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
2#

楼主 |
发表于 2021-11-11 00:10:21
|
只看该作者
闲言少叙,赶紧把把话题拉回来。斗门前房一共出了三位领兵的把总,分别是在广西,广东和贵州任职。还有一位族人叫姚中箴,迁到了北京,做什么官未详。
6 G* f0 ^* g4 g: Y" H. i9 U' O' H 咱们 先说说中轨公,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姚铭洵,号见白,行都九。自幼习武,在明万历甲午科广西乡试中,中第二十二名武举,后任广西永宁州北陀营的把总。
5 n2 l7 F$ s2 @; n 他的二儿子姚铭浩,由行伍功加世袭广西永宁州古田所百户。姚铭浩生于明万历五年,娶妻杨氏,有一子叫姚英柏入谱,后面家谱就没有记载了。7 D. u8 M3 f2 ?0 y, c( G+ w
8 m* G8 g/ d' s, E' l, s6 I) n
% R8 ~# R" T1 K) |
咱们说的第二位是中轨公的堂弟中孚公,他的长子谱名铭良,又名汲,又名遂,号用吾,行故七,这名字够多的!在明万历戊子年辛卯甲午科中三科武榜。三科武榜是什么意思?不懂。到了明天启壬戌年,铭良公被选为广东新会营把总署指挥佥事。
$ V& j* \" i& S* T' e+ R 指挥佥事这个官要比把总的权利大。明朝的指挥佥事是正四品武官,而把总只是七品武官。明朝卫所制体系,从高到低是五军都督府——都司——卫——千户所——百户所。指挥佥事是卫一级设置的武官,位次于指挥使、指挥同知。卫,相当于现在省内的军分区,其所辖官兵在明朝大部分时期相当于现在的民兵、后备役、后勤保障部队。
( K2 k. H! Y) A/ b, Q 说白了,铭良公所在的新会营,相当于广东省新会地区的军分区,铭良公就在新会军分区做事。
: U9 k7 _3 [/ s: g 铭良公卒于广东新会营官署,也就是在任上去世,为守卫大明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谱中他有有五个儿子。后来他们家族就和老家南昌失去联系。现在的广东新会地区有不少姚氏族人,不知其祖先是否是明初从江西迁来的军姚,和南昌姚有无渊源。% m, G: ~! ^) g, q
E) l& N; W }7 C' ]' N
* G' W$ M7 Z6 A; u% d7 x* C! Q" u3 V. r 咱们说的第三位把总,就是中仪公。这三位把总都是近房。中仪公的行传比较简单,他的父亲是厥懿公,他是家中长子,名铲,行孟八。不知什么原因,是因世袭,还是因军功,在贵州省任把总。至于贵州什么地方谱中没有记载。谱中记载了他一个儿子叫铭承,随父上任定居贵州省,后来也和老家失去联系。! Y, Q$ F" j& `; I: ?. G
: o( q; ^6 N. C1 P; G' v
|
|