民报告说:“桃胡巷15号发现了一个大疑案,警察局已经动员全局把这个住宅包围了,准备动手抓人。”3 W8 d+ @* S+ ~6 \. [9 _
1 A- C! e. h+ }, `
申振民一听就明白,那是党的地下组织负责人王石坚的住宅,内设有秘密电台与延安直接联系。他感到情况紧急,立即与陈忠经研究,决定马上通知王石坚。由于没有电话,只有派人去报信。
. o6 D4 l$ Q( O7 {3 u* Z, T0 B A: a8 @2 ^$ i3 @
谁去都意味着危险!申振民毫不犹豫地对陈忠经说:“你们都有家室,我独身一人,无牵无挂,牺牲了也无所谓,我去!”
; k& c" u6 U9 _8 x( E ~9 J9 K8 e+ e; l
黄昏时分,申振民骑着自行车来到胡同口。他向四周观察,感到有些紧张,就先到附近公厕里镇静一下,然后又骑上自行车在警察重重包围中径直冲进住宅。; t" B' }0 c6 R8 U' b
! v, K% K# A' X+ G2 W
就在门外便衣发愣的时候,申振民对王石坚说了一句话:“有任何事情一概推到我身上,就说都是我叫你干的。”$ c6 \& N. H% e- O) z# B0 e
# a% B: F: A: }% i' I( K 便衣密探看到三青团的书记来了,感到莫名其妙。申振民决定以攻为守,争取主动。他找到策划抓捕行动的中统负责人,怒气冲冲地责问:“王石坚是我们好不容易物色到的工作对象,为什么你们不打招呼就动手抓人,破坏我们的工作关系?”对方无法,只好道歉:“对不起,因为发现王石坚家里常有人来往,他本人也经常昼伏夜出,形迹可疑,本想抓了再说。误会,误会……”
) f4 w1 j6 x" U0 K4 @
6 g2 Z! Q* S' C$ ~4 F* m# ?( P 王石坚本来是秘密的,现在再也藏不住了。申振民和陈忠经研究,索性把他公开化,决定让其成为专门训练共产党嫌疑人劳动营的中校教官。王石坚一下子就成了“反共”的人,得以便利地以公开身份掩护秘密工作。: e, s; o) B$ R3 n$ r1 y" H
7 y6 U$ I1 k! d O7 W+ W3 f
这一情况报到延安,得到毛泽东和党中央的嘉奖。嘉奖令说:“身入虎穴,不顾个人安危;紧急关头,挺身而出;机智勇敢,沉着大胆,含辛茹苦,英勇斗争,巧妙地和敌人周旋,使党的负责同志和党的机关免遭敌人的逮捕和破坏,转危为安;是全党的模范,为全体干部学习的楷模。”! }! X& U. z9 N: E; {
" r: q& z- ?1 a- q" K$ |7 u 获取无数情报仍被敌人重用2 Y/ d) f/ d. }4 _4 h' ~
9 A4 @, ~; i! W( j, \. \ a+ R 受蒋介石接见还被送美深造
7 f5 \' W' W! N5 C. {0 I: E0 @6 I, I' m7 c4 G e( r" M
由于陕西三青团的特务和情报组织都控制在申振民手中,他获得了许多机密情报。他与党的地下组织领导人王石坚保持直接联系,每三天甚至每天向其汇报,及时电告延安。/ K9 C% k) H8 g
$ R$ \8 C: x+ y( l/ I( r: q
有一次,胡宗南命令部队攻打我军占领的一个县城。申振民获得情报后,立即电告延安。我方将城里军民全部撤走。胡宗南部队精心组织的进攻,结果扑了个空。
, K/ L6 y9 r; C0 Y# s, j" a+ N" {$ s! f8 M0 G3 w
1943年六七月间,蒋介石命令胡宗南“闪击”延安,妄图一举攻占陕甘宁边区。胡宗南将河防大军向西调动,弹粮运输络绎不绝。熊向晖从胡宗南身边、申振民从地方获得这一情报,立即电告中央,使我党我军免受了重大损失。
. G, B: g, }5 \' R: O$ a
5 u' Z6 Z# W( w1 |% Z# L 我党电台广播及时将敌人的作战计划予以揭露,广为宣传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的险恶用心。当时,全国人民都热切盼望国共两党团结一致抗日,国际上的苏联、美国、英国也反对中国打内战,在强烈的国内外舆论压力下,胡宗南只能停止行动。敌人突袭陕甘宁边区的阴谋就这样破产了。
* {7 m* @8 T; Z# Q) ^- p, G- C+ T' O4 f. S7 |
尽管申振民为我党提供了大量情报,但仍一路得到国民党“重用”,甚至还得到过蒋介石的单独接见。* T& I% ^* n1 ^' y( E5 m, w
. {* B! t) f: U 1942年至1943年间,国民党中央在重庆办了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团长是蒋介石,任务主要是调集国民党的党、政、军高级干部和全国各省市三青团书记受训。举办毕业典礼时,蒋介石亲临会场,众多党政军要员出席。申振民代表全体学员向团长致辞。他身材魁梧,英姿出众,演说充满豪迈气概,给在场的人留下深刻印象。) B5 f( r( D- M( m
