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2-6-20 17:42:27
|
只看该作者
东京出庭前后的紧锣密鼓; ]: s: @/ r3 K8 y/ A" n
* ^1 ]6 V3 T6 E0 a9 e
1946年6月的一天,克格勃官员古得利亚夫佐夫上校亲自通知溥仪说,下周将要找他谈谈关于到东京军事法庭作证的问题。谈话的前一天,上校收到了苏联内务部长克鲁格洛夫上将发来的紧急电报。部长指示要立即开始对溥仪进行审讯,审讯内容要按规定格式记录,并派可靠的紧急信使送往东京的前方原告谢尔盖·戈鲁诺夫斯基。部长拟定了六个莫斯科最感兴趣的问题,克格勃解密档案中有如下记载:1 X8 B0 s1 K( e J
' p* H% R. [8 J1 d% y6 Z0 V3 \8 p 一、确定溥仪作为“满洲国”统治者的法定身份和实际地位,并确认他确未控制满洲里,而只是扮演执政者的角色。! V6 p( s1 j- M s0 q
3 L' t# d8 ?/ Y; s, ]- g
二、证明满洲里的经济和政治是控制在日本人的手中的,溥仪必须无条件地执行他们的任何要求,举例说明。
/ x q( n2 k/ {; j" K6 e' t* [3 x# H( W. s
三、由此确定满洲里实际上是日本的一个省。
4 }$ Z, c% z& @" t6 R& a% ]9 F( e. Z$ e- @
四、日本在满洲里实施了哪些欲将该地变为日本进攻苏联的军事基地的行动……4 S3 q* O8 w* s; R* S4 {
( Q; b7 J0 [+ O% k; y& F
五、搞清溥仪就日本的远东政策和对华政策与被告二十八人中的哪些人或者其他日本人进行过谈判。, D" A$ Y+ d, P- M: |0 i( R( r
* X0 s5 ^' `' _; F" s
六、确认溥仪是否了解以下情况:假如长春政府投降日本,日本政府打算对中国采取什么行动。
% S Z( Z3 V! z' u) Y, {
! F+ w7 F4 Q/ S, |& W7 N9 a 对溥仪的审讯,从6月12日起持续到6月15日止,每天上午11点到下午4点30分。溥仪供出了无数伪满洲国的机密,从如何在关东军内部署政治力量到在满洲里生产鸦片。那些天里,每天都会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有些颇难回答,譬如:日本怎样利用伪满洲国进行各种反苏军事准备?日本对伪满洲国实施了哪些压力?总之,审讯的重点在于苏联力图证明日本给伪满洲国政府施加压力。
6 t' Y& `# G4 t; G$ J( ?9 |0 H9 ?( v+ ~ e1 w
克格勃官员多次命令溥仪等人写《日本统治满洲国》的材料,这些手稿后来成为溥仪在东京出庭作证时的发言内容。1 b' _" G6 ?! u+ r
- ^# p0 I3 ?$ F) H6 y* \ 1946年7月31日,溥仪启程赴东京做证。苏方前一天为他特制了新西服、礼帽、衬衣、袜子和吊裤带。
# L2 v4 Y9 G- m9 S* `
1 z! e3 v" u% e0 z4 U4 O3 Y* O “我对日本人是怨恨的。苏联向我调查日寇在东北的罪行时,我以很大的积极性提供了材料。后来我被召到东京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去作证,我痛快淋漓地控诉了日本战犯。……我到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去作证,是在1946年的8月间。我共计出庭了八天。那些天的法庭新闻,成了世界各地某些以猎奇为能事的报纸上的头等消息。”$ q! c5 \2 Z; \2 N
, U9 \, S. a* F6 I; b2 W 这是爱新觉罗·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的一段话,反映了溥仪当时的内心活动。
# `& P0 Z3 ]8 w1 T2 N) L7 x" z7 U9 t$ V5 E: E' r7 p, ]' [5 v
克格勃解密档案中曾大致记载此次审判的行程:
$ x0 y1 h7 n2 Y4 n% H) I
( Z7 v5 K: X/ I* q4 r* R 1946年8月9日18点30分,行动小组随溥仪到达距东京五十公里的厚木机场。美国谍报机关的代表,分别为他们拍了照……: ]# j* S5 v9 y/ n8 d2 S: f
, a, O! j) ^& F, I
8月12日,美方主要原告基耐恩单独询问了溥仪关于他是如何获悉日本人在满洲里的罪行,他的证词是否属实还是屈于某种压力。溥仪答复说,有关日本人的罪行是由他的亲信报告的。证词属实无误,并表示他本人愿意到法庭作证。
* ~* l7 H4 }, @& i2 Q
: C! q" M; r' }) J3 B- J 8月16日上午9点,溥仪在行动小组的陪同下到达法庭证人等候室,11时30分出庭作证。) G% b8 m9 `2 M) X/ S
4 \4 c7 y* a3 d4 T# r
8月20日至21日,被告坂垣的辩护人美军少校博来克涅本·布鲁克声称:“假如我们证明溥仪的证词是出于压力而做出的,那么他的全部证词将无效。”他开始追问溥仪到苏联的经过,甚至提出这样的问题:“您没想到过某个民族会把您当作战犯吗?”“您的证词是不是威胁或许诺的结果?”* _3 p) z& Z* c6 S) C a! j
, C+ }# E+ c1 G& S0 b 证人回答说:“我只讲我了解的实情,没有人给我许诺,也没有人对我诉诸威胁。”
3 j9 M! H9 _ O9 s7 K$ A. k