S& X. V8 _* @5 @+ R4 }5 u, [' v 典礼结束后,蒋介石破例单独接见申振民两次,询问他在胡宗南那里的工作情况。很显然,蒋介石对申振民很感兴趣。胡宗南甚至担心蒋介石把申振民留下。不过,蒋介石还是对申振民说:“你在胡长官那里,很有前途。”事后,胡宗南立即召见申振民,慰勉有加,深表满意。/ A: v; R7 a9 m3 J- `
- P2 h( R/ a; ]8 F& C+ Q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申振民升任胡宗南总司令部党政处上校参谋,成为胡宗南“亲信”。在这个位置上,他为党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情报。1946年,胡宗南决定派熊向晖、申振民、陈忠经这三位帮他工作多年、深受器重的青年才俊去美国留学。
7 k7 K/ u, b! B. s3 }* p
$ p3 s0 T! K: G! w, Y: z) |$ S 他们将此事向中央汇报,周恩来说:“胡宗南保荐他们去美国留学,中央同意,我们对美国了解不多,同美国打交道缺少经验。现在我们没有条件派自己的同志去美国留学,胡宗南代我们‘培养’,得益的是我们。”
" p' v& T( p/ e; v9 g( E- ]+ z) M* |: o& ?- f" A
补白
0 F( {* U n4 u E
! _* ~( G1 F- v; Q$ O; n0 b 周恩来胡宗南同作月下老
5 _- t. T7 A, o( p
( X0 J! h3 }' U o4 v# [ “要说我父亲的工作,就不能不提我的母亲。”申强的言语间,透出对父母由衷的钦佩,“我母亲同样是那个年代的优秀青年,他们的结合得到了周恩来、胡宗南的支持。”- ~+ h3 M8 _9 S8 o: u, ^4 a% @0 g
: w, M; U6 `6 e
申振民的夫人熊汇苓,是熊向晖(熊汇荃)的姐姐,出生于安徽凤阳的熊姓望族。她从武汉大学毕业后,由熊向晖居间安排,经胡宗南同意,被派到美国留学。在美国史密斯女子大学完成学业后,熊汇苓等不及参加授予硕士学位的典礼,便急切地起程返回祖国。回到上海后,熊汇苓在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任专员。- T$ n2 Z% H' q& j' {; k4 O: z
) f4 @! ~5 i7 Z 熊汇苓回上海以后,熊向晖有一天向胡宗南报告:“汇苓已经回国了。”胡宗南得知熊汇苓尚未结婚,主动介绍说:“汇苓小姐是难得的人才,如果小姐有意,我想振民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 ?7 S+ z P! z M9 J2 ~5 _0 {5 J/ q0 }6 l
熊向晖将此情况向组织汇报,周恩来表示完全赞同,并指定专人负责安排和促成这一婚事。在组织的精心安排下,一对情投意合的年轻人,由于共同的理想和信仰而走到了一起。/ S- M. d+ `- X/ v1 f2 E
( v: u2 @! W) u [. R9 }' | 补白) X. U; t5 ~5 ]$ N! g6 a1 x+ q
7 P- d8 ^* }* N. Z/ l+ l7 j “前三杰”和“后三杰”
" ], i( J) W6 O# @1 N! N0 c: p
" K7 b9 q; m% _. }; g( \ 在中共隐蔽战线斗争史上,有前、后“三杰”之称,“前三杰”指的是李克农、钱壮飞、胡底,“后三杰”指的是熊向晖、陈忠经、申健。这一说法来自于中共隐蔽战线的领导人周恩来,可以说是代表了中共高层对他们所作贡献的评价。
7 Q. Z! p* d# `( x9 a; ~
) v( m+ w% D2 `% p 熊向晖所写的《地下十二年与周恩来》的回忆文章中介绍:(1949年)7月间的一天,罗青长领我去见周恩来副主席。周副主席非常高兴,说,终于在胜利以后见面了……周恩来说,西安的情报工作做得很成功,你作了努力。罗青长说,还有陈忠经、申健,一共三个人。周恩来说,在我们党的情报工作中,李克农、钱壮飞、胡底可以说是“前三杰”,你们三人(熊向晖、陈忠经、申健),可以说是“后三杰”,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都为保卫党中央作了贡献。毛主席曾设想,如果发勋章,也要发给你们。
1 N5 C/ g( ^/ X A6 z0 a# o+ L( ~4 Y% r5 k9 a
刘少奇亲自为他改名字
( |, r& F9 e- U/ y, ?0 r+ d0 B% U/ Y( S! ~3 U2 e
老地下党员成为外交官
$ ^, ?. U; o* f
5 r! @$ y3 m1 n# R0 O$ g/ B 1949年7月,留学美国数年的申振民和妻子熊汇苓及陈忠经历经千难万险,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熊向晖此前已经先行回国。
) Q5 X7 m9 S2 E, a0 U( J5 q* D3 n1 p9 o
“他们一回到党的温暖怀抱,组织上便指示他们改名字。”申强回忆说,申振民改名为申建,意思是献身于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后来,刘少奇主席在一张委任状上给“建”加了一个单人旁,从此他便正式改名“申健”。熊汇苓改名为熊友榛。
5 b$ Y: H* ~1 D" z; g3 V M9 a% C2 K2 w5 j3 b& c+ ?4 X- A
申强认为,组织上要求他们改名的目的,是考虑到使用原名的他们受党的派遣打入国民党内部,从事地下工作的任务已经胜利完成了,今后改用新的名字,将由党委任他们开始担负新中国的建设工作。
! p5 L4 d& e5 K6 f4 |. M; `+ f5 u3 _7 _- `9 u& o& V% F( X7 E% A2 g
从忍辱负重的地下党员到公开以共产党员身份出现,申健夫妇从内心感到自由、欢快和自豪,他们满怀激情地投入新中国的外交事业。1950年4月1日,中国与印度正式建交,申健被任命为第一任驻印度大使馆临时代办,一干就是5年,直到1955年结束任期返回北京。这段时期,正是中印友好关系达到顶峰的时期,每年我国国庆,印度总理尼赫鲁都要到中国使馆参加招待会。
" q$ H. H4 K2 P! U' G1 G" D' I+ ?' Q" Q6 _1 A% I) v; R
赴任古巴大使遇恶劣天气2 e+ ~, i3 }2 X( g& r. ]5 ~' t
; E5 W6 M/ I# l, O- K& f! o% ]/ k
宁强行着陆也不取道美国
0 W/ ?' _" I1 H5 h! L4 |6 Y# G. {$ @* j
新中国初创时期的外交工作,也与地下工作一样,充满了艰险。1955年万隆会议前,台湾蒋介石集团的特务机关一手制造了“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爆炸事件。在大会闭幕时,中方得到美蒋特务要刺杀中方代表团团长周恩来的秘密情报,为了保卫周恩来的安全,中方代表团临时紧急组织五六个身材高大的同志,围在周恩来的周围。* ]* t+ Q3 x( J7 x/ i. D+ E8 N
; d# q# w7 G) ? 身材高大的申健和其他同志一起,手挽着手,一步步向前挤,一点点往外挪,最后将周总理安全地护送到大门外的汽车上。目送着周总理乘坐的汽车缓缓驶去的时候,大家才都松了一口气。后来,申健回想起来,还感到很欣慰,因为他有幸当了一回周总理的贴身警卫员。
0 v, c$ H: Y6 M2 X; P" y. U0 G F3 z3 X* j" ?8 I, n! r
最惊险的一次,是在申健赴古巴担任大使途中。古巴是拉丁美洲、也是整个美洲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申健于1960年10月被周恩来亲自挑选担任第一任驻古巴大使。当年12月,申健一行途经莫斯科、布拉格、瑞士,乘坐荷兰航空公司的包机,飞往哈瓦那。碰巧那天古巴天气特别恶劣,飞机在机场上空盘旋了一圈又一圈就是无法降落。5 N2 U$ k+ {6 B. Y' m k
0 j) x$ M" L; J X% K
机组人员告知申健,云层太低无法降落,只能飞往美国的迈阿密。申健一听,坚决不同意,因为美国当时是中国的敌对国家,新中国的第一任驻古巴大使出现在美国绝对是爆炸性的国际新闻!- a0 F# C M" A* p
: j. v0 o; V6 W- t 他一再恳请机组人员千万不能飞往迈阿密,同时他与工作人员一起开始销毁随身携带的机密文件,为万一遭遇不测做准备。机组人员决定冒险强行着陆,完全凭借着机场雷达的指挥,飞机成功地盲降在哈瓦那机场。新中国驻古巴的第一任大使就这样在“鬼门关”走了一圈。
# o" N8 z4 k' q3 M: ~4 Y' O* M, R* r U- ]1 Q
在古巴担任大使时期,恰好遇到美国雇佣军登陆猪湾、古巴导弹危机等重大事件,申健沉着应对、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了党中央交给的任务,将中古关系推向了高峰。此后,申健还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秘书长、副部长,中国古巴友好协会会长,驻印度大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兼外交学院教授等职。; T4 d9 C& V5 M5 F: S' K. a
" v' U+ X' I. a7 ^2 {& W 1992年3月,申健因病在北京逝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