( m1 a& d$ a D$ r- Y+ x 行动小组于9月6日12时30分与溥仪一同起飞,17点30分到达BBCMOF机场,9月7日从这里起飞,9月8日抵达哈巴罗夫斯克。
4 i: a2 h, P6 a0 g' j$ M+ u, z8 y
* v3 |: f5 }7 B; V 被押解回苏联时,溥仪一路沉默不语,他时刻在揣测着自己的命运,直到他看见机场穿苏军制服的军人,脸上才露出了点笑容。当溥仪走出机舱踏上苏联的土地时,他情不自禁地跪下来亲吻地上的干草。- l3 e# ~( A! w h1 {) @
! `5 ~1 ?+ T# T 留苏“申请书”和葛罗米柯的“秘密报告”
# s; d/ l3 l+ p, m4 o6 N. ?. m7 t3 R* I2 v0 K1 _# z( C
在接下去的日子里,被关押在苏联监狱里的溥仪感到前途未卜,日日夜夜在“疑惧和幻想”中生活。. l! f3 r# W7 m3 V8 F! m
f; E0 L& y0 K4 f7 V/ @* \2 I 对于如何处置溥仪,苏联方面有自己的打算。克格勃档案馆中保存着一份苏联外交部副部长葛罗米柯给当时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莫洛托夫的“秘密报告”,内容如下:9 ~9 J) t7 |. d% ?2 ~$ _
`1 j" n. k4 y" a" e* \+ o6 m5 B/ H 鉴于溥仪在东京国际法庭作了不错的证词,为防止他被美国人和中国人利用来进行反苏挑衅,决定将溥仪归还中国的日期推迟至东京国际公审结束以后。我们于1946年8月6日和11月18日以备忘录形式通知中国政府暂缓交溥仪,因东京国际法庭还有可能需要溥仪作补充证词。
1 n7 `5 L* y5 e: ?6 F) e0 i) X/ A# z) i
而溥仪自己除了多次向苏方提出口头申请以外,还三次上书苏联当局,申请准许他永远留在苏联。1947年12月9日,溥仪在伯力监狱写了一封给“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的“请愿书”。但等了许久,未获回音。1949年7月29日,溥仪直接向斯大林写出“申请书”,其中说:
) J' _7 f& F3 y" z4 w6 q; a
1 b$ J& I% [( r$ u7 m4 c, M 承蒙贵国政府宽大为怀,拯救了我的生命,使我在苏联得以安全度日,为此谨向您表示诚挚的感谢。
6 [: [! Z% H$ J3 K W9 ]( b, n( s t6 q4 k& ~* f5 O# r, k, T$ M4 ?5 e/ b
……
, y8 H: y( N, M, f
* i9 h5 G2 k* w, X d% ? 我在满洲名为皇帝,而其实是日本关东军的俘虏。当我回忆到1945年苏联邦为拯救全世界人类开始向日本帝国主义进攻的第一天,日本军阀即强迫我往通化。彼时我虽不知苏联为何种国家,但是我的心中想虽然是所谓的“我的帝国”即因此而崩坏,亦是我愿意的事情。因为谁能驱逐了日本的关东军,谁就是人民和我的朋友。日本军阀更强迫我赴日本,不意在奉天为苏军所解救。先至赤塔后移往伯力,备受苏军当局内务局长及所长以下全员种种厚待,一切皆甚安适。彼时我方开始读苏联各种书报。在我四十年第一次读您的著作列宁主义问题和共产党历史等书,我方认识苏联邦真是全世界上最民主最进步的国家,而且是各劳动人民和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的救星和柱石。& R) m9 n1 Q( {5 _+ d( W
- ~ K4 m: q, f7 W ……6 |- v. w" S$ p# E
, V3 ^, A! U6 J/ [0 J# ]% b7 v
恕我多求:恳求贵国政府允许我在苏联长期居留,我将全心致力于对苏联社会主义及其它科学的研究……
5 ]1 H9 |1 ~3 N$ Z f. H0 ~: E6 N
7 \5 H8 T* {+ v |1 w. [' c/ ?9 G8 W 当时,溥仪相信斯大林会允许他留在苏联,这样他就可以逃避中国政府对他的审判。
' k# n* }7 C7 W1 L8 Q- @$ w( i, p2 `
1946年11月6日,1947年9月8日,1948年3月8日,中国国民政府向苏联三次照会,坚持要求苏方交还溥仪,并指出一旦再需要溥仪出庭作证,将由中国国民政府护送他前往东京。11月23日国民政府外交部的照会再次重申这一主张。但苏联方面显然有他们的想法,葛罗米柯为交还溥仪一事,再次向最高当局递交报告,还附上莫洛托夫的意见,其中有如下字句:
8 ^1 v4 J% [: L) m1 ~: [" H+ F, b- m n& F
鉴于目前满洲里部分权力还操纵在中国国民党手中,我认为不应将溥仪及其他官员转交给蒋介石。对中国外交部1948年11月23日的照会最好不予理睬。
0 i7 B- C" q3 h* C" F5 U# h1 T
+ p2 G; a9 c9 d' }% N! s1 [ 第二天报告被交到斯大林和全体政治局委员手中,最后,他们决定推迟将溥仪交还中国的日期。
! c. Z5 K0 E/ S4 P1 d2 q& M+ `! j& a3 G* m9 k
直到1950年上半年,新中国政府经与苏联政府多次谈判之后,苏联才决定将“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移交给中方……0 I) L+ g/ @4 k( K H- Q' n
C' j- @4 }3 u※本文转摘自历史网(www.lishi.net)详细出处请参考:http://www.lishi.net/html/miwen/2012-06/4634p2.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